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幻 16 深度体验和对未来的预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og黑屏无法唤醒屏幕 ROG 幻 16 深度体验和对未来的预测

ROG 幻 16 深度体验和对未来的预测

2023-12-29 19: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上台笔记本是款厚重的游戏本,光适配器就有四斤多,你可以从下图联想出本体的分量

330W 适配器,135W 拯救者 PD 适配器,MX Anywhere 3

工作日丢办公室,周末带回去,出门也有公用电脑,用着倒也还行。年初家里宽带升级,抱着电脑楼上楼下测速,便携性差这一劣势大大展现出来了,再看到 Intel 12 代酷睿性能提升巨大,所以换掉这台“便携式台式机 ”,选一台“便携式笔记本”,一番对比后选择了幻 16 。

日常使用体验

我选购的是 i9-12900H + RTX 3080Ti 顶配版本,使用了三个月中有失望也有惊喜。幻 16 机身黑色比较低调,整机 2.0 KG,对比 ThinkBook 16 的 1.8 KG 稍重,比 MacBook 16 的 2.1 KG 稍轻,久经考验如我自然觉得轻的不行。幻 16 的游戏元素较少,加上之后的性能表现,它更像全能本而不是游戏本。

2021 ROG Zephyrus M16

幻 16 搭载一块 2560 * 1600 165 Hz 高刷新率屏幕,屏幕顶部有 IR 红外摄像头,支持 Windows Hello 面部识别,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快速识别进入桌面,幻 16 也可以单手开合,这些配合 新型待机(Modern Standby1)体验相当好,开盖唤醒解锁一气呵成,可以媲美 iPhone ,比起俺游戏本要从休眠中再唤醒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手机拍出的红外光还蛮酷炫

屏幕显示效果也不错,如果分辨率再高些就更好了,那样能开 200% 缩放获得更好显示效果。幻 16 在日常使用还是相当静音安静的,键盘手感不错,而且触摸板面积很大堪可一用,配备了 90 Wh 的大电池续航还可以,在 4~6 小时间。

左侧雷电接口和 Type-C 接口均支持 100W PD,视频输出方面 HDMI 和标有 DP 的 Type-C 接口独显直连,必须关闭集显模式才能输出画面,雷电接口由核显输出画面。

Windows 11整体体验还可以,像多屏记忆功能,更方便的快速分屏都提升了效率,新的非线性动画配高刷新率屏幕也不错,但是各处 UI 细节还是未打磨完全,宣传的 Android 子系统还只能算是测试版,还好不影响效率,我自己是更新了 Dev 版本,按最近更新的效率再等一年就能用上完全体了。

问题也有一些,首先是合盖外接状态下,鼠标唤醒电脑,不是提示输入 PIN 而是优先展示 Windows Hello,而且 UI 可能错位。Modern Standby 在使用独显待机时,出现过两次黑屏无法唤醒的情况,可能是驱动问题,后续更新中被修复。

bug 少不了

Intel 节能功能会影响离电显示效果,建议直接关闭。

屏幕宣传支持杜比视界,但不支持 HDR2,Netflix 可以激活 DV,应该是仅软件支持,不过音效倒是不错,Windows 阵营算得上第一梯队。

屏幕刷新率切换会短暂黑屏,打开智能刷新率3,用多口 PD 充电器4插上其他设备会连续切换刷新率导致两次黑屏,不是硬件问题。

切换独显直连需要热重启,这点影响倒没有很大。满载时候噪音大而且机身表面温度很高,我只推荐基础款 i7-12700H + RTX 3060 幻 16,这点会在下面性能分析说明。

理论性能分析CPU不同功耗下性能对比

可能是因为我安装了 Windows 预览版缘故,空载情况 System 进程占用始终在 6% 以上,所以跑分比起媒体评测稍低一些

Intel 官方宣传

如果把这一部分性能损失加回去,再看 Intel 官方宣传,那么 i9-12900H 在 35W 战胜 M1 Max也并非空穴来风。需要注意的是 i7-12700H,i9-12900H,i9-12900HK 在规格上几乎一致,都是 6 大核 8 小核 20 线程,只有 i9-12900HX 是 8 大核 8 小核 24 线程和桌面规格一致,唯一区别在于 i9-12900H 可以 Boost 到更高的频率,意味着单核会存在不到 10% 的差距,而多核性能因为笔记本有功耗限制,展现不出差距。

那么买 i9-12900H 的不是纯纯大怨种嘛 ~ 那倒也不是,i9 相比 i7 体质更好,K 系列好上不带 K 的,体质好意味着可给 CPU 电压降低幅度大,同样性能功耗更低,同样功耗限制性能更强,但是幻 16 经过 BIOS 更新以后已经不支持降压,所以不推荐购买 i9-12900H 版本。

GPU 3DMark Time Spy不同功耗对比

3080Ti 采用 GA103 核心,CUDA数量为7424,规格介于桌面端 3070 与 3080 之间。可以看到 3080Ti 随功耗上升性能跨度很大,175W 满血笔记本 3080Ti 性能与 3070 相仿但不及 GDDR6X 的 3070Ti,而基础频率下 80W 功耗只能与桌面端 3060 和 140W 笔记本端 3060 性能相当。

