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生死场》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死场》故事梗概 萧红《生死场》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介绍

萧红《生死场》的创作背景是什么介绍

2023-11-24 01: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萧红《生死场》的创作背景

  萧红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她的出生并没有给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家庭带来多大的快乐。封建意识、封建文化作用于她身上的注定的是要么顺从地接受,要么在反抗中冷淡地度过。在她的记忆中,她的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作者的父亲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女儿以及对待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9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变了样,偶尔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父亲的身边经过,萧红就像自己身上生了针刺一样;父亲斜视着萧红,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而祖母对萧红有的也只是冷淡,甚至用针刺她的手,母亲对萧红有的也是隔阂和疏远,她是在缺乏爱,缺乏朋友的环境中成长。只有祖父笑眯眯的眼睛和他的慈爱才是萧红童年唯一爱的记忆。所以当祖父死了的时候,“好象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

  接受过新思想的萧红对封建包办婚姻进行了反抗,离家出走了。但是在当时,整个社会都笼罩在封建习俗的浓雾下,历史积淀的重负使女性在社会上没有独立生存的空间,温饱成了首要的问题。“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在这种状态下,萧红选择了放弃自由,又回到了那个封建专制的家,但她的出走已触动了封建礼法的统治地位,所以当她一回到家时就被软禁了起来。在长达十个月的软禁生活中,萧红被看作家庭的耻辱,礼教的破坏者,被当作异类受到周围人的排斥。正是在这期间,萧红除了她自身的精神压抑外,还看到了农民悲惨的生活,看到了那些固守在故乡的劳动者的悲惨境遇、历史及自身带给他们的双重枷锁,由此引发了她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索。这使萧红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认为精神个体自由才是价值的最高体现。这为她日后描写农村生活和反抗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生死场》中的人物和地点,都能在那儿找到出处。当萧红再次出走时,已经有了对生命意识的最初体验。

  《生死场》以哈尔滨近郊某农村为背景,描写“九一八事变”前后,当地村民和他们视为珍宝的土地以及牲口的故事。萧红23岁写作《生死场》时,正被父亲软禁于阿城县,惩罚她躲避包办婚姻及与男友外逃。

  《生死场》的写作,开笔于哈尔滨、收笔于青岛。1934年4月22日起,萧红在哈尔滨出版的《国际协报》副刊《国际公园》发表《麦场》、《麦场之二》小说连载。《麦场》、《麦场之二》的主要内容被作者收录于中篇小说《生死场》的开头两节:《麦场》和《菜剧》。

  萧红《生死场》内容简介

  《生死场》共有十七章节。《生死场》讲述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的乡民“生”与“死”的故事。在第一章节《麦场》至第十章节《十年》里,作者描写了东北农民贫苦无告的日常生活。《麦场》写到赵三感到养牛和种地之不足,必须到城里去发展。他渐渐不注意麦子,每日进城,梦想着另一桩有望的事业。而这种时候,地主还要加地租,他和李青山等人想发起“镰刀会”进行抵抗,但中途失败,他家的青牛卖了,无法种地,他只得编鸡笼去卖。可这只是暂时的缓解,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贫困。“五月节”到了,由于米价跌落,卖的钱不够还债,成业家连一斤面粉也买不起。在东北严寒的冬季里,孩子们饱受摧残。生了病无钱医治,任其恶化,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孩子死了,只是随便地用草捆起来,扔到乱坟岗任野狗撕扯。严酷的生存条件使他们连维持最基本的温饱的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精神世界的荒芜和残缺便成为必然。他们脾气粗暴,行为只受自然本能的支配,好像不经过大脑思考,甚至连作为人的本能的舐犊之情都沦落了。

  二里半、王婆、老赵三、月英、金枝,这些男人和女人像牛马一样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乱七八糟地死。小说后七章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日寇铁蹄蹂躏下东北农民悲惨的生活状态以及渐渐苏醒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情绪。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手机访问 作品人物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