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4是奇数,否则5不是奇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并q为真符号 除非4是奇数,否则5不是奇数

除非4是奇数,否则5不是奇数

2024-06-22 19: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是离散数学的形式逻辑章节中的一个题目,要把这句话符号化。在读了100遍都理解不了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之后,我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产出了深深的怀疑,在想了整整一天之后,有了一些理解,把它记录下来。

首先这句话读起来非常别扭,我们在生活中从来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到底哪里别扭,好像一下子又说不出来。

先让我们多读几遍感受一下:

除非4是奇数,否则5不是奇数

简单一些的例子

为了方便理解,先让我们换个简单一点、生活一点的句子,不然我完全没法思考:

除非明天下雨,否则我就去逛街

这样子就好多了,好理解一些了,似乎一下子就能看明白。不过,如果细想的话,似乎还是有一些可以讨论的地方。比如,我们对这句话也许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去逛街 如果明天下雨了,我就不去逛街

它们的意思是一模一样的吗?

答案是不一样的,它们不是等价的,这在我写的“怎样理解如果明天是晴天,我就去爬山”那篇文章里讲到了。

那么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

经过搜索和别人的解释,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发生“明天下雨”的情况,我一定会去逛街。如果下雨了呢,我不一定会去(而不是“一定不会去”)。

即,“除非p,否则q”这种句型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p没有发生,那么q(一定)会发生”,而不是“如果p发生了,那么q(一定)不会发生”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第1种,即: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一定)去逛街。

注意:上面加了“一定”这个词,并没有改变原意,而是通过强调让意思更确定。

关于这个判断,让我们再换一些例子体会一下:

A:除非你求我,否则我不会告诉你的 B:我求求你 A:你求我也没用,我就是不想告诉你 B:...

或者:

A:除非你非常努力,否则你是考不了第一名的 B:我已经非常努力了,可是... A:好吧,看来光靠努力也没用 B:...

可以看到,当p发生了,q还是有可能会发生的。

需要找到背后的理由才能理解

在研究“除非...,否则...”这样的句子时,我发现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某些句子,大家一开始都表示很难理解,直到找到了一个说得通的理由。

比如这两个句子:

除非你加入,否则这场比赛我们一定会输 除非你加入,否则这场比赛我们一定不会输

前半部分完全一样,后半部分正好相反,怎么理解?

我想,只有找到了某种理由,比如第1种情况下说明对方是一个高手,第2种情况下说明对方是一个猪队友,否则看到这两句话肯定会有些蒙。

像上面这个例子,可能还是比较好想的,再来个更蒙一点的:

除非明天下雨,否则比赛不会改期 除非明天下雨,否则比赛会改期

如果要理解这两句话,我能想到的一个可能的理由是:第1种情况是普通的室外比赛,比如足球,而第2种可能是一次与众不同的“雨中比赛”,只有下雨才能举行吧。

句子中的否定情况

如果我们对“除非...,否则...”这种句型再多举几个例子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它的前面和后面部分,还可能出现否定情况,让情况更加复杂。

比如下面四句话,就分别代表了四种情况:

除非明天下雨,否则我去逛街 除非你求我,否则我不会告诉你 除非你不来,否则你一定会喜欢上这里 除非不睡觉,否则明天早上肯定完不成

思考这些句子非常头疼,还是跟前面一样,可能直到找到了某种解释得通的理由才能理解吧。

潜在信息

在使用“除非...,否则...”这个句型时,我们通常都会通过它来反映出一些潜在信息,以便让对方理解。

以这个例子为例,“除非你加入,否则这场比赛我们一定会输”,通过这句话,我们是可以感受到以下情况:

当前对方没有加入 如果对方不加入,那么比赛一定会输 对方是有可能加入的,但是比不加入的可能性要小一些(否则我们就不需要跟对方沟通了) 对方如果加入了,则增加了比赛不输的可能性

而说出这句话的人的期望是:对方加入,以改变现状

也就是说,当我们听到或者说出“除非p,否则q”的句子时,可能有这样的一些潜在信息:

目前p没有发生 如果以后p还是没有发生,q一定会发生 p代表了特殊情况,它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且发生的可能性比不发生小 如果p发生了,则增加了q不发生的可能性

但是是否在主观上期望p或q发生,则不一定,因为我发现,这主要还是得看表达的语气。比如:

除非明天下雨,否则我可以去逛街 除非明天下雨,否则我只能去逛街

可以感觉到,说第1句话的人,会期望“明天下雨”不要发生而“去逛街”发生,而第2句可能就正反相反。

什么情况会感觉别扭

如果前面的“潜在信息”中假定的内容被破坏了,我们可能就会感觉有点别扭,转不过来弯。

比如,如果我们知道p一定会发生:

A: 除非地球是圆的,否则我... B: 你傻吗?地球本来就是圆的啊 A: ...

再比如,p一定不会发生:

A: 除非1加1等于3,否则我是不会还你钱的 B: 我明白了,你不要逼我 A:...

或者q一定会发生:

A: 除非明天下雨,否则地球是圆的 B: ...

或者q一定不会发生:

A: 除非明天下雨,否则地球是方的 B: ...

或者p发生的可能性比不发生大:

A: 除非我明天有饭吃,否则我是不会干活的 B: 啊,你经常没饭吃吗?

或者p发生了,反而减少了q发生的可能性

A:除非是像你这样的高手加入我们,否则我们一定会赢 B:你是在黑我吗?

看完了这些例子,再让我们看开头的这句话:

除非4是奇数,否则5不是奇数

是不是能明白为什么读了100遍还是看不懂了吗?

让我们回到形式逻辑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开始理解,符号化的命题跟使用自然语言表达的命题之间是有一定的缝隙的,有的大,有的小。在自然语言中,由于有上下文的存在,以及语气语调、二义性、潜在信息等因素,我们要么需要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确认,要么必须忽略掉一些信息,才能把它们转化为相应的符号化命题。在符号化命题中,由于各种联结符的含义与规则都是明确的,所以我们才能进行各种推导,从而得到确定的结果。

所以做这种转换时,也许有时候我们必须克制自己按照日常生活去理解原句的欲望,冷冰冰的按照“形式”和“规则”去思考,才能让事情更简单。

不要强求,很累的。

回到我们开始的那句话:

除非4是奇数,否则5不是奇数

我现在就不多想了,而是直接按这样的方式理解:

它等价于:如果4不是奇数,那么5不是奇数 设p为4是奇数,q为5是奇数,那么可以写成:¬p -> ¬q 由于p为假,q为真,所以¬p为真,¬q为假,根据->的定义,¬p -> ¬q为假 按照规则,¬p -> ¬q等价于q -> p,也就是说,那句话还可以表述为:如果5是奇数,那么4是奇数 还可以再转成:除非5不是奇数,否则4是奇数

啊,好像得出来一个很意外的结论,即除非p,否则q等价于除非q,否则p。

来证一下:

除非p,否则q,即如果非p,那么q,即¬p -> q,即¬q -> p 除非q,否则p,即如果非q,那么p,即¬q -> p,跟前面相等

果然等价。

但是,如果把这换成自然语言的例子,比如:

除非明天下雨,否则我去逛街 除非我去逛街,否则明天下雨

它们居然是等价的?!

好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