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4到米26,回顾中俄直升机引进史,从只能仿制到成为研发主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a319直升机 米4到米26,回顾中俄直升机引进史,从只能仿制到成为研发主力

米4到米26,回顾中俄直升机引进史,从只能仿制到成为研发主力

#米4到米26,回顾中俄直升机引进史,从只能仿制到成为研发主力|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大起飞重量38.2吨,内部载重10吨,加上外挂载重15吨。最大飞行高度5700米,最大航程63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300公里/小时,这组数据来自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项目。15吨的单机载重量,就已经超过现役中国最大13吨级直-8,如果研制成功中国大型直升机领域将迎来巨大突破。

近日,关于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项目有了新进展,据俄方报道双方已经签署合同共同研制一款重型直升机。令人意外的是,中方将在这一项目中承担主要研制任务,负责整体设计、原型机制造、相关测试认证、批量生产以及未来市场推广等。相比之下,作为航空界大佬特别是在重型直升机领域有着巨大成就的俄罗斯,则只负责研制一些配套零部件,包括变速器、尾桨和防冰系统等。回顾半个多世纪中俄直升机引进史,从仿制起步到成为研发主力,中国航空工业异军突起实现逆袭。

AC332 AHL重型直升机

AC332 AHL重型直升机

米-4“猎狗”直升机,实现中国直升机工业零的起步

战后苏联航空工业在参考借鉴德国技术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是在新兴的喷气式战机还是多用途直升机领域。上世纪40年代末,为了弥补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空缺,米里设计局研制了一款米-4“猎狗”直升机,采用一台活塞式发动机驱动,固定四点式起落架。最大起飞重量5.12吨,可以搭载1.5吨货物或15人,外挂情况下还能吊运1.35吨。

最大飞行时速21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520公里,实用升限2500米,它的性能在当时领先于世界。在苏联先后生产了14年,总共有40多种改进型号,同时在自用基础上实现大量外销。作为重要的技术来源,中国航空工业于1958年2月,由哈飞按照苏联提供的米-4全套图纸进行仿制,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

米-4“猎狗”多用途直升机

米-4“猎狗”多用途直升机

1958年12月14日,仿制的直-5直升机首飞成功,1959年通过正式验收并投入批量生产。直-5直升机定型后性能和原型差不多,毕竟这个时期中苏联关系还不错,能获得全套图纸及技术支持。后续根据不同需求打造多种改型,包括客运型、运输型、武装直升机型等,直-5是中国研制第一款多用途直升机,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零的起步和开端,在研制过程初步奠定了中国直升机工业基础。

60年代后,由于中苏关系开始紧张,再一套引进先进技术升级直升机成为不可能。后续无机可用,只能对直-5进行各种修改升级,最接近成功的版本就是直-6中型直升机。1966年7月11日,三机部给122厂下达新型直升机研制任务,初始要求可以搭载20人,基于研制上的风险考虑决定以直-5为基础改进。采用120厂研制的792涡轮轴发动机(涡轴-5),在直-5机体上进行放大改进,项目名称直-6中型直升机,这也是我国第一款采用涡轴动力直升机。

直-5直升机

直-6采用手工制作前机身加直-5后机身组合而成,其他主要零部件均采用直-5标配,1967年3月就完成样机装配。1969年成功首飞,外观就像直-5的拉伸拉长版本,由于参与研制单位复杂再加上研制过程性能变化多样。最终导致直-6在试飞过程发生多起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1973年直-6停止研发生产工作。1979年,由于机型已经很落后、单发安全性能也不足,最终直-6项目下马。先后历时10多年,耗资1.5亿元,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涡轮轴直升机宣告结束。

直-5作为第一代活塞式直升机早就落伍,后续替代品直-6中型直升机、直-7重型直升机研制都不给力。这种背景下机型已经出现断层,但是相对意外在后来几十年间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苏联先后还给我们主动提供了多款先进直升机。

直-6中型直升机

直-6直升机

米-6“吊钩”重型直升机,中国首次重型直升机仿制失败

米-6“吊钩”重型直升机,苏联时代巨无霸1959年投入使用,最初要求将11吨有效载荷运送到240公里之外。在批量生产装备后性能如下:配套5名机组成员,最大起飞重量42.5吨,最大有效载荷(内部12吨、外挂8吨),也能一次搭载70名全副武装士兵。米-6最大飞行速度300公里/小时,载重8吨时最大航程620公里,载重4.5吨时最大航程1000公里(带副油箱)。

这款重型直升机研制对苏联来说也是第一次,采用性能更好的涡轴动力,由于42.5吨的最大起飞重量对两台发动机来说相当吃力。为了减轻旋翼负担另外加装了15.3米长悬臂式短翼,这种类似固定翼飞机的短翼,可以在前飞过程产生升力并提高速度实现重载升空。

