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第2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q分类法的心理学家是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第2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第2章)

2023-09-15 03: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章 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第一节 环境与人格

第二节 自我意识

第三节 个体的社会化

第四节 社会角色

第一节 环境与人格

一、情景的概述

①社会心理学关注社会情景中的个人成长和个人在其中所建立起来的社会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这意味着社会心理学并不单纯的讨论个体的心理发生与发展,而要把一个个体置入与其相关的情境中去思考

⊙人与情景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要旨

⊙情境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情境的含义代表了环境中的个体对其所处环境的感知和定义

⊙情境的客观性就是环境,环境一般包括两大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自然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①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封闭山区的群体与现代化环境的群体)

②社会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自己设置的,相对而言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又或者说人的自身就是社会性的产物,不能将人想象成一个纯粹的或抽象的个人来面对他所处的环境

③环境心理学

⊙自然环境:光线、气候、污染和温度等

⊙社会环境:社会氛围、公共/私八空间、居住,工作环境和能源消耗等

④文化类型与人格特质

⊙文化类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根据大环境的特征对文化进行分类的

⊙文化模式:欧洲人,美洲人,中国人,印度人;文化与民族性格

⑤人格理论与人格测量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关注的关于个体自身问题的结果(基本意图是希望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性进行解释;人格理论大致可分为:特质理论,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理论)

⊙人格理论的测量:a问卷测量:卡特尔16PF、大五人格量表、埃里克森人格问卷等; 形容词列表法、 Q分类法、 Wai方法等

第二节 自我意识

一、自我概念的定义

①自我是一个同人格紧密联系的概念,许多人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讨论自我的形成。

②自我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命题,又称为“自我意识”、“自我观念”,简称“自我”

⊙定义:个人关于意识的成长或者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体验

⊙因为与个体自身有关,自我归根到底是人的反身意识,即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念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的感知都是从社会生活中得到的,即“人的全部发展都取决于教育和外部环境”。

二、自我概念的结构性

①自我概念的组成

⊙主体的我(I)与客体的我(Me)——詹姆斯(1890)、米德(1934)

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 ——詹姆斯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罗杰斯(1951、1959)

⊙实用自我与原则自我 ——斯奈德与坎贝尔

⊙可能自我、动态自我 ——马科思(1986)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①伯恩斯在其《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保持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和决定期望等三种功能

②保持内在一致性

⊙自我胜任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投入及成绩也明显优于自我胜任概念消极的学生(金盛华1988)

⊙在研究失足青少年时发现,“坏孩子”的自我概念会使失足青少年倾向于做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行为,出现“破罐子破摔”现象(金盛华1982)

③经验解释

⊙是指自我概念具有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

⊙梅德韦克等人做过一个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奥运会银牌得主感觉不如银牌得主快乐

④期望定向功能

⊙指人们对情景和自己行为的期望是受自我概念引导的。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中,人们对于事件发生的期待和自己在情景中如何行为,都高度决定于自己的自我概念

⊙金盛华有关儿童自我概念的实验研究发现,差生成绩落后。并非独立存在,而是整个行为动力系统出现角色偏差的结果,差生的消极自我概念导致消极自我期望

★自我概念的形成及发展

⊙心理学家发现幼儿的自我知觉大概在出生后三个月开始出现

(敢知道他人吃,而不是自己吃;拍打他人而不是自己)

⊙自我意识的出现大约在出生后15个月,幼儿在交往中开始发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异,由此可以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估。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语言学习和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开始逐渐学会用符号来指称周围世界的客体,并最终了解了词语中我的内涵开始用“我”来代替“宝宝”,此时自我已经明确分化为一个独立的对象。

①库利(1902)“镜像自我”理论

⊙儿童早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通过将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作为镜子来看到自己的“镜映过程”获得的。

⊙别人的态度不仅影响着儿童折射性的“镜像自我”,而且会经由这一途径使实际的自我发展受到影响。

②儿童自我发展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是人际交往

⊙米德和麦奎尔等人的研究:儿童与他人的交往过程是不断提高知觉别人能力的过程,同样也是自我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 重要他人:父母、教师/同伴

