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及物性的现代汉语动词再分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educe及物不及物 基于及物性的现代汉语动词再分类

基于及物性的现代汉语动词再分类

2023-12-26 20: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 引言

及物性问题是国内外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也是一个颇有争议性的难题。就“及物性”定义而言,国外语言学界大致有四种不同的定义:(1) 语义定义(传统的及物性定义);(2) 结构定义;(3) 语用定义;(4) 多维定义。①根据吴锡根、李志仁的研究综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关于汉语动词及物性问题的研究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始,他把动词分为“外动字”和“内动字”,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把动词分为“外动词”和“内动词”,此后,几乎所有汉语语法著作都会讨论动词的及物性问题。讨论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划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二、划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标准;三、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下位分类。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汉语及物性问题的研究仍然有不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1) 及物性有高低等级或典型性差异方面的研究,如王志军③;(2)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方面的研究,如郭继懋④;(3)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下位分类方面的研究,如徐杰⑤;(4) 及物性与汉语句式方面的研究,如王惠⑥;(5) 特殊不及物动词方面的研究,如陈昌来、胡建锋⑦;(6) 及物性的理论思考方面的研究,如吴义诚、李艳芝⑧。

①  Kittilä,Seppo,Transitivity:Towards A Comprehensive Typology,Ph.D.thesis,University of Turku,2002, pp.26-40.

②  吴锡根、李志仁:《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研究综述》,胡裕树、范晓主编:《动词研究综述》,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③  王志军:《及物性的典型研究》,《外国语》2004年第4期。

④  郭继懋:《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⑤  徐杰:《“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语言研究》2001年第3期。

⑥  王惠:《从及物性系统看现代汉语的句式》,《语言学论丛》1997年第19辑。

⑦  陈昌来、胡建锋:《带受事成分的不及物动词的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⑧  吴义诚、李艳芝:《语言及物性的构式研究》,《外国语》2014年第3期。

吕叔湘指出,动词分为及物(外动,他动) 和不及物(内动,自动),这是很有用的分类,可也是个界限不清的分类;及物动词的再分类,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过去是做得不够的。⑨根据前辈学者的研究可以知道,目前汉语动词的及物性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看法:(1) 汉语动词不能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①(2) 对汉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提出自己的划分意见;②③(3) 沿袭旧说,即承袭传统语法观,认为汉语动词也有及物和不及物区分,但是缺乏论证(多数汉语语法学者)。实际上,如果把汉语动词后面所跟的名词性成分都叫做宾语,则汉语几乎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叫做及物动词,而如果把汉语使用中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都叫做不及物动词,则汉语几乎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叫做不及物动词。这种现象也许正是一些语言学家在给汉语动词划分及物和不及物时所面临的困惑。目前汉语学界由于受Hopper & Thompson一文的影响,④基本上都认为汉语句子有及物性高低的差异,但是对汉语动词本身的及物性问题以及如何看待汉语动词的及物性系统问题则很少讨论。本文认为汉语动词的及物性问题以及如何看待汉语动词的及物性系统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么汉语动词能不能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将永远是一个争议性问题。除了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1) 本文对及物性的看法;(2) 汉语动词的及物性分类;(3) 汉语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关系。

⑨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0-41页。

①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1986年,第211-214页。

②  吕叔湘:《从主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叶圣陶:《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47/1985年,第1-49页。

③  胡附、文炼:《现代汉语语法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1990年,第86-95页。

④  Hopper,P.J. & Thompson,S.A,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Language 56(2),1980,pp.251-299.

二 本文对及物性的看法

要从“及物性”角度为汉语动词进行重新分类,则必须要对及物性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关于及物性的定义,汉语学界有三种不同的标准,分别是:意义标准,以马建忠、黎锦熙为代表;意义和形式相结合标准,以吕叔湘、潘汞为代表;形式标准,以王力、赵元任、朱德熙为代表。⑤国外则有语义定义、结构定义、语用定义和多维定义之分。⑥下面是三部语言学词典对及物性的定义。马修斯在《牛津语言学词典》中给“及物性”下的定义是⑦:

⑤  吴锡根、李志仁:《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研究综述》,胡裕树、范晓主编:《动词研究综述》。

⑥  Kittilä,Seppo,Transitivity:Towards A Comprehensive Typology,pp.26-40.

