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品课堂:从小说考点角度解读《百合花》知识点解读+小说考点解读+课件+练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百合花》解读 新教材精品课堂:从小说考点角度解读《百合花》知识点解读+小说考点解读+课件+练习

新教材精品课堂:从小说考点角度解读《百合花》知识点解读+小说考点解读+课件+练习

2024-04-07 05: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给下列字注音

撂(liào)嗳(āi) 讷(nè) 忸怩(niǔ)(ní)

憨(hān)秤(chèng) 踌躇(chóu)(chú)

执拗(niù)尴尬(gān)(gà) 讪(shàn)磕(kē)

抿(mǐn)焚(fén) 鹿砦(zhài) 匾(biǎn) 诚(qián)

2.形近字

┏乱(luàn)混乱 ┏趴(pā)趴下 ┏竟(jìng)竟然 ┏拗(niù)执拗

┗刮(guā)搜刮 ┗扒(bā)扒皮 ┗竞(jìng)竞赛 ┗坳(ào)山坳

3.多音字

┏(jiáo)细嚼 ┏(luò)落泪 ┏(qiáo)翘首

嚼┫(jiào)倒嚼 落┫(là)落下翘┫

┗(jué) 咀嚼 ┗(lào)落枕 ┗(qiào)翘尾巴

4.词语解释

【包 扎】包裹捆扎。

【珠烁晶莹】像珍珠那样闪光,像水晶那样明净。

【张 皇】恐慌、慌张。

【局促不安】拘谨不自然。

【讷 讷】说话迟钝。

【忸 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憨 憨】傻气,难为情。

【踌 躇】犹豫。

【执 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尴 尬】形容很窘迫的样子。

【讪 讪】难为情的样子。

【嘟 哝】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鹿 砦】形似鹿角的障碍物,用树木的大枝杈钉成,用以阻挡步兵或军用车辆。

【耽 搁】停留。

【虔 诚】恭敬而有诚意。

【劈 手】形容手的动作迅速,使人来不及防备。

【气 汹 汹】非常生气的样子。

5.文学常识真空

(1)《百合花》作者_______,当代女作家,曾用笔名_________、_______。本文是作者的_______作,也是

________作,她的创作以_________小说见长,善于从_________的角度去反映_________。

(2)本文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百合花”是女主人公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人物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的象征,更是_________中的“一朵浪花”。

(3)他一肩_________枪 ,一肩_________了一杆秤,左手_________了一篮鸡蛋,右手_________了一口大锅,呼哧呼哧地_________来。

(4)他一边________,一边对我们_______,一边还________,同时还从怀里_______一包饭团来________。

【参考答案】

(1)茹志鹃阿如 初旭 成名 代表 短篇 较小 时代本质

(2)小通讯员新媳妇 纯真 高洁 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

(3)背 挂挎 提

(4)放东西又抱歉又诉苦 喘息地喝着水 掏出 嚼着

二、课文学习

1.作者回顾

【明确】茹志娟,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县武康中学。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又被选为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2018年10月7日,在上海病逝。茹志鹃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新时期以来,茹志鹃又发表了10多篇小说,随着主题的深化,风格亦有所改变,于清峻中隐含锋芒。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2月)、《草原上的小路》(《收获》1979年第3期)、《儿女情》(《上海文学》1980年1月)、《家务事》(《北方文学》1980年第3期)。《一支古老的歌》(《文汇增刊》1980年第3期)等。

2.课文以象征纯洁感情的“百合花”为题目,有什么寓意?

