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归类(二)(建议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equire近义词组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归类(二)(建议收藏)

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归类(二)(建议收藏)

2024-06-06 07: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W

  01、顽强、顽固:“顽强”指坚强、强硬,表示赞许之意。“顽固”指(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2)立场反动,不肯改变。多含贬义。

  02、委屈、委曲:前者指受冤屈;后者指曲折。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受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03、威望、威信:前者指声誉和名望(侧重名望)。后者指声威和信誉(侧重信誉)。

  04、违反、违犯、违拗:“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违拗”指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

X

  01、心里、心理:“心里”,内涵单纯,常表现在外,具体指“胸口内部”,多指在“思想里、头脑里”。“心理”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的总称,它还常常用来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心里”读xīnli,“心理”读xīnl?。

  02、象、像:“象”适用于三种情况:1、作名词用,如“大象”。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03、消失、消逝、消释: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04、薪水、工资:分别是外来语与本民族词。

  05、吓唬、恐吓(恫吓):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

  06、显著、卓著:前者指非常明显;后者指突出地好。

  07、需要、须要:前者指欲望、要求,或相当于“应当”,强调“不可少”。后者不用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味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比如“他需要(须要)休息”,但“他有需要”就只能用前者。

  08、修养、休养:前者指提高学识、思想水平。后者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

  09、心事、心思、心绪:“心事”心里盘算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心思”想做某种事的心情;念头。“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10、辛酸、心酸:词义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生活经历中的痛苦和酸楚,后者侧重于内心的悲伤与难过。

  11、细心、悉心:前者指用心细密。后者指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

  12、希望、期望、渴望:词义程度一个比一个重。(希冀:希望得到)

  13、喧闹、喧嚷、喧扰、喧腾、喧嚣、喧哗:“喧闹”指喧哗热闹。“喧嚷”指(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喧扰”指喧嚷扰乱。“喧腾”指喧闹沸腾。“喧嚣”指(1)声音杂乱,不清静;(2)叫嚣,喧嚷。“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

  14、挟持、胁持:前者指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重在用力量;后者指威胁强迫对方,重在威胁。

  15、稀疏、稀少(希少):前者指(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后者指事物出现得少。

  16、效率、效力:前者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后者指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

  17、限制、限止:前者指规定范围,使不超出;后者指限制、止境,重在制止。

  18、效仿、模仿:前者指仿效、效法;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摹仿:与“模仿”相同,但重在描摹书画等)

  19、想象、相象:“想象”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相象”彼此有相同或共同点。

  20、显著、卓著、卓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显著”指非常明显:“卓著”指突出的好:“卓越”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1、显赫、显贵、显达:“显赫”权势等盛大:“显贵”做大官有身份的人:“显达”在官场上地位高而有名声。

  22、贤德、贤明、贤能:“贤德”善良的德行;贤惠。“贤明”有才能有见识。“贤能”有道德有才能(“贤良”是书面语)。

  23、显要、显耀:“显要”指官职高而权柄大:“显耀”指声誉、势力等著称。

  24、贤惠、贤淑:“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也作贤惠:“贤淑”是书面语。

  25、心神、心声:“心神”指(1)心思精力(2)精神状态:“心声”发自内心的声音,心里话。

  26、向往、憧憬:前者指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后者指想象向往美好的事物,多指对未来的。

Y

  01、云集、聚集:前者比喻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用的是比喻义;后者指集合,凑在一起,一般用法。

  02、以至、以致:都是连词,前者表示(1)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前句意思的延伸),相当于“直到”;(2)前句意思的自然结果。后者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因果关系,但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03、勇气、勇敢:词性和功能不同,前者是名词、作主语或宾语,后者是形容词、作谓语或定语。

