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是什么节日,初七是“人日”,“七不出八不归”,需要吃7样,人兴财运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七月初七道教 七月七是什么节日,初七是“人日”,“七不出八不归”,需要吃7样,人兴财运旺

七月七是什么节日,初七是“人日”,“七不出八不归”,需要吃7样,人兴财运旺

2023-03-13 11: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读正月初七是传统的“人日”,老人经常会在这天念叨,七不出八不归,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这一辈子,离不开七样东西,分别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确,这七样东西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烟火气。而八不归指的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无论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情...

正月初七是传统的“人日”,老人经常会在这天念叨,七不出八不归,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这一辈子,离不开七样东西,分别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确,这七样东西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烟火气。

而八不归指的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无论一个人做了什么事情,最终都要回归到这八个品质中,如此才算得上是君子所为。

而七不出和八不归,便构成了一个人生活的全部,既有浓浓的烟火气,有物质的生活,又有八大道德的准则,丰满我们的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据说,女娲娘娘在第七天创造了人,于是每年的正月初七就是“人日”,我们要牢记七不出八不归。那么除此之外,在“人日”,我们还有吃七样东西,从而保佑新的一年人兴财运旺!

初七是“人日”,“七不出八不归”,需要吃7样,人兴财运旺一、煎饼

煎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尤其是山东煎饼在全国乃至世界都非常有名。煎饼有多种做法,但是大多都是将面糊摊在锅上,然后用火烧热成型。在摊制煎饼的过程中,锅里会冒出高高的热气,寓意着新的一年步步高升,事事顺心。

在我国北方等大多数地区,煎饼一般是咸口的,煎饼的时候还会加上许多配菜。而在南方等地区煎饼则慢慢的演化成了肠粉等。

二、面条

面条是中国的传统食物,尤其是在山西和河南等地非常受欢迎。我国的面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更是将面条看做福禄寿的象征,尤其是在生日那天一定要来一碗长寿面。

正月初七是人日,是全人类诞生的日子,所以在这样一个喜庆的节日里,一定要来上一碗长寿面,寓意未来能够福禄安康。

初七是“人日”,“七不出八不归”,需要吃7样,人兴财运旺三、七宝羹

在腊八节这天,我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其实在正月初七这天也有吃七宝宫的习俗,所谓七保宫指的是用家中的七种蔬菜和鱼肉等制作成的汤菜。

七宝羹在不同的地区做法不同,但是对于食材却没有特定的要求,只需要根据家中现有的蔬菜和鱼肉制作即可。其实我国的很多蔬菜的名字都别有寓意,比如白菜寓意着发财,香葱寓意着聪明等。

四、酸菜鱼

中国人每到过年时都喜欢说年年有余这种吉祥话,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意味着生财。在正月初七这天很多人都会来上一碗儿酸菜鱼,意味着新的一年年年有余,而且还能赚大钱。

不同的地区关于吃鱼的习俗可能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地区喜欢吃酸菜鱼,有的比较喜欢吃清蒸鱼,还有一些地区直接吃生鱼,寓意步步高升,年年有余!

初七是“人日”,“七不出八不归”,需要吃7样,人兴财运旺五、蒸馒头

在古代,馒头可是必不可少的干粮,尤其是在出远门时,行囊里一定要多带一些馒头充饥,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是馒头却依然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

据说在正月初七这天,每家每户都要蒸馒头,家里有几口人就蒸几个馒头,有的人家还会在馒头里放上一个硬币,谁吃到就说明谁有福气。如果想要在新的一年再添新丁,则需要多蒸几个馒头。

六、饺子

饺子是中华的传统美食,享誉全国。每到重要的节日里,都会来上一盘饺子,在正月初七这天也不例外,尤其是北方,会将饺子包成元宝形状,寓意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吉祥如意。

南方人大多不爱吃饺子,但是也会用带馅儿的汤圆代替,汤圆形状圆润,用食材表示来年也会事事圆满,不会遇到磕磕绊绊。

初七是“人日”,“七不出八不归”,需要吃7样,人兴财运旺七、大盆菜

吃大盆菜是广东一带的习俗,所谓盆菜在广东地区也称之为“人菜”。所用的食材都是广东地区比较常见的生蚝、海蜇等。

这些食材经过秘制腌制之后,在锅中煮熟,就可以开吃了。有的大户人家在做大盆菜时,甚至会用到十几种食材,寓意丰衣足食。

而在正月初七这天,据说每种食材都要吃上一口,表示吃进世间的万物,来年生活富足,有啥有啥。

初七是“人日”,“七不出八不归”,需要吃7样,人兴财运旺

总之,正月初七是“人日”,女娲娘娘创造了人类,并且用七不出八不归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另外,在这天,我们还有吃七食,保佑来年人兴财运旺!今天你吃了啥?

