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体化教学设计一等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体化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一体化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一体化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一体化教学设计一等奖|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语文一体化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语文一体化教学设计一等奖

第1篇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体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阅读《乡土中国》品味语言,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整本阅读《乡土中国》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空间,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梳理全书内容,理解《乡土中国》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阅读整本书,学习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拓宽阅读视野,我们将终身受益。

  2、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所著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此书的写作,缘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作者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课程的经历。最初费孝通参考美国的教材授课,上过几轮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调查成果重起炉灶,以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为对象,边研究边授课,并撰写了14篇文章,之后整理汇成此书。

  《乡土中国》由作者根据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结集而成。在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乡土社会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需要指出的是,书中讲到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本书是了解中国与中国人的必读经典。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其通俗自然的用语和深人浅出的阐述,大大增强了该书的可读性。

  3、作者介绍

  费孝通(1910—20xx),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

  5、层次结构

  第二篇: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以农为生形成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乡土社会。

  第三篇: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进一步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辩护。

  第四篇: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作比较。

  第五篇: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找到一个笼统的道德观念,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存在。

  第六篇: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性质特点。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第八篇: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从成规。

  第九篇: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发生了很多副作用。

  第十篇: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者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篇:说明血缘事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在社会变迁快的情况下,会产生时势权力;在社会变迁慢的`情况下,长老权力继续发生作用。

  第十四篇: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求,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6、全文分析

  这本书是费孝通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内容,在大量的社会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它以其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经典概括和描述而闻名于世。书中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还参照了一个“他者”,即西方社会。这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7、写作特点

  1。内容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乡土中国》虽然只有七万多字,并且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长,但提炼的问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视野宏大,见解精辟,颇多点睛之笔,令人耳目一新,体现出很强的学术气魄与见识。

  2。语言平实,深入浅出。

  文章虽然见解独到,思想深刻,但文字不以气势压人,反而平易晓畅、简洁明快、深入浅出。其中除了费孝通卓越的学术能力和高超的写作功力外,还离不开他对中国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以及他在研究期间对中国乡土社会所做的一系列实地调查。

  3。形散神聚,思路清晰。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看似主题各不相同,但其实都是围绕着中国社会“乡土性”的特点,分别从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社会规范、政治等角度展开,形散神聚,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第2篇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化石吟》说课稿教案

  化石吟》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新课标在这一单元中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 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它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也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2、学习这一课时,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讲解过多,不能上成生物课。

  3、本单元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4、《化石吟》也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2)学习快速阅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情感目标:认识到科学的美,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三、关于教法:

  1、朗读法:

  诗歌教学首先应重在朗读吟诵,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富有韵律美,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你”称呼化石,亲切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赞叹之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情感之美和音乐美。

  . 2、联想想象法。

  科学的探索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依据现存的化石推测逝去的世界,依据科学的分析想象神秘的故事,在合理的联想想象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3、讨论点拨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的探究诗歌的内容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四、 学法指导

  1、自觉参与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创设适宜诵读的情境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来。读中见意、读中品词、读中悟情,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参与意识不断加强,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自主探究

  依据化石推测上古的生物世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联想想象,探究未知世界的秘密。在发言中主动思考,在表达中善于探究,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3、小组合作

  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

  五、课前准备

  1、 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

  2、 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化石的形成。

  六、教学设想:预计用两课时。

  1、 导入新课

  投影电脑中的关于古生物恐龙的图片,从“侏罗纪公园”开始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掌握生字词。

  (3)教师指导阅读:

  3、问题讨论:

  Ⅰ整体把握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诗歌。

  例: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Ⅱ结构分析

  ②理清层次,明确结构。全诗可分为发问、抒写、回应发问三部分。分析结构,让学生对诗的结构作以了解。

  Ⅲ内容解剖

  ③体会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把握思想内涵,体味诗歌韵律,能有感情的朗读本诗。从而达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4、 揣摩研读

  (1)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

  5 、拓展运用

  (1)联想想象

  展示古代生物猛犸的资料,推测猛犸的死因。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合理想像,生动描述。

