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沙滩变金沙滩: 宁夏闽宁镇脱贫攻坚案例总结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k3288主板维修 干沙滩变金沙滩: 宁夏闽宁镇脱贫攻坚案例总结报告

干沙滩变金沙滩: 宁夏闽宁镇脱贫攻坚案例总结报告

#干沙滩变金沙滩: 宁夏闽宁镇脱贫攻坚案例总结报告|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序诗:闽宁镇发展之路

贺兰山下路茫茫,移民四顾泪两行。

一砖一瓦细细垒,夜以继日建新乡。

山海情深谊更长,艰苦奋斗路宽敞。

鳏寡孤独有呵护,生产生活不一样。

孩童欢乐上学堂,老人执手话家常。

男儿立志出乡关,巾帼上阵焕光芒。

苦尽甘来向前望,回汉一家幸福长。

脱贫攻坚做样板,乡村振兴共小康。

闽宁镇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区,隶属银川市永宁县,其名“闽宁”取自福建、宁夏的简称,象征两省区协作发展的山海情谊。这里的居民由西海固搬迁而来。“西海固”是宁夏南部山区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合称,当地“三年两头旱,中间风沙愁,人畜辛苦劳,十种九不收”,被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3年,宁夏自治区启动“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吊庄”移民计划,开始了西海固地区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搬迁。早前闽宁镇所在地区瘠薄干旱,生态条件恶劣,长期笼罩在贫困的阴影下,“天上无飞鸟、地面不长草,沙漠无人烟、风吹砂砾跑”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在国家开发式扶贫大背景下,一批又一批的西海固移民冒着干沙劣土在这里防沙固沙、盖房造田、种粮定居、发展产业,为这片荒滩注入了新的希望和活力。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新区新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通过几代移民的共同努力,在福建、宁夏两省区人民山海与共、携手并进的行动下,闽宁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当地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小镇。大片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葡萄园、羊肥牛壮的集中养殖园区、忙碌有序的服装车间、镜头前正在直播的美丽笑脸……闽宁镇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方式让昔日沙地变绿田,也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借着东西协作与精准扶贫的东风,贫困户掌握了专业技能、学习了新思想、发扬了地方文化、了解了新政策,在回汉人民团结一致下,构建起了和谐美好的社会。

“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闽宁镇的蜕变,背靠着党和国家的积极引导、有效支援与强力保障,凝结了闽宁两省区人民的山海情谊,以几代移民的血泪与汗水铸就。

一、“苦瞎了”:吊庄移民开拓路

20世纪80年代初,宁夏自治区实施“吊庄”移民政策,鼓励西海固农民从“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迁移出来。所谓“吊庄”,即搬迁人口“两头有家,来去自由”,移民在迁入地享受免农业税5年,分得的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和有偿转让使用权,同时可以保留原居住地的宅基地、承包地和户籍3年。退路保障给了一部分农户在异地拓荒的勇气,其中一部分人口迁移到了永宁县的玉泉营和玉海经济开发区,即现在的闽宁镇所在地。在那一时期,这块土地还是一片荒凉的戈壁滩。率先“吊庄”的农民往往是年轻力壮的男性,他们在迁入地建设开发,达到生存条件之后,才会带着妻子、孩子和老人全家搬迁到新居住地。在这一时期,老家的土地资源仍是移民生存的基本生活保障,因为新开发的沙土改良成本大、周期长,移民需要依靠老家贫瘠土地上种出的粮食来维持基本生活。在贫瘠的山区条件和待开发的戈壁滩之间,移民的内心在不断地挣扎,有的人因为忍受不了开荒的辛苦放弃移民、返回家乡。玉海村村民李进福在回忆父辈的移民搬迁历史时说道:“那个时候,我父亲夏天来移民吊庄种点粮食,收了粮食就回到老家,这样两头奔波生活着过了3年”。

