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语臆】聊聊女士战斗曲拉丁语:就完整分析一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erendipity歌词翻译 【原神语臆】聊聊女士战斗曲拉丁语:就完整分析一遍

【原神语臆】聊聊女士战斗曲拉丁语:就完整分析一遍

2024-01-17 11: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月13日HoYo-Mix在网易云音乐发了新OST

        咱们来看一下新OST里有这么两首。

这两首是女士周本战斗曲的部分。这两首曲子里有人声唱词,而且是拉丁语。

        官方也放出了拉丁语歌词,而对应的中文翻译在当日12:10之后被网易云音乐撤下,是否恢复不同人给出的答复不同,截至笔者写文的时候还是有的人能看到翻译有的人看不到。

        但至少官方给出了中文翻译,咱们结合中文和拉丁文歌词一起来看一下。

        咱们一段一段看,先是冰的阶段,【Chrysalis Suspirii 哀息之茧】。

        第一段:

        Cinis est cor meum

        我心为冷烬

        Horrentis frigora

        令人战栗的寒冰

        Quod ego austeris:

        我如是呼求:

        Dies irae, finis!

        震怒之日,结束吧!

        第一行第一个词【cinis】意思是“冷灰”,一般英语的词典都会写的是“cold ashes”,但是这个是单数,做复数可能偏向于“废墟”或“被火烧过的城市”。

        【est】是系动词【sum】的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直陈式,在这里作为系表结构的系动词,对应官方中文翻译(后简称“官中”)的“为”。

        【cor】的意思是“心”,中性名词,单数主格。【meum】是第一人称所有形式(possessive)【meus】的中性,修饰【cor】,【cor meum】的意思是“我的心”,对应官中的“我心”。

        【cinis est cor meum】这句就如其字面,很直白。多说一点就是“我心为冷烬”一般的语序可以是【cor meum cinis est】,这里把系表部分【cinis est】提前可能是为了唱歌修改了语序。

        这里开始预警,第一行是全曲语法最正确的,后面就开始乱了。

        【horrentis】是【horrens】的单数属格,【horrens】是动词【horreo】的现在分词,【horreo】的意思有“竖立,站直,战栗,寒战”。【frigora】是中性名词【frigus】的复数主格或复数宾格,【frigus】的意思有“冰,寒冷”。

        这第二行不看歌词,看官中给的“令人战栗的寒冰”,从意思来看,“寒冰”作为名词,应该是和前句“冷烬”是并列的。结合官中看,第二行这两个词出现了几个问题。首先是格,【horrentis】是单数属格,在这里就不应该是属格,主格就够了,不用变成属格,笔者怀疑这里是跟这个词的复数阳性/阴性主格【horrentes】混淆了,或者是机翻痕迹,后面会继续说。【frigora】是个中性复数主格,即使【horrens】使用复数主格,也应该变成中性的【horrentia】;但是前面【cinis】和【cor meum】都是单数,【est】也是单数,所以这里“冰”用复数的【frigora】就很怪,但是写歌是可以接受的小问题。

        所以说,想表达“令人战栗的寒冰”,接纳单复数混用的话可以是复数的【horrente frigora】,如果严格性数格一致的话,应该是【horrens frigus】,就是少了两个音节,唱起来没那么好听了。

        第三行直接令笔者在三天内经历了困惑、恐惧、失望、惊吓、震惊和无奈。

        在笔者看来,【quod ego austeris】就像一个罗马士兵喝醉了酒躺在路边,随口嘟囔的胡言乱语里的半句。

        这可不是无中生有,这个【quod ego austeris】可是有来头的。众所周知,《圣经武加大译本》(Sancta Biblica Vulgata, 圣经拉丁语通俗译本)是有不同抄本的,还有出版的编排校对的区别,还有不同时代标点符号发达程度不一样的区别。总之,【quod ego austeris】出自某个某修订的武加大抄本,路加福音19:22。咱们看一下原文。

Dicit ei de ore tuo te iudico serve nequam sciebas quod ego austeris homo sum tollens quod non posui et metens quod non seminavi.