  (2)表达感受

  面对这幅猛犸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两句诗来表达。

  在这首诗中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去想、去说、去读,不只局限于语文这一小的知识圈子中,使语文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6、 教师小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在自然面前,生命是何等的脆弱;在科学面前,生命又是何等的神奇!同学们,愿这首诗不仅给你们带来文学的享受,也给你们带来探索科学世界的动力。

  7、 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化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语文, 说课稿

第3篇教学设计

  冬去春来,在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顺利使用半年之后,一年级下册也即将于新学期投入使用。在一上努力做好幼小衔接的基础上,一下教材继续平稳过渡,螺旋上升,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这样的安排,不仅考虑到了难度系数和教学适用度,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

  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又如口语交际,从一上和一下各四次的口语交际编排中可以看出,教材通过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以“听”为例,从“注意听别人说话”,到“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训练学生逐步从“能听”发展到“会听”。再如“说”的方面:从起步时的敢说、“大胆说”,逐步到 “配合动作清楚明白地说”,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交际习惯和交际规则方面看,从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到礼貌意识,让学生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螺旋上升。

  各部分的语文要素在教科书中呈现了稳步发展、螺旋递进的编写原则,具有极强的前后关联性。

  三、选文:营养与趣味并重

  坚持选文的典范性和适切性。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新编选的课文,接近全部课文的一半。课文文质兼美,语感鲜明,文化底蕴丰富,体裁多样,既便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和智慧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

  一下教材的选文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考验,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的经典老课文,也有新选编的、内涵与语言皆美的新课文。新课文中,有表现自然之美的《春夏秋冬》,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的《怎么都快乐》,有体现家人关爱的《夜色》,有介绍传统节日的《端午粽》,有培养好习惯的《文具的家》,等等。这些选文题材广泛,有利于儿童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情感世界。而且题材多样,有童话,有散文,有儿歌,有故事,不仅确保了教材全面的思想内涵,而且保证了教材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四、弹性:注重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尊重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学生个体差异,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加大了选做题和开放性题目的比重,以增加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

  这类题目,有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如,“你知道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吗?”有借鉴课文语言表达的,如,“说说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想想你有没有和‘我’相似的经历,和同学说一说。”有指向生活的,如,“说一说班里的同学都有哪些姓。”“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和同学说一说。”“一分钟能做什么?”有开展游戏活动的,如,“我们也来猜字谜吧!”“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对课文学习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演、猜、画等活动形式的引入,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产生更为有趣的联系,有利于从单纯的听说读写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教材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之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教材中有意识地设置了学科沟通的内容。

  比如,语文园地中让学生展示在其他学科课本上认识的字,《要下雨了》《棉花姑娘》等课文,通过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都体现了学科相互勾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大语文观念,把语文学习有机地同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有语文。

  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和常用偏旁名称表。

  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

  l 课文3-4篇

  l 口语交际(间隔安排)

  l 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各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1. 识字写字。

  (1)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 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 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新笔画。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喜欢之情。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0个生字、6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和3个新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

  3.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4.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5.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

  回复,才能看得到

  还好,对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求分析!

  zoe0868 发表于 2018-5-10 09:46

  回复,才能看得到

  好东西啊

  很好的分享,谢谢

第4篇教学设计

  从下册识字一开始,孩子们要会写的字就不仅仅是独体字。孩子们会认识更多的基本笔画,了解左右结构以及上下结构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所以在识字教学上,应该不厌其烦的提醒孩子们合体字的间架结构儿歌:“上留天,下留地,左边右边留空隙。”明确的告诉孩子们无论是独体字还是合体字都应该遵循这个准则。除了间架结构之外,还要提醒孩子们注意的是这学期新遇到的比较复杂的笔画。下面我总结了目前为止所遇到的所有笔画的名称。

  笔画、名称、例字如下(但部分“笔画”无法显示):