第一代移民在回忆当时“吊庄”移民生活时说,“当时的老百姓真是苦瞎了。冬天和春天的风沙一直吹,风沙打在脸上直叫人疼,刚刚开好的路,一夜之间就被沙子盖住了。风一吹,吃饭的碗底都是沙子。那碗看着大,其实里边的饭很少,都是汤,喝的时候先把漂浮的沙土吹到碗边边上,赶紧喝,饿得都不知道那饭烫不烫,吃完之后嘴上全是泡。沙子和灰土很多也吃进了肚子,再从缸里舀一瓢水漱漱口,把嘴里的沙子弄出来,才能不硌牙”。

移民不仅要自建房屋,还要平整田块、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需在开发土地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济基础差一点的农户没有资金建房,吃饭都成问题,更不用谈土地开发了。因此,能够留下来的基本都是劳动力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农民一边开发土地和改善土壤条件,一边在附近的工地和农场打工赚钱,用打工赚的钱自建房子和改善土壤。“半工半耕”的生计体系使移民得以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生存,到1990年10月,已有1000多户来自西吉和海原两县的移民通过吊庄搬迁落户。

为了让自发移民能够“稳得住”,政府一方面采取灵活的方式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在灌区的种植技术;另一方面防治风沙,开展农田防护林工作,改善粮食种植环境。1991-1994年,建设防风固沙林、护渠路、护田林网600亩。经过3-5年的坚持,移民地区土地种植粮食的产量开始超过西海固山区土地种植粮食的产量。1996年时,闽宁镇已有约8000户移民落户。

二、山海情:东西协作助蜕变

1996年,按照中央东西部协作扶贫的决策部署,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习近平同志担任“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并于11月在福州召开了闽宁第一次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拉开了这场跨越山海的帮扶序幕。

1997年4月,以“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为核心的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得到确立实施。在20余年的帮扶历程中,闽宁模式突破了单项的扶贫解困工作,从单一的经济援助到教育、文化、医疗的多领域合作,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到政府、企业、社会结合的对口协作新机制,走出了一条东西协作的脱贫之路、产业支撑的致富之路、生态优先的发展之路、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路。

在东西协作的帮扶下,先后有20个帮扶单位、30余名援宁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10余家企业参与闽宁镇帮扶建设,累计投入各类援助资金25620万元,通过产业带动6277个贫困人口就业,其中建档立卡户214人;两地共建扶贫产业园1个,实际投资额达8.41亿元,带动贫困人口就业33人;援建扶贫车间2个,吸纳就业110人,其中贫困人口24人。

东西协作扶贫无疑是闽宁发展的一针强心剂,闽宁镇的东西协作帮扶力度大,帮扶措施覆盖面广,涉及医疗、教育、管理等方面,渗透在产业发展和移民治理的点点滴滴。闽宁镇作为东西协作扶贫实践的丰硕果实,其建设和发展证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部协作扶贫能够为解决贫困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与地方智慧。

(一)多形式的扶贫解困

解决移民困难群体的温饱问题是扶贫协作的重点所在。在移民搬迁之初,闽宁大规模兴修水利、规整土地、引黄入滩,保证了移民的自给自足。立足于地方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福建大力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加强闽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移民的生活环境,增强其归属感和幸福感。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①]。以产业协作为基础的扶贫协作真正确立了闽宁的发展方向,是帮助移民困难群体“拔穷根”的重要途径。

招商引资是助力地方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闽籍产业是援宁干部在综合西海固移民劳动力水平、文化素质以及沿海市场和技术优势等多方因素的基础上引入的,涉及农畜养殖、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作物种植等多领域。作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村民之间的“桥梁”,援宁干部在协调、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做出不凡的成绩。为拓宽销售渠道,从福建厦门来到闽宁挂职的李辉钦同志于2020年5月9日开通“李镇长赞闽宁”抖音直播,每晚8点准时开播,“这个闽宁红枣片脆的很,甘甜,还美容养颜,大家不要错过哦”,闽宁的红枣、枸杞、金丝黄菊等农产品由此“出圈”。2020年10月15日,由李镇长策划的专场助农网络直播带货活动销售了超过100款闽宁镇特色产品,单日收入达96万元。