米-6“吊钩”重型直升机

1964年11月,此时的中苏关系虽然已经有点冷,但是对重型直升机的渴求还是让中国空军干劲十足,向苏联下单希望采购5架米-6重型直升机。双方经过充分洽谈,于1965年7月签订这笔销售合同,约定在当年冬季进行交付。大家可以掰掰手指头计算,其实米-6从交付装备苏联军方服役也没有几年,何况最多一个季度的供货时间怎么看都很给力,但是到了9月份中方派出13名技术人员赴苏培训时出现意外。

原本按合同规定标配场外着陆空空、空地信标机,但是苏联方面却将其拆除不再提供,以此为理由僵持不下苏联于1966年7月提出撤销合同。但是作为补偿,可以用5架伊尔-18客机来代替原合同,很显然苏联方面对出口先进机型还是有点保留首次订购失败。

米-6直升机吊运米格-21

米-6“吊钩”重型直升机

到了70年代之后,直-5已经是年迈不堪重用,换发加长版直-6安全性太差,在试飞过程多次出现重大事故靠不住。后续直-6重型直升机才刚起步,同时出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借鉴考虑,1970年再次向苏联订购米-6重型直升机。这次订购数量是3架,出于仿制和参考借鉴目的,同时考虑到苏联不愿意提供信标机,因此在订购预案上就比较务实不强求。

双方从8月开始谈判,1970年12月终于达成订购合同,完全按照中方少量引进参考仿制的设想进行,采购3架就包括了三种型号:运输型、空降型、救护型。整个合同总价2000多万人民币,单价约680万元,其中包括3架整机、4台D-25V发动机、3套旋翼系统,以及相关零配件。考虑到没有重型直升机维护经验,在售后方面要求苏联承担自交付起13年内所有零件供应,而且自交付起6个月内苏联还得自费派出4名技术人员来华进行指导。

米-6重型直升机(运输型)

米-6重型运输直升机

买方条件虽然有点苛刻,但在当时为了省钱和为了获得更好地保障,双方还算很用心都顺利达成协议,约定于1971年三季度交付由苏方转场飞到国内。1971年10月22日,前后拉锯多年的米-6重型直升机终于飞抵我国,预定设想完成了一半接下来就是研究加仿制。想法确实很新颖也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原定用来研究以获得必要技术加以借鉴仿制,但在真正深入了解后才发现,以当时的技术和工业基础完全没有实现可能性。最后米-6编入新乡直升机团,装备数量不多出镜率不如其他机型,不过每次起降动静很大在一代人心中留下印记,在近年部队训练中居然还有它的身影存在。

米-6先后还有引进,但整体装备数量并不多,而且这个大家伙很难操控能飞米-6的合格机组也不多。后续维护保养也是困难不少,再加上零备件来源不稳定,最终这批飞机在80年代中期提前到寿。米-6是我们能拿到手最大的重型直升机,虽然有实机参考借鉴,但是由于科研工业基础不足最后还是功亏一篑相当可惜。

米-6重型直升机

直-20和米-6同框

米-8“河马”中型直升机,引进仿制再次落空

米-6对于苏联这种国土广袤的国家来说意义重大,不论是民用基建运输还是军用重装机动,都能起到良好作用。但是重型直升机使用起来效费比不高,相比中型直升机费钱费油,于是1958年米里设计局推出米-8直升机。米-8同样属于第二代直升机,采用更强的涡轴动力,安全性更高的双发布局,1967年正式投入现役装备使用。

早期原型阶段V-8采用单发设计、四片桨叶旋翼,后期V-8A改为双发设计、五片桨叶旋翼。1962年8月17日实现首飞。由于考虑到运送兵工需要进行了多种改进,如滑动式舱门,自动驾驶仪、电热防冰系统等等。双发设计带来的好处是,单发故障时将自动提升另一台发动机功率以维持飞行,同时采用耐坠机身增大安全性。

V-8原型机(单发)

V-8A原型机(双发)

1965年8月,米-8正式转入批量生产,由于性能出众而且可靠耐用深受好评,被称为全球最好的中型直升机。虽然米-8看起来个头大不是很灵活,但平台价值高改进出武装型、运输型、搜救型等,其中以军用运输型为例性能如下:最大起飞重量12吨,最大载荷(内部4吨、外挂3吨)。最大飞行速度260公里/小时,最大升限3975米,最大航程465公里,转场航程更是高达1200公里。

这款直升机在当时绝对是先进的代名词,能常情况下对于我们来说引进慨率很低,但有时意外和惊喜就是来得很突然。1966年初,米-8才刚进入批量生产不久,苏联居然主动向中方推荐出售2架米-8直升机。要知道上面提到的米-6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被毁约,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对米-6未能成交的弥补,同年3月苏联更是加大力度提出可以一次出售8架,而且在1967年就可以完成全部交付。不过惊喜有时会变成惊吓,过一个月苏联方面再次变卦,以当时的米-8技术还不过关暂时无法提供为由自我否定。

