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3

2024-07-16 11: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北海市2024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道德与法治、历史为同堂分卷,闭卷考试,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本试卷为历史部分,满分7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通过考试提拔任用行政官吏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了。”材料中的“官吏制度”指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分封制2.在中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出土了隋唐的铜镜、钱币和瓷器。在我国新疆、陕西、河南等地发现的隋唐时期的外国钱币也很多,如东罗马金币、阿拉伯金币、日本钱币等。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铸币技术先进 B.中外交流频繁 C.瓷器应用广泛 D.国家实力强盛3.“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这是一部关于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取材的历史事件是( )A.鉴真东渡日本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游天竺 D.日本遣唐使来华4.通过关键词“安禄山”“叛乱”“八年”“唐朝由盛转衰”判断,该事件是( )A.李自成起义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黄巾起义5.运用下面四幅图进行项目式学习,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灌溉技术的成熟 C.育秧技术的提高 D.唐宋农业的发展6.如图为契丹鸡冠壶,它是汉族制瓷工匠模仿游牧民族储水皮囊绕制而成,清洁美观,深受契丹人的喜爱。鸡冠壶的出现与流行体现了( )A.民族政权并立 B.商品经济发展 C.民族文化交融 D.对外贸易发达7.王安石变法执政期间,变法派广泛听取建议。社会地位低下的胥吏、小商贩、农民以至犯过罪的人,只要能讲求水利,都可来东京献策。有功绩的还要授官嘉奖,如潭州人李度修筑两乡塘堤,补为本州官吏。这些措施( )A.有利于农业发展 B.限制了官僚特权 C.增强了军事力量 D.增加了赋税收入8.下面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9.为纪念岳飞,我国在许多地方都修筑了岳王庙,规模较大的有安阳汤阴、杭州、朱仙镇、靖江、宜丰等地的岳王庙。以下四副对联中,适合贴在岳王庙前的是( )A.一使胜千军,两出惠万年 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C.东渡传文化,西行取真经 D.诗魂系采石不散,傲骨同仙酒未陈10.宋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至南宋前期已增至200万贯。当时的铸币量很大,很多时候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因此民间产生了交子。交子的出现反映了宋代( )A.金属铸造水平的高超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11.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白12.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A.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B.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C.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D.元朝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基础13.宋朝书籍产量大增,“多且易致”,从而导致了书价的下降,基本实现了书籍销售价格的平民化,堪称“书价革命”。导致“书价革命”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造纸术的推广 B.文学作品涌现 C.印刷术的发展 D.对外交流频繁14.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由此可以看出这场抗倭战争是( )A.一场反外来侵略战争 B.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C.统一北方的重要战争 D.一场平定分裂祖国叛乱的战争15.有学者统计,公元1600年中国人口已达1亿,1741年达1.6亿以上,至1762年增至2亿。人口的迅速增长与高产作物的引入有重要关系。材料中的“高产作物”可能是( )A.水稻和小麦 B.玉米和甘薯 C.芝麻和马铃薯 D.南瓜与粟16.中国清代有一中央机构,保密性较强,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它一方面可参议军国大政,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摘抄辑录的秘书部门。该机构是(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市舶司 D.军机处17.曹雪芹曾在其作品开篇赋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部作品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二、非选择题:共41分。18.(14分)七年级(13)班同学以“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 第一组同学以“隋朝的农业”为主题,收集到下面史料。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 含嘉仓示意图 隋朝为巩固国家统一,加强调运江淮地区粮食等物资到统治中心洛阳的能力。并从根本上解决京城缺粮的问题,当时统治者在将首都由长安迁往洛阳的同时,征调民工百万,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摘编自王炬《隋唐大运河与仓储相关问题研究》(1)结合所学,写出组织修建大运河的皇帝。(1分)根据任务一提供的史料,请你推测含嘉仓储存粮食可能来源于我国哪里和运输粮食的交通工具。(2分)任务二 第二组同学以“了解古代繁荣开放”为题,精选部分文物,制作了下面的研学记录卡。①法门寺出土的罗马工艺的玻璃瓶(通过西域传入长安) ②德化窑青白釉印花六棱执壶(发现于南宋沉船“南海Ⅰ号”) ③郑和铸铜钟(明) ④清朝按欧洲皇室要求生产的出口瓷器(耶稣像)(2)将上面一组文物图片与下表中的说明进行匹配。(填写序号,4分)文物(序号) 说明A.见证了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B.闭关锁国下中国海外贸易最后的辉煌C.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提供了实物史料D.彰显了丝绸之路的盛唐气象任务三 第三组同学以“了解 A 朝合浦珍珠开采”为主题,收集到下面史料。——选自 B (作者)《天工开物》插图《没水探珠船》 《本草纲目》“真珠”篇中曾描述了合浦珠民采珠的艰险:“合浦县海中有梅、青、婴三池。蜒人(采珠人)每以长绳系腰,携篮入水,拾蚌入筋即振绳,令舟人急取之。若有一线之血浮水,则葬鱼腹矣。” ——节选 C (作者)《本草纲目》(3)结合所学,将A、B、C信息补充完整。(3分)第三组同学收集到的史料可以互相印证的内容有哪些。(2分)(4)请你为七年级(13)班的同学通过哪些途径收集史料提出建议。(2分)19.(14分)实地调查是研究历史重要方法之一,七年级(1)班同学在暑假期间到全国各地历史遗址开展研学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任务。【研学点一】:第一组同学:入西藏拉萨,寻盛唐繁华。第一组同学在布达拉宫拍摄的文成公主塑像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类,给西藏的粮食仓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西藏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带来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第一组同学在西藏收集到的民歌(1)研学点一收集的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唐朝什么政策?(1分)根据研学点一,分析文成公主将哪些文明传播到了西藏地区。(3分)【研学点二】:第二组同学:访河南开封,追东京梦华。第二组同学在开封市博物馆拍摄到的图片(2)根据研学点二地图,分析北宋商业特点。(2分)研学点中的娱乐场景会出现在什么场所?(1分)这些活动主要丰富了哪一社会阶层的文化生活?(1分)【研学点三】:第三组同学:探江苏南京市,研朝堂威严。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 ——《皇明祖训》(3)结合所学,写出明朝建立的时间。(1分)根据研学点三,归纳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20.(13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战争与和平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两大主题,时战时和、战与和相互交织或交叉进行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期 民族关系唐太宗时 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时 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辽太宗时 占领燕云十六州,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真宗时 辽军大举攻宋,威胁都城开封,寇准力劝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击退辽军,之后宋辽议和,双方订立 ① 。此后很长时间内,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元朝 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② 。元朝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 ③ 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雍正皇帝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乾隆皇帝 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皇帝调兵讨伐,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清朝设置 ④ ,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1)完成材料中的填空: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4分)(2)根据材料概括古代民族政权间交流交往的主要方式。(3分)(3)阅读上述材料,围绕“民族政策与社会发展”关系提出观点,并在材料中选取两个对应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