—— 路加福音 19:22 武加大译本 未修订版

Dicit ei: "De ore tuo te judico, serve nequam. Sciebas quod ego homo austerus sum, tollens quod non posui, et metens quod non seminavi."

—— 路加福音 19:22 武加大译本 教会修订版

        这句话的汉语意思是{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

        这两个不同版本的武加大抄本的区别挺明显的,未修订的写的是【quod ego austeris homo sum】,修订版写的是【quod ego homo austerus sum】。这个从句对应的是“我是严厉的人”,因为【homo】(人)是阳性单数主格,所以用阳性单数主格【austerus】(严厉的)修饰,而古典拉丁语习惯把形容词放在被修饰名词的后面,所以【homo austerus】表示“严厉的人”。未修订版本的【austeris】是【austerus】的复数与格或夺格,明显是错误的语法。

        路加福音第19章这里讲的是著名的“十锭银比喻”,耶稣跟门徒打了个比喻,说有个贵胄在远行之前找了10个仆人,分别给了他们一锭银子,让他们去做生意,等贵胄回来后,一个仆人说他做生意用一锭得了十锭,一个仆人用一锭得了五锭,于是贵胄让这两个人分别管十城和五城。然而有个仆人把那一锭银子一直握在手上,贵胄很生气,这个仆人辩解道:“我知道您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所以我怕丢一直把银锭攥在手上等您回来交差”,然后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交给银行,等我来的时候,连本带利都可以要回来呢。”便把这个仆人手里的一锭给了那个得了十锭的人。

        咱们不讨论这里的宗教隐喻,就说【quod ego austeris】出现在这首曲子里到底是为什么呢?笔者想了好久也没想明白,然后看了一眼官中:

        Quod ego austeris:

        我如是呼求:

        笔者倒吸一口凉气,表示不是翻译不翻译,而是毫无关系吧……这怎么看都是语法错误的半句话,怎么能表示“我如是呼求”呢?

        然后笔者寻思着,意识到外网官方只给了拉丁语歌词,没有给翻译,所以会不会有外网懂哥翻译了呢?然后笔者就在Reddit上发现一个帖子,帖主说他“机翻了一下”。然后笔者看了一眼他的“机翻”,发现【quod ego austeris】被翻译成了“I was demanding”。这不就是“我如是呼求”吗,他机翻怎么翻出来跟中文一样的意思呢?

        然后笔者就反过来找把【quod ego austeris】机翻成【I was demanding】的网站,果不其然。

        从时间来看,女士战斗曲是2021年9月实装的,7月8月就有陈致逸老师的唱词demo泄漏,加上疫情保守估计,这个拉丁语歌词也是2019年-2020年这两年写成的,所以这条2019年10月3日在翻译网站MyMemory的“人工翻译”很可能被某些翻译网站爬到,而孙宇老师在查阅翻译软件时,被一段机翻所误导。

        这只是笔者的推理,不保真。

        这个MyMemory是个什么玩意呢?

        一些用的人比较多的语言,比如英语,在这个网站上看的人多,可能发现错误就改掉了。这个网站门槛有点低,基本上注册的人都能改,能改成正确的也能改成错误的。在现实生活中,外国人需要用到拉丁语除了装逼也就宗教和科研两大场景,所以这个网站上的拉丁语内容很大一部分都是圣经武加大译本的文段,而【quod ego austeris】本身是个语法错误,所以看到这突然不懂的来查了也正常,可能哪个倒霉的查了之后点了那个“Edit”,加了一条奇怪的“人工翻译”,然后误导了无数人吧。

