盐湖水系调研第570天走进万荣县光华乡秦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万荣哪个乡镇水淹了 盐湖水系调研第570天走进万荣县光华乡秦村

盐湖水系调研第570天走进万荣县光华乡秦村

2024-07-05 06: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盐湖水系调研第570天

走进万荣县光华乡秦村

光华乡地处万荣县西部,黄河与汾河在光华境内几近并行,出裴庄乡后自西北至西南流经秦村、新安、大兴、罗池、北甲店5个村庄,长将近3千米。

秦村是汾河进入光华乡境内的第一个村庄,西距汾河3公里、黄河5.5公里,位于峨嵋岭一级台地,海拔504.54米。

人文历史

光华乡政府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陈荣欣主持召开了水系调研座谈会,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蒋中才、党支部副书记王荣、包村干部梁颖、村官贾晓勇、村支委委员樊世功、村委委员薛玉花等参加。

秦村这一带早在战国及汉代就有人在此生活。据介绍,秦村原名“二里增(zeng)”,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村中《樊家家谱》记载,樊姓祖籍陕西韩城县芝川口人,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年)迁居该村,逐渐发展成村中大户。因陕西简称“秦”,为了不忘祖先,后把村名改为秦村。现村里樊、王两姓氏较多。

秦村是搬迁村,其老村在距新村2公里、海拔比新村低20余米的坡下,西隔黄河与陕西韩城遥遥相望,其余三面环着九条沟,形似孤岛,不但交通十分不便,而且因黄河泛滥,村庄经常被淹。从1995年开始着手迁移新村规划到2004年全村整体迁移全部完成,前后历经10余年,建成一座巷道宽敞、房舍整齐、设施齐全的新农村。

村民们说,老村的地理环境虽差,却使他们避免了多次灾难和灾荒。一是日本侵略军侵占荣河时,鬼子兵到各村烧杀掠夺,许多村民因躲避不及,惨遭杀害。而秦村群众闻讯躲进深沟,鬼兵不敢下沟,百姓就此躲过多次灾难。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粮食困难时期,秦村村民却靠在沟里开荒种模解决了口粮问题。当时附近村流行“有女就往西坡嫁”,西坡指的就是秦村,所以当时秦村小伙子不愁娶媳妇。

秦村老村文化底蕴深厚,村北约200米有战国时期及汉代遗址一处。老村原来光古庙和祠就有观音庙、禹王庙、祖师市、后土庙等十几座,还有樊家祠堂和王家祠堂。黄土塬上水土流失特别严重,老村原在沟壑旁,随着雨水冲刷很多地方坍塌,现只剩下一个文昌阁土台和大仙楼伫立在深沟边。

秦村人自古重视教育,人才济济,英才辈出。有毕业北大积极创办《生存》杂志,宣传抗日,并在八路军帮助下,组织荣河抗日游击队,多次袭击日伪据点并屡次获胜的樊老八; 秦腔戏曲作家、编撰出《卧薪尝胆》等多部剧本、对秦腔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樊振玉;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珍宝岛自卫还击战中的副总指挥樊英才等等。

村情水情

秦村总人口2000余口人,2000余亩耕地,5000余亩滩地除分给老百姓3000亩,村集体余2000多亩,另还有100多亩集体土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另村中还有养殖户30户左右,存栏有五六千只羊、一百多头牛。村里有百分之六十村民都在外经商、办厂、跑业务和打工,平时村中所余人不到一半,在外经济收入约占全村年总收入的 80%。

土厚水深,十年九旱,是处于黄土高原上村庄最普遍的现象,秦村也不例外,虽紧临两条河,但村民生活用水,十分困难。解放前村里有三眼深36 丈的井,提水用绳近 40丈,又粗又长,重量近百斤,井口立架往上绞水。不但需要力气而且需要排队。村东有一池泊,每当下大雨时.巷内脏物流人池内,水质特别差,只能做为牲口吃水和建房用水,遇上雨水较少的干旱年,池泊干涸,村民们往往白天干上一天活,晚上还得到汾河、下王信村里泉眼挑水。五十年代,当时为抗旱曾组织社员在地头打了50余眼旱井,但旱井的水量远远解决不了人畜用水的根本问题。直到六十年代以后,才在河滩打了5眼井,在村西修建了一座扬水站,并在村东、村西分别建了一个蓄水池泊,通过提水站将井水提上来注入池泊,从根本上缓解了村民的用水问题。直到上世纪80年代,秦村才有了第一口真正意义上的深井,用来提水灌溉,之后,陆续进入黄灌、井灌时代。

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秦村目前已实现井黄双配套全覆盖,灌溉主要以引黄为主,井灌补充。村里共12眼灌溉井,包括3眼深井和滩地的9眼浅井。村里现在饮用水是西范统一供水。秦村几面环沟,雨水排放都在沟里。2021年大雨不但淹没了村里的滩地,还对村里的排水管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世代沿河而居的秦村人,历史上曾饱受河水之患,但两条河也为村人带来了大面积的滩地。秦村在七十年代以前,因黄河的主流在东边,河水紧靠在村西的崖根底下经过,所以当时并没有滩地,后来加强了对黄河的治理,筑建拦河石坝,再加上黄河东部泥沙的沉淀,使河水西移,河道基本稳定,秦村才有了比较固定的滩地。

滩地以汾河为界,分内滩和外滩地两大块,内滩地在汾河以东,土质较好为沙土,适合种植小麦、玉来和棉花,离黄河较远,相对也比较安全。外滩地的土质,则以沙地和盐碱地为主,其中沙地占绝大部分,主要种植的庄稼有小麦、棉花、黑头、花生和芦笋等。

据村民讲,以前外滩地庄稼的收运主要靠木船和轮胎筱子从河面转运,转过汾河后村民们再用牲口驮和人挑的形式把庄稼运上来,费时费力,人们非常辛苦。1972 年黄委在老村北边的沟里修筑了一条下滩的公路,1992 年本村村民樊明福在汾河上用船搭起了一座简易浮桥。为村民收运庄稼提供了方便。1997 年党支部村委会在汾河上修建了一座桥梁,2002年,总投资58万元的汾河大桥建成,极大的方便村民。为保障内滩地不被沟水和汾河水所淹漫,村里于1995年在河滩修筑了三条拦洪大坝,总长超过1400米。经过不断地治理,今天的滩地,已成为秦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依靠滩地承包费用,集体经济每年收入五六十万元。

秦村是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万荣县精神文明村,村民的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多彩,20多位村民自发组织的戏迷协会,农闲时排练,逢年过节在村里演出,演出的曲目有眉户、蒲剧和秦腔等。另外还有一支由年轻的媳妇姑娘们组成的舞蹈队,经常代表村里参加比赛和表演,如今,这两支文化队伍已成为秦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宽阔整洁的巷道,错落有致的绿化带,设计古朴的路灯……如今的秦村已成为了一个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是万荣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而秦村的美丽蜕变,更是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来源:华夏盐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