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作品《见字如面23年》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olidworks修改坐标系方向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作品《见字如面23年》赏析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作品《见字如面23年》赏析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作品《见字如面23年》赏析|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获奖作品写作方法点评(之二十一)|工人日报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字通讯:《“见字如面”23年》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陈安庆 叶洁

编者按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叶洁为大家点评解析发表于2017年3月18日工人日报公共道德第六版的新闻通讯《“见字如面”23年》。这篇新闻作品,由记者康劲撰写,获得了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

这篇获奖通讯作品通过一对平凡夫妻23年共同写下的“家庭日记”,在聚少离多和牵肠挂肚的叙述中,在“见字如面”的纯情家风里,传递着深远的情感。

报道见报后,工人日报两微一端平台,几天内阅读破百万,被赞为是最能普通代表中国人的爱情故事、展现平凡职工情感的“最美留言”。2018年,这个故事被推荐为“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重点选题。全文共1489字,文风质朴、语言简练、娓娓道来,从细节落笔讲述动人故事,很适合媒体从业人员和广大新闻爱好者学习借鉴。

原稿+精评

标题:“见字如面”23年

【评析】标题精致,匠心独具。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更好地发挥引导读者阅读的功能,将新闻报道中最主要的事实,用准确、简约、贴切的语言表达出来。“见字如面”常见于书信写作,是因为什么不能直接见面,只能“见字如面”,并且23年之久,设下疑问。

段落1:“全忠,2月14日,咱们一家三口站台上见。”这是一本普通家庭日记本上的留言。这样的日记一写就是23年,用掉了12本日记本,留下6820多条只言片语,长达24万余字。

【评析】以在家庭日记本上的直接引语作为开头,亲切的称呼,特定的日子,一个约定,充满生气而真实朴素的话语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23年、12本日记、6820多条留言、24万字,四个数据的引用,让这个约定显得更加郑重,同时交代了“见字如面”指的就是家庭日记留言。

段落2:写下这段留言的妻子叫任亚娟,是兰州铁路局兰州客运段武威南车队队长。丈夫李全忠,是兰州客运段宁波车队副队长。虽然同在一个单位上班,但因为从事不同车次的客运管理工作,夫妻两人在家碰面的机会少之又少。1995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不久,甜蜜的家庭生活就被忙碌的工作带走了――夫妻二人一个值乘北京列车,一个值乘乌鲁木齐列车,每隔3周才能相聚一次。

【评析】承接上文,交代故事人物,点明主人公身份,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工人家庭。新婚夫妻,聚少离多,一位往东到祖国的心脏,一位往西到祖国的边疆。简单的话语,描述了这对夫妻每3周相聚一次的家庭生活,凸显出了二人见面的艰难,表明列车工作人员的恪尽职守的职业责任感。

段落3:“那时候哪有手机、微信这么方便的沟通平台?我们就把家里需要办的事情都记在日记本上交代给对方,一来二去,日记本就成了我们两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纽带。”任亚娟回忆说,他们出乘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日记本有没有留言。“看到了熟悉的文字,就像见到了本人一样。”丈夫李全忠这样形容。

【评析】借用妻子的话,写出使用日记交流的原因。“第一件事”从细节落笔,显示出这对夫妻之间的爱意,而丈夫的话更是呼应题目“见字如面”。从细节落笔,描写出在聚少离多情况下,二人的感情未减分毫。

段落4:翻开一本本泛黄的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夫妻二人23年来的点点滴滴。如今,这些留在家庭日记上的“微记录”,被同事们翻出来,赞为“最美留言”。

【评析】“密密麻麻”“点点滴滴”更是让这篇文章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夫妻二人之间,家长里短,积攒起来的一件件小事更为动人。23年的坚持,让这些记录显得更加珍贵。同事们阅读后的夸赞,从侧面写出了这些生活片段打动人心。

段落5:“亚娟,昨晚在列车上没合眼吧?一回来就趴在沙发上睡着了,看着好心疼。你最喜欢的冬果梨汤熬好了,在茶几上,醒来记得喝,我先出乘去了。”

“亲爱的,这两天武威温度下降得厉害,你的毛衣毛裤我洗好放在卧室第一个衣柜里了。记得穿上,保重!”