吹,就吹吧

        可悲的是,笔者发现这个网站的诸如拉丁语的“冷门语言”类似错误粗略目测高达七成八成,可能不少机翻狗皮不通就是被这种号称有“人工翻译大数据”的网站坑了吧。        所以这里还是建议自己学学拉丁语语法,机翻一定会闹笑话的。【austeris】换成比如【procavi】(请求了)听起来也还行,至少符合“我如是呼求”的意思。

        接着说回来第四行【Dies irae, finis!】,这里【dies irae】也是一个习惯用法,表示“震怒之日”,【dies】是“日子”,【irae】是【ira】属格,【ira】意思是“愤怒”,【dies irae】(震怒之日)是天主教的一首记叙经,描写的是天主审判灵魂的日子,不能通过审判的会被扔进地狱,受到火的审判。

        这里官中给的“我如是呼求:震怒之日,结束吧”可能指的是炎之魔女的经历就像被神不公的审判而妄受地狱的火燎,呼求这种生命之火燃烧的痛苦的结束。

        所以这个【finis】,可以是名词,意思是“终结,结束”,但是解释成名词的话,就变成了“震怒之日和结束”,【finis】本身也可以是动词【finio】(结束)的第二人称单数。如果是“结束吧”这种祈使,应该用命令式,第二人称单数的【fini】,或者用虚拟式的【finiat】,表示类似英语的情态“May it finish”。【dies irae】是个第三人称,可能原本写词的时候【finis】就是当名词用的,如果是动词也应该是第三人称单数的【finit】。

        所以这才说完第一段四行,就是炎之魔女内心已如烧尽的冷灰和令人战栗的寒冰,并呼求这种痛苦的结束。

        第二段:

        Lucis, lapsus

        壮丽,迷误

        Fatua, caeca

        荒唐,盲目

        Saeva, folles

        狂怒,愚妄

        Commedia dell'arte

        面具人的舞剧

        整体地看,从前数六个词应该都是修饰【Commedia dell'arte】,这是意大利语,就是愚人众的原型“意大利即兴喜剧”,这种戏剧的角色一般都会带着面具,用面具来区分“定性角色”,比如“博士”、“女士”,类似京剧的脸谱。实际上,【Commedia dell'arte】追溯语源的话,拉丁语应该是【comoedia de illa arte】 念快了跟现代意大利语读音差不多,就当成阴性的拉丁语名词也没大问题。

        前面六个词这里对应的官中其实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但是【fatua】(愚笨的)、【caeca】(眼盲的)、【saeva】(愤怒的)都是形容词的单数阴性主格,所以推断这六个词应该都是类似形容词的修饰成分。

        问题出在【lucis】、【lapsus】、【folles】上,有较为明显的机翻痕迹。这里说【comoedia】是单数阴性主格,那么这里是形容词性的【lapsus】(跌倒的,谬误的)也应该变成【lapsa】。【lucis】是名词【lux】的属格,【lux】是“光”的意思,这里写成“壮丽”就很奇怪,其实表示“大”意思的【magnus】也可以表示“宏伟、壮丽”,但笔者推测这里是想用【u】的音节表示一种严肃悲壮的感觉,名词属格从语法上能说通,但是表意就没有那么准确。

        问题最大的是这个【folles】了,这个根本不是形容词,这个【folles】还是【follis】(皮袋子)的复数,意思和语法都没有对上,只能说英语的“fool”(愚人)来自古法语“fol”(现代法语fou),也就是拉丁语的【follis】,这个词是古罗马铁匠烧火时用的古风皮囊,因为古风皮囊又能吹有空荡荡的,所以到了古代法国就有人用这个词来指代那些脑袋空空还满嘴大话的人。这么说来【follis】就是个名词,在拉丁语也没有“愚笨”的意思,一般用的是类似【morus】(愚笨)这样的词,如果要在这里用的话应该改成单数阴性【mora】。

        这一段笔者举了六个词都是形容词的可能性,但鉴于官中给的这些词都可以是名词,而且没有给“的”这样的形容词标志,所以也可以猜测这六个词只是在列举六个概念,但那样就只有【lucis】没法说通。

        第三段

        Ah...