(二)多领域的结对合作

为帮助闽宁镇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的转变,实现宁夏与福建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闽宁两省区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深入结对帮扶关系,加强了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互访交流和人才协作。福建角美镇及其所辖六村与闽宁镇及其所辖六村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双方互派挂职干部。镇与镇的帮扶、村与村的交流互助既完善了闽宁镇的人才培养机制,又将福建省的先进理念、技术、信息和经验等在闽宁镇得到推广。“角美镇干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爱拼才会赢’,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郭雪峰,闽宁镇民生服务中心主任郭雪峰)。福建人“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与宁夏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在互学互助的过程中实现共融。

与此同时,双方还密切了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结对合作。援宁医生的到来提升了闽宁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保障了村民的身心健康。稳定的教师交流机制也使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闽宁镇得到推行。2018年,来自福州一中的黄飞老师发现闽宁学生近视的很多,但因为贫困,佩戴眼镜的学生非常少,为此,他专门联系了厦门眼科医院的专家和大夫为闽宁一中与二中的400多名学生免费配置眼镜。多领域的结对合作标志着东西协作过程中闽宁模式的日渐深入与成熟。

(三)多主体的对口协作

闽宁镇是东西部协作扶贫成效的典范,但是脱贫攻坚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战役,同样是全社会的战役。闽宁镇与角美镇的结对互助关系确立后,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成为宁夏与福建扶贫工作的重点所在。为此,角美镇专门发动辖内企业工会部门采购闽宁镇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推动消费扶贫,并招募西部开发计划志愿者参与闽宁镇建设。通过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打造扶贫公益品牌、发展扶贫志愿服务,拓宽社会扶贫参与渠道,营造了良好的扶贫济困社会氛围。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参与渠道将闽宁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闽宁协作展厅由角美镇和闽宁镇联合建立,坐落于角美镇最繁华的龙池广场购物中心,龙池广场每天人流量超过8万人次,充满宁夏元素的建筑使闽宁镇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在福建得以呈现。与此同时,角美镇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捐资所建成的闽宁镇角美小学,因其明显的闽南色彩也得到了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在福建援宁干部的建议引导下,依托互联网打造起来的“闽宁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闽宁视角”抖音公众号在宣传闽宁故事、独特风光和优美景色的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闽宁镇的发展现状和东西扶贫成效,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渠道为更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与农村贫困人口打通了相互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闽宁镇不仅是政府扶贫事业的缩影,更是我国各地区人民团结一致、亲兄弟一般“命运共同体”凝结而成的关于东西协作的情感和信念的故事。

三、康庄路:移民发展谱新篇

作为一个“从无到有”的移民村镇,闽宁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的搬迁扶贫之路,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愿景,走出了一条移民脱贫增收致富的融合发展之路。

(一)挪穷窝:高质量打造移民新居与基础设施

移民开发初期,为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闽宁镇在开发初期免农业税5年,保留原籍地户籍和土地;开展兴修水利、引黄入滩、修建道路、防沙治沙等生态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借助东西协作契机引进各类企业和专家技术人才发展产业、教技术,共计投资22.8亿元,培养技术骨干900多名,有效带动移民稳扎在闽宁镇。移民谢兴昌感慨道:“只要勤快、不要偷懒、好好干,这里绝对是个好地方,能养活人的地方”。时至今日,第一批移民也是闽宁镇发展最好的农户。来自海原县的生态移民梁叔说:“九十年代下狠心搬迁的人,现在生活过得很富”。闽宁镇副镇长杨青说:“这批人现在是站在闽宁金字塔顶端的人”。