  点(丶)——广

  横钩(乛)——写

  横(一)——王

  横折钩——月

  竖(丨)——巾

  横折弯钩——九

  撇(丿)——白

  横撇弯钩(ろ)——阳

  捺(乀)——八

  横折折折钩(ㄋ)——奶

  提(╭㇀)——打

  竖折折钩——鸟

  撇点(ㄑ)——女

  竖弯(L)——四

  竖提(レ)——切

  横折弯——没(第五笔)

  横折提——说(第二笔)

  横折(ㄱ)——口

  竖折(ㄴ)——山

  竖钩(亅)——小

  撇折(ㄥ)——云

  竖弯钩(乚)——儿

  横撇(フ)——水

  斜钩——找

  横折折撇——及

  卧钩——心

  竖折撇——专

  给孩子们构建了认识合体字的大框架之后,在孩子们学习写这些相对复杂的合体字之前,一定要让孩子们先观察。看一看课本上田字格中的字宝宝是什么样子的。首先要先观察哪一笔在横中线上,哪一笔在竖中线上。找到了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这个字的相对位置就确定了。其次,看一看合体字分为几个部分,左右结构的字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上下结构的字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仔细观察这两个部分,看看哪边大哪边小。观察的多了就可以推理出一些常识,比如说:左右结构的字大多是左窄右宽等等。

  观察完汉字,在孩子们提笔之前还要提醒孩子们上学期养成的好习惯不要弄丢了。比如说写字做到“三个一”:头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课桌约一拳;笔粗了要换笔等等的书写习惯。

  接下来就可以在黑板上范写生字,在范写的时候再次重复这个字的重难点,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范写的时候孩子们可以一起书空。范写过后就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练习本上进行书写。孩子们写的时候来到孩子们身边转一转,一是再次提醒写字姿势,二是看一看孩子们写的有没有不规范的地方。

  最后等孩子们写完之后一定要进行反馈,谁做的好怎样好,不要只是笼统的表扬孩子们“你们写的真棒!”,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表扬“他的间架结构写的很好,做到了左窄右宽”等等。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重难点,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为孩子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无止境,加油!

第5篇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爱护环境,我们的责任

  ──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山东德州跃华实验学校

  内容简介

  学习这组教材,我们能感到我们肩负的环保责任。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环境卫生,我们都应该好好保护。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本组课文时,让环保意识简介在学生心理萌生,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本组教材包括《识字三》

  《两只鸟蛋》《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失物招领》《语文园地五》。在本组的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形声字的规律,倡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倡导在生活中识字。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 识字与写字

  模块二 朗读指导

  模块三 积累与运用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地球的呼吸》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做校园美容师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1. 认识64个生字,会写30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

  3. 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4. 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模块一 识字与写字

  一、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识字(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3.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4.检查识字:

  (1)开火车识字──将13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2)摆长龙识字──学生按教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字卡摆成长龙。(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S形等)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字旁的字。

  (4)猜字谜──多字少一半( )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

  (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二、巩固识字:多种识字游戏

  1.合作识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小伙伴合作读。

  2.交流识字。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样认识的?同座交流,看谁的办法最好。

  3.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设计说明: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三、PPT出示本单元需会写的字

  和 语 千 李 秀 香

  听 唱 连 远 定 向

  以 后 更 主 意 总

  先 干 赶 起 明 净

  同 工 专 才 级 队

  四、生字学习

  1.认读“听、唱、连、远”,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口字旁和走之旁,学生练习书写。“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3.在复习巩固生字的过程中,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认识,观察,说说怎么写漂亮。描一个,再写一个,师生评议。

  4.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同”,被包围部分要往上写;“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队”的双耳旁要写得高而小。

  【设计说明:在自主发现中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

  模块二 朗读指导

  一、初读课文

  读课文《两只鸟蛋》《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和《失物招领》,注意读准字音。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1)组内读文,讨论: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2)想象读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3)仿佛一词怎样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换)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二、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三、小组讨论

  问题一:

  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问题二:

  1.再读《失物招领》 议一议:

  “失物”是什么意思?

  我把一样物品借给别人用,那样物品能叫失物吗?