【明确】“百合花”是小说主人公新媳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它情态淡雅、气味芬芳。作者以此为题,不但会让读者联想到新媳妇那美丽纯洁的心灵,也能让人体味到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茅盾语)的风格。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

3.阅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红词语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1)他见我挨着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明确】“张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张,但在这里却非贬义,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我”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的那种腼腆、羞涩、局促,表现出他质朴、纯洁的心灵。

(2)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半晌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明确】“数摸”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和拘谨局促的心理。

(3)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明确】新媳妇本已知道通讯员已经牺牲了,可为什么还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所以当“我”劝她“不要缝”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对“我”的不解以示不满。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

(4)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明确】“劈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对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时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

4.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明确】本文共个62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3):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第二部分(24-45):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第三部分(46-60):写通讯员为了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

第四部分(61-62):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2)结构图:

┏开端 → 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 ┓

┃发展 → 新媳妇借给我们被子 ┃

百合花 ┫ ┣ 纯真高洁之花

┃高潮 → 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 ┃

┗结局 → 新媳妇执意献出新被 ┛

三、深入探究

1、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明确】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2.理解本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明确】小通讯员的形象:

首先,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开始,从“我”去前沿包扎所而引出通讯员,当初,“我”对通讯员并没什么好感,甚至因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而对他“生起气来”,进而,对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感到好奇,并且对他“发生了兴趣”;当我与通讯员通过艰难而有趣的对话,便对他“越加亲热起来”;当通讯员和“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我”已“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待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我强忍着泪水”,“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随着这些情节的步步发展,“我”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讯员的性格也在不断的展示,从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看出他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正像茅盾在评这篇小说时谈到,这篇小说“人物的形象是由谈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的清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明确】新媳妇的形象:

另一个人物是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

第一件事: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

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深入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3.写作特点分析

【明确】

(1)选材上善于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表现主题

本文仅截取几个极为普通的生活横断面,从几件平凡的小事中深入开掘,展开对军民关系富有诗意的描写。精心和细致描绘虽然平凡但就只有特征性的生活画面来提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

(2)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

小说通过“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刻画了小通讯员动的形象。

(3)对比手法富有诗意。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4)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文章两次描写通讯员枪头上装饰的树枝和野菊花。这前后呼应的两笔,不仅使情节前后照应,更表现出通讯员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天真质朴的心灵以及临近战斗仍然从容不迫的性格特点。

4.课文中几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说说它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中先后四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对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有着特殊的作用。

第一次是在“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通讯员由于“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在门钩上,在肩膀出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结果“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夹了被子就走。”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这一细节,一方面写出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在情节上为第二次出现作铺垫。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的”。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理和回部队时乐观的情绪。

第三次是在通讯员临牺牲前,被安排在屋檐下那块门板上,“他安祥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出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第四次是在作品的倒数第四段,“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有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破洞。”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是要把这和通过那细密的针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使新媳妇的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四、课内阅读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

“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

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1.这文字选自《 》,作者是___。

2.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具体含义?

(1)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2)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4.分析下列描写,看看各表现人物的什么性格?

(1)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2)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

5.这篇小说塑造了两个艺术形象:通讯员和新媳妇。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百合花》 茹志娟

2.借被成功(或“再借被子”)

3.(1)指思想保守,不通情达理,不理解部队的困难。

(2)质朴、可爱、腼腆。

4.(1)因前面向新媳妇时借被子碰了壁,受了气,心里有些不满和别扭,勉强接过被子。(2)听了旁人介绍了被子的来历,明白了新媳妇对被子的珍惜,联系新媳妇终于肯借出被子的深明大义,感到有些内疚,觉得借得有些不妥当。

5.通讯员。理由:他为保护担架队员英勇牺牲。他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我非常钦佩。新媳妇:理由:明知通讯员牺牲了,却仍给他缝衣服上的破洞,最后用自己惟一的嫁妆——印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这种善良高洁的优秀品格和对子弟兵的由衷的热爱值得学习。

课文赏析

1.小通讯员人物赏析

师:关于小通讯员:他是英雄吗?他是一个怎样的英雄?

生:39段。朗读相应的文句,他有小脾气,更像一个人,小生气。

生:40段。拿出馒头,扬了扬手。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年轻人。

师:周到暖心的大男孩。

师:他亲手给我了吗?

生:没有。

师:这体现他?