  04、原形、原型:前者指形状、面目;后者指类型、模型。

  05、运用、应用:前者指根据事物特性加以利用;后者指使用,直接用生活或生产。

  06、允许、容许:前者指许可;后者指许可(书面语,语义重)。

  07、应付、周旋:“应付”指(1)对人对事采取措施(2)敷衍、将就(带宾语):“周旋”指(1)交际应酬(2)与敌较量,相机而动(否)。

  08、严格、严厉:前者指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后者指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方面)。

  09、赢利(盈利)、营利:前者指所得的利润(名词);后者指谋求利润(动词)。

  10、谣言、流言:前者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后者指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的话)。

  11、臆测、臆度:前者指主观地推断;后者指臆测猜度。

  12、约束、规范:前者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后者指使遵守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13、依存、依附:前者指互相依附而存在;后者指附着、依赖、从属。

  14、隐(yǐn)蔽、荫(yīn)蔽:前者指借助别的事物来遮掩;后者指(枝叶)遮蔽。

  15、引见、引荐:前者指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后者指推荐别人。

  16、一律、一概:副词,适用于全体,前者强调无一例外;后者强调没有例外。

  17、衣服、衬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18、义气、意气:前者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重义气、义气千秋”等;后者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意气风发”等。

Z

  01、赞叹、赞扬:前者只有“称赞”之意;后者既有“称赞”之意,又有“表扬”之意。

  02、准确、正确:前者指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与“误差、偏差”相反。后者指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标准,与“错误”相反。

  03、贞洁、贞节:前者指妇女在节操上没有污点;后者指(1)坚贞的节操(2)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一种伦理道德。

  04、侦察、侦查:前者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后者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而进行的活动。

  05、追忆、追溯、追索:“追忆”指回忆。“追溯、追索”指探索事物的由来。前者确指,后跟无选择性。后者不确指,后跟有选择性。

  06、终止、中止:前者指结束、停止,表示事情全部结束。后者指中途停止,侧重于事情末做完。

  07、专程、专诚:前者指专为某事而到某地。后者指特地(心意诚恳)。

  08、指责、指摘:前者指责问(可褒可贬)。后者指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09、专长、特长:前者指专门的学问技能、特长。后者指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10、震动、振动:前者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里不平静;后者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

  11、震荡、振荡:前者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后者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不要把它和“振作、振奋”联系起来,如“山谷震荡、人心震荡”都不可写成“振荡”。

  12、震慑、震撼:前者指震动得使人害怕;后者指震动、摇撼。

  13、战争、战斗、战事:“战争”范围大,指民族、国家、阶级、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战斗”范围小,一般指具体的武装冲突;‘战事“指有关战争的各种活动。

  14、战果、成果、结果、后果、恶果:“战果”战斗中获得的成果:“成果”工作或事业上的收获,褒义词:“结果”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中性词:“后果”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恶果”坏结果或坏的下场。

  15、障碍、阻碍:前者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使不能顺利通过,名词;后者指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动词。

  16、做客、作客:前者指造访亲朋好友。后者指寄居在异地。

  17、拯救、赈济:“拯救”救助:“赈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

  18、知觉、直觉:前者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和表面联系的心理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比感觉复杂、完整;后者指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直观,直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并非一种天赋的认识能力。

  19、直接、直截:前者指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后者指(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直截了当,也作直捷。

  20、整顿、整饬、整治、整理:“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或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整饬”(1)使有条理,整顿(2)整齐,有条理:“整治”为了管束、惩罚、打击等,使之吃苦头:“整理”上有条理,有秩序。

  21、蒸汽、蒸气:前者指水蒸气;后者指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

  22、追击、狙击:前者指追赶着攻击;后者指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

  23、阻击、阻截:前者指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后者指阻挡,阻拦。

  24、蛰居、谪居:前者指象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后者指被贬谪后住在某个地方。

  25、资力、资历:前者指财力;后者指资格和经历。

  26、肢解、支解:古代割去四肢的酷刑。前者多用本义,后者多用比喻义。

  27、着眼、着意:前者指从某个方面观察、考虑;后者侧重于用心。

二、应试策略

1.词义法    词义法,就是根据词义来辨析选用同义词的方法。词语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意义,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是我们辨析同义词的基本前提。词义的适用对象、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都是我们辨析同义词的切入点。  (1)词义适用对象

