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从怀化走向世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粒米的成长之路 一粒种子,从怀化走向世界

一粒种子,从怀化走向世界

2023-11-22 10: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粒种子,从怀化走向世界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与现实启示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课题组

地处武陵、雪峰山脉之间、沅水之滨的怀化,有富集的温、光、水、气、种质资源和肥厚的土壤条件,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之一。这里走出了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这就是被誉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更是让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们远离了饥饿。

一、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

走进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的大门,迎面而来的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亲笔题词:“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正是袁院士这一伟大梦想的实现之路。

(一)寻梦:位卑未敢忘忧国

1930年出生在北平的袁隆平,8岁开始就跟随父母颠沛流离,动荡的生活在他幼小的心灵播下了奋发图强的种子——“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最终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沉浸到了大地中。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来到了偏远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工作。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又是学农的大学生,他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让老百姓不挨饿。袁老师最早做过小麦和红薯研究,但他很快发现,湖南的气候不适合种小麦,而且湖南90%以上的粮食是水稻,红薯不是主要作物,于是他开始进行水稻种植的各种试验。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的试验大田里发现了一蔸“鹤立鸡群”、形态特优的天然杂交稻。天然杂交稻的存在说明水稻同其他植物一样具有杂种优势,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开始出现在袁隆平的脑海中。水稻之所以会天然杂交,关键就在雄性不育株。“寻找不育株的几率是很低的,但天然雄性不育株是存在的。”这种意念支撑着袁隆平头顶骄阳、踽踽独行在茫茫稻海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垅垅,一行行、一穗穗,像大海捞针一样寻找。1964年7月5日,终于在安江农校早稻试验田的洞庭早籼中找到了第一株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第二年,他与妻子邓哲在栽培稻洞庭早籼、胜利籼、南特号和早粳四号四个品种中又找到了五株雄性不育株。

位卑未敢忘忧国,正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非凡之处。这样一个智慧而勇敢的探索者、思考者、践行者,敢于挑战世界难题,虽身处偏远山区却磨砺出穿越世界的眼光!

(二)追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1966年,袁隆平整理总结长期试验结果后,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提出了通过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思路,为将要进行的研究绘制了一幅美好的蓝图。这一研究结果如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农业界和科技界。国家科委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活动。

经过两年的试验,袁隆平对水稻雄性不育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他开始扩大盆栽试验,并收获了两个学生助手——尹华奇和李必湖。1969年起,每年10月中旬师生三人就带着这一年收获的稻种,如候鸟般风尘仆仆奔向南国育种。他们的足迹遍及云南的西双版纳、海南岛的黎寨和苗寨,虽然科研经费紧张,但大家目标坚定,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这期间的艰辛难以言述,除了科研的艰难,还有人为的阻碍和无情的天灾。有一次,袁隆平他们几年积累下来的 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一夜之间被人全部拔除,沉溺丢弃在安江农校附近的废井里。直到第四天,袁老师才发现在那口废井水面上漂浮着5棵秧苗颇似自己的试验材料,他立即跳入井中,想潜入井底打捞秧苗,可是井太深,几次都没成功。等他请求学校用抽水机把井水抽干时,井底的秧苗已经腐烂了。秧苗被毁,他们虽然愤怒又痛心,但并未失去信心。师徒三人把最先捞起的5棵秧苗重新栽植试验,培育出了新的不育材料,使科研得以继续下去。在海南,他们经历了“三只老鼠一麻袋,三只蚊子一盘菜”的艰苦;1970年的滇南大地震,三人在云南元江与死神擦肩而过,水稻种子也差点全部毁在地震中。

艰辛的努力并未顺利转化为香甜的果实,几年时间下来,水稻雄性不孕选育始终停止不前。有人说:“三系三系,三代人也搞不成器。”袁隆平推测,可能是现有试验品种亲缘关系太近,难以产生杂交优势。必须要广辟途径,多渠道去寻找雄性不育材料,用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

1970年11月23日,根据袁隆平提出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远缘杂交”设想,李必湖和海南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在海南崖县(今三亚市)找到一棵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水稻,即“野败”。野败的发现打开了水稻“三系”配套的突破口,袁隆平向全国十几个省市的科研人员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开展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全国协作大攻关。袁隆平指导各个试验组用不同的品种进行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大大加快了研究进程。

(三)圆梦:有志者事竟成

皇天不负有心人,岁月终究给了最好的答复;勤于追梦者,最终梦想成真。1972 年,杂交水稻第一个雄性不育系二九南 1 号 A 及其保持系二九南 1 号 B 培育成功,1973 年恢复系IR24被成功筛选出来,实现了“三系”配套;随即,杂交水稻第一个具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南优 2 号”获得了成功。

1973年10月,金秋季节,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议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袁隆平代表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系研究协作组做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发言,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81年夏天,国家科委发明奖评选委员会经过认真评审,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决定对袁隆平领导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授予国家特等发明奖——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1981 年 6月 27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把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与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并列为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一批重大成就。