生:比较害羞,比较保守。他更富有生活的情味。

师:他不仅有英雄的情怀,而且还有生活的实感。

师:你读出他是什么样的英雄?

生:他说老百姓死封建。有小脾气。知道是合欢被,想送回去,说明他善良,单纯。

师:还有想说的吗?还有同学补充吗?你想说嘛?

生:他出了一头大汗,说明他很腼腆。

师:他是来自竹海里的男孩子,说明他特别向往自然,有一点小情绪,从细节中我们能够看出他是一个自然的人,是有人情味的英雄。

2.新媳妇人物赏析

师:关于新媳妇,有什么和被子有关的细节?她是一个怎样的新媳妇?

生:善良。

师:还有吗?你想说吗?

生:32段,有小脾气,有点调皮的新媳妇。

师:在这里有点小愠怒。还有人想说吗?

生:她很漂亮。

师:一个女孩子倚门而笑,她不用说什么就很美好了。还有吗?

生:她常人化,小气、小脾气,但是到了最后,她把被子送出去,很崇高。

师:不仅深明大义,而且有一种崇高感。还有人想说的吗?

生:她敲门没人应,但是她应该在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她很爱美。

师:有一种空山不见人的感觉,我们叫她大姐、大嫂,但是她刚成婚才三天,所以没人应。她是一个很不圆熟的小媳妇,梳的发髻硬挠挠的,因为她刚成婚,所以还很不熟练。

生:通过思想斗争被子才借出去。

师:这样写很真实。

生:56段。小通讯员牺牲的时候,跟先前的羞涩形成了对比,

师:她夺过被子、瞪了他们一眼,这里在哑然无声中,给我们心灵一种震撼。还有吗?

生:42段。善良淳朴、心思缜密。

师:她那么的腼腆羞涩,但是她又是那么的深明大义,重情重义,她就是那一朵纯洁的百合花。很多同学都关注到了文章的最后一段,让我们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

生:齐读最后一段。

(二)从细节析手法

师:这里有几个词很重要。例如“被子”“百合花”。借被子应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百合花又很普通,但是它们反映了一种战争的宏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这篇小说,不仅有温婉的叙说,也有冷峻的批判。

这种表述同学还能够说出来嘛?

生:不仅有青春的羞涩,也有战争的庄严。

生:不仅有温暖的回忆,也有战争的现实。

此处还有4、5位同学的仿写式发言。

(下课铃声响起。)

四、审美价值

教师总结。

安丽:重大的题材,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缺点的高大的英雄人物成为唯一无二的要求,再这样的情况下,“清新俊逸”的风格,怎会不成为异端?

欧阳文斌:小说本身正像一朵纯洁秀丽的玫瑰花,色泽雅致,香气清幽,韵味深长,历久难忘。

02

小说考点解读

一、总体构思

本文为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重点课文,是高中第一篇小说。本文篇幅较长,情节复杂,学习任务繁多。

因此,教学首要任务是要求学生阅读整篇课文,其次,是学会小说等知识考点。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小说阅读,需要选对教学方法。化整为零,提纲挈领,以故事情节带动学生阅读全文是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

把小说知识(如文学的四大样式、小说三要素、小说常见表达技巧等)讲透彻讲全面,把考点分析到位是本教学设计的另一个特点。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

本教学设计所举事例较为详细全面,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使用。

二、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故事情节

2.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3.概括小说主题思想

4.分析小说表达技巧

三、小说知识

1.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3.故事情节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4.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百合花》小说分析

(1)故事情节

1.(序幕):接到任务(1-3自然段)

2.开端:去包扎所路上(4-23自然段)

3.发展:借被子(24-41自然段)

4.高潮:通讯员牺牲(42-57自然段)

5.结局:百合花被子盖住通讯员(58-59自然段)

本部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讨论熟悉课文的过程,为本课教学重点,需用至少2课时时间完成。具体操作:先给出学生段意,让学生通过阅读独立完成划分段落,然后展示答案,学生讨论订正。

附:各部分问题提示

1.(序幕):接到任务(1-3自然段)问题设计

“我”的身份是什么?接到了什么任务?

