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扫墓不过三代, 上坟不过未时”, 啥意思! 有什么讲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wps怎么连续选择图片 俗语, “扫墓不过三代, 上坟不过未时”, 啥意思! 有什么讲究!

俗语, “扫墓不过三代, 上坟不过未时”, 啥意思! 有什么讲究!

#俗语, “扫墓不过三代, 上坟不过未时”, 啥意思! 有什么讲究!|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导语:清明节马上到了,不过今年的清明没有办法和周末连在一起。许多离老家近的人都会回家扫墓,这个传统的祭祀节日已经流传了千年,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清明扫墓不仅是对先人的怀念,在现代也是不错的踏青游玩的好日子。春天带来的春色,减少了我们失去亲人的悲痛。

我国是传统的遵守“孝道”的国家,古代封建时代,扫墓是一件大事,在祭奠过程中,礼仪比较繁琐。到了现代,由于环保理念,现在扫墓都用鲜花替代传统的祭品,但是有些民俗还是一直在保留。比如,古代俗语中有:“扫墓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里面有什么讲究吗?

一、 扫墓不过三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清明扫墓的时候,只要家庭里的三代以内就可以了。超出三代范围的其实可以不用去扫墓。我国古代有很传统的家族观念,经常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感情自然比较深厚。但是古代医疗条件不发达,人均寿命普遍比较短。所以四世同堂的现象比较少出现。因此,四代之间的感情几乎没有什么关联。

所以在我们传统的家族关系中,与第三代联系紧密,就算有四代的出现,几乎都是老人很老,孩子很小,记忆点比较模糊。因此,在祭奠仪式中,父母可以去给自己的奶奶爷爷扫墓,我们就可以不用去。但是到了现代,人均寿命比较长,四代同堂很常见,所以这个规矩到了现代也就不存在了。

在我们传统的血缘论中,三代以上的血缘其实已经算是隔得很远。古人也认为,三代以上没必要再继续维持扫墓的习俗。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三代以上隔得比较远,如果都要保持扫墓的习俗,那么代代相传,最后可能连土地都会没有地方埋葬了。所以在孝道之上,古人考虑的问题还是比较长远的,有些墓地需要自然地消亡。

二、 上坟不过未时

古人上坟是要讲究时间的,古人每天一共有12个时辰,但是对照现在的时刻表来看,是相当于13点-15点之间。意思就是说,超过下午15点,就不能去扫墓了。古人比较迷信,相信鬼怪之说。过了下午3点,墓地的阴气比较重,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所以他们就把时间定到了下午3点前。

古人上坟基本上都是早上,太阳初升的时候,到了现代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基本上下午3点前,去扫墓即可,这个时间到了现代还是基本遵守的。虽然这是古代的风俗,但是这里面也不少科学道理,春天的三点以后太阳就会落山,天气转凉,山里比较寒冷。所以早点下山,免得身体受凉生病。

进入现代以后,祭祀虽然没有烦琐,但一些传统我们还是要遵守的。在扫墓的过程中,也有不少禁忌。比如,老人,孕妇,病人就不宜去扫墓。古代的基础设施没有现代完善,大多坟墓都在偏远的深山老林里。古代没有水泥路,清明又是多雨的季节,路上比较湿滑。容易造成体弱的人摔倒。

其次,现在由于环保观念的加深,传统的祭奠仪式有很多风险。燃放爆竹,烧各类祭祀用品。现在有些地方春天比较干旱,天干物燥,明火类的祭奠仪式可能会引发环境污染,或者森林火灾。因此我们在扫墓的过程中,提倡文明祭祀,用鲜花来代替需要用火烧的祭奠用品,这样既美观,又环保,还没有火灾的风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扫墓的习俗也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精简。实际上,人在世的时候,我们应该对我们的亲人好一点,人一旦死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做任何铺张浪费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清明扫墓,只是寄托我们的一份哀思,一份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是用任何祭奠用品都无法替代的。

总结:现在不少农村,还有铺张浪费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给当地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互相攀比的心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呼吁,在2023年的清明节,我们能够文明祭祀,让新时代的社会风气,取代旧社会的旧俗。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地区的丧葬礼仪,但过分愚昧迂腐危险的祭祀风俗,我们要进行抵制。还是那句话,人生在世要对亲人好一点,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文明祭祀,从你我做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