幻 16 宣传的 120W 的 GPU 性能释放和其他 30 系笔记本一样,实际上是 105W+15W 动态功耗,正常条件只能稳定在 100W,只有外置散热器才能稳定 120W。幻 16 用 100W 能打平我之前 200W 2080S 的游戏本,这点确实不错,三星 8nm 制程比起台积电12nm 制程提升不小(本质上依旧是台积电16nm FF+制程的延伸版本),尽管绝对性能没有提升,由于 CPU 的升级,像 2077 和荒野大镖客 2 这种单位较多的开放世界游戏5以及像底特律:变人这种优化很差的移植游戏实际提升不小,最低帧的提升消除了频繁的卡顿。

幻 16 跑满 100W 机身表面温度高而且噪音较大,我建议显卡功耗控制在 80W 以内当块 3060 用体验比较好,此时风噪在 45 分贝左右不算太大。

而且这个性能下也能在 4K60 畅玩很多 3A 大作,死亡搁浅可以打开 DLSS 质量+最高画质,鬼泣 5 也能开最高画质,勇者斗恶龙 11s 甚至都跑不满 80W,当然像 2077 这种显卡杀手只能开到 DLSS 性能+高画质。

死亡搁浅导演剪辑版 DLSS 质量+最高画质下功耗在 80W 上下浮动

幻 16 上的 3080Ti 与游戏本差距很大,性价比极低,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比如运行仿真软件和 waifu2x 这些,凭借更大的显存容量和 CUDA 规模,在没能让显卡满载的情况下,确实有很大的性能提升。但是总体来说升级到 3080Ti 意义很小,综上我只推荐基础版幻 16,实际上除非厚砖本不推荐 3060 以上的规格。

M1 Max 的理论性能和 RTX 3060 相仿,可以大致得出下列不正确式子

80W RTX 3080Ti Mobile ≈ RTX 3060 ≈  60W M1 Max

 115W 的 i9-12900H + RTX 3080Ti 能打平 100W M1 Max,这么一看好像传统阵营的能效比好像还不错嘛,那你就错了。

日常使用功耗

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开了 50 个左右的网页和一些常用 App,CPU 功耗在 5~10W 间浮动,整机功耗在 20W 以内,低负载下虽然和 M1 差距不小倒也还能接受,中负载能效很不错,高负载下功耗换性能思路我也可以接受。

但是当使用独显时就不一样了,混合模式下当有程序使用显存,就算零负载也有 10W 功耗,当独显输出画面静止也有 15W 功耗,如果刷网页看视频功耗直接往 20W 以上跑,拿了台 3050 的拯救者比较,独显输出功耗只有 5W,看视频也才 8W,功耗差距接近三倍。

好消息是就算倍速炮姐弹幕还是播放影视飓风 4K 120Hz(AV1编码)视频功耗还是 20W 出头,此时 3050 功耗也接近 20W。

开启独显使用整机功耗就往 50W 走了,对比 M1 整机不到 5W 功耗就是十倍的差距,最糟糕的是机身发热而风扇还不怎么转,起初我以为是为了控制噪音,后来发现幻 16 不同配置风扇策略似乎是一致的,不同温度对应不同转速,但是 60° 的手机 Soc,3060,3080Ti 功耗能一样吗,高情商叫控制噪音,低情商叫没优化。

独显也让 Modern Standby 的体验大打折扣,正常待机时只有 3W 功耗,让笔记本不论冬天还是夏日空调房都残有一丝丝科技的温度而不至于冰冷😎但独显待机功耗就是 10W 往上了,半天不用这科技的温度就开始烫手了😰还好我先前为了保证游戏本随时唤醒,关闭休眠同时配备了散热底座最低转速一直吹,如果还没购买底座建议手动休眠。另一点体验糟糕的独显和集显间的程序切换,外出要把使用独显的程序每个保存关闭,虽然离电会有提示,但仍然很麻烦,而回来外接为了最佳性能又要保存关闭重新打开。

幻 16 很好但N卡很烂

可以看到我对幻 16 的不满基本全在独显上,即便是桌面端也已经有很多人抱怨N卡功耗高,传闻中 40 系显卡最高功耗更是会达到 800W。

老黄你罪大恶极,用户却无可奈何

这个月开始陆续发布的骁龙 8+ Gen 1 从三星 4nm 工艺转向台积电 4nm 工艺后,一下子从电子垃圾变为媲美 A14 的存在,而顶级游戏卡 3090 甚至这都没用上,还用着三星 8nm 工艺。

矿卡都用上台积电工艺了!

