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wework办公室 关于印发《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

关于印发《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

#关于印发《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经区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东城区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    

综合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东城区商务局代章)

2023年1月17日       

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市领导联系服务“两区”重点园区(组团)工作方案》(市两区办字〔2021〕66号)和《促进“两区”重点园区(组团)发展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市两区办字〔2021〕93号),有力提升隆福寺园区产业融合度、文化引领度、开放活跃度,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家、北京市关于“两区”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在紧要处落好子,集中力量推进“两区”重点园区建设。充分发挥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优势,坚持“崇文争先”、文化赋能、文化引领,将“文化+”作为重要引擎,擦亮“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金名片,集聚园区发展强大动能。培育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打造文化消费鲜明地标,协同推进园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企业服务、招商推介、品质形象、管理效能全面提升,构建具有高度粘性的文化主题空间,树立“两区”建设特色标杆。    

(二)发展目标    

聚焦古今隆福、开放首都、国际地标、文化四合,全力打造隆福寺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协调共融的首都文化新中心”。    

——高端发展。聚焦文化产业链条的高端环节,推动园区文化产业结构升级、链条优化、效益提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重点推进区域内文化艺术资源联动,形成高雅文化艺术消费链条,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打造首都老城复兴典范和文化消费新地标,形成核心区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级文化消费目的地。    

——创新发展。构建以入驻企业为主体、文化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引导新型文化业态入驻园区并健康发展。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倡导文化消费、艺术消费和体育消费以及与之配套的带有文化符号的餐饮消费,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文化IP”,促进消费升级。    

——融合发展。高水平培育“文化+”新模式新业态,以科技赋能、金融加速、消费带动,实现园区文化产业对内融合、对外跨界,努力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实力。吸引更多优质“文化+”人才、企业入驻园区,致力于提升首都文化产业品质,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活力。    

二、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隆福寺园区地处东城区东四片区,北至钱粮胡同、南至东四西大街、西至美术馆东街、东至东四北大街,占地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功能区占地面积约6公顷,现有建筑面积约18万平米,包括隆福大厦、隆福广场、长虹影城等;胡同风貌区为西侧和东北角的平房民居,占地面积约9.5公顷。    

建设进展。园区采取片区式更新模式,分为三期改造,一期重点实施老旧楼宇提质增效,包括隆福大厦及隆福寺北里,已正式开业并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主要业态为文化金融企业办公和文化艺术消费,引进北京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华夏银行总行金融信息中心、北奥集团、北京国华担保、木木美术馆、联合办公WeWork、更读书社及知名滑雪品牌Burton等。二期主要围绕地铁织补地块开展区域建设,包括隆福寺东院、隆福寺南坊及长虹影城项目,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体验区、文商旅复合空间,预计2023年实现开业。三期拟开展平房(院落)申请式退租及恢复性修建,打造以博物馆、设计师工作室、国学馆、书吧等复合功能为主的四合院传统风貌区,目前正开展前期研究。    

三、重点任务    

(一)聚力项目建设,打造园区发展新引擎    

1.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稳步提升符合园区定位的有文化内涵的业态集聚,提升一期整体商业氛围。加快完成二期建设,重点推进隆福寺东院及隆福寺南坊全面竣工,同步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探索“数字+文创+消费”商业模式的新路径。加快完成长虹电影院外立面及内部改造,打造世界级环游天地飞行影院,承载文化演艺、文化展示、科技体验等功能,创意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预计2023年实现整体亮相,根据项目定位同步有序开展招商工作,促使隆福寺项目一二期业务板块形成联动。    

2.抢抓数字化机遇。推进“数字隆福寺”建设,聚焦消费者、管理者以及商户三类服务端,围绕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消费以及数字化运营等需求,构建APP/小程序、运营分析系统、内容发布系统、3D数据底座、大数据中台等八个功能模块,完成数字隆福线上平台建设。线下通过搭建数字化展示空间,并通过小规模、渐进式植入数字化手段,逐步建立隆福寺“未来媒体艺术体验地”、“历史与文化交融的潮流打卡地”等文化新标签。    

3.加快核心业态集聚。以文化展览和演艺两大业态为核心,以艺术展览、艺术装置、数字艺术、音乐演出、戏剧表演、街头表演为延展,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高地。文化展览业态方面,在木木艺术社区基础上,打造隆福寺数字展览馆,展示隆福寺近600年历史。演艺业态方面,加强与知名演艺机构合作,引进飞行影院、沉浸式戏剧、小剧场等更多演艺新空间。    

(二)突出文化赋能,彰显融合发展新形象    

4.打造隆福寺文化IP。依托演出场所、多元小剧场和故宫数字、环游天地等沉浸式数字场馆,加强与知名机构合作,形成艺术展览、专业演出、音乐演出、沉浸式戏剧、脱口秀等聚集的文化艺术娱乐体验区,打造沉浸式演艺新空间。立足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持续引入高品质文化金融服务企业,完善文化金融创新融合生态。多措并举全力打造隆福寺文化IP,推动文化赋能园区发展。    