如:终生/终身:“终生”是就事业来说,如:为了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终身”是就人生大事来说,如:婚姻是终身大事。

(2)词义轻重不同

如:蔑视/轻视:“蔑视”比“轻视”意义要重一些。

(3)范围有大有小

如:年纪/年龄:“年纪”专指人的年龄,词义范围小。“年龄”指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词义范围较大。

2.词色法

(1)感情色彩不同

如:牟取/谋取:前者含贬义,后者为中性词。

(2)语体色彩不同

如:商量/商榷/协商:“商量”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一般问题,可重叠成商量商量。“商榷”文言词,含有尊敬、客气色彩,常用于书面语体、多指学术问题;也指其他需慎重研究的重大问题。“协商”着重指共同正式商讨,多指重大的,特别是具有社会性或国际性的问题,一般有庄重色彩。

3.词性用法

如:豢养/饲养/喂养:“豢养”指喂养动物,一般不用以指人,当指人时,则表示收买和利用,含贬义。“饲养”指喂养牲畜,可与“员、场”等组成名词。“喂养”多用于牲畜;用于人时,只限于婴儿。  

4.特定的修辞效果 

[例]窗口/窗户——透过“甲A”的窗口,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

[例]聚集/云集——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云集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特别提醒: 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起限制作用,限制了词语的临时意义,这也就为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提供了依据和线索,因而正确理解词义的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语境,也就等于找到了正确选用同义词的钥匙。

5.突点法   突点法,即寻找突破点来解题的方法。因为同义词的辨析往往有多个子选项,只要我们从自己最熟悉或最敢肯定的子选项入手,就可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当然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最熟悉的词语,切入点也就不同。    6. 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去同较异的方法。它适合于答案选项表述格式基本相同的题目。我们往往可以先排除选项中相同的成分,通过比较相异的成分,迅速而准确地选出答案。    例: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什么都不得不__。    A.装载   徜徉   致使   割爱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    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解析:“装载”“承载”的不同词素“装” “ 承”,正是辨析的侧重点。“装载”的意思是“用运输工具装(人或物)”,它是主体自己发出动作;“承载”的意思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它不是主体自己发出的动作,据句中“使”“让”的出现,可判断第一处空线应为“承载”。由此排除A、C项。B、D项利用排除法,可去掉选项中相同的成分而只区分“徘徊”“ 徜徉”或“舍弃”“割爱” 两组同义词中的一组即可。利用突点法,辨析“舍弃”“割爱”。“舍弃”的意思是“放弃、不要”;“割爱”是“让出或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与文中“什么”相应的是“舍弃”,包括了爱与不爱之物,有些虽爱,但不是“必不可少之物”。

 

 

【近义词语辨析】

 

1、“毕竟”“究竟”

都可用于非疑问句中,表示终归如此。最后的结果如此,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它们的区别在于:“毕竟”着重于追根究底,不管怎么样,所得的结论就是如此,语气非常肯定;“究竟”着重于认定最后的结论就是如此,语气不如“毕竟”那么肯定。

 

2、沿用 采用

“沿用”的意思是“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采用”的意思是“认为合适而使用”。

 

3、“鉴别”“鉴赏”

“鉴别”的意思是“辨别(真假好坏)”,“鉴赏”的意思是“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4、“终止”“中止”

   “终止”的意思是“结束,停止”,“中止”的意思是“(做事)中途停止”;前者侧重“彻底”,后者侧重“中途”。

 

5、“蜕化” “退化”

“蜕化”的意思是“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退化”的意思是“1.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2.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两者在使用对象上有明显的不同,前者用于物的生理、机能等方面的变化,后者用于人的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变化。

 

6、“难免”“不免”

