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elation的搭配 竄訪

竄訪

2023-03-18 09: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竄訪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前發言人、第12任外交部部長秦剛提出,且被中國大陸部分媒體使用的漢語詞匯。該詞含有貶義,用作形容北京政府所認定的“分離主義”人物或領導者出訪第三國的行爲,或者第三國家領導人物出訪“分離主義地區”。也有出於特定原因的用法,比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013年訪問非洲,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南苏丹大使马强稱之爲“竄訪”[註 1]。据考證,這個詞最初被北京政府用於譴責丹增嘉措訪歐,在同樣用於美國眾議院議長佩羅西訪問台灣后,隨之成爲流行用語。

目录 1 概要 1.1 定義 1.2 翻譯 1.3 評論 2 參見 3 資料來源 3.1 文獻 3.2 注釋 概要[编辑] 第12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秦剛在2006年作爲外交部發言人提出“竄訪”一詞形容達賴喇嘛訪問歐洲国家 定義[编辑]

据《中國翻譯》雜誌期刊杨明星與李志丹研究,此詞匯最早出現於2006年時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回應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訪問以色列相關問題,其稱“[……]達賴喇嘛四處竄訪,目的在于推动所谓‘西藏问题’国际化,分裂祖国”。[1][2]竄字的繁體字可拆分為“穴鼠”,運用鼠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貶義色彩,意指對相關“訪問行爲”的不予承認。[1]澳大利亚语言学家Zhengdao Ye认为该词暗指“鬼祟”或“惹是生非”。[3]曾引用過該詞匯的媒體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及環球時報等中國共產黨媒體。[2]

竄訪一詞在早期有“流竄訪問之意”對中國大陸政府而言,達賴喇嘛流亡便是“流竄”,故稱“竄訪”。[2]但在後期則發展成針對中國大陸定義的分離主義者訪問他國地區的行爲[3]——也有部分運用在他國人士訪問“分離主義地區”,同樣定性爲“竄訪”。[2][3]除達賴喇嘛外,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李登輝及蔡英文訪問美國[2];熱比亞訪問澳大利亞[4][5];黄之锋、何韻詩前去美國眾議院聽證會[4];安倍晋三2013年出访非洲[4][6];美國眾議院議長南西·裴洛西在2022年訪問台灣都曾被中國大陸外交部或媒體定性為竄訪。[1][4]

翻譯[编辑]

在某些特定場合,出於不予承認的立場,北京政府一般不會在中文語境中使用“訪問”一詞,但在英文方面則使用相應且中性的“visit”[2];如2015年外交部發言人再次對達賴喇嘛出訪他國表示反對,稱其“竄訪”,然而英文口譯員則使用“visit”譯法。[2]《環球時報》則有翻譯爲“sneaky visit”[7],即“鬼祟訪問”,該翻譯也曾被《華盛頓郵報》引用。[8]国际关系学者张庆彬同王振华在一篇論文中則建議外事部門可直接使用漢語拼音“Cuanfang”下加注釋,或者將英文的兜售“tout”同出訪“visit”合并為“toutvisit”等方式新造一個英文詞匯[註 2][1][2]。

評論[编辑]

有部分學者支持北京政府使用“竄訪”一詞,認爲該詞形象地“体现了中国外交话语使用者的大智慧”描述了“分裂分子偷偷摸摸、四处流窜的贼鼠之貌”[1][2]。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則對北京政府使用該詞抗議,稱其為“粗鄙蛮横”的行爲。[9]也有中國大陸民眾認爲是一類“内宣”[2]。华盛顿高等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席大卫·吉特则认为中方会为了某些“特定的外交目标”而修改对外的译法,因为她并不希望因迎合国内民族主义者选择的用词破坏这类目标;[3]即使“窜访”一词正确翻译,使用该词仍会被视为违反正常的外交用词。[3]

