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滩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元1社戏课后习题人教版.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社戏》剧本 沿滩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元1社戏课后习题人教版.docx

沿滩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元1社戏课后习题人教版.docx

2023-03-11 02: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沿滩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元1社戏课后习题人教版.docx

沿滩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元1社戏课后习题人教版.docx

文档编号:9161932上传时间:2023-02-03格式:DOCX页数:22大小:112.52KB

沿滩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元1社戏课后习题人教版

1《社戏》课后习题

一、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夏夜行船→

→→→

点拨: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

平桥概况→伙伴游玩→无船出行→夏夜行船→赵庄看戏→停船吃豆→深夜返回→再谈吃豆

(以上答案不是唯一的,还可以有其他的层次划分和短语表述。

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点拨:

注意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效果。

参考答案:

全文有几处出现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语段,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述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

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

“但在我是乐土:

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又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受。

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

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的内心想法:

“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愉快。

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三、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点拨:

学会揣摩作品中人物的深层情感。

参考答案:

“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

一方面,平桥村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

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旅途中也很少再见到。

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时间已经久远,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

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原著《社戏》开头讲述“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祖母家的“社戏”。

乡村社戏或许俗些,但是“我”感觉很好。

四、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1。

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2。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3。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4。

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5。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点拨:

结合语境品味课文语句,理解作品的儿童叙述视角。

参考答案:

1.“我”非常想去看社戏,但又不能去,于是想象社戏表演的情景,以及看戏人买豆浆喝的情景,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沮丧、失落的情绪。

2。

“我”可以出门看社戏了,心情自然变好了.“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的沮丧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

3.这是一个儿童眼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富有诗意。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是儿童才有的想象;“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明“我”非常急于到赵庄看社戏,这也是儿童心理的表现。

4.儿童对看戏很有兴趣,但在夜间容易犯困,所以台上戏子的形象变得模糊,这里真切地描写出了儿童看戏的精神状态,富有奇趣。

5。

这是半想象、半纪实的描写,大白鱼驮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是童话里才有的情景,这样的比喻反映出“我”当时愉悦的心情,也表现了孩子极富浪漫色彩的想象力。

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我”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

课后阅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参考答案:

原文开头部分的内容要点:

一是“我"当时在北京,对看戏本无兴趣;二是在北京第一次看戏,因为人太多,声音嘈杂,且无合适座位,便“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三是在北京第二次因为募捐,看谭叫天的戏,可是到了很晚谭叫天还不出场,只好失望地离去;四是反思中国的戏剧,“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不适合剧场观看,只适合在野外观看,远观反而有风致。

在北京看戏的失败经历,使“我"怀念小时候在外祖母家乡所看的“社戏”。

虽然过去几十年,但是当时的难忘经历如在眼前。

如此对比地写来,眼前的戏不适合看,过去的戏永生难忘,一贬一褒尽在文中.以眼前的戏为写作的由头,反衬早年“社戏”的好看;其实未必真好看,主要是当时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神往,“我"在心里的一角永远保持着对家乡的爱、对乡民的爱、对乡村文化的爱.

回延安

一、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指名学生说一说所知道的“信天游”.

2.指明3—5名学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目标展示】

体会诗中运用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作用及诗歌所深寓的思想感情。

 

【新知研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2.走近作者

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3.创作背景及特色简介

   诗人说:

“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

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

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

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4.整体分析诗歌

学生自行回想诗歌整体内容,然后思考:

这首诗的结构层次该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

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

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

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

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5.指定学生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6.你认为洋溢于全诗中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学生讨论探究本课的重要内容。

1.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富有力度的动词,“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省略号的运用,启发想象、体味、联想。

拟人化的环境描写)

2.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

诗歌是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么写?

(诗不宜直说。

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所以,作者运用诗歌传统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对于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3.读了第三部分,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环境的烘托、渲染;三代人的典型;夸张、比喻)

4.“母亲延安换新衣"是怎样的写作方法?

