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ESD治疗附件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型刀型号 内镜ESD治疗附件之

内镜ESD治疗附件之

2024-07-17 1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代IT刀主要的设计要点就是在刀头前端增加了绝缘帽,为半球形陶瓷帽。既能防止深部粘膜损伤也能使刀在粘膜下层能够较好的活动。刀头长度可控,导丝长度为4mm.

2代IT在半球形陶瓷帽的内侧置放3个电极,使IT刀的横向切开速度更快。刀头长度可控,刀丝长度"4mm+0.7mm*3"。

IT-nano:将1代IT尖端帽的“帽子”缩小,即IT-nano(记不记得苹果公司的Ipod-nano,就是这个词).由于绝缘帽变得“瘦小”,在粘膜下层进行剥离和移动变得比较灵活,而且较1、2代IT刀更加容易“钻进”黏膜下层,方便操作医生进行ESD剥离操作。

勾刀:即HOOK刀。先端采用L 型设计,勾住组织纤维后实施剥离。由于勾住组织后向上挑起,不会侵入更深的组织,避免穿孔。虽如此说,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到头前端没有绝缘保护,进行剥离时还是风险比较大,稍有不慎容易切破肌层甚至是穿孔,所以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前端“勾子”可以进行旋转,刀头长度可控。L型刀头长度为“4.5mm+1.3mm”。

三棱刀:即TT刀。先端部的三角型切开刀设计巧妙,适用于ESD 的任一步骤,包括标记、预切开、切开、剥离等过程,还可进行止血。由于三棱刀的周边没有绝缘保护措施,所以切开剥离还是有风险的。实际工作中还主要是在POEM进行括约肌切开时选择使用,切开力度大,不宜粘刀。

Dual刀:刀丝可伸缩,并可在伸出和拉回状态下固定,实现稳固的切开。鞘管先端为绝缘的陶瓷设计,即使切开时鞘管与黏膜接触,也便于圆形刀头先端便于实施标记、止血等操作。

由于出刀和收刀的长度可以固定,一般在ESD操作时可以稳定操作,不至于出刀长短不固定时所引起的意外损伤及穿孔可能,而且在完全收刀后“陶瓷鞘头+小圆形刀头”的结构可以实现快速稳固的止血。这可能是Dual(双:出刀-收刀均可用)的意思吧。

Flex刀:由套管和螺旋状刀丝组成,柔软材质实现了各个方向的顺畅切开和剥离,刀头的环形设计增大了刀丝与黏膜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适当的切开速度套管先端的折叠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刀丝侵入黏膜下层。不过临床上习惯使用Flex刀的医生不是很多。

海博刀:Hybrid Knife,即水刀。ERBE公司依据水束分离特性开发研制的一款专为ESD设计的高频电刀。说是电刀,其实是“刀+针”的模式。因为水刀除了具有电刀的切割和止血功能外,在水刀的刀丝中央可以进行高压水束的喷射,达到局部黏膜下注射的效果。所以水刀是集切、凝、注射于一体的ESD附件,提高了ESD操作的灵活性,缩短了操作时间。具有I、O、T三种类型。

海博刀外观

注射水垫

切开剥离

FlushKnife/BT:Fujifilm公司设计研发生产的内镜高频电刀,同样具有切、凝和注射的效果,但注射的原理与水刀不同,水束是从导丝边缘喷出。目前使用的经验还不多。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有FlushKnife和/FlushKnife BT(球头)两种类型。

上视频,自己制作的学习课件

二、新型电刀

在了解上述电刀的基础上,得知近几年又有许多新型的电刀不断问世,我们便找了几件“新刀”拿到平台来简单学习欣赏一下。应该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的医生和研发人员深深致敬。俗语说“手巧不如家什妙”,是好的设备在推动者我们内镜治疗水平的进步。

下面看到的这几个产品都是出自PANTEX。

SB刀:即剪状刀,这种剪状刀为在双侧剪刀外侧绝缘,剪刀内侧设计切开电极,这样在ESD使用时可以夹住粘膜下组织并提起以后切开和止血,而且尽量避免副损伤或穿孔可能。

mucosectom刀与Swanblade

即管型刀,mucosectom刀的导丝在管型头的侧方,Swanblade则是在略微膨大的塑料管头包绕U型刀丝,膨大的塑料管作为支撑,防止导丝的误损伤和意外损伤。

mucosectom的外观

Swanblade外观

M刀

M刀的外观

上视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