参考答案:“我”是文工团的一位女同志,接到了到前沿包扎所帮助工作的任务。

2.开端:去包扎所路上(4-23自然段)问题设计

本部分出现了几个人物?本部分内容可分为“走路”和“对话”两部分,这两个情节都表现出“奇特”特点,请回答这些“奇特”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去包扎所路上,出现两个人物——“我”和通讯员。“走路”奇特表现在,通讯员不和“我”一起走,而是总走在“我”前面,但又不离“我”太远;“对话”奇特表现在,两人说话并非对等,而是“我”问,通讯员答,“有些像审讯”。

3.发展:借被子(24-41自然段)问题设计

借被子情节出现了一个新人物,是谁?借被子过程中有哪些曲折?

参考答案:新媳妇。通讯员开始没有借到被子,后来“我”和通讯员一起去,借到了被子。

找出描写被子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参考答案: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作用:这处描写说明被子之新,证明新媳妇的身份;又为下方作铺垫;还照应题目,深化主旨。

找出新媳妇肖像描写与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

参考答案:肖像描写: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

神态、动作描写: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

第30自然段句子“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为铺垫内容,请找出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

参考答案:第35自然段中句子: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4.高潮:通讯员牺牲(42-57自然段)问题设计

找出与第42自然段铺垫句“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照应的句子。

参考答案:照应句子在第57自然段,“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第47自然段“啊!中秋节”一段是虚写,请回答原因。本文中还有虚写的内容,请找出来。

参考答案:因为这段内容是想象出来的,不是眼前发生的事情。想象、回忆等内容属虚写。

小说第11自然段中也有虚写内容。

第50自然段是从侧面表现战争的,请解释原因。小说中还有侧面描写的内容,请找出来。

通过伤员之口写前方战事,是从侧面表现战争的激烈与艰苦。

小说第54自然段也是侧面描写,通过担架员之口来表现通讯员是为了保护别人才牺牲的。

(2)人物形象

需讲清楚小说人物形象概括思路:先总后分,有观点有分析。

通讯员:是一个只有19岁在战争中牺牲的通讯员形象。

性格特点:①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与自然无比热爱。如他枪筒里插着野菊花。②憨厚朴实,拘谨腼腆。如通讯员与“我”说话时的“张皇”“局促不安”;③不善言辞,诚挚认真。如当他知道借来的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时,感到不安,想把被子再送回去。④不怕牺牲,舍己为人。如他为保护担架队员而牺牲。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

新媳妇:是一个美丽、淳朴、善良的农村女性形象。

性格特点:①觉悟高。如把唯一的嫁妆新被子借出来。②真诚淳朴。如一直为通讯员肩膀的破洞而歉疚。③对革命的诚挚,对烈士的钦敬。如把自己的被子盖住通讯员。

“我”:是一个文工团女战士形象,是一个次要人物。

在文中的作用

①衬托突出主要人物(通讯员、新媳妇)的性格特点;

②是文章线索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③增强小说真实感。

(3)小说主旨:

小说通过解放战争时期一次战役中通讯员、新媳妇与“我”之间的故事情节,表现了战争年代里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也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纯洁美好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与人情美。

(4)小说描写手法

①描写类型

人物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不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视角来衬托。

其它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

虚写、实写

②小说描写举例

景物描写: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然放了晴,路上还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外貌描写: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动作描写: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肖像描写: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

神态描写: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心理描写:啊! 不是,我的同乡他是团部的通讯员。但我又莫名其妙的想问问谁,战地上会不会漏掉伤员。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细节描写: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的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的插了几根树枝。

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

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虚写: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

侧面描写:但到这里,消息忽然停顿了,下来的伤员,只是简单地回答说:“在打。”或是“在街上巷战。”但从他们满身泥泞,极度疲乏的神色上,甚至从那些似乎刚从泥里掘出来的担架上,大家明白,前面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样的战斗。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的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