⊙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在我国儿童的自省能力方面:韩进之等人(1990)的研究:3~5岁儿童已有1/4的比例开始有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在自我概念的形成方面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已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概念。金盛华(1988)和李德伟的研究:他们对自己的多方面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和同伴的评价。

③自我概念的形成及发展

四、自我概念的相关理论

★詹姆斯的自我理论

①詹姆斯的自我理论:自我概念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自我的讨论→詹姆斯将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

⊙客体我由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

三个要素都包含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

②詹姆斯认为,三个客体我都接受主体我的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自我体验,进而形成自我追求,即主体我要求客体我努力保持自己的优势,以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米德的自我理论

①米德从社会整体及社会和个体的互动的视角来定义自我,按照符号相互作用论的思想解释自我及其形成和发展。它的主要观点有:

⊙自我的主、客体分化

⊙影响自我的两类他人:一类是概化他人,即社会文化整体

另一类他人是重要他人,即影响个人生活和人格成长的中心人物。

②自我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原始的自我尚不能运用符号,只能无意识的模仿他人

⊙游戏阶段,儿童用游戏扮演不同的重要他人角色,学习其态度和观念,并学会从对方角度看待自己。

⊙社会角色扮演阶段,即儿童扮演概化他人的角色,将他人行为综合为整体印象,从概化他人角度衡量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社会的价值观、态度、规范、目标,由此内化于个体,形成自我。

③米德的自我理论强调了自我的社会生成性和对情景的能动反应性,对认识自我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其概化他人的思想很好解决了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的困境

★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

①精神分析理论创建者弗洛伊德提出了其关于自我的独特概念,他将自我分为:本我:属于人性的非社会化部分代表本能需要总是寻求满足和快乐。

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中间,发挥着引导本我用社会能接受的方式满足需要的作用

超我:代表良心,属于被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的部分。

②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如果本我与超我的冲突不能再被压抑,就会出现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出现精神疾病,另一是人在痛苦的挣扎中实现人性的升华

★埃里克森的同一性危机理论

①人的一生要经历一系列自我同一性危机,对于这些危机,人们会采用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面对,从而对自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②提出通过适当的方式度过危机,会促进自我成熟,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性

★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①该学说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特强调早期的母婴关系

②自我的发展来自与他人接触时所体验的感受,以及对他人评价的反应性评价或感知

③自我与愉快经验相联系的“好我”,与痛苦和安全受到威胁相联系的“坏我”,以及和难以容忍的焦虑相联系的“非我”或被拒绝的自我的部分,都是人际关系经验的产物

★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理论

①面对人格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罗杰斯也开始关注自我,进而建立了“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表示对自我感知的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而人作为一种生命有机体都有生存、成长并督促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根本上即是自我实现的人

②从自我实现的人来看待自我,可以区分出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当两者和谐统一时就自我实现,反而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③罗杰斯在心理治疗上提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五、自尊的概述

★自尊的定义

①自尊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它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并且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一致性。

⊙按照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自尊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他评价的结果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得到确立时,就获得较高水平的自尊,反之自尊会受到伤害,出现自贬

②自尊是行为的动力,对身心健康具有决定性作用

★自尊的结构与影响因素

①自尊的结构:

⊙詹姆斯认为,自尊即个人的成就感,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设定目标的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库伯史密斯提出,自尊从四个方面来建立:个人重要性;能力;个体的道德性;权力

⊙波普认为,自尊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两个维度构成。此与罗杰斯早期的观点一致(自尊体现在五个方面:社会的自尊;学业自我效能方面的自尊;家庭方面的自尊;身体意象方面的自尊;整体自尊)

⊙魏运华发现,儿童的自尊结构由外表、体育运动、能力、成就感、纪律、功德与助人等六个因素组成。

⊙黄希庭认为,自尊可分为总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特殊自尊。

⊙蔡建红发现,大学生的自尊结构由一般自我价值感、社会口才、学习能力、他人及社会认同、父母关系、归属群体、人际亲密、演讲、体育运动等因素构成

②自尊的影响因素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业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到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