2012年,为了贯彻“十二五”规划发展要求,闽宁镇开始统筹规划和安置来自原州区和隆德县的移民,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移民和劳务移民。针对生态移民和劳务移民的自我发展和增收致富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闽宁镇鼓励和支持企业和公司优先雇佣本地劳动力,吸纳更多农村贫困劳动力和劳务移民就业。2020年,永安小区设立了50个公益岗位,总就业率已经达到96%。当地人称这两类移民为“命好的人”,“遇上了好的时代”。移民也自认为“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移民说:“新房灯一拉是亮的,水龙头一拧是有水的,进屋就能做饭,出门就是宽敞的水泥路,再也不用上山下沟、担心房子漏水坍塌了。能过上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想也不敢想,挺满足的”。

(二)富思想:党建引领共建移民生活共同体

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但2013年之前,闽宁镇村庄的选举工作并不顺利,村两委班子成员受到血缘、地缘影响大。为此,闽宁镇全面加强移民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培养有实力、有能力、肯奉献的年轻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近15年来,闽宁镇7名镇党委书记均选自银川市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也多来自镇干部,成功创建了四星级党组织2个、三星级党组织1个。

福宁社区是一个劳务移民社区,为了实现移民融合,社区干部做了很多思想工作。社区干部说:“刚入住时,有的农民觉得住房小不愿意入住,有怨气,社区干部都敲不开农户家门。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搬迁过来的老人在生活中有了笑容,这也是让我们特别欣慰的地方。到现在,人人见了我们都亲切地打招呼,每一家都可以随便进去坐一起聊天。能奋斗的人通过个人努力收获了幸福,无依无靠的人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幸福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分一秒努力给最基层的人民创造出来的”。闽宁镇致力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构建党委抓统筹、支部抓推进、网格抓落实的支部管理模式。以“红色网格”和生产组网格双重管理助推精准扶贫,以建档立卡贫困户积分制激发内生动力。精准扶贫工作进入乡村深处,共同形塑着移民的生活记忆。

闽宁镇以传统文化平台搭建为文化载体,筑牢民族团结生命线。先后修建文化大院,组建秦腔演出队、农民篮球队,农闲时干部会组织新老住户打篮球友谊赛,秦腔演出队为住户义演,移民从“陌生人”变成了“老朋友”。闽宁镇篮球队不仅在全县农民篮球运动会上连续夺冠,还曾获得银川市农民篮球运动会冠军,拥有了属于新老移民的共同荣誉。此外,回汉混居原隆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讲,讲解回汉民族风俗习惯,引导不同民族主动交流、相互包容、互学互帮、互尊互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极大地增强了回汉民族团结友爱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永安小区的移民说:“老家的生活真是太苦了,移民让我们从大山里走了出来,现在的生活这么好,不仅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还要感谢我们的社区干部”。

(三)换穷业:强能力改观念支持移民生计

易地扶贫搬迁前,移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粮食作物种植和少量务工,全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不足500元。移民搬迁后,闽宁镇通过文化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为移民强能力、改观念,通过资金、资产、资源、劳务、技术、信息服务等多途径带动移民参与多元产业发展,为移民创造多渠道、分类别的充足就业机会。

首先,鼓励和支持企业、公司优先雇佣本地劳动力。其次,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移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贫困户发展能力建设。福宁社区刘作新书记介绍,“每一年在社区和村都有3-5期培训班,很多人至少有两三个证书,这样特别方便他们出去打工”。值得一提的是,闽宁镇鼓励移民考取驾照,并给予相关费用补贴。玉海村通过考取驾照培养了一批运输队,全村将近有200辆运输车。另外,坚持“三变”思路,发展“村集体+公司+农户”共享模式,在地化教授农户先进种养殖技能,为有能力、有意愿劳动的老人和因为照顾老人和小孩无法外出工作的留守妇女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原隆村村支书说:“在原来的大山里,打工都不知道去哪里。现在只要你有劳动力,只要你想干就能挣上钱。男人、女人都可以打工。原来的女人都是在家里伺候老人、给孩子做饭、种田,哪里听说过女人还可以出去打工”。

