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部纪录片在沂源拍的叫什么 纪录片

纪录片

2024-07-02 15: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同》这部纪录片形式记录下了一个城市的变革,又叫《中国市长》。影片主体讲的是大同有名的前市长耿彦波的故事。整部影片很写实,立场也比较中立。很多人把耿彦波比做《人民的民义》中的李达康。看了之后觉得,耿彦波和李达康,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我对比下两个人物的性格,和中国的现实,来做一次探讨。

李达康与耿彦波

先说说李达康。《人民的名义》里面最火的应该是李达康,相信很多人对李达康非常熟悉。《人民的名义》里面脸谱化的人物很多,比如陆毅演的侯亮平,是刚正不阿的正义化身。而大家之所以喜欢李达康的原因是因为在众多脸谱化的人物里面,他是最接近真实的人。他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很在乎自己的政治前途;爱百姓,同时也为了提高GDP敢于得罪百姓。电视剧里把很多细节都演的很到位:当他说到自己政绩的时候,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当他说到投资商跑了的时候,神伤不已。

《人民的民义》李达康

对比电视里的李达康,耿彦波市长的脸在《大同》这部纪录片里显得平淡无奇。毕竟这个市长是真实的市长,表情不会像电视里的市长那么夸张。他和李达康很像的地方是,当下属不作为的时候,他急了,骂了;他也和李达康一样,一门心全扑在他构建的理想的大同城上。影片中有一幕是耿彦波看到城墙的排水管道太窄了,他很着急,不断重复说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你们还是用这么窄的管道。然而在镜头下,有些老百姓却很不认同他的做法,甚至有人戏称他为“耿一指”,指哪里倒哪里。

不仅许多百姓不支持,他对工作的过分执着导致了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影片里有很戏谑的一幕就是他的老婆半夜跑到他开会的会议室那边,哭闹说这日子没法过了。在全片里他唯一开心的一幕是有人搞到了一个辽代的石雕。看到他那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好像一个得了糖吃的小孩。这样的真情流露,叫人动容。最后的他,壮志未酬,离任大同市长。

大同世界

虽然电视剧里李达康这个人物情感很丰满,但是看了《大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却更加喜欢耿彦波。耿彦波真实,严肃,认真。他的很多话语警醒世人,触动内心。记得他说,一个城市永恒的生命力就是文化;他说,他很羡慕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情操,而相比于中国古代士大夫,他觉得自己各种修养还差得远。他想要在任期内为大同搏一回,总感觉时间不多了。在如今社会,能有如此理想主义情怀的市长,实属难得。这部写实的纪录片,还原了一个市长的人格和内心,也还原了一个城市的品格。

耿彦波

再说说大同。我没去过大同,但是这个名字却很有名。大同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不记得是在哪本历史书上看到过这城市的名字,印象中的大同总是会和佛像联系到一起。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词:天下大同。理想化的和谐的社会莫过于用这个词来加以形容了。

看了这部影片,让我了解了如今的大同。相比于历史上的有名,目前这个城市的市政建设还不是那么好,有很多的平房,搭建也比较随意。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心态似乎都很好,看到镜头下的平民百姓生活,真实,不急躁。我觉得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耿彦波市长也说,大同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所以有很多流浪汉扎根到大同。这些流浪到大同的人,有些自己就搭建了一个房子,就住下了;但到了拆迁的时候,就开始和政府要求分房。

镜头下记录的每一个小人物,都真实得可爱。每个人有点自己的小算盘,当政府能够稍微满足点他们的要求的时候,他们就喜出望外,感谢市长和政府。也有许多人因为利益的不满足,一个劲去和政府强调自己处境的可怜。利益总归是难以一碗水端平。

影片中,耿彦波一直强调希望建设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打的大同。他说大同什么资源都不占优势,但是文化可以给这个城市带来改变。对于拆迁,对于以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城市,我无法判断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毕竟,拆迁,意味着摧毁过去对这个城市的记忆。有些人说城市建设不是按照他建的那样才是对的,不是拆迁就能建设出一个有特点的城市。有些人又很赞成他的做法,认为他会给大同带来伟大的改变。而这一切,相信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判。

影片细节

以下记录一些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细节:

1.纪录片开头,大同市长耿彦波要去开会,时间来不及了,打电话给分管领导,取道古城门。市长跑起来,阳光照在城门上,镜头跟着市长跑步的背影,抖动起来。一个镜头,耿彦波的雷厉风行,与进入古城的身影,像一个巨大的隐喻,盘旋在纪录片上方。