(5)其它表现技巧

①铺垫与呼应

铺垫: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呼应1: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呼应2: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

铺垫: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

呼应: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铺垫:不想他一步还没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

呼应1: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呼应2: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呼应3: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的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

②选材以小见大,详略得当

小说选材以小见大,以一个小故事来表现战争与人性,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纯洁情感;略写通讯员第一次借被子遭遇碰壁的情况,略写战争场面,略写通讯员的牺牲经过,详写战争之外的情景,如到包扎所路上,借被子,补衣服,盖被子等。

03

精品课件

04

考点精品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执拗(  )  山坳(  )  黑黝黝(  )

花瓣(  )  殴打(  )  啜泣(  )

1.niù ào yǒu bàn ōu ch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讷讷(nà) 踌躇(chú) 虔诚(qián) 抿嘴(mǐn)

B.包扎(zhā)尴尬(gān)磕绊(kē)裸露(luǒ)

C.氛围(fèn)要挟(xié)发掘(jué)讪讪(shàn)

D.执拗(niù)稀疏(shū)忸怩(niǔ)发髻(jì)

2.D(A项,“讷”应读nè;B项,“扎”应读zā;C项,“氛”应读fēn。)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诃语。

(1)像珍珠那样闪亮,像水晶那样明净。(  )

(2)说话迟钝。(  )

(3)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

(4)难为情的样子。(  )

(5)恐慌,慌张。(  )

3.(1)珠烁 晶莹 (2)讷讷 (3)执拗 (4)讪讪 (5)张皇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合花》中,“我”带有类似手足之情,带着一种女同志特有的母性,来看待他,牵挂他。这是一种复杂微妙的无以言表的美好情感。

B.到包扎所后,“我”自告奋勇讨了向老乡家借被子的差事,也请通讯员帮忙动员几家再走。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小说对新媳妇的描写也是绝妙,“瞟”“夺”“瞪”“嚷”等一系列动词,行云流水般地将新媳妇的动作描写出来。

4.C(C项,“春秋鼎盛”指年富力强,精力充沛。它用于人,而选项却将它误用于“时代”。)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B.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C.“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

D.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儿,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5.C(最后的句号删除。句号与省略号不能并用。)

6.下面的句子不属于神态描写的一项是()

A.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B.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下,摇了摇头。

C.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

D.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6.C(C项是外貌描写,不是神态描写。)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从中我们能体会作者的审美感受。

B.小说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C.“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表达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也为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不善言辞的窘态。

D.“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美起到了正衬作用。

7.C(通讯员的话表达的是没有借到被子的不满,他得知真相后也没有自责。)

8.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是以保持一定距离的方式来表示对女同志的关心,又体现出他的羞涩与拘谨。

B.“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写出了通讯员的紧张和羞涩;“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写出了他天真和热爱生活的一面。

C.新媳妇“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写出了她对卫生员的不满,也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歉疚等复杂的心理。

D.作者以女性的情怀去写残酷的战争,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普通人的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

8.C(C项,“对卫生员的不满”错误。)

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之美起到了正衬作用。

B.小说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C.小说没有避开对通讯员牺牲过程的描写,又借他人之口交代了事情经过,使小说内容充实,极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D.《百合花》是一篇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的佳作,对战争的描写用笔俭省,而对通讯员、新媳妇则不惜笔墨,从中我们能体会作者的审美感受。

9.C(C项,“没有避开对通讯员牺牲过程的描写”错误,而是作者有意避开。)

1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用白描,文中“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后的描写,使读者像一个见证者,站在近旁,听着屋子里的“响动”,看着通讯员“颇不服气”的样子。

B.“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表达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也为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不善言辞的窘态。

C.小通讯员为借被子向“我”求助时欲言又止;“我”向新媳妇解释后,她只是笑,却不说明第一次借被子时的情形,这两处“留白”都引发了读者联想。

D.文中划线部分描写了新媳妇从“笑”到“不笑”的神态变化,生动地刻画了她的心理。她“笑”是因为她觉得小通讯兵的稚气、 腼腆很可笑,并对“我们”把她喊为“大嫂”觉得好笑;“不笑了”是因为她内心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敬意及借与不借的矛盾。

10.B(“看不起新媳妇”错,通讯员的话表达的是没有借到被子的不满,他得知真相后主要是尴尬。)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 ~14题

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可是来不及了,那个媳妇抱了被子,已经在房门口了。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

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我想他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同感吧!果然,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嘟哝起来了。

“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

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1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1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具体含义?