同时,闽宁镇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各村先后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休闲广场、老年餐桌、儿童之家等服务设施,为移民营造了温馨、便利、开放的社区交流环境,让老弱病残等真正困难人群有了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拔穷根:好教育打造树人立德根基

闽宁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大力发展教育、务实树人立德根基斩穷根。闽宁镇的教育扶贫先后经历了“有学上—上好学—学得好”的演变过程,逐步实现教育资源从无到有再到优质共享。截至2020年10月,闽宁镇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共计17所,在编教师582人,在校中小学生10471人。其中,闽宁地区中小学生、幼儿园(含民办)共有建档立卡贫困生2037人,占永宁县贫困学生总数81.3%,属于永宁县教育扶贫的重中之重。教育扶贫在闽宁镇移民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关键作用,既作为精准扶贫的方式,也是精准脱贫的目标。

近年来,闽宁镇营造重学与好学的社会氛围,无论是技能学习还是知识提升,都为贫困家庭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形成良性循环,不仅助力脱贫攻坚的步伐,而且有效地阻断了贫困代际再生产。闽宁镇教育扶贫的实践,在硬件上突破,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闽宁镇的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软件上提升,利用“互联网+教育”打开“教育信息化2.0”新篇章,打造“智慧课堂”,用活在线互动课堂,更新教育理念,开阔视野。同时,加强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轮驱动,提升贫困人口的知识和技能,助力贫困家庭通过“富脑袋”实现“富口袋”。

四、致富经:多元特色兴产业

在脱贫攻坚与东西协作两大历史机遇下,闽宁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旁人看来,贫瘠的沙地与干旱的气候经过巧妙的改良与运用,成为了闽宁镇经济转型升级的优势所在。闽宁镇政府将本地自然资源优势与移民种养殖传统进行综合考量,对产业发展与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引入现代企业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同时将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发展中,力图构建一个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综合体系。当前,闽宁镇产业总值达7.8亿元,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产业扶贫格局,还探索出了“4+5”产业扶贫模式,即政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4方利益联结构建产业扶贫闭环,打造“公司+”、“合作社+”、“土地入股”、“金融扶贫”等模式,让农民能够从产业中挣得“5金”:土地流转得租金、参与务工得薪金、参与经营得现金、年终分红得基金、政策奖补得资金。

(一)沙地里淘出“金豆子”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闽宁镇产业发展的基本倚仗。闽宁镇地处贺兰山洪积平原的中下部,气候干燥,年均降水量202毫米,蒸发量达2058毫米,全年平均气温8.6℃,无霜期平均为164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为酿酒葡萄、枸杞、树莓、西红柿等沙地经济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经过专家考察论证,闽宁镇属于全中国乃至世界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最佳生态区之一,发展酿酒葡萄产业优势、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明显。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闽宁镇立足于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培育形成了以酿酒葡萄种植为主的特色种植,以集中+规模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以蔬菜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并逐渐向加工、电商、旅游等产业转型。要将小镇酒酿出“国际范”。作为相对高端的农业产业,酿酒葡萄需要规模化种植以及较高的技术要求,闽宁镇特殊的自然条件又决定了一家一户难以承担平整土地、灌溉设施修建、田间管理等投资额度,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发展葡萄酒产业,闽宁镇培育和引进了德龙、立兰、中粮等4家葡萄酒龙头企业,建成酒庄13家,当前葡萄种植面积已近8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4%,年产葡萄酒2.6万吨,综合产值达9.3亿元,拉动该产业移民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建成闽宁红酒街吸引33家优质酒庄入驻,正在着力打造贺兰山东麓共享酒庄。通过举办第九届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和第五届贺兰山东麓葡萄展藤节等活动,闽宁镇葡萄酒的知名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酿造出的葡萄酒更是得到世界级品鉴大师的认可,在国际赛事中屡获奖项。