⊙个人因素对自尊水平有影响

★自我差距与自我提升

①自我差距:希金纳提出了一种自我导向理论,这种自我导向代表个体要达到的标准,该理论提出了三个自我成分:实际自我、理想自我与应该自我

⊙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自我导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即为自我差距。

⊙实际自我与现实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沮丧类负性情绪;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出现差距,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类负性情绪。两者都会导致自尊降低

②自我提高:指个体用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产生提高自尊的作用。自我提高可以使人对自己产生一种较高的评价,有助于自尊的提高。

⊙使用自我提高的人希望被尊重,而不仅仅是被喜欢。

★自尊的测量

①心理学界编制出许多测量自尊的量表,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为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另一个为得克萨斯社会行为调查量表(前者测量总体自尊,后者测量社交自尊)

六、自我效能感

①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或有效的感觉,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主要是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得的关于自己能力的概念

⊙具有较强的智能效能感的儿童和成人,更坚毅、具有较少焦虑,更少消沉,同时他们过得更健康的生活,在学术上取得更多成功。

②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实际工作的成就、代替性的经验、语言说服力、情感唤醒、控制感

③控制点理论:是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

⊙控制点:指人们关于影响自己行为和结果的力量位置的看法。心理学家一般将控制点分为两种类型,即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

⊙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内控者或者极端的外控者都不多见,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两个极端之间连续轨迹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④习得性无助与自我决定

⊙习得性无助: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这个现象由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等人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

赛利格曼进一步发现人类生活情境中同样存在类似习得无助机制;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屡屡遭受挫折时,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认为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的能力所控制的,他们就产生了习得无助。

⊙自我控制感是克服习得性无助的重要途径,其中自我决定可以使人增加自我控制感,进而减少习得无助。(研究表明能否让人自我决定,增强控制感,不但影响人的习得无助状况,更进而影响人的心态、行为甚至健康)

第三节 个体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念

①社会化概念:社会化是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化:通常指各地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结构,形成一定的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人能被社会化的核心原因

人脑有以千亿计的神经细胞,其形成各种联系和网络的可能性几乎是无限的

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语言是传递的中介

人类儿童长期依赖性的生活阶段,为家庭和社会发挥对儿童长期而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性

②语言社会化的特殊地位

⊙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其他一切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也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语言是人们理解别人和使自己为别人所理解的工具

社会化的核心是学习,而学习的核心是掌握语言

③社会化要素(影响因素)

⊙家庭:几乎所有的自然人都降临在一个家庭中,因此家庭成为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父母也成为自然人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在说话中极为重要。

⊙学校:在现代文化社会,个体的许多知识和能力是通过学校取得的

⊙同伴: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他的交流、模仿和价值观念等很多是来自他的同伴,同伴有时候比父母或学校老师对个体的近距离成长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职业:工作环境与同事,包括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种类也对个体的社会文化有影响。

⊙传媒:一个人经常阅读的书籍、报刊或观看的电影、电视和网上浏览喜欢的版面等也对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带来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大环境: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处于某一个时期,或者叫大时代和小时代、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中。

④社会化与个性化

⊙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个性化与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社会对某一特定的群体有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个体还拥有独特、难以被系统化的社会生活)

⊙个性化与社会化的重要作用

对个体:使社会适应环境获得发展的基点,超越现实,推动现实变革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对社会: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文明的传承,社会发展重要促进机制。

二、社会化的过程与类型

★社会化的过程

①社会化的过程理论: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这个理论: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多产对停滞、整合对失望、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害羞或疑惑、自动自发对罪恶感、勤勉对自卑

⊙皮亚杰的社会化阶段理论:感觉运动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形式操作阶段

★社会化类型

①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划分:政治/法律/道德/职业/性别社会化

三、社会化的变异

①社会化的过渡:符合社会方方面面的要求

⊙社会化的不足: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社会化的失败:价值观和行为与社会的期待和要求不相符

