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你不知道的TVB国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vb配音教程 专访丨你不知道的TVB国配

专访丨你不知道的TVB国配

2024-06-15 05: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两地在配音流程上的些许不同让林朗钧感到新奇。随着科技发展,录音设备不断升级,内地大多配音员都是“单挑”录音,即单轨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窝蜂”,所有人都得候着。一部四五十集的电视剧,演员需要耗费4-6个月的时间,但成熟的配音演员几乎可以在一周之内完成一个主角的全部戏份。

但TVB一般情况下仍采取“全场收”模式。

一张2-3米长的弧形桌子,前面放置一个麦克风,这个场口涉及的所有配音员都进入棚内,有主要台词的配音员坐在前面,后面则站着各种杂和次要角色。

从身后走到桌前,从站着走到坐着,林朗钧说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虽然在TVB待了十年,但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个好的配音员没有那么快能把自己的业务锻炼的很棒,我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我包容我。”

正如他说的话一样,林朗钧时刻展现出来的是一种谦虚的态度。起初面对我们的镜头,他表现的很紧张,说他没接受过采访,我们劝他“你要学着习惯”。希望他能习惯。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愿意忘掉过去,愿意学习,并不断学习的声音从业者值得每一个镜头的深入,也受得起每一盏聚光灯的照耀。

以下为林朗钧专访实录:

大家好,我是林朗钧

大家好,我叫林朗钧,来自香港,从2007年开始在香港TVB做国语配音员。涉及的主要业务是电视剧的配音,主要是TVB自己拍的电视剧,拍完之后除了在香港和广东省播出之外,面向全球,包括大中华地区的国语观众,他们在看的时候对(粤语)不熟悉,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把他们的对白“翻译”成普通话,这是我们主要职责。

如何进入TVB国配组?

TVB招人有几个途径,一是通过香港政府的优才计划,比如说公司向政府申报需要哪一类的人才,然后政府给配额,就能从内地引进。这个方式以外的人都需要有香港本地永久居民的身份才能做TVB配音员,所以这个约束还挺大的。就我这个人而言呢,2007年的时候很多前辈离开了国配组,当时需要一些男声,然后通过朋友介绍我就去应聘了。

当时就我一个人公司也不可能为我开一个艺员班(注:TVB许多配音员是通过TVB配音艺员培训班进入配音组),那怎么办呢?我就好像以前传统的学徒一样,前辈在前面配,我就在后面一边看一边学习。

就是通过这么日积月累的听、模仿、学习、复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积累。当然还有很多前辈对我帮助很大,比如苏柏丽、张艺、杜燕歌、张济平、刘印生、徐敏等等,他们都是对我很有启发的老师。

话说小时候怎么学普通话的呢,我父母普通话是相当不标准的。第一他们是南方人,第二他们是华侨,华侨普通话口音是非常重的,因为他们是印尼华侨,他们说话还涉及很多其他的方言,这个话在播音来说是完全不能要的。然后我晓得时候就特别喜欢看电视,我喜欢看《动物世界》,赵忠祥老师播的,在看的过程中,他说一句我就说一句,我的普通话就是在那个阶段学的。我天资不算聪敏,但是尽我自己所能学习,就这么一路摸爬滚打走过来的。

TVB国配的日常

一般来说我们每天从早上九点一直到凌晨2点,就是所谓的26点都是属于我们的工作时间范围之内。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大概能完成5集的剧集。平均来说,每一部剧集我们配音所需要的时间是两个半到三小时左右。其实这个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工作量也非常大。这就是TVB的一个特色吧。

TVB国配与内地配音的不同

在配音的流程这方面香港跟内地可能不太一样。我们大概有二十多个人都是属于TVB专属的配音员,都在TVB候命,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工作时间表,配音员看到时间表之后就知道今天我有活儿,大概几点到几点待在公司里。

跟内地会有一个本质的不同,我们不是单挑,我们是那个场口所涉及到的配音员都会进棚,有一张弧形的桌子大概2-3米长,前面就只有一支麦,主要的台词老师坐在前面,其他的配音员就站在后面,然后导配就会把片子先看一遍,大家就会看画面,看自己的对白,有什么需要的就要在这一遍之内做出所有自己需要做的(修改)工作。基本上就这么一次机会。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场景比较大,突出的主对白和杂声就可能单独收。还有比如涉及一些需要做音效的声音,比如说拿着麦克风啊、扩音器之类……会单独再开一轨,但是尽量还是收在一条轨内。

(但其实)这样做呢有利有弊。如果单轨把所有东西录完,确实会互相影响,很多台词是并不是你一句我一句接着说的,而是搭着说的,这个时候就要看配音员的功力了,如果处理的好,情绪把握得当,嘴皮子也没什么问题的话,这一场就会很顺利的一次过,也不用NG、也不用耗费自己的精力和情感,那如果真的不走运出现什么差错和纰漏的话,大家重新来也没有办法。这也是单轨录的一个不好的地方。我知道内地配音的话一般都是单挑,尤其是主要角色,一个人约一个时间段后然后把若干集数一次性全录完,我觉得这样是有它一定的好处的,这样这个配音员会很专心的做一件事。

所以大家做事的方法不一样,对配音员的要求也不一样,其实是各有利弊。

会有跳戏苦恼吗?

其实我们每天可能会涉及到2套剧集,2-3个月之内,就能把一套戏配完,其实还是能连贯的,特别是一些主角,台词比较多,当你在看到这个角色的时候,过去的记忆就回来了。但有时候剧集多的时候,可能前一套角色比较悲惨、情绪比较激动,配完之后爽的不得了,然后出来之后还没有把自己的情感舒缓下来,突然之间然后又被叫去配另一部戏,那个时候觉得自己脑子里好像有点分不开似的,好像两个人物交叉在一块了。

TVB腔是怎么形成的?

我想是因为我们服务的人群不同,我们配音的对象都是香港人,他们属于粤语区,而且香港的文化跟内地不是太一样,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思维方面也不是很一样,这个东西反应到语言当中。粤语有一个特点,它有很多倒装句,会把结果放在中间或前面,说完结果再说原因。这就导致了我们说出来的话跟普通话有点不一样,这可能就是TVB腔的来源之一,主要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一样。

在内地的话这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为大家说的都是标准普通话,在表达语句、情感抒发也好,跟大家生活当中是非常贴近,没有违和感的。所以这就是两边国语配音员语句不同的原因。

还有一个腔调方面的原因,以前TVB招的很多老师是在香港生活了很多时间的他们可能不太会说粤语,但是能听懂。他们知道香港人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有什么腔调,代表着什么情绪,在配音的时候他们就能更容易理解这个人物当时处在什么样的思想状态下,能够迎合他们的嘴型和身体动作。这也可能导致了一些腔调,但是这个腔调不是为了做出这个腔调而做的,而是为了贴合画面,如果在配的时候不管不顾,就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对喜欢国配和喜欢自己的朋友们说句话

首先,感谢大家关注TVB国配,也很感谢很多小伙伴对我的支持,我虽然在TVB待了十年,但其实十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个好的配音员没有那么快能把自己的业务锻炼的很棒,当然也有个人资质的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我包容我,当然也要支持TVB国语配音组,还有对于整个配音行业,希望大家有更多的包容和支持。特别是我来到内地之后,我看到非常多的年轻人和老师对这一行是充满热情的,大家都很想尽全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我觉得大家不要担心,以后会陆续有好的作品推出来,只要有作品、有角色派到我们手上,我们就会尽全力把它配好。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大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