显然 nVidia 也不傻,他们在专业卡就用上了台积电 7nm 工艺。究其原因,老黄“摆烂”还是因为对手不给力,市场上N卡一家独大。即便 AMD 的游戏卡用上更先进的台积电工艺,N卡还是保持绝对性能的领先,凭借 DLSS 和 CUDA 在游戏和生产力领域成为唯一优选。想要在 4K 分辨率下畅玩 3A 游戏在 DLSS 几乎是必须的,AMD 虽然有 FSR 应对,但即使是 FSR 2.0 实际表现也和 DLSS 2.0 有不小差距。N卡直播可以用的 NVENC 和 NVIDIA Boardcast 功能,AMD 也不能相及6。生产力方面 nVidia 耕耘多年,大部分专业软件使用 CUDA 都有成倍的性能提升,而AMD 在这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能不能用都是问题。

近期 Intel 显卡也发布了,亮点在于强大的视频编解码性能,是消费级唯一支持av1编解码的显卡,算是差异化竞争,但是初期驱动问题多多,对标 DLSS 的 XeSS 一款支持的游戏都没有,只能说未来可期,希望可以在中低端给老黄一点压力吧。

至于苹果,基本不是在同一条赛道上,除了视频剪辑,在游戏和通用生产力方面可用性还是很差。最大感受反而是 macOS 没有那么卡了,以前 Intel 核显带高分辨率屏幕还是蛮吃力的,外接用独显虽然不卡但功耗太高,温度上升导致降频还是会掉帧,M1 升级的 1050 水平核显虽然依旧没时间可玩的游戏,但却解决了卡顿问题。

对未来的预测Apple Silicon性能

我对基础款芯片未来不抱期望,M2 在 CPU 部分的提升其实很小,IPC 提升微乎其微,而主频所带来的性能提升伴随着功耗上升,苹果的散热众所周知。随着制程红利的逐渐消失,今后 M3,M4 很难出现像 Intel 转向 Apple Silicon 这种性能提升同时功耗降低的情况了。我更期待传闻中的 M2 Extreme,期待苹果能堆出多大规模和多强性能的芯片。

市场规模

就身边统计学来看,升级 M1 MacBook 基本都是 Mac 老用户,虽然 Apple Silicon 很好,但是因为价格和生态因素,对普通消费者还是绕不过去的坎儿,推出廉价款 Mac 会大幅提升销量,但是苹果不会干这种“蠢事”,因为 iPhone XR 和 iPhone XS 一代已经证明了这样会影响利润。未来几年 M1 性能不会过时,假如没有停产基础款,价格降到 5000 价位对普通用户会比较有吸引力的。Mac 的市占率会小幅上升,但是和 Intel 时代不会有质的区别。

游戏

新公布的 Metal 3 既没有光追也没有 DLSS,而Mac 的高分辨率没有类 DLSS 技术不可能跑得动高画质游戏。你想象的是轻薄本也能玩同步玩上 3A 游戏,而苹果规划会是未来不论在 iPhone,iPad,或者是客厅里的 Apple TV 上,亦或是 Mac 上,都能在 Apple Arcade 中玩上高画质手游,可能以后 Mac 上唯一的区别就是把移动端缩水的建模和特效加回去。最重要的游戏阵容和性价比也毫无优势,而苹果的营收大头在移动端,游戏上架 Steam 分不到一厘钱,本身也没有推动的意愿,我抱悲观态度。

传统笔记本

这两年联想带头开始卷,现在 16+512GB 同时配备 2K 高刷窄边框的笔记本遍地都是,价格居然只要 4000 出头。不过软件体验还有待提升,比如电池健康和风扇控制功能,有的自带,有的要去官网下载,有的在 Microsoft Store 就可以下载,非常混乱。一些好用的功能像手机联动电脑 App,手机厂商制造的笔记本上手即用,用过的华硕,戴尔要到 Play Store下载,而且还不好用,传统厂商应该向小米,华为,荣耀这些新入行的手机厂商学习。

ARM on Windows现状

Windows ARM 笔记本基本上都是 1000$ 以上的昂贵产品,性能差,兼容弱,选择少,等于不能用。好在微软也开始重视起来,软件开发套件基本就绪,硬件上也推出基于高通平台的开发工具7 ,Project Volterra8参照 Apple DTK 到 M1 MacBook 推出的时间间隔,我们可能明年就可以见到能用的 Windows ARM64 设备了。

未来

M1 已经证明了移动端芯片的实力,随着技术进步升级顶级移动端芯片已经达到主流 X86 芯片性能了,实际上 M1 就是 A14X 的改名,单核和 A14 一致,多核靠增加核心扩大规模提升,性能已经达到 AMD Zen 3架构的Ryzen 5 5600X 水平。

拿今年大热的中端芯片天玑 8100 和 Intel 10 代标压处理器相比较,可以看到差距不大,常用的 Chrome 和 Office 都已经适配 ARM,只要有驱动运行 Windows ARM64 性能是够的。

如果厂商使用手机芯片制造笔记本,一方面不需要风扇散热,另一方面笔记本空间相比手机大得多,主板设计难度会低很多,如果放弃后续升级能力直接套用手机主板都可以。ARM on Windows 不会像 M1 一样一战成名,更大可能是和 Chromebook 一样靠低价取胜,靠低价低成本打入 3000~4000 以下,获得市占率会有大量软件适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