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着的武林,破晓的曙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cum武士刀和唐刀伤害 藏着的武林,破晓的曙光

藏着的武林,破晓的曙光

2024-06-07 15: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传统武术怎么了?到底“能打”还是“不能打”?传统武术的昨天、今天、明天会是什么样?军旅武艺、传统武术、现代武术,未来的武术能说清楚吗?何以得见武术、武道、武林、武人、武魂的峥嵘?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藏着的武林》摄制团队,耗时三年,踏遍大江南北,直面中国传统武术问题,以第一视角进行了一次不寻常的寻访。

   平时多拿笔,少持“戈”的导演们,“投笔从戎”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躬身实践的精神,客观理性的视角,流着汗水体验“武术梨的滋味”,忍着疼痛体会“拳法招势的厉害”,含着泪水献花敬畏“逝去的武者”,领着孩子们吟诵“男儿若是为家国,驰骋沙场胆满躯.....”,6集电视纪录片《藏着的武林》就是在这样一种责任、担当、努力下完成。让我们跟随导演们足迹,做一次解密武林之旅。

   1.止戈须有戈,无戈不成武,武戈永不止

   第一集《战——止戈为武》追溯传统武术起源的源头。

   我们听到了马明达先生对“既得艺,必试敌”的解释,“这个‘敌’不是敌人,指对手”,“武术最重要区别模式,鉴定模式是竞赛”“而原本武艺的主体是器械是兵器”,“武术明显的走了一条舞蹈化道路”。片中指出:在源于军旅的中国古典武艺中,兵器才是主体,拳脚的主要作用是“贯勤肢体,活动手足”。

   周伟良教授直言“武术从本质上说,它应该是为了提高技击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身体活动”“很早之时,民间就有习武风气,冷兵器战场上的军旅武艺,肯定是武术的文化源头,军旅武艺往往是阵战,而武术仅仅是两两相当的个体性厮斗”等。

   我们看到了在繁华都市坚守“骑射”的李云义,更感受到了“逆行者”张建军老师“追本溯源”恢复实战刀法的坚定信念,无论是铸剑的坚持,还是摔跤的传承,抑或是恪守拳艺的执着,其实,都是躬身传承着“武脉”,延续着人类为求生存而不得不习得的“攻防”技能,而这种“攻防”技能又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武术就是这种本能的文化延展,最终是以武化人。

   持戈未必一定荷戈征战,用戈厮杀,挥戈“武而不武”才是最高境界。但是,前提是你必须有戈、能戈、会戈,无戈而想止戈,欺人之谈。会戈是安身立命的本能使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成人之道在文武教化。人的底基就是生存技能的“武化”,它早于“文化”,不用担心,只要有人,“武”不会停止,但是需要我们时刻警醒,守住武的根,留住武的神,驻着武的魂,强身御敌,提振民族精神。

   2.守武须有责,责在民族心,万变归武宗

   第二集《守——万变归宗》讲述了传统武术流变中的坚守。

   精彩的体育学院武术套路表演,颇具实战格斗能力的散打,却依然让人们发出了“不是印象里中国武术的样子”的疑问,似乎没有守住人们印象中的“武”。南拳的张晓峰拳师“因为放不下武”开馆坚守“五祖拳”“不准儿子放下五祖拳的传统攻防练习”,儿子却因达不到“考试规定动作”(飞脚、正踢腿、竞技套路等),二次高考落榜,有几分尴尬,好在最终如愿考上大学,但是,不知道孩子在大学里是否还能继续如父辈的愿,坚守住传统。戳脚传人白国栋,虽然苦苦守着师父技艺,却还是丢了大部分的“闯刀”。

   拳种的传承人们克服着生计、生活的艰难,用各种方式坚守心中的“武”,而且不仅仅是习武之人,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导演不辞辛苦寻求于伯谦墓地,献上一束鲜花;罗伯特恪守唐手,仰慕传统枪法,其实都是另一种的“守望”,表达了人们对传统武术的敬畏。

   反思,为何进入高等教育体系的武术,按照现代体育竞赛项目的分类思维,把武术分为了“套路”“散打”两个项目,出现“套路不追求对抗性”,“强调技击能力”的散打“看上去又不是印象里中国武术的样子”的问题。这里“中国武术样子”,既有影视小说影响,又有明清以来形成的拳种参照。特别是成熟的拳种融功法、套路、格斗应用三位一体,真正的传统武术人,都是“体用兼备”的化身,表达了整体思维下的中国武术完整性。

   毋庸讳言,在传统武术主动和被动的现代化转型中,技术体系和功能被肢解和移植,造成现代竞技武术套路不具备实战格斗性,隶属“难美”运动项群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疑,人们诟病的“不能打”多数是指所谓的“花拳绣腿”套路以及民间拳师。