“难免”的意思是“不容易避免”,“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两者在使用上有以下三点不同:一是语法功能不同。“不免”是副词,只作状语;“难免”是形容词,多作状语,也可作定语、谓语。二是表意功能不同。“不免”后多为客观上必然会产生的结果,“难免”后多为主观上想避免但又避免不了的结果。三是中心语的形式不同。“不免”作状语,中心语须为肯定形式;“难免”作状语,中心语可以是肯定形式,也可以是否定形式,但所表达的意思一样。

 

7、“暴发”“爆发”

“暴发”重在突然性,“爆发”重在爆炸性,使用范围宽。山洪具有突发性,而没有爆炸性,选“暴发”比较恰当。

 

8、“抚养”,保护并教养,一般用于长辈对晚辈,“赡养”,供给生活所需,一般用于晚辈对长辈。成年子女对父母是晚辈对长辈的关系,用“赡养”符合句意。

 

9、“盈利”指已经赢得利润,重在结果,也写作“赢利”,“营利”指追求利润,重在过程。    

 

10、“莅临(近似的还有“光临”)”和“亲临”的意思差不多,在有些语境中也不是不能换用。但使用“莅临”这个词语要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来访者(莅临者)应该是“地位相当高的贵宾”;其二是用“莅临”一词表示“来访”,一般应该是说话人在把来访者作为当面听话的对方(或至少来访者应在场)的特定场合下有尊敬意味(同时也是自谦意味)的特殊表达。    

 

11、“规划”和“计划”这两个词(作为名词)从词典释义看差别确实不太大,比如《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对“计划”一词的释义是“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规划”一词的释义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也就是说“规划”也可以说就是一种“计划”,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规划”一般用于表示“比较全面和长远的‘计划’”。在实际用法上,“规划”一词一般更多是用于比较全面、长期和重大,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的工作计划,像“城市建设布局”就明显是属于这种情况;相反“计划”一般说就不大适用于这种情况了。

 

12、“不仅是/而且是”表示的是递进性的并列关系,即连接的两项可以同时肯定;而“不是/而是”表示的是选择性的并列关系,即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13、“一再”和“再三”在一些词典中的释义都是“一次又一次”。二者有时也可以互换使用,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一再失败”就不能说成“再三失败”。这种区别中有一个主要条件就是:在表示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用“一再”和“再三”都可以。但在不是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就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

 

14、“稍微”和“多少”在一些词典中的释义也差不多,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只能说“你比他只是稍微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不能说“你比他只是多少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这里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哪个副词的限制条件还是清楚的:即一方面“多少”一般只能与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或往大里说的形容词连用,“稍微”则不受这种限制;另一方面“稍微”能够与表示限制的范围副词“只”连用,“多少”就不能。这就是为什么该句只能用“稍微”,不能用“多少”的原因。“稍微”和“多少”还有其他一些区别,这里不再赘述。

 

15、“常常”和“往往”在一些词典中的释义也都差不多,但这两个副词在用法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只能说“这几天我常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就不能用“往往”。这里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往往”主要指“在一定条件下才经常发生的动作”,而“常常”不受限制;二是“往往”在使用时“必须是带有某种规律性的动作”,而“常常”不受这种限制。换句话说,“常常”的准确释义是“强调事情或行为动作发生的经常性和频繁性”,而“往往”的准确释义是“强调按照经验在某种条件下的情况通常是这样的。

 

16、困惑与困扰意义不同:困惑。感到疑难;困扰,围困并搅扰。

 

17、震荡与振荡词意不相同:震荡,侧重于心理的;振荡,侧重于物理方面的。

 

18、保障:保护使不受侵犯,保证:担保一定做到。

 

19、漠视:冷漠地对待;不重视。忽视:疏忽;不重视。

 

20、以后:从过去某时以后;以来:从过去某时到说话时。)

 

21、“质疑”指提出疑问;“置疑”则指怀疑,用于否定,常和“不容”、“无可”、“无庸”等否定词连用,表示结论的确定无疑。

 

