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的“七尺男儿”究竟多高?洛阳出土一把汉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七尺男儿典故 古人常说的“七尺男儿”究竟多高?洛阳出土一把汉尺

古人常说的“七尺男儿”究竟多高?洛阳出土一把汉尺

2024-07-12 14: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比如《史记》中记载,孔子的身高为 九尺二寸,若是按今天 1尺=0.33米来算,孔子的身高就 超过3米,想想都不可能,而古人更是动不动就自称“ 七尺男儿”,换算下来就是 2米33左右,在那个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的时代,平均身高想达到2米3,难度还是相当大的(甚至不可能的)。

那么问题来了,“身高九尺”的关羽、吕布,“身高八尺”的张飞,身高“七尺五寸”的刘备,还有上文中身高“九尺二寸”的孔夫子,究竟有多高呢?别急,出土文物告诉你答案。

1931年,河南洛阳发现一东周古墓,经过考古小组连日工作,顺利发掘出一大批珍贵文物,其中便包括一把铜尺,专家将该铜尺和“商鞅量尺”互为佐证,得出 周尺中的1尺为23厘米,所以 孔子的身高,大约在2米11左右,这个身高,还是有可能出现的。

等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后,沿袭了周尺,所以秦尺中的1尺也为23厘米。

虽然汉朝也基本承袭秦制,但根据目前出土的几把 西汉尺来看,实际长度却在 23~23.6厘米左右, 平均尺长为23.2厘米,略微大于周尺;而 东汉尺则更加长,实际长度在 23~24厘米左右,平均长达23.4厘米。至于此后各个朝代的尺,那是越来越长,目前出土的 唐尺、宋尺,长度达到30~31厘米,而我们如今的尺,则定为 33.33厘米。

那么按照东汉尺来算的话,“武圣”关羽和“飞将”吕布的身高就是210.6厘米,“身高八尺”的张飞身高为187.2厘米,“七尺五寸”的刘皇叔身高为175.5厘米,至于古人最喜欢自称的“七尺男儿”,则是163.8厘米,而这个数据,和当时的营养水平应该是比较贴合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汉朝以后的朝代,不断将尺变长?这还要从尺子的材质、实用性,以及社会生产力等说起。

在汉代以前,尺子其实并不实用,很多时候是 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材料也多为 象牙尺和骨尺。随着时间的推移,尺才回归实用的本质,基本采用 铜制,并更加注意长度的精准,且增加了分、寸刻线分度,老百姓们则多用 木尺、铁尺。

尺在变,社会也在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生产量自然也随之增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一个织女一天能织5尺布,如今工具进步了,她一天可以织7尺布,多织的2尺布,就导致尺子“变长”,而这不过是社会变化的冰山一角,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变化不断积累,最后便导致尺子“变长”。

等到明朝时期,国家更是对尺有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根据《律吕精义》记载,明尺被分为3个种类,分别是:

钞尺(裁衣尺),长34厘米;曲尺(营造尺),长32厘米;宝源局铜尺(量地尺),长32.6厘米。

钞尺(裁衣尺),长34厘米;曲尺(营造尺),长32厘米;宝源局铜尺(量地尺),长32.6厘米。

如此一来,就能满足各行各业的不同需求,从小小的尺中,亦能窥见社会的进步。根据去年发布的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报告显示,咱中国 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69.7cm,较之2015年增加1.2厘米; 成年女性平均身高则达到158cm,较之2015年增加0.8厘米。而且专家们预测,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提升,人民的平均身高也会继续提升。

不知各位读者朋友们可达到标准?或是远超平均水平?

声明:图文来源头条号“ 历史公社讲堂”,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