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偷菜节,狂欢节,这些冷知识太有趣了!一年一度元宵节,再一次想起北宋欧阳修的《生查(zhā)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简简单单几句小诗,语言平淡,感情真挚,不作任何雕饰,却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对昔日恋人一往情深的徘徊相思模样。

还有一首词,写的也是元宵节的情感——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个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作者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

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当然也有寄托自己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偷菜节,狂欢节,这些冷知识太有趣了!

这两首词,都与元宵节有关,都与爱情有关。

有朋友不禁要问: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

还真是呢。元宵节是新年之后第一个月圆之夜,月圆圆人团团,此时,新年的余温未消,月圆的意蕴丰富,真是个特殊的日子呢。

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与此有关的诗词,也成为“情人节”的佐证。

山东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就是在元宵节相识的。

璀璨花灯深处,烟火如梦,游人如织。赵明诚在桥上认识了这位名动京师的女词人。

他对李清照一见钟情,邀她赏灯猜谜。之后赵明诚茶不思,饭不想。心心念念,全是李清照温婉可人的模样,和才华横溢的知性之美。

但是古代读书人讲究委婉含蓄,赵明诚就给父亲猜了一个灯谜:

言与司合(词),安上已脱(女),芝芙草拔(之夫)。意思是:自己要做词女之夫。

父亲心领神会,不日就去李家登门下聘,成全了这桩婚事。

传统戏曲里陈三和五娘在元宵节赏花灯时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都是例证。

可见,元宵节是浪漫的,适合相遇。

其实古时候,未婚少女平时居于深闺,一般不出闺门,只有元宵节才能结伴出门看灯游玩。无数男女借此机会擦出了爱的火花。

这些有情人在元夕夜或初盟月下,或徒留相思,或终成眷属。

因此,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事实上,中国习俗中的元宵(正月十五)、上巳(三月三)、七夕(七月七)三个节日,都可以称为“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和上巳节,给单身男女提供了相遇相识的机会。七夕节则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这三个节日都有人认为是具浪漫色彩的“中国情人节”。

中国的情人节很含蓄,没有西方人的热烈,但它相信缘分,相信坚守,相信细水长流的平淡。

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偷菜节,狂欢节,这些冷知识太有趣了!

俗话说:“过完十五,才算过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作为春节年俗中的压轴大戏,热闹的元宵节将年俗活动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另外,关于元宵节,还有很多有趣的民俗或传说。

第一个有趣之处,是“放偷节”,盗贼可名正言顺偷菜。

古时元宵节有“放偷”的习俗。辽金时期是严禁偷盗的,一经查获,除依法论罪,还得按所偷东西的价值数倍赔偿。

但当时的元宵节却被称为“放偷节”,这天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偷窃,官府不禁止,也不逮捕。

“放偷节”里,“偷”得最多的是人家菜园子里面的青菜,所谓“偷青”。除了偷菜,人们还会偷灯。送灯或偷灯以祝愿生子的习俗很早就有,《岁时广记》引《本草》称,宋时人认为正月十五的灯盏可以使人生子,若夫妇共同去别人家把灯偷来,放置床下,当月可怀孕。

你看,“偷”还有这么“充分”的理由呢!

第二个说法,中国的“万圣节”。

据史料记载,正月十五日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也令士族和庶民挂灯,从此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成为民间盛行的节日。

南北朝时,元宵节燃灯已成气候。

隋朝时,正月十五元宵节已盛况空前,《隋书·柳彧传》记载:“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

唐朝时,元宵赏灯更加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灯结彩,满城的火树银花,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街头表演也丰富有趣。

宋朝时,元宵节的游艺活动也更加丰富,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很多人认为化装舞会是西方的东西,其实不然。南北朝时期,元宵节最热衷的就是“化装晚会”,就是戴上面具闹元宵。

《隋书·柳彧传》记载: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

也就是说,那一晚,车如流水马如龙,大家聚在一起游戏玩耍。敲锣打鼓,响声震天,火把、烛火照亮天地。人人戴着野兽面具,男扮女装,女扮男装,歌伎伶人、杂耍子弟,尽情狂欢。

其实,《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和薛绍第一次见面就在元宵节的街市上。当时薛绍带着昆仑奴的面具,面具摘下来那一刻,公主的少女心瞬间被收获。

后来“化装歌舞晚会”的元素消失了,观灯、猜谜等更流行,元宵节少了许多疯狂,却多了很多文化传统的元素。

第三个有趣的是饮食文化的介入。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芝麻、豆沙、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有团圆美满的寓意。

此外,元宵节前后也有人会采取一些具有巫术性质的活动,以追求庄稼丰收、人丁兴旺、身体健康、家庭富裕。比如走百病、燎百病、送瘟船等。

在山东菏泽,十六日一大早,人们就聚集在路口,燃烧柏树枝,并用火烤身体的任何部位,边烤边说:“烤烤腚,一年不生病;烤烤手,一年不发愁。”等等。

一千个人心中便有一千个元宵节。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今晚一定火树银花,灯光璀璨,愿大家都有一个自己的狂欢节,给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吧!