2.耿彦波每夜失眠,需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眠,他常年凌晨4点半起床,工作至晚上12点才回家。一天晚上10点,耿彦波还在接见来大同考察的企业老总。耿彦波的老婆打来电话,秘书犹豫许久,不敢把电话交给他。

这个“犹豫”拍得很有意思。秘书的头发已经快谢顶了,神情疲惫,给这位精力充沛的中国市长当秘书显然不是一件易事。他躬着身子,几次想把电话给市长,又缩回来。畏畏缩缩、瞻前顾后的样子有种滑稽的真实。最后,市长老婆闯到会议楼,大喊:“我不活了。每天那么晚回家,真的不让人活了。”耿彦波用山西话小声嘟哝着,两个人在夜色中回家。纪录片结尾,耿彦波在接受采访,老婆电话打来,耿露出抱歉的微笑,接了电话,电话里传来妻子的山西话,BBC翻译成“Are you tired of living?”很有笑果。

3.暴雨如注,大同城墙外一对母子在雨中骑着自行车缓缓前行。本片里诗意的镜头不多,这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背景音乐是公园门口大爷们的弹唱声。镜头转向大爷,大爷们看见镜头,问拍纪录片的周浩,你们是什么单位的?一位穿军绿色衣服,头发卷曲,面容清瘦的大爷用山西口音说,他们就像意大利记者安东尼奥尼,文革期间来中国拍摄。大爷提起安东尼奥尼,说得眉飞色舞,抑扬顿挫,让我想起了过去的年代,在小城里默默无名地老去的文艺青年形象。

这个片段用文字表述出来失色太多。这个片段其实和主题并没有太大关系,但很有意思,让人想笑又笑不出来。好的纪录片不仅是在讲一个故事,也在传递生活真实的质感,这种质感常常通过这种看似无意义的细节传递出来。

4.罗兰巴特说好的照片有“刺点”。在纪录片《大同》里,刺点贯穿影片始终。耿的“文化大同”计划将拆去30万人的老房。片子一开始,不同的市民有不同立场。有人说耿彦波是秦始皇,有人说,他是百年难遇的好市长。争议声一直伴随这位市长。

“拆迁”这个在传统新闻语境里“偏向弱者”的词汇在纪录片里得到了还原。导演周浩难得地做到了“中立”。 他拍摄无家可归的老城居民,也拍摄市政府的难处,包括回应上访户的诉求。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标准“苦瓜脸”的贫苦老妪,提到自家全是残疾人,行动不便,市政府却把楼房分在六楼。“关键她不是想要一楼,她想再分一套。”耿彦波一语道破,他秉承着“同情归同情,规矩归规矩”政治逻辑。

5.耿彦波将偷工减料的商人骂得狗血淋头。商人在耿离开后,喃喃自语地说道:“要被他搞死了。”耿彦波突然调离太原市长,愤怒的大同官员说道:“难道省委是这样做决定的吗?”片子捕捉到了这种真实的情绪,这种精彩比剧情片更抓人。

6.耿彦波接受采访时提到“如果大同不发展,历史不会再给大同机会。”耿彦波是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强人政治”的代表人物,但他的形象与我想象中的强人相去甚远。他瘦弱,有山西口音,声音并不洪亮,甚至有些含在喉咙里的意思。他说他有士大夫情结,曾经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和记者。他身上的文人色彩让“大同”变得“不同”。

《大同》影片细节

周浩的这部刺点重重的片子,记录了拆迁进程中的中国的一段珍贵影像。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拆迁,始于文革时期,拆的是文物。第二次拆迁,发生在20世纪末,为了城市现代化,盖商品房,拆老街。大同“先锋式”的拆迁,是第三次拆迁开始的标志。拆老街和商品房,重建“文物”,修复自建国后、尤其是文革期间被大规模拆除的古城墙。想起此前穿军装大爷无意中说的,周浩像文革期间来中国拍摄的安东尼奥尼,一语中的:从20世纪60年代的“破”到21世纪10年代的“立”,从安东尼奥尼到周浩,这是一个轮回。

纪录片信息

《大同》

导演:周浩

编剧: 周浩 / 赵琦

主演: 耿彦波

类型: 纪录片

文章编辑 | 田芸泽、余盈

排版编辑 | 余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好文链接:

有一个地方叫吴哥,我想和你说说她有多美

读书|《教父》:一个人只有一个命运

读书 | 《人间失格》:我过的是充满耻辱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