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病毒学基本概念VP、PFU、TCID50简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vp试验是什么实验 经验分享:病毒学基本概念VP、PFU、TCID50简介

经验分享:病毒学基本概念VP、PFU、TCID50简介

2024-05-07 07: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经验分享:病毒学基本概念VP、PFU、TCID50简介

在1954年, J. F. Enders 首次提出了基于细胞培养体系的动物病毒分类方法,根据感染细胞后产生的不同效应将病毒分为以下4类:致细胞变性的病毒,致包涵体形成和细胞变性的病毒、致细胞融合形成多核细胞的病毒、以及那些不导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的病毒 。传统的从培养细胞中分离病毒的方法被认为是病毒检测和诊断的金标准,这一技术通常被用来与其它检测技术进行比较。

从培养的细胞中分离病毒,然后采用免疫荧光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已被成功地用于病毒的鉴定。目前最常用的病毒定量检测方法有以下三大类:用于病毒感染力检测的技术,如病毒空斑形成试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和免疫荧光等。不同的滴度单位表示取决于不同的病毒滴度测定方法,这些方法分为两类:物理测定方法(包括VP/ml)和生物学测定方法(PFU/ml、TCID50/ml等)。

VP:病毒颗粒(Viral particles),是有感染性(“活”)和无感染性(“死”)的病毒颗粒的总量。由于在病毒制备过程中,每次活/死细胞比率都不同,VP并不能反映有活性的病毒的数量。测定VP的方法是测定病毒颗粒在260nm处的吸光度(病毒DNA和蛋白的总吸光度中主要为DNA),1个OD值相当于1.1×1012个病毒颗粒。

PFU:空斑形成单位(plaque formation unit),代表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的总量,感染性滴度的单位表示为PFU/ml。检测方法是将腺病毒经过一系列梯度稀释后感染293细胞,病毒吸附后再覆盖一层融化的半固体营养琼脂,使病毒在单层细胞培养中有限扩散,通过统计空斑计算滴度。病毒空斑试验是使用最广泛的病毒滴度检测方法之一。

展开全文

PFU= 空斑均数 ×稀释度的倒数 ÷病毒量

TCID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指能在半数细胞培养板孔内引起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 CPE)的病毒量。空斑试验对于确定病毒滴度非常有用,然而有几种类型的病毒在培养时不会形成空斑。这种情况下,它们的滴度可以用TCID50, LD50, EID50 等方法检测,这些病毒感染细胞后虽不至于造成细胞死亡,但会在一定时间(5-20天)后让细胞发生变性。

基于TCID50的终点稀释法图示

测定方法是将病毒液作10倍系列稀释,分别接种细胞,经一定时间后观察CPE,以最高稀释度能感染50%细胞的量为终点,最后用统计方法计算出50%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方法相对PFU方法而言有几个优点,如速度是PFU的2倍,结果更具预料性,在不同操作个体间也更稳定。

TCID50与 PFU换算:PFU=0.7×TCID50的滴度。

过去几十年里,为了定量表征病毒样本发明了很多检测方法。传统的用于定量具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数量的方法比较费时费力,且往往重复性不高。为了克服目前检测方法中的这些局限性,仍然有必要发展新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分析方法,让使用者们可以简单快速的确定病毒的浓度,然而任何新的技术都需要对其效率、精度和线性范围进行仔细的评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