(1)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2)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

13.分析下列描写,看看各表现人物的什么性格?

(1)没想到他竟扬起脸,装作没看见。我只好开口叫他,他这才绷了脸,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

(2)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

14.这篇小说塑造了两个艺术形象:通讯员和新媳妇。你更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

11.借被成功(或“再借被子”)

12.(1)指思想保守,不通情达理,不理解部队的困难。

(2)质朴、可爱、腼腆。

13.(1)因前面向新媳妇时借被子碰了壁,受了气,心里有些不满和别扭,勉强接过被子。(2)听了旁人介绍了被子的来历,明白了新媳妇对被子的珍惜,联系新媳妇终于肯借出被子的深明大义,感到有些内疚,觉得借得有些不妥当。

14.通讯员。理由:他为保护担架队员英勇牺牲。他这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我非常钦佩。新媳妇:理由:明知通讯员牺牲了,却仍给他缝衣服上的破洞,最后用自己惟一的嫁妆——印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这种善良高洁的优秀品格和对子弟兵的由衷的热爱值得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①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那块在屋檐下的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②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③”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④了一声。(    )。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15.文中标注序号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① B.②C.③ D.④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屋里铺位都满了,这位重伤员就被我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

B.屋里铺位都满了,这位重伤员就被我安排在那块屋檐下的门板上。

C.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

D.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那块屋檐下的门板上。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B.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C.我看见了一张圆脸,十分年轻稚气,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D.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圆脸,十分年轻稚气,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

15.C(③处句号是多余的,应该去掉。)

16.C(主语应该是“我”。“那块”是修饰“门板”的,应该置于其前。)

17.A(根据事理考虑,应该是先“拨开他们”,然后再“看见了……”,故排除B、C。依据主语一致的原则可以排除D。)

阅读课文最后五段文字,完成18~26题。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新媳妇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我的小同乡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8.分析新媳妇的态度与情感的转变。

19.“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试分析句子中新媳妇“劈手”“狠狠”“气汹汹”的原因。

答: 

20.课文中多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口子,这口子是怎么回事?新媳妇在他死后不顾“我”的劝说继续缝补说明了什么?

答: 

21.新媳妇听到通讯员一下扑到手榴弹上时,“啊”了一声,反映出她怎样的心理状态?

22.文中写道:“我无意中碰到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这里又提到这“两个干硬的馒头”,作用是什么?

123.选段描写生动具体,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充满了悲壮气氛。文中对新媳妇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新媳妇为已牺牲的通讯员做了哪些事情?

24.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执着坚定,表达了她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5.为什么要给“被子”加上“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这一定语?

26.请根据《百合花》的结尾,续写一段描写新媳妇心理的文字。要求:描写细腻,能够表现人物品质,不少于100个字。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8.①新媳妇本来不太情愿借被子给小通讯员,并拒绝了他。因为那是她唯一的嫁妆。但是出于善良,出于对军人的敬意,她最终还是借了出去。②后来新媳妇跟着“我”给伤员们擦拭身上的污泥血迹时,非常忸怩害羞,只答应给“我”打下手。③当新媳妇发现小通讯员牺牲了,她受到震撼,于是不再忸怩羞涩,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擦拭身体,认真地给他缝补衣服,并把自己的新婚被子给他铺在棺材里,表现了她对小通讯员的深切的哀悼和由衷的崇敬。

