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表格式 2课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表格式 2课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5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表格式 2课时)

2024-05-15 12: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学 科 语文 年 级 二 教学形式 课堂课题名称学情分析 这两首古诗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可能多数同学已经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当然,要求不宜过高,不必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教材分析 本文有两首古诗。一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于六月的一天早晨在西湖旁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时所写。作者没有写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绝句》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秀丽的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达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积累古诗中的佳句。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1.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难点:2.积累古诗中的佳句。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策略: 建议: 1. 多媒体课件视频 2.提纲式背诵,看图记忆。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一、揭题导入,了解诗人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出示诗题),你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绝句”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七个字的简称七言绝句,五个字的简称五言绝句。诗人以‘绝句’为题,是因为事先没有想好题目,就以这种诗的体裁名称作了诗题。) 2.那这位诗人是谁呢?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他吗?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这首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还要争取读出点诗味来。 2.指读,正音(提醒同学们多音字:泊) 3.再指读。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好听在哪呢?(节奏、押韵an) 4.谁也想这样读一读?(指读,齐读) 三、吟诗炼字,感悟诗意 1.同学们,读完这首诗,诗中有哪些字或词你不理解吗?提出来讨论讨论。 含——包含(画简笔画理解) 泊——停靠 白鹭、黄鹂——看图介绍 四、描述画面,感悟诗情 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 2.交流:你看到了哪一幅画面? (1)两个黄鹂鸣翠柳(示图)仔细看,这两只黄鹂在哪儿?它们在干什么? (2)一行白鹭上青天(示图)一抬头,你又看到了什么?白鹭怎么飞的?飞到哪儿去了? ●谁能把这两幅画面连起来说一说?你感觉这画面怎么样?你能读出画面的美吗? (3)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示图) 诗人是站在哪儿看到这两幅画面的?看到了什么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你觉得这两幅画面怎么样?把你的感觉读出来(指读) 3.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几幅画面。(女生读——男生读) 4.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被称为千古绝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它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你想发现吗?赶快再去读一读,与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谁的发现多,谁的发现准。 5.交流自己的发现: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读着这些词,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 诗中除了有颜色还有声音呢! (板书:有声有色) 【鸣、上、含、泊】虽然这四个都是动词,但你觉得哪些是真动?哪些并不动?真是有动有静啊! (板书:有动有静) 【两个、一行、千秋、万里】这四个词哪些是实指 哪些是虚指 (板书:有虚有实) ●这些词还是一一对应的呢!你能找出来吗? 老师告诉你,这就是“对仗”。 这首诗1、2两句对仗,3、4两句对仗,结构很工整,读起来可好听了,谁再来读一读。(指读——女生读——男生读) 小结:同学们,现在,你能完成这道填空题了吗?《绝句》这首诗通过对 的描绘,突出了诗人 的心情。(板书:喜悦) 6.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再来读读这首诗,会背的可以背。(齐读) 五、拓展古诗,丰富积累: 1.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总是充满了感情,你还想到他写的哪首写春景的诗?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哪位同学先来读一读(指读、正音,五言绝句、节奏、押韵)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一读这首诗,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你觉得这景色怎么样? 4.让我们一起把春天的美读出来。 六、指导写字,背诵古诗。 1.认读,观察字形、 2.教师范写,提示易错点。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练习背诵这首诗吧。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四、入情入境,读写结合。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杨万里这位诗人大家一定很熟悉,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些诗吗?你能来背一背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杨万里的一首诗,跟随他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感受西湖的迷人风光。