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说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虞美人》课堂实录 4、说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4、说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2023-01-22 19: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为学生阅读科普文章打好基础。

2.了解科普文章的特点,品读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2、品读科普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

教学方法:问答式、讨论式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想一想有没有学过带数字的诗歌呢?

(示例……

可见,数字不是简单的数学符号,它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趣味。那么,数有怎样的趣味等待我们去发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准确严谨、情致盎然的科学小品文——《说数》。

二、体裁:

科普文章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分为科学说明文和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篇幅较短,高考常考查)

概念:科学小品文是一种用通俗平实、形象生动的语言来介绍科学知识的

说明文体。

科学小品文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生动性、趣味性、通俗性的特点,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三、理清课文思路

思考:快速阅读文章,提取每段的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思路。

明确:自然数——正数——负数——零——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复数——未来发展

总结:全文按数的发展演变进程来安排行文结构、展开“说数”的。 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样将这个“数”说得准确、说得生动的呢?他“说数”的语言都注意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四、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一)语言的准确性

1

思考: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

..②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

①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

..答案示例:“可能”表示“估计、也许”的意思,说明了将十个手指作为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只是作者的推测,使用“可能”这一模糊词语恰恰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严谨、准确。

【答题要点】首先指出语言特点,然后结合语境具体阐释,分析表达效果。

②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答案示例:“恐怕”表示“大概、也许”的意思,说明了负数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联只是作者的推测,并非确实,“恐怕”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方法归纳:

1、揣摩词语。阅读时要推敲那些表范围及程度的修辞限制性词语,特别是一些模糊词语,如“大约”“估计”“可能”“往往”“也许”“一般”“大概”等,感受用词的准确性、严谨性。

2、通过说明方法分析、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如:用下定义、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也可使语言表述准确。

如:

“有了无理数以后,原来的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指出了有理数的特点和所包含的内容。

“一直有人在计算圆周率的更精确数值,最近利用电脑算到了小数点后两千亿位”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小数点后两千亿位”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圆周率那种能包含无限信息的特点。

(二)语言的生动性

科学小品文不同于一般的科技说明文,除了讲求科学性、准确性之外,还得具备小品文的特征——即文学性、生动性,使文章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趣味盎然。

在作者的笔下,数并非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相反,充满乐趣,富于美感。那么作者运用哪些写作手法把内容表达得具体生动,趣味盎然呢?

1、引用作者的两首小诗《圆周率》、《零赞》

2

思考:请分析引用作者的两首小诗《圆周率》、《零赞》的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

引用《圆周率》小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圆周率“既不循环,也无终结”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要点】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具体阐释,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

引用《零赞》小诗,形象生动地讲述了零的作用,表达了对零的赞美,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文学趣味、更生动。

2、“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明确: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负数和正数在数轴上的排列,将抽象的零形象化,说明“零”在整数中所处的中心位置。

3、“加入了分数和无理数以后,数学王国更扩大了,在零这位国王两边雁翅般排开的阵容就更加威武雄壮了。”

明确:使用了描述性的语言,生动形象而又幽默,很好地说明了“数学王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分析语言的生动性方法归纳:

1、通过引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内容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人格化、生动化。

3、穿插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使文章更具文学趣味。

以上这些方法均给《说数》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枯燥的说明读起来情致盎然。

全文总结:

通过此文的品读,我们要把握科学小品文语言准确性与生动性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数字的神奇与奥妙,希望同学们能于学习、生活中尝试发现并表现这样的美。正如作者说言:“数学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

五、拓展应用

从1~10十个数中选择一个数字展开联想,写一首诗。把自己对它诗意的理解表述出来。

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