   散打,能打,而且当今一流散打运动员,已经具备的同场对抗能力,不容小觑,足以在一定规则下与其他世界顶级对抗项目匹敌,可是为什么人们还是总觉得“变了”武术味。这是不是就是说俗了的玩笑话“不按套路打”,即武术“体”与“用”的游离,理、法、势的分离,造成武术认同感的下降。不必深究,仅仅从服装而言,空手道、跆拳道的运动员无论演练和格斗衣服是统一的,而散打运动员穿着大短裤,套路运动员身披表演服,一看便知不是“一家人”。

   起码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是套路,还是散打,缺少“武”的技法与形式,脱离了“法依攻防,理据易医”的学理,都难以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武术,这是传统武术之所以存在的规定性所决定。

   3.武林有大小,武情无贵贱,武隐真情现

   第三集《藏——大隐于市》展现了一个触手可及的武林。 无论是北漂的草根,身穿白大褂的大夫,还是身穿制服的警察,手执教鞭的教师;也不管是公司大老板,工厂老职工,村支部书记,还是职场小职员,退休老职工,普通老农民;有的练南拳,有的习红拳,还有专练大枪,主练短兵,职业不同,职位不一,职场各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武术,共同的身份——武者,共同的情趣——武情,不畏生计所迫,不怕工作所累,不计个人所得,练武传拳,日日不辍,屹立武林中,也许不够专业,或许根本称不上“高手”,更谈不上神功绝技。但是,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习武之人,成为武林中不可或缺部分,这就是真实武林的写照。武术让他们健康、快乐、进取的生活,他们撑起了武术一片森林,一片天地,一个个大写的人。

   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的以相貌取人,会以是否专业判断武技高低,其实,相貌背后隐藏的是真正的实力和真情,专业无非是从事某一职业时间的长短和投入程度深浅,而绝不仅仅是你是否在某一专业岗位工作,也不是你的职称是否是高级职称与否,在此作为一名普通武术专业工作者之一的我,向所有业余而专习武术的“隐士”敬礼。

   4.传承有困难,前程无坦途,唯坚难终破

   第四集《困——面壁图破》记录了传承传统武术的困境和武术人破难的不懈努力。 蔡家拳师胡友来,迫于照顾生病的女儿,微薄的收入,忙于生计,无暇将“师父手把手教会了他蔡家拳”传承。专职武术教师的苌家拳传人刘义明,苦于在学校难以传承“极具实战价值的稀有古老拳种”决定辞职回老家,更让人痛心的是刘老师痛失爱子,寄希望于学校,视学生如亲子,想传承传统武术的愿望难以现实。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硕士生张建军,师出名门秉承武学,苦苦追求武学真谛,见解独到,可惜受限选材、受困训练条件,受阻传承途径,始终难以如愿以偿。

   无论是在贫穷偏远村落,还是在都市学校,不顾失子之痛,不怕生活窘迫,一批武者突破旧俗,努力破解传统武术的困境。壳子棍第十代传人高晓东和他的爷爷,推了自家菜园子建武场,刘义明老师用毕生的积蓄开武馆,张建军硕士放弃安逸的大学教师工作,毅然艰难地办国际武术赛事......,我们看到了困难面前的武术人,可是武术人面前再难,他们都用毕生心血,不懈努力,坚持前行,积极进取,突破困境,传承中华传统武术之技之魂。

   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本该是学校的主要功能之一。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虽然武术从未离开学校,可是,武术始终没有真正“以武育人”。徒有形式的学校武术,造成“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甚至有时有的学校连个形式也不复存在。大学的专业武术课程,应该是高端传承传统武术的主渠道,事实上,缺少了传统武术的技术内容、练功程序、教学方法,“划套路”式的教学很难真正意义上传承传统武术。

   尽管传统武术发展困难重重,但是,恰逢盛世,国家重视,激发许多有情怀,有担当的武林内外有识之士都在努力探索传统武术的发展之路,如,北京体育大学率先按“拳种”招生,提出“突出拳种,优化套路,强调应用,弘杨文化”教学理念,由此我们看到的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希望。

   5.传武重承诺,诺在为家国,武道尚精神

   第五集《道——天地人心》折射出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德行和精神。 刘胜英为了还师父一个“把东西还回冀东”的承诺,放弃京城生活,扎根农村传承北少林太祖拳。八卦掌拳师王桐,恪守师道尊严,为师“扫墓”,为徒“看拳”。张鸿谋一家人习武,凝聚家风,传承技艺。这正是“一人习武强身,全家习武强族,举国习武强国”。从一个人,到一个家,从几个家到几代人,从民间的《中华武士会》,到官办的中央国术馆,从固守在黄土地普通习武之人,到走向世界的名人李小龙,以及走到世界格斗赛场的中国运动员,他们体现的不只是一种武技,更是一种“一诺千金”的“诚”,国难当头的“勇”,弘扬民族精神的担当,传递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熠熠发光。

