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万物复苏的词义 认知语言学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2024-07-13 21: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喻艳红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人文社科系,湖北 荆州 434000)

一、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任何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而构成的,范畴成员之间享有某些共同属性,从而形成家族相似性。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属于该范畴,要看它与原型之间的家族相似程度。范畴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同的,具有更多共同属性的叫做中心成员,而具有较少共同属性的则是边缘成员。[1]相应的,语言中的词汇这一范畴便可以分为中心成员词和边缘成员词,中心成员词与原型之间的家族相似程度更高,处于主要地位,因此也叫基本范畴词。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一般都始于事物的基本范畴。基本范畴词汇在言语交流中处于核心地位。此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词的所有词义中,有一个核心的词义,其他词义都是在这一核心词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由此便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2]

英语词汇范畴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有核心词汇和边缘词汇之分,核心词汇即基本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在日常语言交流中使用频率最高。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基本范畴词汇为中心来帮助学生有重点、分批次地扩展词汇。例如,可以将run作为基本词汇,进一步学习一系列与“跑”有关的词汇,如jog(慢跑)、dash(猛跑)、rush(蜂拥而入)、race(赛跑)。在这组同义词中,run是中心语义词,是基本范畴词,其他词汇都跟run有着或远或近的范畴成员关系,是边缘词汇。再如,以throw为基本词汇,进一步学习一系列与“扔”有关的词汇,如toss(轻抛)、pitch(投掷)、hurl(猛掷)。这组词中,原型词是throw,其他词都是以throw为核心扩展的,是边缘词汇,描述了“扔”的不同姿势。

此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在一个词的所有的相关词义中,有一个词义是最为中心或核心的词义,其他词义都是以此义为原型引申出来的。如spring一词的中心意义是“春天、春”。春天里,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由此引申出许多与中心意义相关的词义,如“萌发”、“生长”、“跳跃”、“泉水”、“弹簧”等。因此,在讲解多义词时,我们应重点讲解词的原型意义,再讲解其他词义,让学生理解词义之间的深层关系,明白词义的来龙去脉,并培养他们根据词的基本含义推导其边缘含义和引申含义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单词,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单词的负担。如此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词汇的意义融会贯通,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词汇的目的。

二、隐喻理论及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我们比较熟悉的隐喻是指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而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法,是人们利用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似性,用一个概念表达另一概念的方法,是表达和认识抽象事物的重要认知模式。在我们的语言和思想中,隐喻无处不在。[3]隐喻理论认为,人类思维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隐喻表达涉及始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认知领域,始源域往往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或具体的概念,不太熟悉的或抽象的概念则是目标域。[4]人们通过将始源域映射在目标域上,达到理解目标域的目的。也就是说,人们首先认识身边比较熟悉的、具体的事物,随着事物范畴的不断扩大,人类需要认知更多的事物以及抽象的概念。于是,人们便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一个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形成了认知投射。人类的思维过程充满了隐喻,隐喻在人们熟悉的、了解的事物与陌生的、不了解的事物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这是一个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复杂的思维过程。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因为所有的语言都有隐喻性。因此,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注定要遇到各种隐喻。

一般来说,基本范畴词汇的隐喻意义最丰富。例如,cock原指“公鸡”,又有“水龙头”之义,这两个含义看上去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仔细思考,两者之间是存在隐喻关系的,水龙头的旋钮、弯嘴,正像公鸡的鸡冠、鸡嘴。又如,feature原义指依照神的旨意所做出之物,有“面貌、相貌”之义,又引申指面貌所留下的深刻印象“特征”。再如,fire有“射击”和“解雇”之义,两个含义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其实都有“send off”的意思,只是前者“发出”的是子弹,后者“打发走”的是人而已。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隐喻意义进行介绍,引导学生思考词汇的隐喻意义,挖掘不同意义之间的隐喻联系,从而帮助他们深层次地掌握词汇的各种词义,准确理解词的具体意义和抽象意义。

此外,隐喻具有差异性。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同一隐喻意义英汉语却是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例如,green的隐喻意义“嫉妒”,汉语中用“眼红”一词来表达。又如英语中“as timid as hare”,相当于汉语中的“胆小如鼠”。英语中用hare(兔子)的隐喻意义来表示胆小,汉语则是用老鼠的隐喻意义来表示胆小。可见,中英民族的隐喻文化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英语中还有许多隐喻性习语,这些习语往往与历史事件、文学典故、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有关,如meet one’s Waterloo(Waterloo就是拿破仑遭遇最惨烈败仗的地方,喻指遭到惨败),Dutch courage(起源于历史上英国人与荷兰人的战争,喻指酒后之勇),Don Juan(唐璜是西班牙传说人物,喻指风流人物),Achilles’heel(原义为阿基里斯的脚踵,喻指唯一致命的弱点)。如果不熟悉英国的文化与历史,要理解这些词汇和习语是很难的。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隐喻文化背景的导入以及学生隐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词汇的内涵意义。

三、结语

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很多。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词汇教学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兴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于词汇教学的意义,并运用这些成果来指导英语词汇的实践教学。教师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的现状,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来指导教学。引导学生先重点掌握基本的高频词汇,再逐渐扩展至边缘词汇,并重点讲解词汇的原型意义,使学生通过联想和推理的方法,深刻理解词汇的引申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也应重视对词汇隐喻意义及隐喻文化背景的介绍,培养学生的隐喻性思维,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记忆。这样,学生便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英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来指导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1] 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Lakoff G.&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