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那丁说诗 晦涩难懂的《枫桥夜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枫桥夜泊》这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格那丁说诗 晦涩难懂的《枫桥夜泊》

格那丁说诗 晦涩难懂的《枫桥夜泊》

2024-04-17 04: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枫桥夜泊》这首诗流传很广,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说“此诗流传日本,几妇稚皆习诵之”,可见其影响力。正因为如此,我怀疑人们是否理解。真正高雅的艺术是不可能流行的,能够流行的是一种模式化的浅近的东西。你几时见过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流行啦?能够流行的叫流行歌曲,旋律简单流畅,便于大家跟着哼几句。还有常挂在人们嘴边的“色即是空”“即心是佛”“心即理”等也是如此,真正懂的没几个。最典型的是“中庸”,人们动辄说它“折中”“调和”“和稀泥”,害苦了中国,可他们连“中庸”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不过把自己以为的“中庸”拿来痛批。因此,有必要讲讲这首诗。

这首诗前两句不难懂,月落乌啼,霜气满天,江枫渔火,倦客愁眠,一副萧瑟的秋江夜景图,意象密度挺大。这一诗境在唐诗中并不罕见,如王昌龄的“孤舟微月对枫林”就差不多,反正是环境描写,营造氛围。场景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为文本诸要素之一。自然景物是人物物质存在的一种体现,人物与场景在语义上具有一种依存关系,即场景是人物语义结构某个选择部分的公共表现。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场景,大漠、孤烟、黄云、白草是边塞战士的场景,画楼、柳色、莺啼、落花是怨女的场景,《枫桥夜泊》是失意倦客的场景,读到这两句我们会有这种心理预期。

第三句延续前两句的场景叙述,既承上也启下,起到一种过渡作用。对有洁癖的人来说,会认为“姑苏城外”多余费词,寒山寺自然在姑苏城外,何须用四分之一的篇幅来说这事?这不是诗语是散文。当然,这是有洁癖的人,他不会读篇只会读句,不知道结构安排。一幅画全是浓墨重彩行吗?肯定不行。一部小说人物个个鲜明生动行吗?也不行。这叫没有主次,不懂结构。看到有作家说《红楼梦》里几百个人物都个个鲜明生动,我就知道他不懂小说。此诗一二句语义密度过大,要用这一句冲淡一下,使其疏密有间,效果不错,要不密集的意象堆在一起会密不透风。

词汇层的省略、照应和主题反复是此诗衔接上下文的主要手法,转喻通过空间邻近性得到了体现,空间性原则是构成它的内在依据。作者夜泊的地方不可能只有这几个物景,如重要的水、岸、洲等就没有提到,这是一种高度选择的叙述。一切叙述都是转喻性的,选择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代替事物整体符合认知规律,叙述者看什么不看什么,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反映了他注意的方式和认知态度。重要的不是转喻本身,而是他选择组合这些特征的能力,是否能给我们传神写照的效果。

重点在最后一句,这是此诗难解的地方。鐘是一种金属制成的中空的响器,以杵撞击报时。《说文解字》说:“鐘,樂鐘也。秋分之音,物穜成。从金童聲。古者垂作鐘。銿,鐘或从甬。”《说文》认为钟是乐钟,代表秋分时节的音律,因为秋分时物种成熟。这样看,“夜半钟声到客船”倒是贴切,秋天的音律正适合秋天听。不过欧阳修对夜半钟声是怀疑的,他认为“半夜非鸣钟时”。其他人则找证据反驳,如陈岩肖、张南村等。这涉及诗歌是否应该写实,写作者真实闻见的问题。胡应麟说:“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惟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诗薮》)胡应麟的说法不成立,“区区事实,彼岂暇计,”那大家都可以无中生有胡编乱造了?其实诗歌所写无须是作者当时所见所闻者,只要是可能存在的都可以写,如古诗中常见的愁得一夜不睡,真实情况也许睡了,或打了个盹,但愁得一夜不睡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的,作者这样写就没有错。因此,写诗不论实景、造景,只要是可能存在的都行,有时实景未必如造景好,因为诗还有个诗境要求,有着某种内在的艺术规范,如“黄河远上白云间”非要按实景写成“黄沙远上白云间”,效果反而不好。

晦涩在钟声的作用,一个事物出现在诗中必有它的作用,不可能是废物,何况这钟声还放在绝句最重要的位置。一般认为钟声是一种衬托,不论正衬还是反衬。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说:“目未交睫而斋钟声遽至,则客夜恨怀,何假名言?”黄生《唐诗摘钞》说:“从夜半无眠至晓,故怨钟声太早,搅人魂梦耳。”何焯《笺注唐贤三体诗法》说:“愁人自不能寐,却咎晓钟,诗人语妙,往往乃尔。”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尘市喧阗之处,只闻钟声,荒凉寥寂可知。”现在也认为夜半钟声衬托出了夜的静谧,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刘学锴《唐诗鉴赏辞典》)。这些说法都成立,说到了它的浅层意思,即一般大众理解水平。钟声历来用于警示,故有“警钟”一说。其他如“晚钟”“暮钟”“宵钟”等,大同小异。常见的还有使人警悟的佛家的“暮鼓晨钟”,这个值得注意,因为这诗明白说了是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值此月落乌啼、霜气满天、孤舟客子相对江枫渔火愁眠睡之际,突然传来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值得玩味。在我看来此处钟声有这几层意思:1、实写眼前之景;2、营造某种氛围;3、衬托一种心情;4、暗示某种憬悟。

实写眼前景好理解,写实而已,听到钟声顺手写进诗里。不过这次运气好,钟声契合诗境,为诗意增色不少。如果是“夜半歌声到客船”或“夜半箫声到客船”呢?效果就不如钟声。营造氛围需要解释,营造氛围不是目的是手段,氛围不能随便营造,它与诗意存在密切关系,上面说场景时已经说过,不再重复。值得一提的是,客子一般惯听子规、鹧鸪、蝉声,还有箫声、笛声、更声等,听钟的倒不多,因为黄钟大吕,声音洪亮,与客子孤凄心情不太吻合。最早用钟声表征离愁,如江总的“翻愁夜钟尽”,跟烧尽的蜡烛差不多,后来关联乡愁,如皎然的“乡心缭绕愁夜钟”,表征孤凄之心的有王建的“未卧常闻半夜钟”,也有表征环境清寂的,如刘长卿的“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王建的“月出天气凉,夜钟山寂寂”,许浑的“月照千山半夜钟”等。然而在古诗里,钟声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们来看两首: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霜风吹寒月,䆗窱虚中上。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张说《山夜闻钟》)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皎然《闻钟》)

显然钟声与佛教的某些东西有关联。的确,值此月落乌啼、霜气满天、孤舟客子相对江枫渔火愁眠睡之际,突然传来寒山寺夜半钟声,这钟声震慑灵魂,直透本心,使人憬然明悟。这就与张说、皎然的《闻钟》打通了,这才是此诗最深层的意义。什么意义呢?不知道。觉悟从来是个人的事,不能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如果你觉悟过就明白了,没有觉悟说了也白说。

绝妙好诗都是这样的,越转越深,越读越有味,你不可能穷尽它的意义,甚至只能意会。所谓“含蓄”,至此已至极致,或者超越了。诗歌的张力可到什么程度,这可以作为一个证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