        啊…

        Luces glaciei!

        寒冷之光

        Lucis, lapsus (O tragedia o splendidae)

        壮丽,迷误(宏伟的悲剧)

        Fatua, caeca (O fatalita o infaustae)

        荒唐,盲目(不公的命运)

        Saeva, folles (O commedia o degli sciocchi)

        狂怒,愚妄(愚者的舞剧)

        Luces glaciei (O comoeda glaciei)

        寒冷之光(凛冽的喜剧)

        O Chrysalis Suspiria

        哦,哀惜之茧

        这一段基本是重复上一段,然后加了一些后面男声的部分。【luces】就是【lux】(光)的复数,【glaciei】是名词【glacies】(冰)的属格,合起来【luces glaciei】直译就是“冰的光芒”,【luces】是“光”的复数,这里可能是为了增加音节,【luces】比【lux】好唱一点吧。

        括号里的那些【o】是语气词,相当于汉语唱歌的“啊”,翻译的时候去掉就行。【tragedia】意思是“悲剧”,【splendidae】感觉是画蛇添足,他官中给的是“宏伟的悲剧”,那【splendidus】(宏伟的)写成【splendida】就行了,变成属格就不对了,看其他四句的话,这里可能是为了押韵,那为了押韵也没必要这么干啊,换一个阴性名词的属格也行吧。还有一种可能,【splendidae】是阴性复数主格,那【tragedia】就应该变成【tragediae】。

        【fatalita】是意大利语“宿命、天数”的意思,对应拉丁语的【fatalitas】,【infaustae】是【infaustus】(不公平的)的阴性单数属格。类比前一行,官中的“不公的命运”也应该是【o fatalita(s), o infausta】,修饰用的形容词没必要变成属格,如果是复数,被修饰的部分也应该是【fataliae】或【fatalitates】。 

        【commedia degli sciocchi】这是意大利语,【degli】相当于英语的“of the”,【sciocchi】是【sciocco】的复数,意思是“愚人”,【commedia】也就是“戏剧、舞剧”。能够接受意大利语,这个词组就没有问题,语法也没有问题。

        【comoeda】作为名词可不是“喜剧”的意思,而是“喜剧女演员”,这里官中给的是“凛冽的喜剧”,怀疑是【comoedia】打错了或者为了唱歌音节缩减。

        最后一行呢,咱们先来看一下这首曲子的标题:

        再来看一下这最后一行:

        O Chrysalis Suspiria

        哦,哀惜之茧

        【chrysalis】的意思是“蛹”,当然表示“茧”的意思也没问题,【suspirii】是【suspirium】的属格,【suspirium】的意思是“叹息”,那么【chrysalis suspirii】对应“哀息之茧”基本是没问题的。但是歌词里最后一句玩起来了,把【suspirii】变成了复数主格【suspiria】,好巧不巧,第三变格的【chrysalis】属格拼写不变,于是【chrysalis suspiria】就变成了“茧的哀息(复数)”了,语法上可以说是对的,就是意思上并不完全还是“哀惜之茧”,改一个字母,修饰和被修饰成分直接换了个位置。

        来咱们看第二首【Saltatio Favillae 燃烬之舞】。

        第一段:

        Igni, cinis,

        燃烧吧,余烬,

        Ex ira surget,

        我自盛怒中升起,

        Vedis, calor,

        见证吧,高温,

        In scaena salto,

        我将在这剧台上起舞,

        【cinis】前一首歌说过了,【igni】可以是动词【ignio】(点燃)的命令式,对应官中“燃烧吧”这个祈使。

        【ex ira】的意思是“从愤怒中”,【ex】是介词,加名词夺格表示“从……出来,来自……”,【ira】的意思是“愤怒”,夺格的拼写和主格一样,就是最后一个音节变成长音。但是【surget】是有问题的,这个是动词【surgo】(升起)的第三人称单数将来时,就和官中给的“我自怒火中升起”人称不一样,第一人称应该是【surgo】或者将来时的【surgam】,如果是【surget】,那主语就不应该是“我”而是前面的【cinis】(冷灰)。

