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半身不遂,一个方子补上五成阳气,治半身瘫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个草字头一个逐右半边一个生 中风、偏瘫、半身不遂,一个方子补上五成阳气,治半身瘫痪!

中风、偏瘫、半身不遂,一个方子补上五成阳气,治半身瘫痪!

2023-06-15 05: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2

《医林改错》中是这样说的:

“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

若十分元气,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此时虽未病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痛不痒,人自不觉。

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如右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

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不遂者,不遂人所用也......”

人身之阳气,虚累的人能剩下七成八成,声音就不嘹亮了,如果再弱呢,剩下六成的时候,就老容易打困,看到凳子想坐,看到床想卧。

如果剩下五成,立马手麻半边身体用不了,身体的能量啊,只够一半用,所以干脆把一半归并到另一半,免得两边都用不上,就是这么个意思。

补阳还五汤:黄芪(生)120g,当归尾6g,赤芍5g,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g。

补阳还五汤是中药队伍中赫赫有名的战将,领军者为黄芪,它率领归尾、地龙、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六员大将组成了一支目标一致的攻坚队伍。

03

黄芪一般用生黄芪,量大。它补气,通过益气来通络,来活血,体现出气能行血,就是说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重用黄芪补气,自是气壮血行了。

黄芪还有固摄作用,固摄经络之气。中风之后,经气大虚,不但需要补气,还要固摄经络之气。为君,利用它大剂量;生用,有固摄特点。

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瘀,这些在血府逐瘀汤里都有,也就是说王清任最喜欢用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它们是四大金刚,加上归尾、地龙更有通经疏络之效。

地龙通经活络,善于奔走,将黄芪之气周行全身,将赤芍川芎等活血祛淤之效带至需要之处。

当归,古人称“十方九归”,可见当归这味药确实不简单,许多传统中药方剂中都离不开当归。

药王孙思邈称当归为“血中圣药”,明代医家李中梓说:“能令诸血各归其所,故名当归。”

但是我们在用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当归身和当归尾。补血养血用当归身,活血破血用当归尾!

同样的药,不同的部位,就有不同的功效,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但我们一想,还是可以想得通的。

04

比如,当归身,它是守的,而当归根须却是向下生在泥土里,不断往泥土深层次游走,把土里营养物质吸收过来。

这样一静一动,当归身守而静,故能补血、养血,当归须走而动,故能活血、破血。守静下来就是补,走动起来就是活。

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植物它是什幺样的形态、长在什么地方,就大概知道这药是什么用途。

方中黄芪用量独重,但开始可先用小量(一般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原方活血祛瘀药用量较轻,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

这个方子,需久服才有效。因为毕竟活血通络药量小。黄芪益气活血通络能够振衰起废,它是一个缓治过程。而中风到后遗症阶段,要恢复是比较缓慢的。

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一般隔几天当中,吃上个一两付,原话是:“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

注意,本方适用于虚症的中风后遗症,如果是实症伴随各种上火症状,如口渴发热、大便干、面红耳赤眼睛发红,舌红苔黄,这种是不可用还五汤的,可适当用安宫牛黄丸(急症用),和牛黄清心丸。只要是虚症就可大胆用补阳还五汤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