1979年4月,袁隆平应国际水稻研究所邀请,飞抵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参加国际水稻学术会议,那是中国的杂交水稻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亮相。1980年1月,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科研成果转让给美国,打开了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大门,这也是我国与世界的第一宗知识产权交易。此后,中美间的杂交水稻技术合作持续至今。

袁隆平写于1985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目前已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1992年,杂交水稻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在菲律宾、印度、越南、马达加斯加等发展中国家进行近乎无偿的推广。如今,杂交水稻在国外的推广面积已经超过800万公顷,杂交水稻不仅给世界带去了粮食的充实和物质的繁荣,更是在播撒和平的种子,为促进人类和谐共存、文化融合,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四)续梦:征程永在前方

创新者永远不会满足,追梦人永远不会停步。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进行到第十年时,全国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超过了九亿亩,增产稻谷超过了九百亿斤。此时,袁隆平在敏锐的直觉和理性的思考后,指出“三系”只是育种的初级阶段,育种方法必须由繁到简,实现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的推进。

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被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当年,李必湖和邓华凤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这一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打开了新局面。1988年国内第一个“两系法”杂交水稻“安农S-1”及一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研发成功。1995年8月,袁隆平在怀化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两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是农作物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一项举世公认的中国独创、世界首创的科技成果。

随着两系杂交稻的成功,袁隆平又提出超级杂交稻分阶段实施战略目标。超级稻,就是超高产的优质水稻。农业部于1996年正式立项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超级稻百亩连片单产记录不断被突破:从2000年的亩产700公斤,到2005年的亩产800公斤,2011年亩产900公斤,2014年亩产达1026.7公斤。2017年10月16日,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实现了亩产1149.02公斤,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在水稻产量不断刷新纪录的同时,袁隆平开始关注起一个特殊的领域——开发盐碱地、利用海水灌溉种植水稻。 2014年起,袁隆平开始率领科研团队向“海水稻”大面积种植发起攻关。2018年5月28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启动“中华拓荒人计划”,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同时进行水稻插秧拓荒。2018年5月底,“海水稻”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漠试验种植的水稻开展测产,最高亩产超过了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试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

从“三系”杂交稻到“两系”杂交稻,从超级稻到海水稻,人类战胜饥饿的绿色神话正在实现。一粒种子,从怀化走向了世界。

二、杂交水稻的探索之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六十多年来,袁隆平院士与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研究者,不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就,更是孕育了一种巨大的激励人、鼓舞人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这种科学精神中凸显的创新、协作、敬业和奉献,就是杂交水稻的探索之魂。

(一)创新精神

杂交水稻走的是一条最具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对此,袁隆平院士有自己的认识:“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要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本色。”

科学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往往是在已有理论与实际发现的矛盾中产生的,需要具有勇于挑战传统理论的自信和毅力,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杂交水稻研究的想法产生之时,是处在学术思想被政治气候所左右的严酷环境下,袁隆平敢于怀疑前苏联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结合自己的新发现,首创“三系杂交水稻研究理论”;在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株后,他大胆确立寻找“野败”的创新设想,开创了划时代的研究领域。

科技创新必须不断超越现有研究成果,才能占据制高点。袁隆平院士乐意不断挑战自我,更希望后来人能够超越他。他说:“搞科研如同跳高,跳过了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在不断挑战水稻高产极限的同时,袁院士以90岁的高龄,还在指导着水稻去镉和海水稻种植试验,带领着一代又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用不断创新提升着杂交水稻的科研高度。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拓荒性的创举,都充满着创新的精神。正是这种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直接推动和指导着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事业,使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和利用,五十多年来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二)协作精神

科学是人类作为总体探索自然与自身奥秘的任务,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它需要人们在时代的课题面前协同努力、携手共进。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成功,弹奏的正是一曲社会主义大协作的凯歌。

新中国的历代领导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粮食问题,在领导核心的高度重视下,我国迅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为杂交水稻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966年2月,《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发表,很快就被原国家科委九局的有关同志发现,国家科委立即向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发出公函,支持杂交水稻研究。1970年,湖南省第二次农业科学技术经验交流大会在常德召开后,时任湖南省委负责人华国锋同志对杂交水稻给予了巨大的关怀,要求有关地市和部门大力支持这项工作。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后,主持工作的湖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提出要发动群众以“最大的干劲、最快的速度” 把杂交水稻生产搞上去。1975年,湖南率先组成了八千多人的队伍下海南进行制种。随后,国务院也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全国27个省份都参与到了杂交水稻的南繁工作。从杂交水稻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农校党委、黔阳地委、湖南省委直至党中央,各级党委和相关部门单位从组织领导、人力物力上给予了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有力的保障。

从杂交水稻的研究队伍来看,袁老师身边始终围绕着一群有着同样愿景、怀有相同志向的亲人、学生以及朋友。李必湖和尹华奇是袁隆平最早的助手搭档,袁老师倾自己所学将他们迅速带入门,这种协作精神也收到了良好的回报。1970年袁隆平赴北京查找资料,留守海南岛的李必湖令人惊喜地找到了培养“三系”的关键——“野败”。“野败”找到以后,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入了袁隆平的团队,其中就有为“三系法”立下汗马功劳的周坤炉、罗孝和、颜龙安、张先程等人。他们协助袁隆平解决了杂交水稻中诸如优势原理、不育系选育、优势组合选配等疑难问题,他们都成为了1981年国家特等发明奖的主要获奖者。