除了相对高端的葡萄酒产业,闽宁镇还大力推进传统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散养户“出户入园”政策与规模化养殖企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散户集中的养殖园区由村集体代管,克服了粗放养殖方式的低效益和不环保问题。万亩草蓄产业园区的建成则为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已有壹泰牧业、广州传记、内蒙古侩牛、中光光伏等5家规模化养殖企业入驻园区。当前闽宁镇养殖业市场销售额达2.6亿元,已成为银川肉牛养殖第一镇,注册各类农产品商标48个,其中5家企业被确立为宁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稳定发展的第一产业让闽宁镇有了追求更高目标的底气,在精准扶贫与东西协作的东风下,更多元的产业形式在闽宁镇落地生根。闽、宁两省区投资2.1亿元建成的占地1750亩的闽宁协作扶贫产业园,引进了晓鸣农牧、宁闽合发、君鑫盛、青川管业、北客生物、德之品包装等6家企业,投资超过3亿元,园区产值达1.68亿元,为闽宁镇提供了500余个就业岗位。直播平台的兴起也为闽宁镇的产品外销打开了一扇窗口,为了打造宁夏自治区首个乡镇电商一条街,闽宁镇依托“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直播平台,推广“电商+扶贫”模式,培育了20余名带货主播,通过镇长带货、村长带货等形式不仅提升了闽宁镇、闽宁镇产品的知名度,还让闽宁镇的农产品能够更方便地送到消费者的手上。劳务输出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闽宁镇以培训提升劳动力技能为助力点,建立了宁夏生态移民培训示范基地和生态移民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培育劳务派遣公司21家、劳务经纪人73人,年均输出劳动力近1.2万人,务工人员人均收入超过2.6万元。在资源多样且有限的条件下,单单依靠一种产业形式很难让一方百姓脱贫致富,因此多元的产业发展方式将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与提供多元就业岗位融于一个共同的目标:更好地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二)多管齐下“富口袋”

不论是“东西协作”还是“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好生活。因此在产业发展之初,闽宁镇就将这一目标放在第一位,立志让贫困群众通过多种形式从产业发展中真正能获得收益,让贫困群众的口袋鼓起来,为此探索出了收入增加的“四变”。

“农人变工人”。贫困户作为产业工人直接进入产业链中,实现就近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养殖园区、设施温棚、扶贫车间等建在村庄周围,贫困农民尤其是无法外出就业的农村留守人群,既能获得稳定务工机会(工资约为90-100元/天),还能兼顾家庭。

“农民变股民”。贫困户成为企业股东,收益方式转变,以分红形式增加收入。经过三年的摸索与实践,闽宁镇光伏扶贫项目的“原隆模式”,通过“企业建设-农户收益-政府协调融资-村集体入股-企业兜底托管-壮大村集体经济、企业微利、贫困户长期收益”的市场化运作,使原隆村集体年平均收益达到157万元,分红资金3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70%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无劳动能力、无生产经营发展项目的特困户扶持。真正实现了集体经济的“兜底功能”。

合作经营提收入。贫困户通过承包公司的种植基地或者扩大养殖规模的方式提高收入。闽宁镇鼓励贫困户基于自身发展特长从事较为熟悉的种养殖经营,并通过小额信贷多种形式来引导和支持其生计发展,帮助贫困户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为小农户进入市场建立稳定渠道,保证其农业经营基本收入。

思想转变拓市场。通过各种形式的支持,让贫困户有能力走向更广阔的就业市场。通过走访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劳务移民的就业情况、务工意愿和岗位需求等情况摸排,了解基本就业情况。在此基础上培育相关领域的劳务经纪人,为劳务经纪人提供最高额度15万元、最长期限3年的贴息贷款,助其应对资金周转困境,组织劳务经纪人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经营能力。通过能人带动,有更多的贫困户走出了闽宁镇,走向了更广阔的就业市场。

