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有什么不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raditional和standard区别 传统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有什么不同?

传统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有什么不同?

2024-01-08 08: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贸专业在读,学了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商务环境不久。国际贸易理论实在太多,挑了几个最重要的大概写了写,欢迎讨论评批指正。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

这些理论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

绝对优势理论是指两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存在绝对差异,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因此两个国家进行劳动分工,每个国家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再进行交换,这样可以提高两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并且从交换中获利。

比较优势理论是绝对优势理论的延续,解决了如果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都处于绝对劣势,为何还会有贸易产生的问题。简单的来说就是,尽管A国生产X和Y都消耗比B国更少的人力,但是A国在用相同的人来生产X的时候(与B国相比)就放弃了更多的Y,所以A应集中力量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B应集中力量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利。

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丰裕程度不同,充裕的要素价格相对便宜,稀缺的要素相对价格高昂,一个国家出口用其相对富足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生产的那些物品。

现代贸易理论出现主要是因为传统的贸易理论有众多假设,导致很多现实中的现象没有办法得到解释。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就因为无法被要素禀赋理论解释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空前的讨论。任何理论的发展都是不断对之前的理论进行修改,渐渐放开各种前提假设的结果。现代贸易理论对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的修改和延伸主要包括:市场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增加了产品、要素和国家数量,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获取和进步对贸易影响的研究。

传统的贸易模型都关注供给方而忽略了需求方,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方面寻找贸易的原因。他认为各国对于产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两个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对于产品的需求可能更接近。企业首先满足国内需求,剩余的产品将出口到有相似需求的国家。这解释了H-O模型不能解释的问题:为什么有着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仍然会进行贸易。

弗农在1966年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考虑了技术对贸易的影响,将要素禀赋理论从静态发展为动态。其大概内容是:当一种新产品刚刚诞生时,往往需要特殊的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会在较为发达的国家生产。当这种产品成熟之后,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则会转移到不太发达但是劳动力低廉的国家进行批量生产。这种理论可以解释国际间的产业转移现象。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用不完全竞争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产生的原因。这个理论假设了规模报酬递增,也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越多则获利越多。另外由于资源的限制,每个企业都只能生产有限的产品。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偏好不同,因此当各国的市场扩大时,相似但是有差异的产品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也是产业间贸易产生的原因。

最后写一个波特的钻石模型。相信学经济的没有不知道波特的,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要素: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除此之外,还有不可控的机会和政府的干预。只有这6个因素的协调配合才可以使得某个产业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新理论的出现就是因为总会遇到现存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需要不断放松原来的假设、提出新的思考,从而能不断向现实靠近。新贸易理论就是踩着传统贸易理论的肩膀,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更近了一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