   武术技术原本是攻防之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终于脱离了“茹毛饮血”时代的原始格斗,不是古战场“你死我活”的决斗,也不是“动物撕咬”的厮斗,而是历经蛮斗、力斗、智斗,在中华文化浸润下,形成了“技道一体”的文化丛体,既保留了“武”之本质,又上升到“文”的高度,既有身心技击技能突破,又具有极高审美情趣,本质上是通过身心攻防运动实现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关注,从而最大意义上尊重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传统武术复兴,需要真术,证道。传统武术回归技击,不是回归“动物打架”,而是人类攻防本能的理性发展,从野蛮走向文明,即发挥武术特有的格斗教育价值,以武育人,强身健体,又实现至武乃文的感悟生命脉动,身心愉悦,精神富足。

   唯武不失色,即身传武道,武脉永不息

   第六集《传——生生不息》喜见当下传统武术正在赋新动能前行。

   传统武术并未真的变成民族“遗物”,新时代的今天,在最高体育大学,在地方体育院校,在家里小院,在武校操场,在武术学院,在文化书院,在祖国大地,在世界各域,有一大批武术人,坚守着武术之本,坚持着体用结合,坚信着武术自信,保持着客观、理性、冷静的态度,特别是一些识之士,深深地思考着世界需要什么的武术,武术在“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中应有的价值是什么,每一个武术人如何做出自己的努力,是我们必须思考并践行的责任。有一点是可以坚信,不管冠以什么限定的“武术”,“武”是本质,不能丢失,否则武将不武,而武术的传承不仅是技术,更是精神,其最重要的方式是一代代人,用身体的传承;最重要的阵地是学校,是各级各类的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最有效的方法,是国家政策+社会认同+武者践行,只有这样,我们的武脉才不断,才能助力民族文化复兴。

   余思:回首传统武术的原点,探寻传统武术真谛,透过一个个平凡的习武者,看见了他们不平凡的执着和追求,体会到他们习武的艰辛,感受到武术精神的力量,传统武术的当代价值不容置疑,传统武术的内在逻辑和价值取向值得深究。

   回归武术经典,解决焦点问题。传统武术在现代化转型中,自觉不知觉地按照现代体育模式改造,武术套路按照体操方法评价,其体操化发展是无奈的必然。

   怎么“避免竞技武术体操化”,从《少林刀法阐宗》“以前刀法着着皆是临敌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习演精熟,则持刀运用,进退跳跃,环转之法不尽,虽云着着实用,犹恐临敌掣肘,故总列成套路刀法一图。而前图诸势,备载在其中,又续刀式十二图于后,以便习练者观览……”,到《拳经捷要篇》“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囮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等,武术经典中有答案。

   这些“临敌实用”“着着实用”“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等“踢、打、拿、跌”技法昭示了构成武术套路的招法——即拳势的本质。“成套路刀法”——拳路即套路,彰显了一种表达形式,势与路统一的“一元”整体思维。套路是由拳势组成的成路练习或格斗形式。套路本质属性是以拳势为单位的连续攻防性。

   回归武术常识,重建文化自信。因传统武术被质疑引发的热议,看似是武术界的事,实则是关乎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大事,需要我们回归常识而超越常识,站在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思考如何发展武术。

   首先,需要具备一些武术的常识。如,究竟什么是武术,什么是基本功,到底弓、马、扑、虚、歇步型怎么做,有什么含义,为什么练,武术套路与自由体操有何不同,传统武术又是怎么来的,“打”的前提是什么,怎么训练实战等,切不可犯了,只是看见了汽车,想了想开车,就直接开车上马路,连常识也算不上的常识错误。

   其次,需要具有文化自觉的意识。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我们需要深度认识到文化自觉并不是盲目地为了保存文化而保存,其实核心是在于提高文化群体的适应能力,终极目标是在于人的自存与发展。 在这个深度上,认识中国武术拳种。

   最后,需要建立起理性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民族在经过千年农耕社会的实践,取得了辉煌的农耕文化和文明,近百年又经历了在“坚船利炮”下屈辱,在挣扎中蜕变为今天的现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新主体位置,终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努力克服认识自己的主体局限,理性客观地认识武术,从而最大限度地助力文化强国,为世界贡献独特的文化。

   感谢这部唤起人们思考的纪录片,一样的纪录片题材,不一样的理念。摄制组始终恪守“真实、理性、客观”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和“真诚面对观众的”价值诉求,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新时代真实的武林,解开不少谜团,解密不少奥秘,解困不少瓶颈,或许你我他新的质疑、困惑、不解会再次产生,但是,我们已经和武林内外怀揣着伟大民族复兴梦想的人,透过“藏着的武林”,看到传统武术黎明前的曙光,我们坚信武林之光一定会把我们文化自信之心照得更亮。(武冬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武术学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