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疾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ars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有多少例了 人畜共患疾病

人畜共患疾病

2023-09-11 07: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畜共患疾病是一种从非人类动物源跨越到人源的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可能是细菌、病毒或寄生虫,也可能涉及非常规病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食物、水或环境传播给人类。由于我们在农业劳动、陪伴以及自然环境中与动物关系密切,因此动物给全世界带来了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人畜共患疾病还可能导致用于食物和其他用途的动物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中断。

人畜共患疾病在所有新发现的传染病以及许多现有传染病中占很大比例。某些疾病(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一开始是人畜共患疾病,只是后来变异为人类独有毒株。其他人畜共患疾病可能引起疾病反复暴发,例如埃博拉病毒病和沙门氏菌病。还有其他一些病毒,例如引发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引起全球大流行。

预防和控制

人畜共患疾病的预防方法因每种病原体而异;但是,有几种做法被视为可有效降低社区和个人层面的风险。安全而适当的农业部门动物护理指南有助于减少肉、蛋、奶制品甚至某些蔬菜等食物所致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疾病暴发的可能性。清洁饮水和废物清除标准以及保护自然环境中的地表水既重要又有效。开展教育运动宣传与动物接触后洗手和其他行为调整,可减少人畜共患疾病发生时在社区的传播。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是控制和预防人畜共患疾病的一个复杂化因素。现在对作为食物而饲养的动物普遍使用抗生素,这增强了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出现耐药菌株的潜力,这些菌株能够在动物种群和人类群体中迅速传播。

哪些人面临风险?

人畜共患疾病病原体可通过与家畜、农用或野生动物的任何接触点传播给人类。由于已知在某些野生动物种群中存在大量新生的或未记载的病原体,因此出售野生动物肉或副产品的市场特别危险。在对农畜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地区,病原体对当前的抗微生物药物具有耐药性,农业工人的风险可能增加。居住在荒野地区附近或有大量野生动物的半城市地区的人面临罹患老鼠、狐狸或浣熊等动物所致疾病的危险。城市化和自然栖息地遭受破坏使得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接触增多,从而增加了患人畜共患疾病的风险。

世卫组织的应对工作

世卫组织与各国政府、学术界、非政府组织和慈善组织以及区域和国际伙伴合作,预防和管理人畜共患疾病威胁及其对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这方面的工作包括促进不同相关部门在区域、国家和国际层面就人类-动物-环境关系开展跨部门协作。世卫组织还致力于通过报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调查、风险评估和控制,以及协助各国开展实施工作,发展能力并推广实用、循证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工具和机制,以预防、监测和发现人畜共患疾病。

作为“一体化卫生”做法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兽疫局)就全球重大动物疾病预警系统进行协作。该联合系统以这三家机构的警报机制合并与协调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为基础,通过数据共享和风险评估,协助预警、预防和控制包括人畜共患疾病在内的动物疾病威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