        看见【vedis】这个拼写把笔者搞懵了,见了官中给的“见证吧”又给气笑了,这就是把【vides】拼错了朋友们,动词【video】(看)的第二人称单数,但是这里“见证吧”是个祈使,所以要用命令式【vide】。【calor】就是“热量”的意思,所谓“卡路里”(calorie)就是来自这个词。

        【in】是介词加夺格表示“在……”,加宾格表示“到……”。这里【scaena】是“舞台”的意思,用的是夺格,【in scaena】表示“在舞台上”,【salto】是动词第一人称单数,意思是“我跳舞”。【in scaena salto】意思是“我正在舞台上跳舞”。

        有意思的是,“我自盛怒中升起,我将在这剧台上起舞”,中文这里一个用现在时,一个用将来时,但是拉丁语部分反过来,前面用将来时,后面用现在时。其实都一样,但是从结构上看,这第一段前两行和后两行是同样的结构,都是“祈使,名词,状语+动词”,那动词的部分理应是一样的变位,所以【surget】(他将升起)可能应该想表达的是【surgo】(我升起)。【salto】的第一人称单数将来时是【saltabo】,多一个音节,所以这里用现在时也没大差。

        这个第一段女士破茧变火形态,“自盛怒中升起”开始“跳舞”了。

        第二段:

        Venu,

        来吧,

        Resurgito,

        复苏吧,

        Alluceto,

        发光吧,

        In dolore,

        苦难之中的,

        Illusio,

        幻景,

        笔者看见【venu】直接笑出来,这是哪家翻译软件,世界语(Esperanto,最著名的人造语言,因为是作为全人类的国际辅助语造出来所以被汉译为“世界语”)都出来了,这【venu】是世界语“来”的命令式,拉丁语的“来”是【venio】,单数命令式是【veni】。

        后面的【resurgito】和【alluceto】分别是【resurgo】(复苏)和【alluceo】(发光)的将来时命令式,所以说如果“来吧,复苏吧,发光吧”是并列的,那么这三个就应该都用一个时态,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是现在时命令式,那后两个动作就是在前面【veni】“来”这个动作之后才会发生,“来”成为了“复苏”和“发光”在时间上的条件。而这些动作的主体可能是后面的“苦难之中的幻景”,【in dolore】就是一个in引导的加夺格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修饰【illusio】(幻觉),【dolor】意思是“痛苦,苦难”。

        来吧,下一段:

        In hoc mundo clades indiges,

        你意欲在这世界上降下灾祸,

        Votum, dolor (Vacuum, fatuus),

        愿景,苦楚(空虚,愚妄),

        Ex oblivione,

        自遗忘而来,

        In tristitia,

        在苦难之中,

        预告一下,这段是两首歌里难得没有语法错误的一段。

        【in hoc mundo】,【hic mundus】(这个世界)变成了夺格和【in】构成短语作状语表示“在这个世界上”,【clades】(灾难)可以是主格或宾格,这里是宾格,【indiges】是动词【indigeo】(需要,渴望)的第二人称单数现在时。

        这段第二行括号里的是两个形容词,分别形容括号外的两个名词,因为【vacuus】(空的)变成了中性单数【vacuum】,【fatuus】(愚笨的)保持阳性单数,对应中性单数的【votum】(誓言,愿望,渴望)和阳性单数的【dolor】(痛苦)。所以相当于【votum vacuum】(空虚的愿景)和【dolor fatuus】(愚妄的苦楚)。