“全忠,女儿说什么时候咱们一家三口能坐在一起吃上你做的臊子面?我都不知道哪一天,心凉!”

“亚娟,你荣获全局十大‘最美贤内助’,真替你高兴。但我觉得这个奖,颁给我也合适呢,哈哈!”

……

【评析】从日记中选出四条留言,丈夫对妻子的心疼,对妻子喜好的了解,蕴含在其中,妻子对天气的细心关注,对丈夫的牵挂,转述女儿的愿望,让这对夫妻之间的生活变得真实可感。“心凉!”简单的一个词语加上感叹号,让这个家庭聚少离多的心酸跃然纸上,丈夫调侃的话语“这个奖,颁给我也合适呢”从心酸中反衬出这家人的互相关爱,平凡家庭的温情。

段落6:“现在翻一下,23年的心酸与牵挂历历在目。”李全忠说。

【评析】直接引用丈夫的话,用户最简单朴素直接的话,写出心酸感受。

段落7:23年,经历了传呼机、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不同的通讯工具,但是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比不上“见字如面”的纯情与质朴。随手写下的留言,笔笔写出的爱意,期待与牵挂,相知与守候,与子偕老的“家庭心灵史”尽在其中。

【评析】通讯工具的变化,侧面描写出了通过文字交流的时间跨度之长。通讯工具一直在变,“见字如面”的交流方式没有变,家人之间的感情与温暖没有变。“随手写下的留言”确是家人之间的爱与牵挂。用“家庭心灵史”来形容这24万字的日记很恰当,这24万字的日记承载了这个家庭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

段落8:每到春运、暑运和黄金周,正是家家团圆或是休闲度假的时候,但对于这对夫妻来说,却是最繁忙的时候。女儿李卓蔚,已经21岁了,在她的记忆里,一家人却没有一起过过一次春节。

【评析】“女儿21岁”“一家人没有一起过过一次春节”与春运、暑运、黄金周这样阖家团圆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对夫妻的忙碌换来了大家的团圆,却不能成全小家的团聚,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更显弥足珍贵。

段落9:任亚娟的父母去世得早,公婆也在客运段上班,李卓蔚很小就没人带,平时只能将女儿寄放在邻居家,到了春节就送到陕西姨姥姥家。“别人家的小姑娘都是捧在手心里养,我们却是‘散养’,真是觉得对不住她。”一提到女儿,任亚娟的眼里总是泛起泪花。

【评析】“寄放”“陕西姨姥姥家”因为父母太忙,不得不寄人篱下的女儿,捧在手心与散养的对比,朴实地描写,衬托出夫妻二人在为客运事业的付出。一个细节是,这对夫妻已经是公婆之后的“客运二代”,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一种传承,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一种传承。

段落10:懂事的女儿不仅没有埋怨过父母,还做起了他们情感的“联络员”。她在家庭日记本上识字、认字、写字,渐渐地也开始留字。

【评析】用“联络员”一词来定义家中这个小姑娘,通过识字、认字、写字、留字,侧面写出女儿不断长大,也对这个家“见字如面”的方式进行了传承。

段落11:高三那年,学校开家长会,夫妻俩都在列车上值乘检查。李卓蔚既没打电话也没发短信,在家庭日记本上写下了一条留言:“爸妈,后天要开家长会,我英语竞赛考了全校第2名,想着让你们看看我的成绩!”

【评析】女儿的小小愿望,存放在了这个家庭日记本上,没有电话和短信,细节描写,写出了女儿的懂事,对于父母工作的谅解。直接引用女儿的留言,呼应上文,女儿开始留字,开始传承这样的家风。

段落12:3天后,出乘回家的妻子任亚娟一进家门就发现这条留言。“觉得自己这父母当得太失职,孩子都长这么大了,可我们参加家长会的次数却屈指可数。”任亚娟低头抚摸着家庭日记本,心里泛上一阵酸楚。

【评析】3天,与女儿的家长会擦肩而过,仅仅一天,女儿没有打电话或者短信提出要求,而是留在了日记本上。“一进家门就发现这条留言”与文章开头丈夫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日记相呼应,写出了一家三口对这本日记、对彼此的重视和在乎,没有直接写亲情,但亲情已跃然纸上。“低头”“抚摸”用动作描写,写出母亲的愧疚。

段落13:忙碌的工作依旧,但今年新年以来,家庭日记本上的内容更多了。

“爸,我跟着电视学,做了一盘您喜欢吃的红烧肉!您回来尝尝!”