19.新媳妇为小通讯员的壮烈牺牲而悲痛到感情不能自控。流着泪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表达她深切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20.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口子是在新媳妇家抱被子时弄破的;新媳妇缝那个破洞,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与痛惜。

21.“啊”了一声反映了新媳妇内心的震动、惊讶和崇敬。

22.表明“我”对通讯员牺牲的无限悲痛和怀念。

23.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擦身子、缝衣服、盖被子。

24.表达了新媳妇对子弟兵歉疚、崇敬、悼念的心情。

25.一方面照应文题“百合花”,另一方面用这白色的百合花象征新媳妇淳

朴、善良、纯真、高洁的优秀品质,从而赞美人物。

26.示例:21.他还这么年轻,就这样走了吗?那天借被子时为啥给他气受啊!要是知道……唉,就这样走了,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他才多大呀,家是哪里的?家里的父母还不知道呢!他还这么年轻!就让这条被子陪着他吧,给他温暖。但愿天堂没有炮火,没有战争,只有盛开的百合花。(本题要求结合文章结尾写一段描写人物心理的文字。写作时,应认真剖析新媳妇“眼里晶莹发亮”的原因,认真思考“纯洁与感情”的丰富内涵,充分理解“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所承载的情感。描写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修辞,突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27.请将下面的一组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27.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的他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皮腰带上的扣眼。

2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茹志鹃并不擅长在剧烈的行动中表现人物性格,而①____________,《百合花》中,“我”、年轻媳妇、通讯员的那些感人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更鲜明。茹志鹃的作品中,主人公很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②_____________;即使是写英雄人物,③____________,而不是正面讴歌他们。她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在作品中,她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女性形象,如《百合花》中的年轻媳妇。

28.答案:①善于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②客观填空 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③客观填空 也常通过侧面去描写他们解析:该语段主要介绍茹志鹃的写作特点。①处后的“《百合花》中……细节描写使用人物性格更鲜明”,是对①处内容的举例说明,再联系前面的句子“不擅长在剧烈的行动中表现人物性格”可知,①处应填“善于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之类的句子;根据上下文可知,②处所填的内容应该和“很少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构成相对关系,所以应该填“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之类的句子;由“而不是正面讴歌他们”可知,③处应填“也常通过侧面去描写他们”之类的句子。

29.请将下面句子排列成一段话。(只填写序号即可)(6分)

①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蹬蹬蹬地自个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

②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让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

③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

④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

⑤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

⑥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

29.③⑤①②⑥④

30.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30.这段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人物轻松愉快的心情,表现了战士临危不惧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1.下面这句话表现得通讯员这看似奇怪的举动写出了什么?

“哎!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了,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

31.细腻地写出了他对护送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善解人意,对女同志的细心体贴,但腼腆和憨厚,怯于和女同志在一起。

32.插叙“我”想象的小通讯员在家乡拖毛竹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32.这段插叙充满诗情画意,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包含着“我”对故乡生活的热爱,也增强了“我”对通讯员的亲切感。

33.下面一段文字中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34.这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崇敬、歉疚的心情。朴实的动作饱含深情。

35.“我”是小说中事件的见证人,“我”对小通讯员的态度一直在变化,请用准确的词语填空。

在刚刚接触因赶路不及而①,然后又对他保持距离的作法而②,以后是对小同乡③,“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最后,“我”怀着④的心情,送走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35.①生气 ②发生兴趣 ③亲热 ④沉重

36.小说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个充满人性美的革命战士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6.①动作描写。小通讯员没借到被子被“我”批评和在新媳妇手中接过被子的尴尬动作,都体现了革命战士憨厚朴实的纯朴美。②对话描写。小通讯员几次与“我”的对话都言之不尽,体现了单纯的年轻战士的纯真美。③行为描写。小通讯员将自己积攒的口粮留给我,体现了革命战士互相友爱的善良美。

37.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试分析有什么作用?