“曾经有人难以理解,中国的杂交水稻能在非常时期取得重要突破,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像同事的精诚团结、各地群众的密切配合,但我更想说,是党的阳光雨露,养育了杂交水稻这朵奇葩,我由衷的感谢党的好领导。”面对享誉世界的声誉,袁隆平将一切归功于党和政府。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充分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三)敬业精神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纵观杂交水稻研究的几十年风雨历程 ,务实苦干、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是杂交水稻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杂交水稻研究刚刚起步时,袁老师坚持阅读晦涩的英文原著《遗传学研究》,为的是掌握更扎实的理论知识;为了了解最前沿的育种技术,他自费远赴北京,向多位专家虚心求教;为了寻找雄性不育株,他和夫人邓哲几年时间里,顶着7月的骄阳在田间不断的寻找,而找到雄性不育株的那次更是连续寻找了14天。袁老师会对每个学生说:“水稻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想学好这门科学,离开了田间地头不行,没有实践操作更不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只要是在水稻生长期,他必定每天都下田观察。2019年获得“共和国勋章”后,袁隆平院士接受媒体采访说的是:“回去第一天就要去下田!”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的袁隆平,耄耋之年依然坚持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着水稻的长势。正是这样务实苦干、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让杂交水稻研究在一个个难关面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四)奉献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种唯物史观是事业发展的最大动因和激情,袁隆平毕生都在坚持践行这种唯物史观。

从“野败”到“863”到“海水稻”项目,他从不以单位不同而保守秘密,而是组织全国同行共同研究,把申请到的研究课题分配到全国不同的地区和单位,进行分类指导、合作攻关。袁老师还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推动创新人才梯队建设。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的声誉、贡献都已经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这样一个科学巨擘,坚守自己的本色,朴素节俭,在巨额金钱面前“没有感觉”。他几乎将所获国际大奖的奖金全都捐了出来,设立基金,奖励有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资助和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正是因为杂交水稻研究带头人有这样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品德,才使得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发展迅猛,人才层出不穷。

在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后,袁隆平与他的团队又通过无偿援助、科研合作、对外贸易等形式,马不停蹄地奔赴在世界各国的稻路上,不惧艰辛,可歌可泣。杂交水稻走出国门的40多年来,仅湖南农科院、隆平高科、袁氏农业三个单位先后派往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就超过500位,执行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短则三五年,长则上十年。他们秉承着造福人类的理想,为世界人民丰衣足食劳累奔波,营造了中国和世界和平共处、携手发展的深厚友谊。

三、杂交水稻的探索之思

今天的我们,已经走进了新时代,奋进正当时。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开创者,要大力学习弘扬科学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姿态,追随巨人的足迹,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砥砺前行。

(一)一往无前、勇于创新,在潮涌时代中攻坚克难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回首中国杂交水稻一路走来的路,中国人依靠自己的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了手里,未来中国科学家将会继续用中国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和全球总体战略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创造力量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党员干部是领头雁”,这样的定位决定了党员干部应该走在群众前面、创造精神更强一些。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信服和敬佩,才能有效推动改革创新。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多掌握“几把刷子”,做新时代改革创新的弄潮儿。

(二)不尚空谈、务实肯干,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

成功来自矢志奋斗,中国杂交水稻的成长史,就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

奋斗正未有穷期,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务实苦干的劲头,通过辛勤劳动和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认清“每一个职位,都是一副担子;每一级职务,都是一份责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其位谋其政,谋其政尽其责,把蓝图化作实绩,让履职担当不止于纸面,而是见诸于实践,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中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为群众树立起奋斗的标杆,提振全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三)精诚合作、协力同行,在推动发展上凝心聚力

科学研究是集思广益的成果,市场经济也需要互利多赢,和谐社会更需要共建共享。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未来,我们要在更加宽广的舞台中求发展,在更加深层次的领域中求协调,在更加广泛的人群中求合作,就需要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为实现伟大目标而共同奋斗。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的团结协作精神,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不丢、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不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忘,使我们的队伍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凝聚起党和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四)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造福人民中担当作为

长期以来,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宽广的科学视角,在杂交水稻研究这条道路上默默前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去赞誉和感念。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和使命, 必须有一种无我精神,做到国家第一、事业第一、奉献第一,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服务社会、造福人民。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得与失、苦与乐、荣与辱等重大人生问题,作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选择。

一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今天的湖南,正高扬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奋进在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征程中。今天的怀化,正处在加快建设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的关键节点上。改革维艰,奋斗以成。新时代,属于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属于每一个为梦想打拼的人。一粒从怀化走向世界的种子,定能指引我们怀揣“中国梦”“湖南梦”“怀化梦” ,胜利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课题负责人:刘克立 曾文鸿 课题执笔人:曾 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