        【oblivio】是“遗忘”,这里变夺格,【tristitia】是“悲伤,痛苦”,和前面的同理。

        下一段是笔者之前听出来的最多的一段,除了【vade retro】以外大都猜对了。

        Vae victis fortunarum,

        悲叹命运的受难者,

        Vae, ignis tinea fio,

        呜呼,我正化作燃烧的心,

        Vade retro, ah vanitas,

        退去吧,虚荣,

        Et omnia vanitas,

        事事皆虚空,

        【vae victis】是一个熟语,是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布伦努斯(Brennus)领导的军队打败了罗马人后向罗马人说的话,【vae】是叹词,表示类似“唉,呜呼,悲夫”,【victis】在这里是【victus】的与格,【victus】意思是“被打败的,被征服的”,在这里指“失败者”,【vae victis】在字面上就是“向失败者悲叹”,因为从胜利者口中发出,所以往往带有嘲讽的意味,后来被用来表示“失败者服从胜者”、“成王败寇”之类的意思。【fortunarum】是【fortuna】的复数属格,这里修饰的是【victis】,【fortuna】的意思是“运势,命运”,【vae victis fortunarum】字面意思是应该是“向命运的失败者悲叹”。然而官中给的“受难者”更接近【victima】(牺牲者,受害者)的意思,和【victus】不同。多说一嘴,【victus】和【victima】没有发生学上的同源关系,前者是【vinco】(征服,战胜)的完成分词。

        第二行【vae】就相当于“呜呼,悲夫”,而【ignis tinea fio】如果直译应该是“我正在变成火焰的蛾子”,因为【tinea】有“蛾子,蛾子的幼虫,书蠹”的意思,所以这行的拉丁语歌词跟官方中文是有出入的,也让笔者开始怀疑这个拉丁语歌词和中文翻译是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如果是“燃烧的心”应该是【cor igniens】。

        【vade】是动词【vado】(行走)的命令式,【retro】是副词,意思是“向后,返回”,【vade retro】大概就是“后退,退下”的意思。【ah】就是“啊”,名词【vanitas】本意是“空虚”,引申为“虚荣”。

        最后这行【et omnia vanitas】是有来头的,来自圣经的一句话:

        Vanitas vanitatum, dixit Ecclesiastes; vanitas vanitatum, et omnia vanitas. 

——传道书 1:2 武加大译本

        这句话的汉语意思是“ 虚空的虚空,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这个【et omnia vanitas】对应的就是“凡事都是虚空”这半句。

        下一段:

        Nihilum flamma (Vae victis fortunarum),

        燃烧的虚无(悲叹命运的受难者),

        Visio (Vanitas omnia),

        愿景(一切虚空之虚空),

        Vindicia (A: Vanitatum sentio) (B: Sentio dolor, ah dolores),

        所属(A:感受着虚荣)(B:感受着苦难,啊,受难),

        Ah senta (A: Dolores sentio) (B: Et omnia vanitas in tristitia),

        啊,倾听吧(A:感受着苦难)(B:哀伤之中,事事皆虚空),

        这里突然又开始出问题了,【nihilum】(虚无)和【flamma】是两个名词主格,但是官中给的是“燃烧的虚无”,那“燃烧”【flamma】应该是动词的现在分词【flammans】,【nihilum flammans】更符合“燃烧的虚无”这个意思,而且作为唱词可以和现在唱的一样,拉丁文唱起来的时候是允许省音、连音的。

        【visio】是“视觉,视野”的意思,也就是“vision”,笔者突然想到神之眼的英翻是“vision”,这里中文写的是“愿景”,会不会是“vision”这个词本身就被理解为和愿望有关呢?