⑦  [英]马修斯编:《牛津语言学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83页。

及物(transitive):在某一构式中,动词至少联系两个名词或名词等价物,它们的语义特征分别为施事和受事,如“她(施事) 背着他(受事)”。及物动词就是能够进入这种构式的动词,如“背”(carry)。

该词来自拉丁语Transitivus (穿过),原始义为从一个指称人或参与者的名词那里“转换”到另一个名词那里。反义为不及物。

戚雨村等编的《语言学百科词典》中给“及物性”下的定义是⑧:

⑧  戚雨村等编:《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第20页。

及物:动词的语法范畴。动作能直接及于客体,而这个客体又是以不带介词的受事宾语的形式出现的,即为及物,具有这种特性的动词成为及物动词,如“读(书)”“探望(病人)”。动作不及于客体,或者虽及于客体,但后者是用带介词的受事宾语来表示的,则为不及物,这种动词称不及物动词,如“睡觉”“咳嗽”“合作”。有些动词用于一种意义是及物的,而用于另一种意义则是不及物的,试比较:汉语的“他笑了”(不及物)--“他笑你”(及物),“他去了”(不及物)--“去皮”(及物);英语的Iknowhim (我认识他) 及物--Iknowofhim (我了解他) 不及物;俄语的мальчик пишетписьмо(小孩在写信) 及物--мальчик уже пишет(小孩已经会写字) 不及物。可以说这些动词兼具及物性和不及物性。

戴维的《现代语言学词典》中给“及物性”下的定义为⑨:

⑨  [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68页。

及物性(及物的,不及物的)(transitivity[transitive,intransitive]):小句/句子的语法分析使用的一个范畴,特别指动词与结构中依附成分的关系。这个范畴的主要成员就是及物(transitive) 和不及物(intransitive),前者指动词能带一个直接宾语(例如he saw the dog“他看见那条狗”),后者指动词不能带直接宾语(例如* he went a ball“*他去一只球”)。许多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两种用法(比较we wenta mile“我们走了一里路”和we went“我们去了”),在有的语言中这种区别用形态来表示。动词与其依附成分之间较复杂的关系通常另行分类。例如能带两个宾语的动词有时称作双及物(ditransitive) 动词,如she gave me a pencil“她给我一支铅笔”。还有一些动词的用法介于这些范畴之间,例如假不及物构式(pseudo-intransitive)(如the eggs are selling well“鸡蛋卖得很旺”,其中施事是无需说明的--someone is selling the eggs“某人在卖鸡蛋”--与一般的不及物构式不同,后者不能有施事转换:we went“我们去了”不能说成* someone went us“某人去了我们”)。有些语法学家区分及物和不及物介词。例如with“和……一起;用”是一个及物介词,总是带一个名词短语补语,而along“沿着”则是及物和不及物两可:比较she arrived with a dog“她和一条狗一起到达”,* she arrived with“*她和一起到达”;s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river“她正沿着河走”,she was walking along“她正顺着往前走”。

从上面三个语言学词典对“及物性”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及物性”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也证实了国内外对“及物性”问题还存在着极大的争议。然而及物性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语言学问题,任何语法理论和语法书籍都会有所涉及,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审视。

根据简单句构式与反映人类经验的基本情景的语义结构直接相联①以及沈家煊所讨论的“三个世界”(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语言世界) 和语言内部三个相应的世界“行域”“知域”“言域”等观点,②我们认为人类语言是对“三个世界”中人、物、事之间相互关系的编码,而物理世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对人类语言编码的影响不可小视,很多语言的虚词大多是从物理世界中的词语引申发展而来的,沈家煊就认为“行域”是最基本的。而对于物理世界来说,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种基本的关系:一物相对于另一物来说是运动的,一物相对于另一物来说是静止的。按照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事物之间的运动关系也应该是最基本的关系,这也许是任何语言都有“致使”范畴存在的根本原因。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及物句的原型范畴是事件句,而事件句的核心动词应该是动作动词。因此,在从及物性角度为汉语动词重新分类之前,我们必须对事件句有一个全局性认识。下面是Croft对一个简单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式的刻画③:

①  Goldberg,AdeleE,Construction: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p.5.

②  沈家煊:《三个世界》,《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

③  Croft,William,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s:The Cognitiv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p.269.

(a) 简单事件是由一组致使网络构成;

(b) 简单事件涉及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施加影响(力的传递);

(c) 力的传递是不对称的,两个不同的参与者分别是发起者(initiator) 和终结点(endpoint);

(d) 简单事件是无分支的致使链;

(e) 简单事件结构由三个致使链构成:原因-变化-状态;

(f) 简单事件是终结点取向的:动词可以构成最先一部分(状态),也可以构成第二部分和最后一部分(发端状态),还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致使);