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

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拟人;排比、铺陈、复叠;写延安的变化,一个“新”字,跃然眼前)

5.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

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

(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6.诗歌结尾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

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紧扣开头和题目;富有浪漫色彩;延安必飞速发展,大步前进;言简意深,情深)

7.探究体会诗中真挚炽热的感情,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

(激动、喜悦——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

8.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采用“信天游”格式

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夸张手法的运用

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四、再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

由于这是一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在语言上有它自身的特点,请同学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认真体会。

体会时注意结合前面有关的介绍。

  

【归纳总结】

这首信天游表现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谊。

全诗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诗的源泉,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它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露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巩固拓展】

1.“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刚回延安怎样的心情?

 

2。

诗歌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放"“抱"“拥”好不好?

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3.“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你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

【预习指导】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熟读《再别康桥》

四、板书设计

                       回延安

贺敬之

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

写作特点:

1.“信天游”

2.每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比兴关系、并列关系、顺承关系

3.夸张手法的运用

4.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五、教学反思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14课预习卡

第1课时

1。

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

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一、导入新课

1974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发现J粒子,开辟了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新境界,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用中文在诺奖颁奖典礼上发表演讲的科学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了解他取得这项伟大成就的经历.

1974年以前,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三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

最终,他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实验,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地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过的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而它来自第四夸克。

他的发现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成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丁肇中也因此项发现在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师:

从丁肇中的研究经历中,同学们认为他能发现J粒子的原因有哪些?

(生自由发言)

预设

对于学术权威有着怀疑的态度和探索求真的精神,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坚持,并通过大量的实验去反复验证自己的想法.

师:

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丁肇中发表了一次演讲,分享了他在探索科学真理道路上实践实验精神的经验.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演讲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对丁肇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的介绍,让学生探究丁肇中获得成功的原因,从而引出本文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对作者产生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内容

学生活动一:

猜一猜

设问1:

这篇演讲词的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请同学们围绕题目进行提问,猜猜演讲的内容可能有哪些.

(1)生自由提问,小组收集问题,展示交流。

(2)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预设①什么是格物致知?

②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③怎样做才算是有格物致知精神?

……

师: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主阅读课文,看看文章解答了你的哪些疑惑.

(生自主学习,勾画解答问题的关键语句)

预设①《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②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③这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

设问2:

读完全文,同学们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疑惑;教师根据提出的疑惑,有针对性地解答.)

预设疑惑示例:

(1)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格物致知与现代观念中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中国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

解惑示例:

(1)传统教育中的“格物致知”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田地,是为了探讨自己,而不是寻求新知识。

现代观念中的“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实验来探求新知识,就是实验精神,而实验精神就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的。

实验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在探测中先确定适当的目标和制定细致具体的计划,而目标的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2)中国学生因为受到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思想的支配,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没有实验能力,所以需要格物致知精神。

…………

师小结:

作者在演讲时针对中国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现状,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中国学生应该要有格物致知精神,也就是实验精神。

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只注重理论而不注重动手实践,并说明了现代观念的格物致知就是实验精神,强调了其重要性,最后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猜读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三、理清思路

学生活动二:

探一探

1.理清文章思路

师:

这篇演讲词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现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论述的内容不仅针对性强,而且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阅读全文,我们一起来探究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活动探讨:

(1)思考文章先写了什么?

再写了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理清文章思路。

(2)每部分是如何具体写的?

可结合课本的旁批来理解。

示例一:

旁批一“开场白,从获奖自然转入教育问题”指出段落的作用是引出演讲的话题--谈教育问题。

示例二:

旁批三“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提示我们注意事例的作用。

(生根据提示进行探究,归纳整理后展示交流)

预设

(1)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

先提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第2—12段):

再从“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中国学生轻视实验缺乏动手能力的现状"三个方面分析,来论述文章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分析问题)

第三部分(第13段):

总结全文,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并对中国的年轻一代提出希望。

(得出结论)

师引导归纳:

文章是按照一般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来阐述的。

(2)文章层层推进的写法分析:

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首先提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之后从中国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并与现代学术关联起来。

在具体分析中,演讲者先讲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并举了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的例子;再讲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和重要性。

谈完“格物致知"的精神后,演讲者将目光放到中国学生身上,并以自己在国内和国外的求学科研经历,特别是受挫的经历,告诫大家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缺点。

最后,他又从学术研究话题,扩大到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提升了演讲的现实意义.

