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书解码”:《媒介融合》这本书该怎么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本书该怎么读 “神书解码”:《媒介融合》这本书该怎么读?

“神书解码”:《媒介融合》这本书该怎么读?

2023-09-05 0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换言之,这个《媒介融合》其实远远不能涵盖延森的野心 —— 它实际上是一本新时代的,但也是未完成的《传播学概论》。说它新时代,是因为延森提出了一系列对传统传播观念的质疑,细化了很多笼统的特点,指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但是未完成,则是这里提出的很多议题,其实看起来仍然还比较粗略,与其说是给了结论,不如说是给了笼统的观念和提出新的问题。

因此,我们理解这本书的关键词,我认为首先是“细化”,延森用非常非常多的小点来细化了我们平日认为的传播、媒介、文本等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特性,还有诸多表格。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到这些分点的泥泞之中。

所以读这本书先要做图,把论述结构画出来。其次是“反思”,本书的核心是对我们传统的传播观念的一次大更新,我们读这个书的时候不能说停留在对概念的识记、背诵,而必须时时刻刻考虑这个部分能够在哪些方面拓展我们的思路。

第三是抓关键章节和关键概念,例如序章和最后一章最后一节统领全书,值得细读。还有皮尔士的诠释社群和解释项,对传播的潜能的描述,对传播和实践之间的探讨都贯穿全文,需要我们思考。

最后,这本书其实中间的四个章节:媒介物质、媒介意涵、媒介制度、科学的媒介,其实与我们说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者、研究方法有类似之处,可以进行补充。

那么除了序章之外,我们就来对每个章节进行一个简单的的分析。

01

第二章的标题是“我犯错故我在”。

这章节的核心观念会涉及很多的哲学家。因此令人觉得晦涩,但是它要探讨的问题其实很严肃: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一般人会认为,我们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而我们通过符号能够传达的,又是这一小部分里的更小部分。

打个比方说,我们以为自己的语言好像太阳,照遍万物,但实际上语言好比探照灯一样,只能分析事物的一个部分,但这一小部分却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变为我们的行动。

亚里士多德最初区分出了这种实在和潜在的区别,而康德将此发扬光大,并且认识到人的理性范畴(例如天生就具有的时空概念、因果关系)是人类知识的基础。但是康德的认识论,无法解决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每个人的想法、观点是不同的,而这种“理性范畴”的来源又是什么?

延森在这里就引入了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所谓的认识并非天赋,也不是一个人独立探索的,而是人与人经过基于符号的相互交流(这正是“我犯错故我在”的意义,因为一个人是不会觉得自己犯错的),传播实践共同完成的。

因为特定目标人们利用符号开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人们对世界的共同理解,这种理解又会指导人们的实践包括对世界的认识。那么这样看,传播不仅仅是说话,还是我们认识和实践的桥梁,那么社会对于传播资源的分享,就是极其重要的了。

02

第三章的产生影响和差异接着第一个部分,详细分析了传播的概念,同时对我们惯常的信息和行为作出了反思。

我们日常都知道,信息是主客观的结合,包容世界万物。但是这个主客观就有问题了:一个人觉得是信息,另一个人觉得不是,谁对呢?这说明了信息和个人的知识与特定的目的是有关系的。更何况信息需要符号承载,而符号解读往往又是流动的、因人而异,这就为解决和研究传播问题造成了困难。

那么因为这样,所以对于传播必须要更加细化。延森提出了六种我们看待传播的方式(注意,有时候作者用“媒介”,有时候用“传播”。不是我们认识的媒介,而是更多指的传播的中介性,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都用传播):

1.是三种差异,话语性差异(可预测的效果和内容);解释性差异(个人对符号进行的理解);施为性差异,也就是(符号最终产生的效果)。

2.是四种模式,也就是确定性(较少见)、生产性(定性)、随机性(定量)、非确定性(后结构主义)。

3.是两种类型:传输与仪式。

这三种方式我们在此前都有了解。后三种则是我们比较陌生的。

4.施为性与交互性。施为性强调传播与行为的密切关系,首先人类行为是传播,其次传播既是一种行为,也预示着行为。而交互性既有受众和媒介之间的交互(也就是我们一般来说的互动性),更包括媒介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比如政治传播),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比如集体行为)。

5.传播的范围,理论上传播的范围(这里指它的指向能力)包含整个潜在的物质世界,但是具体而言,它必须体现为具体的媒介组织行为、媒介工具。

6.可控制的媒介。物质是传播必须是具有一定形态特点的物质(作者描述为“特殊的”、“可控制的”和“历史的”),必须是具有一定类型的话语和形式,围绕传播要有一定的制度。