37.①“我”作为叙事的线索,串连起整个故事,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以女性观察的细致,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了情节的生动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我”是小说中的“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内心变化和性格丰富的见证者,通过“我”敏锐的感觉,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并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③文中“我”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反映战争的残酷,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使小说充满了抒情意味,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凸显军民情深的小说主题。

38.小说以《百合花》为标题,有何用意?

38.“百合花”是小说中新媳妇嫁妆被子上的图案,小说围绕“借被子”来展开情节,用“白色百合花”象征“纯洁的感情”,具体说就是象征了年轻通讯员和新媳妇淳朴、纯真、高洁的美好品格和解放战争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美好情感。

39.小说的女主人公,不是姑娘,也不是大嫂,作者有意设定为新娘、新媳妇,有何妙处?请简要说明。

39.答①突出“新”字,更易于体现女性之美,进而以之衬托年轻通讯员的高大形象。

②能够突出那条白百合花被子的新与珍贵,更能表现她对革命的支持与对烈士的关爱,从而凸显其心灵之美。

③能为借被子、给伤员擦拭污泥血迹等情节提供心理依据,使之更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④更易于表现借被之难与帮忙之羞涩,从而反衬出军民之间的感情的圣洁美好,突出小说的主旨。

40.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40.①女性观察细致,以其视角叙述故事,可更多地展现细节,增强情节的生动性,让人如临其境。

②女性感觉敏锐,可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如通讯员的牢骚、新媳妇的羞涩,更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特点。

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侧面突出战争的残酷,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

④可引导读者从女性的角度理解战争、理解人物,从而产生独特的感受,更好地把握内容和主题。

41.如果小说中写到的“百合花被子”被保存了下来,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展,请你为这条不平凡的被子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解说词。

41.清晨,茫茫草地上,一位年青女战士采摘下一束洁白的野花献给了一座新坟,悲戚使她沉入对战友的哀思和缅怀……1946年秋,部队为反击敌人向解放区的进犯,决定攻打敌人占领的某县城。文工团员鲁兰被派到前沿包扎所协助工作,她在途中遇到位刚刚离开医院为参加总攻赶赴部队的小战士,他们恰好同去一个村庄。开始,鲁兰对这个态度冷淡、还挺封建的小战士感到生气,可当她渐渐了解到小战士那憨厚质朴的性格以后,便对他有了好感。原来他们还是同乡呢。他们到达了目的地,部队已经开赴前线。鲁兰请小战士同她一起到老乡家去为包扎所借被子,本来就腼腆害羞、怕同女同志打交道的小战士,偏偏又来到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荷花家,笨嘴拙舌的小战士没借到被子弄得挺不自在。还是文工团员会做群众工作,鲁兰三言两语就把被子借来了。鲁兰和小战士打开被子一看,竟是一床精心刺绣着百合花的漂亮被子。他们听邻居大婶介绍,才知道这是被还乡团杀害了双亲的那位新媳妇自个儿辛辛苦苦置办的嫁妆。小战士觉得自己太冒失了,坚持要把被子送回去,新媳妇却坚决不肯收下,两个人推推让让,嘶啦一下,小战士的军装被篱笆剐破了一个口子,这使新媳妇心里很能是不安。总攻打响了,小战士带着村里的担架队迅速开往前线投入了激烈的战斗。鲁兰同新媳妇荷花也在包扎所紧张地接待和照顾伤员。部队胜利地攻入县城。战斗接近尾声。就在这时,担架队抬来一个生命垂危的重伤员,鲁兰和荷花发现,他就是那位腼腆的小战士,他是为了掩护担架队几十人的生命,被敌人罪恶的子弹打中的。小战士牺牲了,新媳妇满含热泪,一针针、一线线,缝好小战士军装上外露着的破口,庄重地把那床绣着百合花的新婚被子,盖在这位普通的、不知姓名的小战士身上……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好的资料也值得我们推荐。出于学生学习与同行交流,我们采用了部分微信公众号、QQ语文群及其他免费网络资源。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处理,谢谢!发布文章只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