22、 “机体”是具有生命的个体的统称;“肌体”指身体,也用来比喻组织机构。

 

23、 “标识”,即标志,指表明特征的记号或表明某种特征;“标示”则指标明、显示。

 

24、 “竟自”和“径自”都是副词。“竟自”表示出乎意料;“径自”则表示自己直接行动。结合语境,可以看出,“可他因要处理个人私事,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没等会议结束,就**离开”这一内容,属于个人单独行动,故用“径自”

 

25、“电讯”指用电话、电报或无线电设备传播的消息,也用来指无线电信号;“电信”则指利用电话、电报或无线电设备传递消息的通讯方式。

 

26、“规范”指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也用来指合乎规范;“制约”意为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务所制约。

 

27、“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并且”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

 

28、“搁置”与“搁浅”均有停止、不能进行之意,但“搁浅”喻事物遭到阻碍

 

29、“奏效”表示发生预期的效果,“生效”表示发生效力。

 

30、“查看”着重指为检查某种情况而看,目的在于发现异情;“察看”着重指为了解情况而看,目的在于熟悉情况。

 

31、“妄图”指狂妄地谋划,贬义词;“企图”指图谋,打算,贬义词,程度比“妄图”轻,

 

32、“试验”指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实验”指为厂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33、“衰退”专指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出现衰退,“衰萎”指衰败萎缩,有两层意思,程度较重;

 

34、“与其说/不如说”表力示让步性选择关系,前后的情况可能同时存在,但忽略前者突出后者, “不仅是/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前后的情况同时存在,但后者程度更深

 

35、“对峙”意为“相对而立”;“鼎足”用来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36、“农时”意为“适合农事活动的季节”;“农事”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

 

37、爆发: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

 

38、督促:监督催促。敦促:恳切地催促。

 

39、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勾通:暗串通勾结。

 

40、“个个”是量词重叠表示统指,也就是强调在全体的前提下具有某种共同特点的每一个;常作主语;作定语要加数词“一”。“各个”是指示代词与量词的组合,强调各自不同的每一个;常作定语;另外还有“逐一”的意思。

 

41、“会合”是各方面聚到一起,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汇合”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从许多方向集中,一般要融成一体,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要加“成”,

 

42、“衷情”名词,指内心的感情。“钟情”动词,指感情专注。

43、“食言”是指失信、不履行诺言;“失言” 是指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44、掩盖:遮盖、隐瞒/掩饰:设法掩盖(真实情况);

 

45、媒介: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媒体:交流、转播的信息工具;

 

46、大肆:无所顾忌(多指坏事)/大事:大力从事。

 

47、“不力”,不尽力,不得力;“不利”,没有好处.不顺利。

 

48、“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事情;“竖立”指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

 

49、“推托”是借故拒绝;“推脱”是不肯承担责任。与“责任”“义务”有关,应选“推脱”。

 

50、“申诉”、“申辩”都有申述理由,加以辩解之意,而“申辩”用于平常人与人之间;“申诉”则属专业用语,用于法庭上或法律事务活动。

 

51、“凌乱”是不整齐、没有秩序的意思;“紊乱”杂乱,纷乱。“条理”与“紊乱”搭配得当。

 

52、“清静”是环境安静,“清净”是没有事物打扰。

 

53、“开拓”是开辟、扩展,一般用在不太具体的事物上;“开辟”是打开、创立,多用于具体事物上

 

54、“时势”是指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时事”是指最近的国内外大事,此处应选“时势”。

 

55、“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媒体”是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

 

56、“掩饰”强调用手法来掩盖缺点、错误、罪行,“掩盖”是遮盖或隐藏;

 

57、“区别”适用于互相联系或统一的事物,“分别”适用于有明显区别的事物,如黑白、是非、主次等等。

 

58、“必需”,动词,可以作定语;“必须”,副词,只能作状语。

 