  师简介“失物”的意思。

  2.师生演一演招领的过程。要简单

  讨论“会心的微笑”是什么意思,适当扩展。

  四、 分角色朗读

  1.各自选好想读的角色,认真练习读好角色的话。

  2. 反馈:

  (1)你想读哪种动物的话?选一句或几句你觉得拿手的读一读吧。

  (2)学生站起来读,教师要让大家明确读和听的任务,及时评价。

  师根据刚才读的情况选几名学生当角色,要求会背角色说的话,演的时候戴上头饰,其他认真看和听,由教师读旁白。

  (3)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角色,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教师巡视及指导。

  (4)反馈,并评选(奖项可以是“最佳合作奖”“天才小演员”等等)。

  【设计说明: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模块三 积累与运用

  一、观看图片,导入

  1.多媒体显示:劳动课上,一名同学小心翼翼地把纸屑剪在一张大纸上,然后包扎好投进垃圾箱。

  2.交流: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处理垃圾的?

  二、垃圾从何而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1)指名说。

  (2)小组讨论: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3)集体交流。

  (我们小学生的垃圾主要是一些废纸、铅笔屑,还有一些食品的包装袋等。)

  三、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1.生活中的废弃物是无可避免的,它们也就成了垃圾。你们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呢?

  (1)指名说。

  (2)评价说一说,谁的做法好,谁的做法需要改进,怎么帮他改一改。

  2.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一些不好的现象,如随手乱扔垃圾。遇到了,你是怎么做的?

  指名说(及时劝阻,若不行,就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垃圾还可以废物利用呢!

  (1)听故事:《一张废纸的自述》

  (内容简介:我是一张白纸,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后和姐妹们一起待在超市里,被一位小朋友买回家。他在我身上画了漂亮的图画,日子长了,就把我扔了。我进了垃圾箱,后又从垃圾回收站中转到造纸厂,处理后重新回到了超市里。)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3)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利用呢?小组讨论后交流。

  (铁、塑料制品等)

  4.平时我们处理生活垃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不随地乱扔,垃圾要入箱)

  四、小组合作,画出想法

  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画出来呢?

  (1)小组讨论,如何画。

  (2)小组合作作画。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地球的呼吸》

  ──一下第三单元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画面的内容和自己的看法。

  2.了解人、动植物与地球的关系,知道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3.知道人和动植物都需要呼吸,洁净的空气是人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题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新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书名)学生一起读书名。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些什么?你认为谁会呼吸?(学生回答)师:是啊,看到这个题目,老师跟你们一样感到很困惑,地球怎么也要呼吸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

  1.瞧!小朋友在游戏,他们需要呼吸。

  我们与许多动物一样需要呼吸,那么,人呼吸需要用到身体上的哪些器官呢?(鼻子和肺)有的孩子会用嘴来呼吸,这不太好,因为这样很不卫生。

  师:呼和吸是两个不同的动作(教师做夸张动作)。呼什么?吸什么?

  2.什么情况下你会感到呼吸困难呢?(鼻塞)所以要注意锻炼身体,减少生病。

  3.那么,我们不呼吸会怎样呢?(来试试看)屏住呼吸。

  小结:呼吸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有呼吸才能生存。

  二、发散联想

  (一)师:除了人要呼吸,还有谁要呼吸?(水中的鱼出示PPT)它会用什么器官来呼吸?(鳃)

  (二)师:看,谁来了?(昆虫PPT)它会用什么器官来呼吸?(腹部的气孔)

  (三)师:那么动物需要呼吸,才能生存。植物呢?它需要吗?(出示植物PPT)

  植物用根和叶片上的气孔呼吸。

  小结:动物和植物都需要呼吸,只有呼吸才能生存,所以他们都需要空气。据科学家发现,到目前为止,宇宙中只有我们地球才有生命,也就是说,也只有地球上才有赖以生存的空气。

  三、被污染的空气

  师:是不是所有的空气都是对我们的生命有帮助、有好处的?(不是)

  你发现或者你感觉哪些空气让你感到不舒服?(学生畅所欲言,并讨论。)

  小结:如果地球上的动物们都需要戴防毒面具和氧气罩生活的话,你会觉得怎么样?(既可笑,又可怕。)这样我们地球上的生命会越来越少。想想看,如果这样的话,最终地球上还会五彩缤纷吗?可能最终连人都不存在了。

  师: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你们害怕吗?(害怕)仅仅害怕是没有用的,只有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来挽救地球呢?