米-8直升机

米-8直升机

接下来和米-6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虽然当时双方关系还是很冷,但政冷经热生意还是要做,于是苏联方面提供的1971年度可供出口清单包括了10架米-8。1970年空军主动向苏联要求订购米-8直升机,少量引进通用性能更强的米-8直升机,借助其平台优势改进出反潜巡逻、海上搜救、武装型等,当时机上配套的涡轴发动机对我们来说吸引力更大。

只要把握住机会引进参考借鉴同时实现仿制,这对于中国直升机工业将产生质的变化和提升,而且后续换代机型研制也将得到保障。1971年9月,中苏正式签订10架米-8客运型采购合同,这次相当顺利于1972年4月完成交货,分给空军8架海军2架。随后引进工作继续开展,截止1979年共完成四批数十架米-8引进,这在当时极大充实了已经无机可用的民航及海空军。

民航涂装米-8直升机

民航涂装米-8直升机

交付过程还发生了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情,1979年,当最后一批米-8交付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苏联方面以此为由扣下剩余4架不予交付,后来经过中方争取再加上可能觉得自己理亏,最后苏联方面正常交付4架,另外还给了200多万元的商业赔偿以结束合同。虽然引进数量不少,但随着13吨级法制“超黄蜂”的引进仿制,以及当时技术引进受限和工业基础不足,米-8的仿制实际很难实现只能参考借鉴其设计,当然还是有点好处比如为后来的米-17改进提供积累。

试飞院米-8直升机

米-17“河马”中型直升机,成为黑鹰断供后的及时补充

米-17“河马”中型直升机,来自米-8直升机的改进型号,性能同样出色以军用运输型为例。飞机空重7.1吨,最大起飞重量13吨,最大载荷(内部4吨、外挂3吨)。最大飞行速度250公里/小时,最大升限提高到5000米,满载最大航程可达495公里。

两款河马外部造型都差不多,和米-8相比最大识别特征米-8尾桨在左侧,米-17尾桨在右侧(正面视角)。米-17换装TB3-117MB型大功率发动机(单台功率1545千瓦),双发可以自动平衡补偿单发失效,或者因故障带来的功率降低等确保更大安全性。1981年,改进型米-17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展出,1983年开始实现出口总产量超过1万架。

米-17直升机(巴黎航展)

米-17直升机

1984年,中美签订24架S-70C“黑鹰”直升机采购合同,同年11月首批“黑鹰”就交付使用。这批当时国内最现代化的机型虽然是民用型号,但为了能上高原换装GE-T700-701发动机,比美国自用的T700-700还大10%,实际上性能并未缩水甚至更强。S-70C“黑鹰”购入后使我国真正拥有高原使用直升机,在物资补给、人员运送、救灾抢险中都起到重要作用,1987年后全部转交给陆航使用,在当时空军装备中算是最顶尖的存在。

和引进米系列直升机同样的思路,少量购入吸收借鉴以完成仿制,但“黑鹰”的仿制难度明显更高。而且1989年之后,随着中西方蜜月结束“黑鹰”直升机零部件供应突然中断,造成该机出勤率大减严重影响到正常使用。西方不亮东方亮,此时中苏关系开始进入正常化,苏联同意向我们出售改进后的米-17直升机作为“黑鹰”的替补,1990年经过谈判双方签订首批10架米-17购买合同。

米-17直升机

米-17直升机

米-17和之前引进的米-4、米-8师出同门,在操作习惯上具有延续性用起来很顺手,不过和“黑鹰”相比高原性能方面达不到标准,而且俄制产品太粗犷主要零部件寿命很短。虽然在性价比方面看起来皮实耐用,经过一定改进基本能在高原使用,但确实还无法完全替代“黑鹰”地位。随后再度大量引进米-171新改型,在直-20出现之前作为陆航主力存在,完成过渡任务无可替代,在它身上虽然学到不少但仿制对象已经调整为“黑鹰”。

米-171直升机

结语

直升机领域一向是中国航空工业最薄弱环节,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引进消化再到国产自研,航空工业确实一路艰辛不易。目前陆航已经形成国产一条龙,包括轻型直-9、中型直-20、中型偏上的直-8等机型系列,基本覆盖常规使用需求。但是作为重型直升机却一直欠缺,当年汶川地震关键时刻上场发挥作用的,也只是租凭来自俄罗斯的米-26重型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56吨,可运送20吨物资为重装上阵清於立下汗马功劳。

正如前述,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在多年引进借鉴基础上,已经在各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从当年只能仿制米-4这种一代活塞式机型,到自主打造直-20这种多用途先进直升机,不论是研发能力还是配套工业基础都已经得到创新,历经半个多世纪从只能仿制到成为研发主力,中国航空工业开始逐步走向逆袭之路。

米-26直升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