“爸妈,我在网上给你们定了一款对戒,样子暂时保密,不过保证你们喜欢!”

……

【评析】日记本上内容的增多,没有直接点名是女儿的加入,引用两条留言,暗示女儿对“见字如面”方式的传承。女儿给父亲做了他爱吃的红烧肉和上文女儿想吃父亲做的臊子面呼应。女儿没有说过自己的心酸,为了这个家庭默默付出,就像这对“客运父母”一样,对客运事业默默付出。

段落14:2月14日,李全忠乘坐K1040从宁波返回兰州,妻子却要乘坐T6601次列车前往武威。女儿带上精心挑选的对戒,一家三口相聚在了兰州火车站站台上,而这次相聚只有短短的37分钟……

【评析】在元宵节的前一天,刚到站的丈夫,即将出发的妻子,为父母带来礼物的女儿,这37分钟的相遇,在这个家庭显得更不容易,照应开头母亲写在留言里的一个约定,正是“见字如面”,三口人对家庭日记,对彼此的爱,才有了这37分钟的短暂相聚。

段落15: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一家三口仍旧在用“见字如面”的方式守护着纯情家风。浸润在字里行间的牵肠挂肚,还将在家庭日记本上延续。

【评析】“见字如面”已经23年,这个家庭把这样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这是一个家庭爱的传承,也是这个小家“奉献精神”的一种传承,也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爱的传承。

赏 析

1.为何《“见字如面”23年》能获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一等奖?

《“见字如面”23年》一文,从“家庭日记”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入手,描绘出一个聚少离多,但彼此在意、温暖的三口之家,以亲情之美、家庭之美、人性之美和劳动者的温暖情怀,带给读者久违的感动。记者用简明的文字,一个个小细节,一句句质朴的话语,让这个平凡劳动者家庭的故事,最普通也最打动人心,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1)精心选材, 善捉活鱼

习主席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道,“你们的心贴着地气,你们的文笔才有灵气、才气,也正是你们的情和老百姓相亲相连,你们的作品才充满了人气和精神气。”《“见字如面”23年》,就是这样一篇透着人气和精神气的文章。选取老百姓身边最接地气的题材,“客运三代”、一个家庭23年日记留言的坚守与传承,引发了社会强烈共鸣。

据了解,2017年2月14日,记者在兰州火车站采访时,获知兰州铁路局兰州客运段的一对双职工――李全忠、任亚娟夫妇和自己的女儿,刚刚在站台短暂团圆了37分钟。而一家人“筹划”这次相见的方式居然不是通过手机或者微信,而是用家中的“留言本”断断续续写下的几条留言。进一步了解后得知,这种“见字如面”的情感交流,一家人已经坚持了23年。“巧遇”来的线索,引起记者极大的兴趣。

当然,采访之路并不顺畅,记者登门采访,与受访者心连心,面对面,深入交谈,挖掘采访背后的故事。该报道发出后几天阅读破百万,在数月时间读者转评不断,被点赞为是最能代表普通中国人的爱情故事、展现平凡职工情感的“最美留言”。

2)举重若轻,守正出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该报道符合“新春走基层”的系列报道选材,也是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体现,通过一条条家书留言,记录的是一对夫妻23年里聚少离多、牵肠挂肚的平凡故事,传承的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优良家风。

所谓守正出新,守正,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的正道;出新,就是要求文章不断创新,有新意。小人物之所以小,不那么起眼,就是在于大家太熟悉了,容易被忽略。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可正是在平淡中让人们不断品出滋味。马克思说过:“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23年如一日的见字如面,正像这滴露水一样,凝结着这个家庭的小欢喜;也正是这份共情,感动了千万网友。