參見[编辑] 勿謂言之不預也 雙言巧語 抹黑策略 資料來源[编辑] 文獻[编辑] ^ 1.0 1.1 1.2 1.3 1.4 杨明星 李志丹. “政治等效”视野下“窜访”译法探究. 《中国翻译》. 2015, (2015年第5期).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徐觅菲. “窜访”的使用与翻译小考. WHYNOT. 2022-08-03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中文(繁體)).  ^ 3.0 3.1 3.2 3.3 3.4 Kine, Phelim. China’s Washington diplos outmuscle Taiwan’s reps with media blitz. POLITICO.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英语).  ^ 4.0 4.1 4.2 4.3 Luo, Jin. More Than Just a Visit: Explaining the Chinese ‘Cuànfǎng’.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美国英语).  ^ 外交部就澳大利亚允许热比亚去澳召见澳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中国大陆)).  ^ 驻南苏丹大使马强在当地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批驳安倍参拜靖国神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中国大陆)).  ^ Daming Diao. US lawmakers’ sneaky visit to Taiwan may aim at agricultural, military interests - Global Times. 環球時報英文版. 2021-09-10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 China launches combat drills, dubs U.S. lawmakers’ Taiwan trip ‘sneaky’. Washington Post. 2021-09-10 [2023-03-09]. ISSN 0190-82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2) (美国英语).  ^ 锺辰芳. 北京称蔡英文“窜访”,台北称此言粗鄙蛮横. 美国之音. 2018-08-21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1) (中文(繁體)).  注釋[编辑] ^ 马强用該詞是批評安倍“試圖通過援助非洲作爲政治要價”以換取為日本爭取安理會席位的政治籌碼。 ^ 王在該論文中也有使用mal-,escape,lam作爲詞根搭配visit的“malvisit”,“escapevisit”“lamvisit”。 查论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组织机构中方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 中央外事办 外交部 外长 驻外机构 大使 发言人 国防部 国际军事合作办 维和办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国务院新闻办 中国外文局 国务院侨办 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移民局 全国人大 外事委 外事局 华侨委 全国政协 外事委 外事局 港澳台侨委 中央追逃办 外交学会 对外友协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中国环球电视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 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驻华 外交代表机构 领事机构 国际组织驻华代表机构 联合国驻华系统 记者协会 国际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外交礼仪相关 外交部礼宾司 解放军仪仗大队 礼炮中队 解放军军乐团 武警国宾护卫队 人民大会堂 国宾馆 国宴菜 外交史 中国对外关系史 建交史 外交關係年表 对外援助 援建剧场列表 援建体育馆列表(英语:Stadium diplomacy) 参加的国际公约 制裁 建国初期 冷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萬隆會議 三大外交政策 一边倒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人民外交 毛泽东访问苏联 中苏交恶后 文革时期外交及国际形势 革命外交路线 反帝反修 积极备战 输出革命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条线、一大片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乒乓外交 熊猫外交 三个世界 中阿决裂 邓小平1978年出访 改革开放后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南南合作 南北对话 国际新秩序 国际关系民主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和平崛起→和谐世界 新型國際關係 大国外交 周边外交 钓鱼岛问题 东海油气田问题 南海问题 沙长城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戰狼外交 领导人访问列表 最高领导人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李鹏 朱镕基 温家宝 李克强 李强 全国政协主席 外国国家元首及最高领导人访华 外国政府首脑访华 术语 一个中国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反華 境外敵對勢力 亡我之心不死 是可忍孰不可忍→勿謂言之不預也 综合国力 三股势力 核心利益 网路主權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竄訪 多边关系联合国 联大2758号决议 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 否决权 维和 常驻纽约代表团 代表 常驻日内瓦代表团 代表 常驻维也纳代表团 代表 常驻亚太经社会代表处 常驻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处 区域政治 上海五国→上海合作组织 六方会谈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三国合作秘书处 東亞共同體(构想) 东南亚国家联盟 10+1 10+3 東亞峰會 東亞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亚信峰会 亚欧会议 非洲联盟 中非合作论坛 中阿合作论坛 中拉论坛 欧盟 驻欧盟大使 领导人会晤 人权对话 战略对话 珍珠链战略 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议 区域经济 一带一路 高峰論壇 絲路基金 中巴經濟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自贸区 