②社会化的反社会化

⊙对现有的社会环境、过程、方式或者内容不满,而提出新的主张或采取新的行动

⊙反社会化一般发生在社会制度过于稳定与陈腐,或者已经出现种种弊端的时候

⊙一般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通常在两代人之间。

⊙如果此时社会发生转型,会导致老一代所受的社会化过程无法传递给下一代,或者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老一代人,不再是社会化的施与者,而成了向下一代学习的接受者,用形象的说法即是“文化反哺”

四、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1、社会角色引导

①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

⊙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

2、社会比较机制

①社会比较:将自身状态与他人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

⊙社会比较式获得社会性自我评价的唯一渠道;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特征共同的人进行比较;情境越缺乏客观标准,比较倾向越强;自信心状态影响比较的性质;扩展范围深化内容,超出自身所属群体,重视个体内在的历史性比较。

社会学习机制

①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各种行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

⊙直接强化:人们根据所受到的强化或惩罚,才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概念和行为方式。

⊙替代强化:人们不直接参与某一活动,也不需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使自己在以后类似的情况下也能做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

⊙自我强化:使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

亚社会认同

①亚社会: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

第四节 社会角色

一、角色的定义

1、角色的定义

①科学的角色定义包括三种社会心理学要素

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

②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③地位规范与期待

⊙可以把角色看成是一种地位,也就是每个人都有一种先于自己的,由社会给自己安排的位置

⊙符号互动论:认为一个人在互动中发出的信息十分重要,这也意味着,所谓角色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不是随意的和任意的,而是受到某一种规范限定。

⊙社会本身的期待,他人的期待,角色互动方的期待,或者表演者自己的期待,都会影响角色的规范。

④角色丛:众多角色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我们称这种情况是角色丛。

⑤角色冲突:一个人同时扮演两种或更多的角色产生的冲突;相同的角色因为不同他人的期待不一样,产生的冲突。

二、角色的分类

①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

理想角色,社会观念形态;领悟角色,个体观念形态;实践角色,客观现实形态。

②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先赋角色/自制角色

③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不同: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④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⑤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功利性角色/表现性角色

⑥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零度参与、漫不经心参与、传统仪式性参与、生物性参与、神经质型深度参与,情迷意乱的参与、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

三、角色的功能

①角色的互动功能

②角色的规范功能

③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

四、角色理论

①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

②角色理论来源: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心理学的角色扮演技术以及人类学的结构功能论的影响。

③角色理论的三种取向:

⊙结构角色理论:社会角色就是社会位置,而社会结构就是社会位置的分布,这种分布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用数量表现的事实。

⊙角色过程理论:源于詹姆士和米德对主观我和客观我的讨论衍生出符号互动理论,其中有许多观点与角色形成过程有关。

⊙角色表演理论,社会是由没有历史背景的个人在现实互动中建立起的真实社会,它不存在外在于个体之上的稳定的规范和结构

五、性别角色差异

1、两性差异(生理差异、心理差异)

生理差异:指男女的自然性别,是用生物标准来确定的男性和女性这种生物标准,包括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

心理差异: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并无绝对差异,只有相对差异;性别心理差异并不能说明每一个个体的情况。

2、性别角色差异

①个体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侵犯行为、支配行为、自信心、交际

②智能方面的差异:智力、语言能力、运动技能、空间能力、数学能力、知觉速度、艺术和音乐能力。

③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

④性别角色心理差异表现在攻击性、自信心、支配、人际交往、焦虑等方面

⑤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个体特征等方面予以的期待、要求和笼统的看法。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都具有刻板的性质,是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存在非常普遍;一致认为男性气质优于女性气质。

3、性别差异理论

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阶段,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殖器性别开始分化。

②文化人类学理论:米德认为男女心理的特点是由于他们学习了由社会传统所继承下来的文化模式的结果。

③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

仿的榜样,从而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

④认知社会化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观念随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而改变,采取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也随之改变。

⑤性别发展理论阶段: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发展阶段与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相平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