(g) 简单事件是独立的,就是说,它可以从其余的致使网络中孤立出来。

因此,构成一切“非事件句”的动词都不是及物动词(简称“假及物动词④ ”),所以心理动词和言说义动词即使算作及物动词,也不应该是强及物动词,而且Rozas认为“有”“做”“知道”和“看见”“相信”“想要”“看”“说”等是原型的及物动词代表,比通常认为的强及物动词“打”“杀”“踢”等使用频率要高,①这说明原型及物动词不一定等于强及物动词,假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界限也不可能一刀切。至于那些所谓的情态动词(“能、会”等)、关系动词(“有、等于”等)、判断动词(“是”)、致使动词(“使、令”等)、形式动词(“进行、加以”等) 等等不仅不是及物动词,而且有的是不是动词都值得商榷。

④  为何叫做“假及物动词”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 如果叫做“非及物动词”,容易与“不及物动词”产生混淆;2. 因为这些动词后面往往带一定的句法成分,以前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句法成分也是宾语。

①  Rozas,V.V.,A usage-based approach to prototypical transitivity,On Interpreting Construction Schemas,Delbecque,Nicole & Cornillie,Bert (eds.),Berlin &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7,pp.17-38.

总之,及物性是动词的一种根本属性,及物性虽然与动词的价有联系,但是二者之间绝不能画等号,否则“是”“有”与“打”“知道”都叫做及物动词,这样很难让人接受。及物性与动词的价有联系,表明及物动词是二价动词,两个论元之间通过谓语动词建立联系,在谓语动词的作用下,一个论元对另一个论元施加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出现于“行域”“知域”“言域”中的任何一域。不及物动词则是一价动词,谓语动词主要对这个单一论元所处的状态或状态变化进行描述,不涉及一物对另一物施加影响问题。

三 现代汉语动词的及物性分类

基于上一节我们对及物性的基本看法,我们认为可以根据动词有无及物性对现代汉语动词进行重新分类。本文认为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及物动词、作格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假及物动词。下面分别讨论这四类动词的判定标准。

(一) 及物动词

语义标准:可构成原型事件句或非原型事件句,原型事件句一般包含两个语义角色,及物动词前为施事,及物动词后为受事,且施事对受事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并使之发生一定的状态变化或产生一定的影响,非原型事件句与原型事件句的差异在于施事对受事的影响手段不同,非原型事件句不是靠物理性的作用力对受事产生影响,而是靠情感态度或言语对其施加影响。

形式标准:a. 可以构成双论元句,一般以N1+V+N2为语序; b. 可以带时体标记“着”“了”“过”等;c. 一般可以带补语构成“动补结构”;d. 强及物动词一般可以构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例如:

(1) 我已经打了他一顿了。→我已经把他打了一顿。→他已经被我打了一顿。

(2) 我喜欢上了这个人。→*我把这个人喜欢上了。→*这个人被我喜欢上了。

(3) 我已经说过他一次了。→?我已经把他说过一次了。→他已经被我说过一次了。

(二) 作格动词

语义标准:既可以构成典型的致使句,也可以构成典型的状态句。在致使句中,动词前为致事,动词后为役事;在状态句中动词表示主体呈现一种结果状态。

形式标准:既可以构成双论元句,也可以构成单论元句。在双论元句中动词可以带时体标记“着”“了”“过”,而且一般可以转换为“N1使N2(感到) V”或“N1把N2V了”;在单论元句中,一般是N2为句子的主语。

例如:

(4) a. 我们灭了地上的火。→我们把地上的火灭了。

    b. 地上的火灭了。

(5) a. 这件事震惊了全国。→这件事使全国(感到) 震惊了。

    b. 全国震惊了。

(三) 不及物动词

语义标准:构成事态句,典型语义特征为其后不可以带受事,一般可以分为施为事态句和结果事态句(状态句)。

形式标准:只能构成单论元句,其后如果带上非受事成分,则属于构式强制使然;施为事态句一般可以带助词“着”,状态句则不可以。

例如:

(6) 他笑了。→这话一出口,屋里一下子笑了好几个人。→他还在笑着呢。

(7) 他的父亲死了。→他七岁时死了父亲。→*他的父亲还在死着呢。

(四) 假及物动词

凡是语义和形式不符合以上三类动词标准的其他动词都属于假及物动词,因此假及物动词实际上是一个大杂烩。我们认为,研究动词及物性的时候必须首先把这类动词予以排除。这类动词包括:(1) 判断动词“是”;(2) 关系动词“有”“属于”“等于”“姓”等;(3) 形式动词“进行”“给予”“加以”等;(4) 使令动词“使”“令”“叫”“让”等;(5) 情态动词“能”“会”“勇于”“善于”等。但是以往研究由于把动词的及物性与动词的配价混为一谈,导致很多研究者纯粹从形式角度认为,只要动词后有一个名词性成分就属于及物动词,这样的分类意义不大。另外,既然我们认为及物动词后面的名词性成分是受事,那么也要排除一些纯谓宾动词,也就是崔玲齐所谓的“绝对谓宾动词”,共有38个①:

①  崔玲齐:《类型学视角下的现代汉语谓宾动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促进、促使、打算、敢、敢于、继续、建议、禁止、觉得2、懒得、难免、能1、能2、能够1、能够2、企图、情愿1、忍心、认为、省得、使、使得、提议、希望、显得、想3、想4、响应、要2、以为、意味着、愿意、允许、争取、值得1、值得2、琢磨2、着手

崔玲齐认为,《动词用法词典》中的1223个动词,以义项计,共2117条,其中有606个可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义项。由于大多数谓宾动词属于相对谓宾动词,即既可以带体词性宾语也可以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因此针对谓宾动词的及物性问题,我们也将予以考虑。

总之,除了假及物动词以外,汉语的及物动词具有及物性,汉语的作格动词既有及物性的一面也有不及物性的一面,而汉语不及物动词没有及物性。

四 汉语及物、不及物动词的关系

现代汉语的及物动词往往可以省略宾语,不及物动词往往又可以带上非受事宾语,因此给人一种现代汉语动词不能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感觉。②而且如果及物动词都可以省略宾语,那么似乎汉语所有的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如果不及物动词都可以带上非受事宾语,那么似乎汉语所有动词都是及物动词,这也许正是高名凯先生所困惑之处。对于不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现象,我们认为这是构式强制使然,“王冕死了父亲”可能是由“王冕丢了钱包”这种存现句类推出来的,③而及物动词省略宾语则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基于以上语言事实,我们提出一个汉语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的关系假设:汉语属于不及物动词包含及物动词模式。除了宾语常常可以省略以外,提出这一假设的依据还有:作格动词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很多及物动词可以构成受事主语句。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无需多谈,这里主要就及物动词可以构成受事主语句来举例说明我们这一假设提出的意义。

②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1986年,第211-214页。

③  沈家煊:《“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中国语文》2006年第4期。

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受事主语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界已经有不少关于受事主语句的研究,如王家年④,张赪、荣晶⑤,邱贤、刘正光⑥。但是学者们所举例子的谓语动词大多是“动结式”或“动补结构”,很少关注单个动词构成的受事主语句的情况。尽管汉语的词和短语之间的界限不清,但是由于“动结式”或“动补结构”具有临时生成性,所以我们不认为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动词,我们关心的是单独的及物动词能否构成受事主语句的问题。实际上,很多及物动词都可以构成受事主语句。例如:

④  王家年:《受事主语句的生成理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3期。

⑤  张赪、荣晶:《受事前置句中前置受事的语义属性表达的历史演变》,《语文研究》2009年第4期。

⑥  邱贤、刘正光:《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研究中的几个根本问题》,《外语学刊》2009年第6期。

(1) 那封信已经拆了。

(2) 酒喝了但是饭还没有吃。

(3) 这首诗早就会背诵了。

(4) 上街买菜回家做饭收拾屋子。垃圾倒了,衣服洗了,地擦了三遍。

(5) 那时她可能就像人民医院张主任说的那样,瘤子虽然切除了,可是瘤子周围的垂体细胞经过长年的挤压已然受损……

(6) 正在说着,门敲了一下,杨清民说进来。那个服务员就端着两碗面条进来,放到桌上。

(7) 企业卖了,扭亏为盈,最大的受益者仍是国家。

(8) 穿著一身户口布喇叭袖湖色短衫,雪青洋纱袴子,眼镜早已不戴了。

因此,汉语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之间的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也就是说,汉语的及物动词都可以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但是不及物动词并非都可以有及物动词的用法,及物动词实际上就是标记可以进入双论元句的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本质差异不光是论元的多少,更主要的是及物动词着重描写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而不及物动词则着重刻画事物存在的状态或状态变化。

五 结语

本文首先讨论前人对汉语动词及物性的研究,并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自己对汉语动词及物性的看法:及物性是动词的一种根本属性,及物性虽然与动词的价有联系,但是二者之间绝不能画等号;及物性与动词的价有联系,表明及物动词是二价动词,两个论元之间通过谓语动词建立联系,在谓语动词的作用下,一个论元对另一个论元施加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出现于“行域”“知域”“言域”中的任何一域。不及物动词则是一价动词,谓语动词主要对这个单一论元所处的状态或状态变化进行描述,不涉及一物对另一物施加影响问题。

其次,根据动词有无及物性,本文把现代汉语动词分为四大类:及物动词、作格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假及物动词。

最后,本文提出汉语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之间的关系属于“不及物动词包含及物动词”模式,提出这一模式的依据有:很多及物动词可以省略宾语,可以构成受事主语句,作格动词有及物不及物两种用法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