59、 “局势”往往用在政治军事等大的方面,“局面”不受此限制。例如,讲扭转一个工厂的亏损,不属于政治军事等庞大的方面,不能用“局势”,该用“局面”。

 

60、“启用”:开始使用。“起用”,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

 

61、光临:称宾客来到;光顾:一般用于商家欢迎顾客;

 

62、牟取: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含贬义;谋取:中性词,想办法获取。

 

63、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有的事物;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64、让位:让出位置;让贤:让有才能的人继承自己,含主动性。

 

65、“忍受”侧重于强调心理上的承受,“忍耐”侧重于感情或情绪上的克制。用于心理上的承受,应选“忍受”,

 

66、 “颓废”强调意志消沉,含有“长期消极而放任、随便”的意味,可与“思想”、“生活”搭配。“萎靡”强调因衰老、懒散、消沉而精神不振,含有“病态地不思进取,无精打采”的意味,可同“思想”、“精神”等搭配,和“不振”组合为习惯用语。

 

67、 “蓄意”是早就有这种企图、希望;“蓄谋”着重说为做成某事早就谋划、准备了,语意更进了一层。

 

68、“急切”侧重于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多与“心情”搭配;“急迫”侧重于心理要求迫切,等不及,多与“事情”、“任务”等词语搭配。

 

69、“技能”主要用于生产、技术等方面;“技巧”主要用于文学、艺术、工艺、运动等方面。

 

70、“肃静”一般用于人为的安静环境,“寂静”多用于自然的安静环境。

 

71、“诬陷”侧重于用谣言坑害他人,词义较轻;“陷害”侧重于用手段坑害好人,词义较重。

 

72、“委实”与“着实”的适用范围不同:“委实”可用以解释原因,“着实”不能用以解释原因。)

 

73、“积淀”是在长期积累中形成的意思,多用于抽象事物;“积聚”是逐渐聚集的意思。

 

74、 “契合”是投合、意气相投的意思。“吻合”是完全符合的意思。

 

【语言理解常用近义词组辨析】

1、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完成态)如:只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

忽视:不注意,不重视。(进行态、将来态)如:忽视安全生产,后果将不堪设想。[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近义词一个常用于完成态,如“推脱”“又”,另一个常用于进行态或将来态,如“推托”、“再”]

 

2、稳健:稳而有力,不摇摆跳跃。如:稳健的步子|稳健的政策。也指不轻举妄动,用法同“稳重”,如:办事稳健。

稳重:(言语举动)沉着而有分寸,不轻举妄动。如:为人稳重|办事稳重。

 

3、终究:⑴表示预料或期望的情况一定会出现。如:谎话说得再巧妙,终究要被戳穿。⑵同“毕竟”。表示强调。如: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还是大家一起干吧。

毕竟:⑴表示追根究底得到的结论或最后的结果,同“终究”。如:集体的力量毕竟比个人大。⑵ 用在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如:他毕竟学过辩证法,分析问题很深刻。

 

4、异议:陈述主体与另一方不同的意见。如:对于这个方案我有异议。

争议:陈述主体内部的争论。如:对于这个方案我们有争议。

 

5、伸延:延伸。如:公路一直伸延到山脚下。

伸展:向一定方向延长或扩展。如:金色的麦田一直伸展到天边。

 

6、开拓: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展。如:开拓疆域|开拓更广阔的创作道路。

开辟:打开通路,创立,开展。如:开辟航线|开辟工作|开辟边疆。

 

7、大概:表示推测估量。如:新校舍大概年底可以完工|大概是去年春天吧,我从上海只身来到镇江|寒假如果无事,他大概要回老家看看。

大致:表示主要方面是这样。如:新建的3号楼结构规模与老3号楼大致相同。|那部电影,内容大致如他所说。

大抵:表示“大多数”。如:路过杭州的人,大抵要去游一下西湖。|南方人大抵不爱吃面食。|纺织厂大抵分早中晚三班。

 