        官中给的这个“所属”笔者是没有想明白,【vindicia】在拉丁语里可以解释为“所有权”,“声称对某事物的所属”,都是偏法律的用词,而这个词其他的意思有“复仇,辩护”等,因为这个词来自动词【vindico】,意思是“复仇,辩护”,现代英语的“avenge”就是源于这个词。所以这是笔者第二次怀疑拉丁歌词和中文翻译不是同一个人写的了。

        然后这里【senta】又把笔者给干乐了,蹦出个意大利语,“听”的祈使,因为拉丁语里【sentio】、【audio】的命令式分别是【senti】和【audi】,都是【-i】结尾,没有女高音的气质,所以改成意大利语了吧。

        括号里的有个语法错误,就是“感受着虚荣”他写的是【Vanitatum sentio】,这里用成了“虚荣”的复数属格【vanitatum】,应该是单数宾格【vanitatem】,这个错误也不影响唱。

        下一段:

        Vae victis fortunarum,

        悲叹命运的受难者,

        Vae, ignis tinea fio,

        呜呼,我正化作燃烧的心,

        Votum, dolor (Resurgito),

        愿景,苦楚(复苏吧),

        Vacuum, fatuus (Alluceto),

        空虚,愚妄(发光吧),

        Ignis sentio tragico (Dolores sentio tragico),

        我感受着燃烧的悲剧(我感受着苦难交织的悲剧),

        Comoeda,

        终为闹剧,

        (Venu),

        (来吧),

        (Resurgito),

        (复苏吧),

        (Alluceto),

        (发光吧),

        (In dolore),

        (苦难之中的),

        (Illusio),

        (幻景),

        这段大部分是重复,就说一些不重复的。

        这里【tragico】用的是【tragicus】(悲剧的,悲剧,悲剧演员)的夺格,如果用宾格肯定是【tragicum】,中文给的是宾语,但是这里女高音如果唱【-um】这种闭口音可能没有那个气势了,所以拉丁语歌词改成了夺格,是一种,呃,修辞,对,修辞,“我在火的悲剧中感受,我用悲剧感受着苦难”,语法没问题,为了唱歌而已。

        然后又写了个【comoeda】(喜剧女演员),中文给的是“闹剧”,其实没什么问题,就当是修辞,修辞。

        最后两行:

        Vedis, calor,

        见证吧,高温,

        In scaena salto,

        我将在这剧台上起舞,

        这跟第一段后两行一模一样,所以就说一下标题吧,这个最后一行紧扣着标题。

        【saltatio】是动词【salto】(舞蹈)的名词,【favillae】是【favilla】的属格,【favilla】是“灰烬”的意思,这个和上一首说的【cinis】(冷灰)有点不同,有点类似燃烧的时候冒的那种烟的灰和下面烧成的灰,一个冷一个热。就如《震怒之日》的一句词:

Dies irae, dies illa solvet saeclum in favilla.

震怒之日,世界将归烬灰。

——震怒之日01

        这篇专栏就是在分析这两首曲子的拉丁语歌词,并没有指责谁的意思。

        可以看出这个歌词的作者是查了不少资料的,而且“引经据典”,又要配合剧情设定和演出、录制的实际情况。写拉丁语歌词确实不容易,但是有不少“低级错误”真的没法辩解,性数格一致、人称时态和拼写问题。

        其实拉丁语的唱词还挺自由的,可以连音、省音,词尾可以不唱,所以写歌词变格还是应该注意基本的语法问题的。

        这两首歌的唱词发音两种教会拉丁语发音以及英语式读音和古典拉丁语发音混用,并没有明显的用了哪种发音的特征。

        【-ae】不管是哪个时期的发音,也应该是一个音节,而实际都唱成了【a-e】两个音节,这虽然可以但没必要,节省这一个音节还能改几个变格错误。

        笔者也是希望米哈游的作品是很优秀的,这篇专栏虽然指出了两首歌歌词出现的大量问题,但是也一直在开脱,指责并不是目的,笔者只是想把事实一五一十地分析摆出来。

        但是笔者的能力有限,肯定也有不少错误,希望各位读者指正。

        希望指正的时候是有理有据的,不是批判UP主的态度或立场,事实是可以讲道理的。

其实是「愤怒之罪」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