  我们依靠鼻子和肺来呼吸,那么,我们的地球依靠什么来呼吸?

  依靠“绿肺”──绿色植物。

  师:有了绿肺,地球都变得笑眯眯的了。

  总结: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因为我们需要呼吸,地球也需要呼吸,有呼吸,我们才能共同生存。

  【设计说明:通过本次读整本书的活动,让学生懂得知道人和动植物都需要呼吸,洁净的空气是人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的道理,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一起维护地球的环境。】

  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

  我做校园美容师

  ──一下第三单元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和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愿意爱护身边的环境。

  3.把教材变为实践,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去维护校园的美丽

  活动准备

  1.出示有关垃圾从哪里来的图片。如:妈妈拣菜、削苹果、刨铅笔,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教师先了解学校各处有垃圾的现象做到心中有数。

  3.准备垃圾桶、抹布等清洁物品。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画,引入话题

  教师逐幅出示有关垃圾从哪里来的图片。

  二、创设情景,发现垃圾

  1.谈话:小朋友们,鸭先生屋前的小路被小动物们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在这样的小路上散步、玩耍,那肯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我们校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想不想看一看?那么老师也带你们到操场周围去散散步吧!

  2.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校园的环境、卫生。

  A.同学们,我们的校园美吗?为什么这么美?

  B.动员学生找一找校园角落的垃圾,并想一想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边走边和同桌讨论)

  三、开展活动,处理垃圾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点子公司”的游戏好吗?

  1.有谁知道“点子公司”是干什么的呢?

  2.我们要成立的“点子公司”要为处理垃圾出点子。

  3.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若干公司,并给公司取个名字。(人数不限)

  4.“点子公司”开始办公,比一比哪个“点子公司”讨论得最热烈?

  5.请“点子公司”选一名代表介绍本公司的点子计划,组员可以补充。

四、共同行动

大家一起行动,讲校园打扮得更美丽,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校园美化师。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6篇教学设计

  备课资料“美丽景色,感受传统文化”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张雪楠 李 双

  内容简介

  本单元有一首古诗《静夜思》,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小小的船》是一篇韵文,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阳光》这课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让孩子明白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影子》与《比尾巴》是两首小儿歌,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 识字

  模块二 理解内容

  模块三 写字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挤不破的房子》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猜猜我画的器官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认识54个生字,会写1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歌和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高贵

  模块一 识字

  1.通读课文,让孩子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读完两遍后,并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这样又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一遍认识。

  2.同桌互相学习生字,让同桌讨论认为简单、会认的生字,并用符号标记下来。还要找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并一起想办法记住他。

  3.检查识字情况:让同桌的代表说出你们都会认的生字,并说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说出你们识记的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吧:口+巴用减一减的方法:影──景。或用换一换:很──跟。通过让学生总结识字方法,这样锻炼了学生自己认字的能力。

  4.能过游戏检查对生字的认字:做了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以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去找对生字。这样有趣地激励了孩子认字的能力。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字稍有一些难度,在识字时多对学生灌输识字方式,多对识字方式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会在识字上有提高。】

  模块二 理解内容

  1.预习的指导:学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并圈出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让学生标出本课的自然断,同桌以一人读一段的形式去读,这样锻炼了同桌的合作学习。

  3.精读课文:学生熟读后,创设意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境,如《静夜思》,这首诗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说说想念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试着去读一读。

  4.句子的分析:在课文中,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式,并读出来,个别指导,进行比较读。如:陈述句怎么样,问句该怎样读。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

  【设计说明: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初步感受祖国的美好河山,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模块三 写字