不得不感慨,在万物皆媒的今天,语音、电话、视频,方便快捷,却似乎有些冷冰冰,手写的文字,或隽秀或歪曲,字里行间却透露出浓浓温情和暖意,快餐化时代,我们需要这种慢来浸润我们的心,让每滴露大放异彩。

见字如面23年,物的变化和留言习惯的不变,正是在这种对比反差中,家书的传承更有力量,也让这篇报道形式有了新意。

3)语言质朴,以情动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能沉溺于鲁迅所批评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本文记者就跳出了“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记录着人民的悲欢,“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全忠,女儿说什么时候咱们一家三口能坐在一起吃上你做的臊子面?我都不知道哪一天,心凉!”

“亚娟,你荣获全局十大‘最美贤内助’,真替你高兴。但我觉得这个奖,颁给我也合适呢,哈哈!”

“爸,我跟着电视学,做了一盘您喜欢吃的红烧肉!您回来尝尝!”

“爸妈,我在网上给你们定了一款对戒,样子暂时保密,不过保证你们喜欢!”

亲情、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无时无刻都能牵动起我们每个人敏感的神经,一口臊子面的念想,一盘红烧肉的期盼,一句抱怨,一句夸赞,言语里流露的都是浓浓的思念和爱恋。

引语是家庭留言中常见的“对话”,不虚浮、不煽情,记录着普通人的爱情和纯情家风,让人感动。记者善于汲取生活化的语言,通过群众话语展现报道主题,把家人的性格特点、互相关爱的亲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4)全媒传播,扩大影响

据了解,2017年3月18日,该报道刊发后,受到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工人日报微信、微博和客户端几天内的阅读量突破百万,此后数月的时间里,网络上的阅读、转发、评论持续不断,读者的留言超千条,被点赞为是最能代表普通中国人的爱情故事、展现平凡职工情感的“最美留言”。

此外,2018年初,多部门以《24万字,写就“最美情书”》为题,将这个故事推荐为“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的重点选题,全国超百家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20多家卫视频道、广播电台和地方电视台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追踪报道,让这个“见字如面”的新闻故事家喻户晓。

新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内容为王之下,需要借力使力,通过全媒体平台,扩大报道影响力,让报道履行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责任和使命。

2.如何进行春运报道选题策划?

年关将至,春运又一次被提上日程,火车票一票难求让人揪心,春运报道选题创新也让不少新闻人烦心。《“见字如面”23年》的报道,不仅感人至深,而且让我们觉得耳目一新。今年,我们如何迎接春运“大考”?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春运,不变的主题:

1)春运故事:车站发生的春运亲情――爱情―友情――爱的故事

2)挚爱家乡:城市――乡村――乡愁 ――思念――车票、机票

感情是不变的主题,家乡是永恒的思念,春运报道离不开一个“情”字。路为纸,地成册;行为笔,心当墨。行走大地,情住笔尖,关注春运一线,那些普通而又伟大的人们:

铁路、铁路工人――值守与养护、电力、警方春运安保、铁路列车员、空姐 、高姐、安检员、绿皮车上茶炉工、一个人的警务区、一个人的车站、老铁警的“最后一次春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各不同。一句句贴心留言,成了23年家风的传承,好故事好报道就蕴藏在为这个新时代砥砺奋斗的普通人身上。

二、春运,新变化

首轮售票高峰/ 破解购票难 / 抢票大战 /旅客发送量 / 是否创历史新高?/ 回家―民生大事

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备战情况――春运便民利民:新措施/新做法/新技术/新服务/ 新赋能

春运新增的“黑科技”:科技春运――提质增效

春运公路出行指南:教你如何避堵

探秘春运列车餐车盒饭:品种/美味 / 家乡饭菜/价格 / 质量 /民生 /口碑 /欢迎

广东――广西:农民工骑摩托千里返乡

体验火车站售票员工作:一年到头无空闲

打击黄牛党:关注警方破获倒卖实名制火车票案件――买票囤票被拘――抓获票贩子―火车票造假者

“黄牛”黄了?春运火车票背后的博弈,抢票加速包,令人烦恼

三、2020年春运报道注意事项

1、建议媒体可以通过大数据搜集与梳理,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使用户通过数据可以掌握各项指标内容,合理规划个人行程。