五、俱欢颜:兜底救助保和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②]。早在《大道之行也》中,古人就设想了这样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图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③]。闽宁镇根据兜底人口的需求、意愿和分布情况创新发展,形成以社会救助为基础的特色兜底保障体系,聚焦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筑牢和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强化保障性扶贫措施,着力将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兜好。

闽宁镇从地方实际出发,采用针对性的兜底保障策略,推动社会救助政策与兜底扶贫的有效衔接。主要包括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供人性化兜底服务;筑牢基础保障网,无缝式精准兜底;提升保障水平,打造多元化兜底格局等三方面,实现“应兜尽兜、不落一人”的目标。目前,闽宁镇实现保障兜底对象合计65户195人,其中,边缘户5户19人,脱贫监测户4户12人,未脱贫户6户39人,一般户8户17人,建档立卡户42户108人,涉及亲属照料、邻里照料、就餐服务、公益照料、集中托养、企业认领、康复护理、弱劳荐岗等诸多方面,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闽宁镇兜底保障实施情况

(一)缺什么补什么:人性化兜底服务

闽宁镇将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作为兜底保障的基本内容,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和提升兜底保障质量。例如,以“集中托养”推动敬老院的改造提升,闽宁镇敬老院共设置床位300张,充分满足当前3户需集中托养兜底户的需要。并且,闽宁镇通过“就餐服务”配套老年饭桌,实现6个行政村全覆盖,村里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自行前往就餐,失能老人则安排送餐服务,正争取从当前的每日一餐升级到每日三餐。闽宁镇还通过“综合服务”衍生以村为单位的兜底保障服务中心,打造集洗衣、缝补、理发、洗浴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场所,使老百姓享受家门口的服务,让农村生活更加便利。由此,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为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和提升兜底保障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让贫困百姓活得有尊严:无缝式精准兜底

兜底保障措施,贵在精准,赢在精准,闽宁镇创新工作运行机制,筑牢兜底保障安全网。一方面,闽宁镇贯彻兜底保障的目标要求和政策安排,织牢城乡低保、孤儿养育津贴、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基础性保障网。另一方面,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兜底兜到点子上”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兜底人员给予立体式、全方位的兜底保障,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采取亲属照料、邻里照料、就餐服务、弱劳荐岗、公益照料等15项措施,进行无缝式精准兜底,确保不落一人、高质量脱贫。

闽宁镇建立了兜底对象规范识别机制和细化管理,还扩充工作队伍和简化管理流程,以实现严格兜底、精准兜底、全力兜底和高效兜底。杨青副镇长曾说到,“让贫困百姓有尊严地活着,不能只考虑收入等经济指标,镇上不断总结工作和经验、不断完善,我们把工作当作事业去干,认真思考这些民生问题,推行兜底保障政策。”经过不断摸索和多方共同努力,闽宁镇兜底保障工作逐渐从单一的货币支持转向物资支持、日常照料、能力提升、司法帮助、心理关怀等相结合的综合性保障。