8、启迪:开导,启发。 只用于书面语体。偏重于直接开导人得出结论。如:好书能启迪读者的聪明才智。

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侧重于“启”的途径或过程。如:研究新星的爆发,能启发人们寻找新的能源。

 

9、禁锢:对行动和精神的强力限制。如:这些陈规陋习成了禁锢人们精神的枷锁。

禁止:不许可。程度上,“禁锢”比较深;搭配上,“禁锢”偏重于精神、理论,“禁止”偏重于具体行为。

 

10、贯穿:穿过、连通。如:这条公路贯穿本省的十几个县。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如:这部小说的各篇各章都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

 

11、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慎重考虑,如:结论过于轻率。

草率:做事不认真,马马虎虎。如:没经过认真讨论就作了决定,太草率了。

 

12、固然:(1)先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语气比“虽然”强烈,且只用在主语后面。如:这样办固然稳当,但是太费事。(2)承认甲事物,也不否认乙事物。如:意见对,固然应该接受,就是不对,也可作为参考。

虽然:同“固然”(2)。如:他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对业余学习并不放松。

 

13、制约: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以乙事物的存在发展为条件,则乙事物制约着甲事物。如: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极大的制约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如:限制行动自由|文章的字数不限制。

 

14、差点儿:后接不愿意发生的事情,表示这件事没有发生。

如:他差点儿叫狗咬着 (没咬着)。后接愿意发生的事情,表示这件事没有发生。如:他差点儿考上大学了。(没考上,但差得不多)

差点儿没:后接不愿意发生的事情,表示这件事没有发生。如:他差点儿没叫狗咬着 (没咬着)后接愿意发生的事情,表示这件事发生了。如:他差点儿没考上大学。(考上了,但很勉强)

 

15、原来:⑴表示发觉原先不知道的情况。如:我以为是谁,原来是张老师。⑵表示同后来的情况不一样。如:他原来(本来)姓张,后来改姓李的。⑶表示“一直”,情况始终没变。如:他原来(本来)就当驾驶员,已经十来年了。⑷表示理该如此。如:这个会原来(本来)就该你去参加,还推什么?

本来:同“原来”⑵⑶⑷

 

16、往往:在多数情况下是这样,形成某种规律。如:他脾气急躁,往往为一点小事就生气。

常常:事情总是这样,几乎没有例外。程度较深。如:以后请你常常来玩。

 

17、逐步:一步一步的,有步骤分阶段实行。如:逐步深入|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逐渐:渐渐变化,不强调步骤阶段。如:影响逐渐扩大|天色逐渐暗了下来。

 

18、 侵袭:侵入并袭击。如:侵袭凌空|遭台风侵袭。

侵蚀:⑴逐渐侵入使变坏。如:病菌侵蚀人体。⑵暗中一点一点的侵占(财物)。如:侵蚀公款。

侵吞:暗中大量侵占别人或公共的财物、土地。

 

19、干预:过问别人的事(也作“干与”)。如:事涉隐私,不便干预。

干涉:⑴不该过问、制止的事硬要过问、制止。如:互不干涉内政。⑵关涉、关系。如:二者了无干涉。

 

20、尊重:⑴尊敬地位、辈分、学问、品德比自己高的人。⑵重视并严肃对待。如: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器重:长辈对晚辈、领导对下级很重视。如:领导上很器重他。

 

21、终止:最终停止,过程结束。如:大学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终止。

中止:中途停止,可能继续。如:比赛中止|他由于病情恶化,不得不中止计划的实施。

 

22、沉湎:沉溺,贬义。多形容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难以自拔。如:沉湎酒色。

沉醉:大醉。多比喻被强烈的情感或氛围左右。如:沉醉在节日的欢乐里。

 

23、应诊:医生给人治病。

就诊:病人到医生那里接受医治。如:这家医院特邀了几个专家应诊,前来就诊的病员很多。

 

24、就教:当面向别人请教。

任教:在学校里当老师。

就读:在学校读书。如:他就读于二中,却经常就教于在一中任教的张老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