03

第四章的最后的观点正好概括第四章和第六章的主要内容。

先看物质这一章。所谓的物质就是传播技术,我们知道,围绕传播技术一般会有两个方向:具体的媒介分析,和媒介技术理论。

在具体媒介分析方面,他分析了三种类型的媒介,身体和工具(包含交谈、书写)、技术(印刷、报纸、电影,它们特点是可复制、跨时空和不受在场者多寡影响)、元技术(也就是网络技术,因为它包含了一切媒介,是关于媒介的媒介,在后面的例子中,延森将网络媒介划分为六种类型。)而在媒介技术理论方面,围绕“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之争”。

作者的立场两者兼有,但更偏向于后者,也就是媒介技术根植于物质特点,但可能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产生变化。他提出了三个新观点:

可供性,简单说就是作为媒介基础的物质具有多种潜在可能性(也包括人和其他人沟通时能获得的潜在知识);

嬗变性,技术的社会运用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传播内容也可以重塑传播载体。

技术动量,技术的结构性长期影响,与相关社会机构和实践结合程度。最后一节中,延森展望了新技术对媒介可能的影响。

04

第五章讲的是“媒介意涵”,其实就类似于5W中的“媒介内容”。

这章节延森具体谈了三个概念:媒介形式、媒介互文性、元传播。我们一般谈媒介要么谈特点,要么谈具体内容,而对于媒介形式关注不多,延森虽强调“功能超越形式”的观点,但也指出形式是媒介的物质载体和话语载体之中的中介因素。

人们可以通过特定形式更好把握特定内容,也可以是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换,新媒介还可能从旧媒介中继承部分的形式和内容。而文本和互文性中,延森强调文本不是孤立的,它和受众阐释社群的解读行为分不开,也会和文本网络中其他文本产生联系,是整个文本的片刻体现。

比如电影,就可能有预告片、豆瓣影评、观众评论等多个层次的次级文本,在时间上可能有前传、剧本母题、导演前作等多个前置文本。在互联网环境下,还可能通过搜索引擎和超链接和更多的文本建立联系。

最后,在元传播中,延森划分了几个层次的元传播:

第一维度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贝特森的元传播。

第二个维度是大众媒体的体裁和功能(例如没有人会把广告夸张宣传语当真)。

第三个维度是元语言,传统环境下体现为语言的语法,新媒体环境下则体现人们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建立的新的人与人(比如远程视频交流)、人与网络系统(比如数据上传)的关系。

最后,延森还提到了传播的轮次与顺序。而这也为下一章传播制度打下了伏笔。

05

第六章是传播制度。

同样,这里的传播制度也绝非我们平常所想的媒介制度,而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时,传播的各种特性。

首先,和其他各种社会制度一样,传播制度具有二元对立性,它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行为;既造就了高雅文化的“世外桃源”,又来源于一般大众的实践;既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延迟活动,又是整个日常生活和其他政治活动的一部分。移动媒体的特性,让这个二元对立变得更加复杂了。

其次,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传播意味着权利,这种权利可以分为交流的权利和保留部分的权利。交流的权利使得我们可以运用媒介和别人交流,参与政治经济文化传播,在公共领域中进行公共讨论,和其他新媒体研究者一样,延森也指出网络的使用可能会让对这些交流产生一定的后果(例如公共私人领域融合,政治文化领域融合)。

“保留部分的权利”说起来有些晦涩,其实可以理解为新媒体环境下交流权利造成的一系列的伦理风险和后果,例如传播过剩、数据隐私、符号保护等问题。

最后两章对于考研而言,意义并不是很大。研究方法这一章,重点在于提出的溯因法,也就是“引入一条特定的规则,以解释为什么会在特定的语境下遇到特定的事实”这个有学校曾经考过。

最后一章的主体,皮尔士、哈贝马斯和罗蒂的区分其实不是很重要。但是“漫画传播”的案例拓展了5W,可以给我们不少启示。最后一节第三条路径,则非常精炼的概括了全书,值得阅读。

延森的理论对于传播学同学有什么意义呢?

我认为,对大多数中国传媒大学同学来说,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在思维层面拓展了我们的上限。

我们的传播学书大多数聚焦于具体理论,对于传播的根本概念、观念甚至是哲学,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延森这本书在这个方面恰恰就能够给我们以极大的提升(例如如果你能用上技术可供性这个概念,你就可以在答媒介技术相关的题目的时候能够比别人深一个档次)。

但是具体理论来说,延森提出的大量的新观点、新问题其实比起考试难度还是过高了,考察可能性不是很大,如果时间紧迫建议不用花太多时间。

如果非要做一个知识点梳理,建议从中间的几个章节开始,尤其是传播物质、传播制度这两个章节,是很容易补充进我们的5W体系中的。

另外就是对于数字媒介的一些新观点可以吸收到我们的新媒体理论里去,例如他对于移动媒体的观点就有价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