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技术及处理措施,通俗易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2417dg调色差 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技术及处理措施,通俗易懂

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技术及处理措施,通俗易懂

2023-11-21 15: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麻面

麻面是结构构件表面呈现无数的小凹点,而尚无钢筋暴露的现象。它是由于模板内表面粗糙、未清理干净、润湿不足;模板拼缝不严密而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气泡末排出以及养护不好所致。

2、蜂窝

蜂窝是混凝土表面无水泥砂浆,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露出石子的深度大于5mm,但小于保护层厚度的蜂窝状缺陷。它主要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多),或搅拌不匀、浇筑方法不当、振捣不合理,造成砂浆与石子分离;模板严重漏浆等原因而产生。

3、露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或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产生原因如下:

混凝土灌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

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

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

4、孔洞

孔洞是指混凝土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孔隙,局部或全部无混凝土。它是由于骨料粒径过大、钢筋配置过密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导致混凝土下料中被钢筋挡住;或混凝土流动性差,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混凝土受冻、混凝土中混入泥块杂物等所致。

5、施工缝隙及夹渣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它是由于在灌注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灌注前,捣实不够;灌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

6、墙柱底部缺陷(烂根)

墙柱底部在支模前未彻底清理干净。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水泥浆外漏。

混凝土和易性差,浇灌高度过大,发生离析现象,漏振或者振捣过度形成跑浆。

7、墙柱子位移错台

上下层墙柱,在楼板处、上下交接位置容易发生位移错台,尤其是边跨柱和角柱更易发生位移。产生原因:

a、放线不准确,使轴线或柱边线出现过大偏差。对于柱距大、轴线尺寸变化多和轴线偏中的柱子,容易出现放线不准而形成错台。

b、下层柱模板支立不垂直,支撑不牢和模板受到侧向撞动(如混凝土料斗冲撞模板等),均容易造成柱上端位移。对于断面小,高度大的柱子和独立柱更容易发生柱上端位移。

8、涨膜

柱上下端位置正确,而柱身偏离轴线。主要原因是模板刚度不够,斜向支撑不对称、不牢固、松紧不一致,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模板受力大小不一,造成弯曲变形。

a、柱截面扭转主要是放线误差,支模未按轴线兜方,上下端固定不牢,支撑不稳,水平系杆牵拉不良,上部梁板模板位置不正确和浇灌混凝土时碰撞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柱身扭转。

b、鼓肚、窜角的主要原因是:

①对于大尺寸柱模板的柱箍,如果强度或刚度不足,或柱箍间距太大时均易出现这种情况。

②浇灌混凝土时振捣不当,振捣器紧靠模板,混凝土产生过大的侧压力,引起模板变形。

③柱模的柱箍、拉条或螺栓断面较小,或者安装不紧固,浇灌混凝土时伸长变形,出现这种情况极难纠正,势必形成截面变形。

9、缺棱、掉角

缺棱、掉角是指梁、柱、板、墙以及洞口的直角边上的混凝土局部残损掉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充分润湿,使棱角处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去而水化不充分,引起强度降低,拆模时则棱角损坏;另外,拆模过早或拆模后保护不善,也会造成棱角损坏。

10、裂缝

裂缝有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外力引起的裂缝三种。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结构和构件下的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模板、支撑没有固定牢固;拆模时混凝土受到剧烈振动;环境或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过大;混凝土养护不良及其中水分蒸发过快等。

5.11、挂帘(漏浆)

混凝土浇筑产生时,模板下部与老混凝土搭接不严密或不牢固,留下缝隙,引起浇筑时漏浆,是产生挂帘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措施

1、表面抹浆修补

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掺拌白水泥调色抹平,水泥素浆或水泥砂浆应调色至与周边混凝土颜色相近,待修补部位终凝后,打磨至与周边混凝土颜色相近。

2、细石混凝土填补

当蜂窝比较严重或露筋较深时,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细石混凝土应调色至与周边混凝土颜色相近,待修补部位终凝后,打磨处理。

对于孔洞,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为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钢丝刷或压力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保持湿润72小时后,浇筑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并掺一定量的UEA膨胀剂,人工仔细捣实,认真做好养护。待修补部位终凝后,打磨处理。

有的孔洞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支好模板,再浇筑混凝土,伸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影响装修时,将伸出部分再剔掉。

3、错台、涨膜修补

a、错台修补的办法为凿成斜面,形成逐步过渡的形式,选用扁平凿和手砂轮作为工具,斜面的坡度大于1:20~1:30,最大不应大于1:10,要求修补平顺。为降低处理难度和避免色差过大,错台的处理一般在混凝土拆模后或3天龄期前进行。

B、涨膜修补的办法就是凿除多余的混凝土,修整平顺。

4、化学注浆修补

对于细微裂缝将裂缝加以清洗,干燥后涂刷两遍环氧胶泥进行表面封闭;对于较深的或贯穿的裂缝,采用环氧树脂注浆后表面再加刷环氧树脂胶泥封闭,具体做法如下:

1)查找裂缝,清理基层水渍,使裂缝完全显现

2)在裂缝两侧先钻斜孔并注入环氧树脂(可对结构起补强作用并止水),钻孔垂直深度为混凝土结构厚度h的1/3~1/2;孔间距为300mm~500mm,孔径不大于20mm,斜孔倾角为45°~60°,当需要预先封缝时,封缝的宽度为50mm (见下图)。

3)注入裂缝的胶液固化后,撤除注射筒及底座,用砂轮磨平构件表面。

5、养护:

由于蜂窝、麻面、露筋、孔洞、夹渣等混凝土施工缺陷,修复时新旧混凝土相接,

修复层较薄,容易因缺水造成修复质量降低,甚至失败,因此保养是修复的关键。整个修复过程要安排专人负责保养,第一次保养应初凝结束后2小时洒水养护,以后每隔2小时进行保养,并应视天气、气温情况增加保养洒水次数,连续保养14天,方可停止洒水养护,以确保修复不因缺水而降低修复效果。

检查与验收:

1)、混凝土缺陷的修复,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质量检查员要跟踪作业,将检查与验收工作贯穿整个修复施工过程。

2)、修复前,施工员、质检员对所有已施工完成的结构要认真检查,会同现场监理人员对创面进行检查,确认已凿到密实混凝土,松散层已全部凿除,并已清理干净,才能进行封模及修复工作。

3)、安排负责的,有修复施工经验的工人进行修复作业。

4)、混凝土缺陷创面清理后,质量检查员、施工员要会同现场监理人员对创面进行检查,确认已凿到密实混凝土表面,松散层已全部凿除,并已清理干净,才能进行封模及修复工作,整个施工过程要文字图片记录,注明位置,处理前图片、处理过程图片、处理完成图片。

5)、混凝土修复过程的跟踪检查,修复完成模板拆除后,要检查创面新旧混凝土的结合情况,确认修复工作是否存在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修复失败时应尽快处理。

6)、质检员、施工员要检查养护全过程,施工员及时安排工人对修复混凝土进行保养,质检员对保养工作跟踪检查,以确保保养环节不出现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