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图片。) 3.你能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你所看到的美景吗?能具体些吗? 1.杨万里看到这样的美景,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传诵至今,它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板书诗题,强调“晓”“慈”的写法和读音。) 解诗题:从诗题,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指导:从诗题中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带着这样的理解你再读一读诗题。) 2.我们来看这首诗。出示全诗,初读全诗。 (1)想要学好诗,首先我们就要把诗读正确,读通顺。下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首诗,如果有拿不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2)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3.诗,我们已经会读了,你还读懂了些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理解,教师不作更多的评价。 1.苏轼曾这样赞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论是明媚的早晨,还是绚丽的黄昏,不论是晴雨雾雪,还是春夏秋冬,西湖都是那么迷人。在诗人杨万里眼中,西湖什么时候最美? ☆特殊时节---“六月”: (1)出示:是啊,六月的西湖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节,这时荷叶长得——,荷花开得——,六月早晨的阳光,映照在荷花上,荷花就显得更——了,也许早晨的荷叶上还有——,荷花上还有----? 充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让这美丽的画面出现你的眼前。谁说一说。 (2)指导朗读:读出西湖六月美不胜收的风情。 ☆作者心情---体会赞美、喜爱、愉快之情。 (1)诗中哪个词,表达出诗人对六月西湖景色的情有独钟?想一想。“毕竟”这个词体现了作者那些感情? (2)指导朗读: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2.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 (1)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荷花、荷叶的颜色。 ( )的荷叶 ( )的荷花 (2)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艳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绿、这种红的? (3)板书:无穷碧、别样红 指导朗读,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 3.探究原因,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是别样红的呢?带着问题去诗中寻找原因吧。(出示全诗。) ☆荷叶之多---“接天”: (1)接天,你的感觉是?你能用几个词说一说荷叶的多吗?你来读一读,读出荷叶之多。 (2)教师语言描述: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 (3)指导朗读:读出莲叶之多,之绿、之美。 ☆阳光映照---“映日”: (1)早晨什么样的太阳?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2)指导朗读:读出灿烂阳光普照下荷花之红艳。 ☆写作背景--为友人升迁而高兴 (1)这是送别诗,送别应该是伤感的、依依不舍的,为什么诗人那么的喜悦?这是还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那就是杨万里和林子方是多年的好友,他们情投意合,交情甚佳。就是六月中的一天,林子方连升两级,将离开杭州去上任,林子方高升了,作为好朋友杨万里能不高兴吗? (2)同学们,如果若干年后,你的好朋友考上大学,你去送他,这时,你的心情如何?你的好朋友考上了博士,你的心情又如何?现在我们更能理解作者的心情了吧。正是在这种愉快的心情下,他看到的莲叶,他看到的荷花。 4.回归整体,读中悟情。 (1)指导朗读:读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 (2)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 1.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谁来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配乐) 2.齐读全诗。 收集《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等送别诗,感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这类诗的不同。 指名学生背一背学过的关于杨万里的其他诗歌。 学生欣赏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所看到的美景。 生书空“晓”“慈”的写法和读准读音。 生发言这是一首朋友间的送别诗。 学生自读。指读,正音。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理解。 生举手回答☆特殊时节---“六月” 生回答:露珠 生想像画面,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朗读:读出西湖六月美不胜收的风情。 生体会赞美、喜爱、愉快之情。 生:毕竟,体现了作者赞美、喜 爱,愉快的感情。 生朗读:读出心情的愉快与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叶;红艳艳的,红彤彤的荷花。 生:无穷碧、别样红 朗读,读出荷花之红,莲叶之绿。 生带着问题去诗中寻找原因。 生: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 生朗读:读出莲叶之多,之绿、之美。 灿烂阳光普照下荷花之红艳。 朗读:读出灿烂阳光普照下荷花之红艳。 生读中悟情。 指名学生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 收集《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等送别诗,感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这类诗的不同。 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层解读,想象诗的意境,体悟作者对壮美西湖的赞美之情。 从诗题入手,引导学生体悟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满湖绿莲 荷花映日分层作业设计 1.我喜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        )之情。 2.唐代诗人(   )将《绝句》这首诗写得有声有色。诗中反映“声音”的字是(   ),反映色彩的字是(  )、( )、( )和( )。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