  书写生字时,让学生做到三个一,学生坐十分钟还可以,不一会就趴下了,只能及时给孩子纠正。可以用奖励的方式,如写字之星了,评选前三名,这样可以让孩子做到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写生字,把生字写在黑板上,每个生字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勾画出来。这样加深孩子的印象。那些易错的生字,也可以编成小故事让孩子去记。如车:是这样记的:横(车头)撇折(车尾)横(轮胎)竖(开起来了)这样比较有意思的就记住这个生的笔顺。

  【设计说明: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学习汉字并写好汉字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体现。本单元继续对学生进行各个笔画的教学,让学生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及时纠正书写习惯。】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本单元练习孩子的说话能力,开始让学生学写句子,为了让学生慢慢接触句子,我就开始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写一句,我说的话。如: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让学生用拼音写出来。也可以,自己写一句想说的话。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山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山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的往外流,一位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种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设计说明:借助本单元的表达内容,我让学生话说说他们的父母在家里是怎样打扫卫生的,多数孩子说的挺具体。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并能够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挤不破的房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1.本书的目录也是一大看点,在没有正式看书的内容时,我们在目录中就能感觉到书中的有趣,而且充满了悬念,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一口气把它读完。

  2.故事中字有些难,所以读通读懂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活动准备

  书《挤不破的房子》

  活动过程

  1.结合本单元的内容,我让学生看了《挤不破的房子》这本儿童刊物,每看一篇我都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的,如一篇文章是《狐狸卖草莓》,我提出,最后狐狸得到了什么,孩子都能一一的回答出来。

  2.孩子看书一是巩固了他们拼音的拼读,还让他们认识了生字。更重要是他们为今后的写话中积累一些素材。让他们变得有话说,看完一个故事,我会出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想象,自由的发挥。

  【设计说明:故事内容有些复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是只要多读几遍,理解内容是没有问题的。这本书的设计通过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复述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猜猜我画的器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能激起学生学习诚实这一良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2.通过对话、阅读、表演等形式,丰富学生的精神追求,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识字,观察能力,说话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素描纸,彩笔

  活动过程

  1.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图画上做一下标记,如它们的眼睛,尾巴,嘴,脚,等身体的部位,会写字就写上,不会写的就用拼音注上。

  2.让学生说说你画了什么,说出你为什么喜欢画它。他喜欢吃什么,生活在哪里,它的名字叫什么,要写出来的。写出你最想给它说的话用拼音写出来。

  3.活动延伸:

  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评选出画得最棒的,互相学习一下,这样孩子可以便向的认识的生字,他们可能更好的接受。改变了学生枯燥不无味地认字。这样让识字课更有趣,因为孩子们喜欢画画,也喜欢动物,这样学起来就轻松愉快了。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学生感兴趣的身体器官来进行,通过小组合作,既观察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识字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7篇教学设计

  走遍天下书为侣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山东德州跃华实验学校 孟祥芹 侯金环 芦文红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一生。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灵活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学得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

  【设计说明:本组课文的教学力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座右铭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城南旧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阅读目标

  1.了解故事的内容,梳理故事的脉络构思。

  2.找出故事的主旨,并通过提取信息加以说明。

  3.点评书中的人物,感受人物命运,与人物情感产生共鸣,受到熏陶。

  4.联系个人生活实际,谈论童年生活,懂得童年的珍贵。

  学习过程

  一、话题交流

  (一)聊人物

  1.故事中这些人物,你认为主要人物是谁?

  2.在英子心目中妞儿、秀贞、中年男子、爸爸、宋妈、兰姨娘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在你心目中,他们又是什么样的人?

  3.生活中你认识的人中谁比较像故事中的人物?说说理由。

  4.你想对故事中的谁说点什么?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中,引领学生关注人物,这是孩子们读书最关注的方面,关键是让学生能对人物行为做出反应,提出个人的观点。】

  (二)聊童年

  以下几个话题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聊一聊。

  1.你的童年生活如何,最值得珍贵的回忆是?

  2.父母对你的影响。

  3.现在的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童年?