东西问丨萧放:“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题:“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专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

中新社 马帅莎

东西问丨萧放:“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年春节过后都会迎来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之说,“二月二”作为传统的春耕节、农事节,一些与龙相关的习俗流传至今。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去剪新春后的第一次头发,俗称“剃龙头”,以祈求开年有好兆头、全年有好运气。吃食也多以龙的部位命名,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叫作龙鳞,饺子则叫龙牙。

何谓“龙抬头”?又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从自然天象到民间节俗,“龙抬头”有何特点和意义?从古代先民到如今的全球华侨华人,人们对龙的喜爱何以流传至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萧放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读日常民俗背后的文化意涵。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中国有民谚称,“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作为传统节日是如何产生的?作为春耕节,古人如何庆祝这一天?

萧放:“二月二”作为节日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性有关。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依土而生,对土地庄稼、农作物种植特别重视。立春之后农耕时间即将到来,百姓为祈求丰收,对土地会有特别的礼敬,体现出先民对土地的崇拜。

东西问丨萧放:“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2022年3月4日农历二月初二,湖南省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村民在田间舞龙,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周秀鱼春 摄

古代有社日,特别是春社及土地神生日,正好就是农历二月初,人们会去社庙祭祀,喝酒敲鼓。唐朝设有中和节,也是为了企盼丰收,定在二月初一。唐宋时期,每逢这个时节,人们会去春游踏青,出郊拾菜,谓之“挑菜节”。另外,人们还要在这天“迎富贵”,吃“迎富贵果子”。

根据现有史料,“二月二”成为与龙有关的节日,是后来发展演变的结果。元人熊梦祥《析津志》记载元大都风俗,已有“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之说,里面提到,“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

明代相关资料更多,如《宛署杂记》称,“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龙作为民俗文化传说中的神物,能腾云驾雾、司水布雨、消灾降福,对龙的礼敬和喜爱蕴含百姓祈求丰收的心愿。

中新社:“龙抬头”的说法是怎么来的?为何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

萧放:除了与龙相关的民俗文化内涵,“龙抬头”源于古人对天文的观测和想象。古代先民很早就通过观测天象来确定农时,“龙抬头”就是其中一种时节天象。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称作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为四大组,形成“四象”,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东方的七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组成一个龙的形象,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春秋农时周期相一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春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地平线上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龙首角宿,古人形象地称之为“龙抬头”。这是先人利用天文关照指导农事活动,“龙抬头”意味着农耕季节到来,为了防春旱,人们通过祭祀“龙神”来求雨。

东西问丨萧放:“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2023年2月17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民开展春耕生产。胡攀学 摄

天文学中,“龙抬头”的阳历日期相对固定,至于其农历日期为何会在二月初二这一天,我个人认为或许还跟古人对节日时间的选择习惯有关,比如农历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新社:农历二月初二有哪些与龙相关的习俗?节日的演变体现了何种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萧放:除了春社日土地祭祀等习俗,“二月二”这天还有不少“龙抬头”相关的节俗,如“引龙”。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农历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开始苏醒,为了抵抗虫害,人们会引龙驱毒虫。在饮食习俗上,当天的吃食多以龙的部位命名,面条称为龙须面,烙饼叫作龙鳞,饺子则是龙牙。

明朝以后,这些习俗已较为普遍,人们主要将其作为求雨驱虫的节日。赵县范庄龙牌会2006年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每逢这个节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祭龙活动,包括迎龙牌、祭龙牌、送龙牌,寄托人们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龙抬头节延续至今,已被赋予新的现代意义。从传统农业意义上的节日发展为今天的公共节日,龙形象已从早期的民间信仰变成现在的民族文化符号,龙抬头节不只是求雨驱虫,更代表了当下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对新的一年开启新篇的热切期待。

东西问丨萧放:“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浙江省湖州市的儿童体验“舞龙”。陈海伟 摄

中新社:从古代先民到如今的全球华侨华人,人们对龙的喜爱流传至今。您如何看待龙文化的传承?

萧放:在古代民间,龙是吉祥之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后来在宫廷文化中演化为帝王的象征。进入近现代,基于龙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特殊地位和美好寓意,龙除了继续以民俗表达的方式存在,又被升华为民族象征和身份认同的标志。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龙的蕴意有变化有传承,人们对龙的喜爱与敬畏之情一直存在,让龙文化拥有了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渗透入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到今天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仍在频繁使用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或表达祝福,比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舞龙表演也在海外广受欢迎。

东西问丨萧放:“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在纽约举行的新春游行的队伍中,一条巨龙飞舞迎春。赵海燕 摄

如今,龙文化不仅是独特的文化积淀,更成为一个民族精神活力的体现,它对现代社会发展、加强民族认同、弘扬民族文化、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完)

受访者简介:

东西问丨萧放:“龙抬头”为何在“二月二”这一天?

萧放,北师大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岁时礼俗、人生礼仪、历史民俗学与社会文化史。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非遗专家库成员,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民政部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等多项政府与行业奖励。

提问者:坚持其实好难 七月七是什么节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