(三)接地气,冒热气:多元措施提升保障水平

闽宁镇已形成“政府主导保基本、社会参与作补充、企业合作促发展”的兜底保障新格局,不仅服务于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更服务于长远的反贫困目标,为今后的乡村振兴奠定基础,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闽宁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除了依据上级政策落实兜底措施,还根据当地贫困人口情况探索设计适宜的兜底保障措施。其次,引入企业力量和社会捐助,为兜底户捐赠家具、家电、生活、学习用品等,多方面多途径提升兜底对象的生活质量。再次,以政府购买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完善兜底服务,以村集体收益补贴“亲属照料”和“邻里照料”,引入法定义务人和邻里为兜底户提供照料服务。最后,积极鼓励志愿服务形式,招聘大学生志愿者,为兜底对象提供理发、清洁等服务。兜底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道防线,闽宁镇在扎实推进、创新发展兜底保障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六、干沙滩变金沙滩:闽宁镇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为确保移民搬迁贫困群体“能发展,能致富”,闽宁镇在东西协作与精准扶贫的推动下,精准使用扶贫资金22.26亿元,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等举措,在保证移民基本生计安全的基础上,打造“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输出”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引进种植、纺织等企业12家,引导增资扩产企业7家,建成扶贫车间2个,实际到资5.72亿元,带动5500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截至2020年底,闽宁镇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较移民之初增长了近30倍,稳定脱贫306户1448人,累计完成1648户、7185人贫困人口脱贫,消除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实现新增和返贫为零,贫困村均脱贫出列。自此,昔日的荒漠戈壁滩真正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闽宁镇的发展蜕变真正帮助百万移民走出大山,是解决西海固贫困问题的根本之策,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样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在脱贫攻坚中创新探索建立的闽宁扶贫经验,对全国各地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区域协调发展及未来的乡村振兴具有深刻意义,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

(一)脱贫攻坚:搬迁扶贫与新镇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④]。可以说,经过长期实践和努力,闽宁镇扶贫开发工作结出了好硕果,积累了好经验,呈现了新局面,走进了新时代。

1. 东西扶贫的样板

闽宁合作模式探索建立了“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联席推进,保障了对口帮扶工作的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得力;结对共建,明确了对口帮扶责任主体,项目和资金帮扶深入,到村到户;产业带动,实现了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目标;互学互助,从单一的经济援助拓展到教育、文化、医疗的多领域合作,促成了东西部地区人才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社会帮扶,实现了政府、企业、社会协同参与的扶贫大格局。

2. 产业扶贫的良方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闽宁镇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优势发掘适宜的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借助现有特色产业形成完备的产业链,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让扶贫产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因地制宜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推进高端产业与精品品牌建设。第二,在传统种养殖业方面注意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三,持续发展劳务及商贸物流业。第四,创新发展文旅产业。第五,坚持因人因户施策,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3. 移民发展的示范

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闽宁镇基本完成了移民新镇建设与融合发展。全镇致力于不断扩大移民新居地的生计空间,以特色产业为抓手推动移民生计转型,通过增强公共服务功能为移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基层党建、文化活动和教育扶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和谐社区发展。闽宁镇移民村镇的发展历程是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移民自身共同努力和奋斗的结果,它向社会呈现了移民村镇统筹治理和融合发展的成功范例。

4. 基层治理的智慧

闽宁镇体现的是移民村镇的基层治理,同时也是民族大团结的基层治理。闽宁镇政府始终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生计、生产、生活活动;各族群众在文化上包容共荣,共同分享;强化党支部的服务功能,探索“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富联合体发展模式;以评选“最美永宁人”、“最美闽宁人”、“星级文明户”为载体,在群众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各民族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合作共进、共同发展。

(二)成果巩固:十四五展望及面向2035的愿景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1. 做好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继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 和帮扶机制,持续改善基础公共服务、整治人居环境和促进社会融入等重点工作,重点实行移民收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三大提升行动,继续稳定和完善全面的兜底保障机制与措施,确保移民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闽宁镇民族宗教工作稳定和顺。

2. 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闽宁镇地处生态脆弱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多功能农业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非农产业发展要从规模速度为主转向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并重,增长动力要从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投入为主转向要素拉动与创新驱动并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元丰收。

3. 创新强化东西协作,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东西协作力度,拓展协作领域,持续增强闽宁镇发展能力与发展水平,帮助人民建设美好生活。明确闽宁镇发展和功能定位,完善乡村振兴规划,加快、加强乡村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持续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力度,实现移民村镇的有效治理,构建乡村社会发展新格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组织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课题组编写

案例发布:半月谈杂志社

[①]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②] 《礼记·大道之行也》

[③]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④] 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