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专题】从狂飙到减速,中特估还值得参与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and币值得投资吗 【中特估专题】从狂飙到减速,中特估还值得参与吗?

【中特估专题】从狂飙到减速,中特估还值得参与吗?

2023-06-02 19: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作为“国之脊梁”代表的中特估今年可以说是吸引了资本市场主要的目光,尤其是年初以来的“狂飙”走势,更是让众多投资者直呼看不懂。以Wind中特估指数为例,截至5月26日,年内涨幅高达23.3%,远超上证指数3.99%的涨幅。不过“狂飙”不可能一直持续,自5月9日后,中特估一度迎来了近10%的调整。(数据来源:Wind)

中特估为什么突然从“狂飙”变成按下“减速”键?现在的中特估还值得参与吗?

近期“减速”的三点原因

短期涨幅过大。今年来中特估指数涨幅大幅领先主要指数,获利盘明显增加,资金短期兑现的需求上升,反映到市场上,就是抛压增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这一波回调,属于正常现象。

市场资金有限。两市成交量自5月9日创下超12000亿的短期高点后,持续回落,增量资金明显不足,属于存量博弈市场。而中特估多是大盘蓝筹股,市值较大,在没有增量资金进场的情况下,仅靠存量资金难以支撑其持续上涨。

复苏阶段性放缓。年初经济数据明显好转,经济开始步入复苏阶段,但新年以及小阳春效应过去后,4月份趋向于平淡,PMI以及社融等数据回暖速度略低于预期,国内复苏阶段性放缓,再叠加海外加息、经济衰退预期等阴霾,投资者对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不过,这些原因多是外部因素,中特估是否还值得参与,我们要回到企业本身,回本溯源。

中特估板块还值得参与吗?

肩负经济转型升级重任,成长性高

2022年以来,国际局势突变,中国经济也面临新的转型升级压力,而央、国企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也承担着这样的重任。在2020-2022年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结束后,2023年初,新一轮国企改革重点也陆续出台,包括全面采取建设世界一流行动、实施创新型国有企业培育工程等。

为什么选择国有企业?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本身资源整合能力较强,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源源不断地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其汇聚。在优质资源汇聚后,可以更好地整合业务,激励骨干人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平台功能。通过多方激励相容,最终形成实现价值到价值发现的良性循环。尤其是科技创新,国资委数据显示,10年来国有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超过全国三分之一,2022年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764个,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91个。在大量资源的沉淀下,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营收能力表现稳健

企业的价值与其营收是密不可分的。从数据来看,2019年以来,央、国企营收能力表现稳健。2019年国有企业营收总和为62.55万亿元,2020年为63.29万亿元,2021年更是上升到75.56万亿元, 2022年突破80万亿,达到82.6万亿元。再看利润,2019年国有企业净利润总额3.6万亿元,2020年为3.43万亿元,2021年更上一步台阶,达到4.52万亿元,2022年小幅回落至4.32万亿元。

数据来源:国资委官方网站;数据单位:万亿元

要知道2021、2022还处于疫情阴霾之下,国有企业营收整体稳健的表现再次凸显了其作为经济基石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最终总会反馈到股价上。

估值低,股息高

截至5月26日,Wind数据显示,中特估指数估值为7.52倍,位于过去10年历史32.03%分位点,即使经历了年初以来的上涨,目前历史分位数数据位置也算不上高。同时,由于央、国企经营相对稳定,其分红也一直比较高,多年份位于3%以上。

统计周期:2014-2022;数据来源:Wind

除了专为股息而生的红利指数外,中特估指数股息率相比市场其他宽基指数有一定优势,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当下,这样的高股息对资金有着一定的吸引力。

统计时间:2023.4.27;数据来源:Wind

所以,从配置角度来看,估值不高、分红可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它的配置价值。

中特估中长期行情仍有望延续

整体来看,中特估未来或仍有投资价值,从多角度考量,中特估的中长期行情仍有望延续。但对于年内已经大涨过的企业,还是要保留一分谨慎,中特估的上涨核心逻辑之一是被低估,而不仅是高成长,如果已经经历了大涨,估值修复接近尾声,后续继续大涨的动能或相对较弱。如果感觉投资难度较大,可以考虑采用长期投资或定投的方法选择相关的基金进行投资,平衡投资风险,提升收益概率。

今年以来市场风格极致分化,记住一句话:把握好大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不构成中银基金的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并在少数极端情形下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需充分了解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敬请注意投资风险。

2023和百万基民在新浪财经定投基金,一键购买抓住更好投资机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相关新闻 加载中 点击加载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