网络媒体可以多搜集整理一些春运信息,及时滚动与更新,发布机票价格变动信息,帮助大家合理解决春运买票难的问题。在以各类图表为主的报告中,提及春运热度指数、春运出发量城市排名、节前售票热门区段等信息。

2、春运新闻报道中,对购票信息、人流量变化、春运安全等需要持续性关注,同时,对春运中出现的一票难求、黑出租、黄牛倒票、扒手等现象要保持新闻人的敏感性。

这不仅是因为这类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更体现出新闻从业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担当。

3、对春运的新闻报道要关注人。除了展现春运期间的客流变化、购票信息、披露春运期间犯罪行为以外,还要多做一些针对平凡人的个人报道板块,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报道风格。

多关注一些平凡而不平庸的个体。将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回家故事及背后蕴含的感情线展现在读者眼前。比如央视《新闻联播》春运期间曾经的新闻板块《百姓自拍》,通过一个个不专业却很真实的镜头,记录了一个个平凡人的回家之路。主角吴晓芳,记录了自己回家参加妹妹婚礼的经过,老家的风俗缝被子、放鞭炮、“抱桥”等习俗都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十分亲切。

用镜头记录个体与家庭的回家路,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使人物形象立体化呈现、新闻事件连续展现,以温情为主调,展现时代背景下不同群体的回家故事――重点讲述春运路上的感人故事。

4、在突出新闻性、服务性和互动性的基础上,对视频直播、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新媒体形态和技术的运用。

例如充分利用人口迁徙方向、车站客流量变化等数据,制作并展现多张示意图和表格,使新闻形象生动。综合运用动漫图画、3D新闻、动新闻等报道形式,激发用户阅读兴趣。

5、过技术实现新闻产品创新、报道内容创新,彰显媒体责任。全景航拍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新闻报道视角,增加了用户的现场感。通过无人机拍摄各地车站及公路场景。航拍记录了中国人的回家方式。

例如每年春运期间,在珠三角打工的十几万外来务工人员都会选择骑摩托车回家过年,“铁骑大军”成为记者们熟悉的报道主题。广东广西的媒体可以安排无人机航拍,展现春运骑行长龙,也可以贴近、更深入地报道这个群体和他们背后的故事。

6、在抓故事抓闪光点的时候,注意做好报道策划。还要注意做大量的前期调查和采访,在选择新闻焦点后,通过对春运路上主人公生活中的点滴事件的展现,体现人物的个性与光芒。

7、注意把好新闻策划中的共性与特色。地方新闻全国化,全国新闻地方化。

每个地方的春运,既有区域的特征,又有全国性的看点。每个地方的鲜明的春运新闻,在其他城市必然也有强大的收视和阅读需求。或温馨或悲苦,或欢喜或哭泣,或忙碌或悠闲,或期盼或失望,或坚强或无助,展现出家乡情、故土情,亲情与情感。

8、要掌握春运的基本特点,春运客流主要是以学生流、民工流、旅游流、探亲流等为主的客流高峰。

节后高峰期相对集中,预计客流高峰出现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农历正月初三、农历正月初六、正月初九、和农历正月十六,也就是俗语说的“三六九,往外走”。

一般情况下,春运的节前运输安排通常在每年腊月十六号开始,民工开始放假,陆续乘交通工具返乡。每年春运,铁路运输是重中之重。建议报道特派记者,分赴公路、铁路、海港、空港多路发回连线报道,形成海陆空多方位报道,增加报道声势。特别注意聚焦春运首日情况,展现镜头下的春运车站。

9、如何让周期性主题报道摆脱重复建设?不再只专注横向内容上的扩展,而是更多探索纵向模式的创新。

建议做一个《回家的礼物》,春运路上给家里和亲人带了什么?挖掘礼物背后的感人故事――探索式故事挖掘,开放式剧情延展。

(声明:本文为南方传媒书院陈安庆、叶洁独家稿件,谢绝、严禁转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