2。

探讨论述过程

师:

这篇演讲词全文层层推进,思路清晰,文章的一些局部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我们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来探讨文章第6-10段的论述过程。

(生自主探讨,展示交流)

预设第6段,首先提出观点:

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7段,再分析“为什么实验精神重要”,其原因是:

新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获得。

第8、9段,接着分析“实验到底该怎样做",其具体过程是:

一要积极探测;二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和适当的目标。

第10段,最后得出结论。

师小结:

这篇演讲词无论是全文还是局部,都采用层层推进的写法,体现了一般议论性演讲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逻辑严密,论证严谨,思路清晰。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两个活动来理解文章的特点。

首先通过提示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全文是如何做到层层推进、思路清晰的;再运用学习过的方法自主分析文章的部分段落是如何层层推进的。

由学习到运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演讲思路清晰的特点.

四、总结存储

1。

教师小结

作者在演讲中,讲述了自己演讲的缘由,谈到了自己对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和看法.以中国传统教育中不重视格物致知精神而造成的一些弊病,来阐述现代观念中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以自己的经历证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希望,希望格物致知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继续发扬.整篇演讲词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2。

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其他科学家的相关事迹资料,感受他们的实验精神.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对课堂内容的总结,让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课后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科学家的实验精神,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第2课时

1。

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2。

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格物致知精神。

一、回顾导入

科学家丁肇中在演讲中,针对传统教育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强调无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感受了他演讲时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

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让演讲更富有说服力的。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二、品析方法

学生活动三:

析一析

1.分析材料

师:

事实胜于雄辩。

我们一起来探究作者为了让演讲更有说服力,列举了哪些材料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材料,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预设引用的资料:

第2段引用《大学》中的内容,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承接“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的话题。

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列举事例:

举王阳明“格"竹苦思以头痛宣告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举中国学生成绩好而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却不知所措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举作者的亲身经验论述了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2。

探究原因

师:

在演讲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王阳明的事例和中国留学生的事例很好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这些事例已经很有说服力了,可作者为什么还举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证呢?

试从演讲的角度探讨其原因。

(生交流发言)

预设

(1)演讲注重沟通、交流.用自己的经验“现身说法",真实而亲切,有助于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演讲效果.

(2)演讲者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自己求学时代的经历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3.发表看法

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由。

(生讨论,列举事例印证观点)

预设不认同。

中国教育重视实验精神,很多的理论来源于实践.

事例:

如东汉张衡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木圣"。

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设计由浅入深.首先通过寻找、分析文中事例,让学生了解事例的印证作用;再通过探究作者列举自身事例的原因,让学生明白现身说法可以使听众更容易产生认同感,说服力更强;最后让学生列举事例来印证观点,进行实践,加深对事例印证作用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演讲中事例的印证作用.

三、体会意义

学生活动四:

谈一谈

1。

理解演讲用意

师:

演讲者是在1991年的“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的演讲,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他发表这篇演讲的用意的。

提示:

(1)结合活动的主题,作者的身份、经历、获得的成就等方面思考用意。

(2)围绕演讲的针对性,思考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演讲,有什么意义。

背景资料: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出生3个月后,父母把他带回中国。

他在中国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在20岁时只身赴美,进入密歇根大学学习。

1974年,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J粒子,并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科研人员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生结合课文内容提示和背景资料进行探讨)

预设征文活动的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怀念了自己的父亲,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获得了此次活动的特别荣誉奖。

在颁奖会上,他谈起自己的父亲,并由父亲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自己则受中西方两种教育,自然地过渡到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话题。

由于演讲者是科学家,而且接受过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演讲者作为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非常敏锐、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缺点有久远的文化背景,而且形成了较大的危害,会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演讲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教育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

探究现实意义

师:

这是一次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演讲,如今我们重读这篇演讲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