5.构建文化融合范式。突出特色发展,引入市集、表演、品牌等文化活动,打造趣味、多样的步行可逛街区。汇聚各具特色的文创零售和创意商业品牌,增强体验感,将文化与创意融入生活,打造城市生活博物馆和体验地。利用公共空间,加强与文化资源、品牌主体合作,打造策展式商业空间。探索打造露营主题街区,利用室外规划空间设置外摆,增加商业经营丰富性,持续培育新的网红打卡地。提升园区餐饮业态,鼓励文化与餐饮融合,发展具备创意、多元特点的餐饮品类。    

(三)强化品牌培育,激发园区建设新活力    

6.建设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成立专业运营平台,筛选具备潜力的初创品牌进驻,利用平台资源扶持品牌发展,全力建设隆福寺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在园区内部以设置快闪店或活动的形式,给予品牌展示宣推空间,针对市场反馈良好的孵化品牌,匹配合适场地,支持开设独立店铺,推动初创品牌成长及连锁化发展。对已开有店铺且具备市场前景的小微初创品牌,通过平台资源赋能品牌形象提升和经营模式成熟。孵化HALF COFFEE半咖啡等更多具备拓展能力的品牌。支持Wework联合办公空间发展,为企业成长提供舒适便捷、个性化、高质量的办公环境。    

7.构建高效园区服务体系。实施园区“六单”管理模式,即政策清单、空间资源清单、目标企业清单、企业诉求清单、政策建议清单、政策及项目收获清单,进一步规范园区目标任务管理,推动政策和项目更好落地。围绕主导产业方向,组织召开园区座谈会、政策宣讲会,及时了解企业各类需求,完善配套政策,主动开展上门服务。汇总梳理重点领域、重点方向的政策需求清单,对涉及改革类的政策诉求,及时上报至区级和市级相关部门,争取形成针对性、精准化的服务支撑。    

(四)聚焦招商推介,培育招大引强新动能    

8.建立精准招商体系。科学绘制园区招商地图,主动引导资本向隆福寺园区集聚,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挖掘、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培育打造以文化为主题、金融为支撑、特色商业为基础的优势特色文化商业业态集群,实现特色化、错位化发展。探索并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园区招商服务、产业指导、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管理支持。    

9.提升招商运营成效。聚焦重点项目落地,保障长虹影院的旖飞环游天地以及隆福大厦的大麦沉浸式剧场、笑果、野有趣、福气小菓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完善产业规划,优化产业环境,培育龙头企业,全力培育建设文化金融、文化艺术消费沉浸式、可体验的示范产业链,形成“两区”可视化成果。支持园区完善配套服务,探索打造有颜值、有品位、聚人气、汇商机的地标物,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两区”打卡地。    

(五)优化园区品质,塑造首都文化新地标    

10.树立高品质园区形象。全面推动园区项目建筑风格与首都核心区风貌相协调,运用现代手法实现建筑风貌更新。深化与多个国际国内知名设计大师、设计团队的合作,开展建筑、景观、标识、广告位等设计,打造具有国际标准、隆福寺特色的文化街区。充分利用室内室外多元空间组合,打造趣味性和多样化的主题商业步行街,构建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新空间。研究隆福大厦东侧变电站改造方案,开展将变电站打造成为绿地广场(长虹北广场+变电站楼顶+周边拆迁区域)可行性研究。    

11.加强园区品牌宣传推介。深入挖掘园区亮点和特色,持续提升众多“两区”打卡地标物的吸引力和辐射力。通过举办高品质、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培育园区文化特质鲜明的消费新场景,不断扩大隆福寺品牌文化影响力,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持续开展品牌宣传。在主流媒体及微信、微博、小红书等新媒体加强推送,多渠道、全方位推广,持续强化隆福寺品牌影响力。    

(六)协同多元治理,探索园区运营新路径    

12.优化管理运营体制。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化经营模式,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建立健全精简、高效的园区管理机构,成立“隆福寺地区改造项目领导小组”,引入市场化运营主体——北京新隆福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全权负责隆福寺园区的开发建设、策划定位、招商运营和市场推广。    

13.强化市场化激励机制。研究更加灵活、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模式,探索研究在特定时期的新项目遴选、物业招商、广告招租等重要业务环节,引入推荐奖励、业务佣金、经营分成等机制;为特殊急缺人才提供定制式薪酬福利。未来结合市场及园区需要,不断完善运作及考核机制。    

四、实施保障    

(一)强化统筹协调    

发挥东城区“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实施、重要资源配置等工作,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隆福寺园区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任务分工表》,针对园区及企业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及时汇总整理,并报送区“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度。    

(二)加大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相关领域的突破性制度支持,推动一批试点改革落地,打造隆福寺园区先行先试优势。加强区级支持政策,推动各类政策集成,建立一套招商引资政策包,精准匹配市场主体需求,放大政策引导效应。    

(三)做好评价考核    

围绕三年行动方案落地,配合做好市级“两区”重点园区发展年度评价工作。落实新隆福公司主体责任,将组建高水平的市场化运营团队、完善园区公共配套服务、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等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激励指标,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充分激发园区创新活力与动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