  4.如果可以再过一次童年,你还有什么想法?

  【设计说明:故事讲了林海音的童年故事,让学生就这几个话题来回忆或者是重温自己的童年,发现原来自己的童年也是一本书。学生在话题的谈论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受到故事中作家对童年的留恋这种感情熏陶。】

  (三)聊主题

  1.你认为这是写了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在书中找出相应的段落或章节加以说明。

  2.全班交流,每组选出代表发言。教师板书关键词语。

  3.讨论交流

  (1)你认为作家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2)你对此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想法?

  【设计说明:找出故事的主旨才能真正的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尊重学生个性的解读,能从篇章多处摄取信息,并结合实际生活谈书中所涉及的主题。如:社会、亲情等。】

  二、活动设计

  1.播放“沙漠中的驼铃声”视频资料。

  谈一谈,你想到了谁?什么故事?

  2.图片播放:欣赏老北京的照片

  再谈,老北京给你什么留下什么印象?

  【设计说明:观看视频让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借以引出故事。北京旧貌借以了解故事的创作背景以及取材,在学生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提高概括表达能力。】

  3.了解《城南旧事》的整体结构。

  (1)出示目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2)由这个目录,你想起了故事中的哪些人或事?

  (3)根据读故事时的心情变化画一条心情起伏线。

  A学生自己画。

  B全班交流,说明这样画的原因。

  (4)你认为哪一个事件影响到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如果改变那个事件,故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展?全班自由交流。

  【设计说明:通过看目录梳理故事的结构,了解故事情节的曲折,感受作家小说的魅力。能够关注到故事的高潮部分,并加以推论。】

  拓展阅读

  推荐书目:《成长的书香》

  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我的座右铭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搜集、整理中加深对座右铭的理解,了解现代社会个人追求的现状,定出个人座右铭,受到名人格言的鼓励与熏陶。

  2.学生通过开展这一实践活动后,能愉快的与人合作,提高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并有条理的整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

  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中,作者在生活中获得启示并将它作为一生中的指引,都获得了收获。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事迹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深受人民爱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周恩来就是以这种伟大而坚定的理想,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之崛起。

  让我们课下搜集名人的座右铭与名人的资料并查访周围人的座右铭,可以问父母亲,也可以是周围人中你认为比较成功的人,大家再来一起交流,看一看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好么?

  采访对象:父母、老师、校长、同学、邻居,周围家长的朋友等。

  【设计说明:以周恩来成功为例,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证学生活动中源源不断的动力。提出学习要求,在采访的过程中培养语文能力。此为整个实践活动中的准备部分。】

  活动过程:

  板块一:实践体验

  预先通知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学生回家后展开搜索和调查,并做好记录。记录后主动和家长交流,或者与同小组的同学交流。带到学校后,在组长的组织下收集整理。

  【设计说明: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与家长合作,引导学生注重过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与周围人交流的能力。】

  板块二:交流分享

  (一)一周后全班展示交流。

  将搜集到的资料以列图表或其它形式展示。

  每组派一名代表讲资料中的收获。

  自由谈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的过程或谈其中的收获。

  【设计说明:这是交流中重要的环节,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在交流资料中的收获时可以发现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成功的人必有一种追求精神力量在支撑,学生在交流中受到价值观的影响。谈采访中的困难,正是学生与人交往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我的座右铭

  1.各小组以“我最崇拜的人”为题,讲一个名人与座右铭的故事(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明星等的成长成才的感人故事)。

  2.自创“我的座右铭”,自我激励。(写在一张漂亮的纸片上,粘贴在班里“学习栏”)

  【设计说明:活动课的交流是很重要的环节,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体验,引导学生加深体验,知道座右铭的作用,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而全面的基础。】

语文一体化教学设计一等奖这篇文章共58308字。

相关文章

《项目式教学案例一等奖11篇》:第1篇项目式教学案例一等奖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一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16《社戏》  1 教学 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

《威尼斯的小艇独特教学设计一等奖12篇》:第1篇威尼斯的小艇独特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学会生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