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X射线基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x线管的阳极效应 第一章 X射线基础

第一章 X射线基础

2023-11-07 13: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章 X射线基础(续)

1.2 X射线的产生

     现在人们已经发现了许多的X射线产生机制, 其中最为实用的能获得有足够强度的X射线的方法仍是当年伦琴所采用的方法――用阴极射线(高速电子束)轰击对阴极(靶)的表面。各种各样专门用来产生X射线的X射线管工作原理可用下图表示:

图1.3 X射线管的工作原理

 

X射线管实际上是一只真空二极管, 它有两个电极:作为阴极的用于发射电子的灯丝(钨丝)和作为阳极的用于接受电子轰击的靶(又称对阴极)。X射线管供电部分至少包含有一个使灯丝加热的低压电源和一个给两极施加高电压的高压发生器。由于总是受到高能量电子的轰击,阳极还需要强制冷却。

当灯丝被通电加热至高温时(达2000℃),大量的热电子产生,在极间的高压作用下被加速,高速轰击到靶面上。高速电子到达靶面,运动突然受阻,其动能部分转变为辐射能,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这种形式产生的辐射称为轫致辐射。轰击到靶面上电子束的总能量只有极小一部分转变为X射线能,靶面发射的X射线能量与电子束总能量的比率ε可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表示:

ε= 1.1×10-9 Z V                                       (1.1)

式中Z为靶材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V为X射线管的极间电压(又称管电压),以伏特为单位。例如对于一只铜靶的X射线管,在30KV工作时,ε= 0.1%,而一只钨靶的X射线管在100KV条件下工作时,也不过ε= 0.8%。可见X射线管产生X射线的能量效率是十分低的,但是,目前X射线管仍是最实用的发生X射线的器件。 

因为轰击靶面电子束的绝大部分能量都转化为热能,所以,在工作时X射线管的靶必须采取水冷(或其他手段)进行强制冷却,以免对阴极被加热至熔化,受到损坏。也是由于这个原故,X射线管的最大功率受到一定限制,决定于阳极材料的熔点、导热系数和靶面冷却手段的效果等因素。同一种冷却结构的X射线管的额定功率,因靶材的不同是大不相同的。例如,铜靶(铜有极佳的导热性)和钼靶(钼的熔点很高)的功率常为相同结构的铁、钴、铬靶的两倍。

在晶体衍射实验中,常用的X射线管按其结构设计的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

1. 可拆式管――这种X射线管在动真空下工作,配有真空系统,使用时需抽真空使管内真空度达到10-5毫帕或更佳的真空度。不同元素的靶可以随时更换,灯丝损坏后也可以更换,这种管的寿命可以说是无限的。

2. 密封式管――这是最常使用的X射线管,它的靶和灯丝密封在高真空的壳体内。壳体上有对X射线“透明”的X射线出射“窗孔”。靶和灯丝不能更换,如果需要使用另一种靶,就需要换用另一只相应靶材的管子。这种管子使用方便,但若灯丝烧断后它的寿命也就完全终结了。密封式X射线管的寿命一般为1000―2000小时,它的报废往往并不是与因灯丝损坏,而是由于靶面被熔毁或因受到钨蒸气及管内受热部分金属的污染,致使发射的X射线谱线“不纯”而被废用。

3. 转靶式管――这种管采用一种特殊的运动结构以大大增强靶面的冷却,即所谓旋转阳极X射线管,是目前最实用的高强度X射线发生装置。管子的阳极设计成圆柱体形,柱面作为靶面,阳极需要用水冷却。工作时阳极圆柱以高速旋转,这样靶面受电子束轰击的部位不再是一个点或一条线段而是被延展成阳极柱体上的一段柱面,使受热面积展开,从而有效地加强了热量的散发。所以,这种管的功率能远远超过前两种管子。对于铜或钼靶管,密封式管的额定功率,目前只能达到2 KW左右,而转靶式管最高可达90 KW。

 

 

目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