博鳌亚洲论坛 亚欧会议 中非合作论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阿合作论坛 中拉论坛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 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 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 欧盟 中国欧盟商会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搁置) 经贸高层对话 汉堡峰会 全球经济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十國集團 世界互联网大会 世界經濟論壇 夏季达沃斯论坛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发展中国家 七十七国集团 不结盟运动 金砖国家 银行 双边外交关系亚洲(分類) 阿富汗 阿联酋 阿曼 阿塞拜疆 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 巴林 朝鲜 東帝汶 菲律宾 格鲁吉亚 哈萨克斯坦 韩国 吉尔吉斯斯坦 柬埔寨 卡塔尔 科威特 老挝 黎巴嫩 马尔代夫 马来西亚 蒙古国 孟加拉国 缅甸 尼泊尔 日本 沙特阿拉伯 斯里蘭卡 塔吉克斯坦 泰国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文莱 乌兹别克斯坦 新加坡 叙利亚 亞美尼亞 也门 伊拉克 伊朗 以色列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約旦 越南 非洲(分類) 阿尔及利亚 埃及 埃塞俄比亚 安哥拉 贝宁 博茨瓦纳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赤道几内亚 多哥 厄立特里亚 佛得角 冈比亚 刚果(布) 刚果(金) 吉布提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加纳 加蓬 津巴布韦 喀麦隆 科摩罗 科特迪瓦 肯尼亚 莱索托 利比里亚 利比亚 盧旺達 馬達加斯加 马拉维 马里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亚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纳米比亚 南非 南蘇丹 尼日尔 尼日利亚 塞拉利昂 塞內加爾 塞舌尔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苏丹 索马里 坦桑尼亚 突尼斯 乌干达 赞比亚 乍得 中非 欧洲(分類) 阿尔巴尼亚 愛爾蘭 愛沙尼亞 安道爾 奧地利 白俄羅斯 保加利亞 北馬其頓 比利時 冰岛 波蘭 波黑 丹麥 德国 俄罗斯 法國 芬蘭 荷蘭 黑山 捷克 克罗地亚 拉脫維亞 立陶宛 列支敦士登 盧森堡 羅馬尼亞 马耳他 摩爾多瓦 摩納哥 挪威 葡萄牙 瑞典 瑞士 塞爾維亞 塞浦路斯 圣马力诺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烏克蘭 西班牙 希臘 匈牙利 意大利 英國 美洲(分類)(拉丁美洲) 阿根廷 安提瓜和巴布达 巴巴多斯 巴哈马 巴拿馬 巴西 秘鲁 玻利维亚 多米尼加 多米尼克 厄瓜多尔 格林纳达 哥倫比亞 哥斯达黎加 古巴 圭亚那 加拿大 美國 墨西哥 尼加拉瓜 薩爾瓦多 苏里南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委内瑞拉 烏拉圭 牙买加 智利 大洋洲(分類) 澳大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 斐济 基里巴斯 庫克群島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紐埃 萨摩亚 所罗门群岛 汤加 瓦努阿图 新西兰 与非建交国关系見備註亚洲 不丹 非洲 斯威士兰 歐洲 梵蒂冈 大洋洲 馬紹爾群島 瑙鲁 帕劳 图瓦卢 美洲 巴拉圭 伯利兹 海地 洪都拉斯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危地马拉 未承认的国家或地区 科索沃 阿布哈兹 阿尔察赫 北塞浦路斯 德涅斯特河沿岸 马耳他骑士团 南奥塞梯 索马里兰 西撒哈拉 已消亡的國家見備註 蘇聯 南越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东德 南也門 錫金 坦噶尼喀 桑給巴爾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各地方省際關係和对外事务 海峡两岸 福建-台灣 上海 山东 韩 天津 鲁班工坊 湖南 西藏 台灣 琉 日 美 韓 印尼 菲 英 西 荷 法 德 俄 瑞典 巴西 查论编 香港對外事務 香港特區政府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政府總部禮賓處 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中國大陸、海外、台灣) 兩岸四地 中國大陸 廣東 深圳 上海 福建 四川 澳門 台灣 其他國家 澳洲 加拿大 法國(英语:France–Hong Kong relations) 格魯吉亞 德國(英语:Germany–Hong Kong relations) 印度(英语:Hong Kong–India relations) 印尼(英语:Hong Kong–Indonesia relations) 日本 以色列(英语:Hong Kong–Israel relations) 列支敦士登(英语:Hong Kong–Liechtenstein relations) 馬來西亞(英语:Hong Kong–Malaysia relations) 馬爾代夫(英语:Hong Kong–Maldives relations) 納米比亞(英语:Hong Kong–Namibia relations) 尼加拉瓜 北韓 巴基斯坦(英语:Hong Kong–Pakistan relations) 菲律賓 卡塔爾(英语:Hong Kong–Qatar relations) 俄羅斯(希伯來語:יחסי הונג קונג–רוסיה) 新加坡 韓國 南非(英语:Hong Kong–South Africa relations) 西班牙(英语:Hong Kong–Spain relations) 瑞士(英语:Hong Kong–Switzerland relations) 泰國 英國 美國 有關事項 香港移民潮 香港回流潮 查论编 澳門對外事務 澳門特區政府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 政府總部事務局 澳門經濟貿易辦事處(中國內地、海外、台灣[@]) 澳門領事機構列表 两岸四地 中國內地 廣東 珠海 湖北 香港 台灣 其他國家 安哥拉 巴西 北韓 南韓 日本 莫桑比克 菲律賓 葡萄牙 東帝汶 西班牙(西班牙语:Relaciones España-Macao) 美國 越南 加蓬 註釋:@ 暫停運作 備註:粗體表示曾經建立外交關係,但現時斷交的國家。這些國家目前除已消亡者外,均與中華民國保持外交關係。斜體 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實際統治的區域。關於中華民國的外交,另見模板:中華民國外交。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关系,另见模板:台湾海峡两岸主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