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R学习(三)DInSAR基本原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s412型和pro型差多少 InSAR学习(三)DInSAR基本原理

InSAR学习(三)DInSAR基本原理

2024-07-03 0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基本原理的推导

本节简单推导3-Pass型差分干涉系统的相位和形变的关系。依然从公式说起,以重复轨道型干涉系统为例:

ϕ=4πλ δR≈4πλ B //   上式代表某地面点形变前的干涉相位差,两天线相位中心分别为 A 1 ,A 2   ,假设形变后又进行了一次观测,相位中心为 A 3   ,第一、三次的干涉相位差为:

ϕ  ′  ≈4πλ B  ′  //  

联合上面两个公式有:

ϕ/ϕ  ′  =B // /B  ′  //   这个公式意味着:如果地面没有形变,则相位的比值等于平行基线的比值,跟地形无关。如果第三次观测之前,地面表发生形变 δρ  ,假设这种形变与雷达分辨单元相比很小,仍可认为雷达信号是相关的,那么此时相位信息 ϕ  ′    中不仅包含地形信息,还包含形变信息:

ϕ  ′  ≈4πλ (B  ′  // +δρ)  结合以上两个公式,得: δρ=(ϕ  ′  −B  ′  // B //  ϕ)λ4π  

这里的 B  ′  // B //  ϕ  是地形因素带来的相位差。所以,当我们说从一个相位信息里面减去地形因素的影响的时候,这个“减去”需要仔细的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2-pass型,减去的是DEM模拟出来的相位。但是,有一些东西是确定的,比如说,距离和相位的关系(不考虑单发双收的情况):

ϕ(t)=−4πλ r(t)  这里为什么有一个负号呢?是这样的: f d =−2λ ∂r(t)∂t   这个式子表示多普勒频率,里面的负号符合我们的常识:当声源和观测者的距离缩短时,频率增大,反之,频率变小。如果你认为上面的式子理所当然,那么,若进一步结合 f d =12π ∂ϕ(t)∂t   ,就会理所当然地理解距离和相位关系中的负号了。

2 干涉图的解读

不知道你能不能一下读懂彩虹色的干涉图,或者差分干涉图,反正我不能。

2.1 垂直形变的情况

不妨先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假设地面有两个点 m,n  ,分别有相位:

ϕ m1 =−4πλ sm ¯ ¯ ¯ ¯ ¯    ϕ n1 =−4πλ sn ¯ ¯ ¯ ¯    假设一段时间后,又进行了一次观测,又假设两次观测的基线为零,又假设 m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n 在垂直方向上有形变 h  ,变成了n  ′   ,第二次两点有相位: ϕ m2 =−4πλ sm ¯ ¯ ¯ ¯ ¯    ϕ n2 =−4πλ sn  ′   ¯ ¯ ¯ ¯ ¯  =−4πλ (sn ¯ ¯ ¯ ¯  −hcosθ)  其中, θ)  表示雷达的侧视角,正的 h  表示向上,即与相位中心的距离变小。 现在有干涉相位: ϕ m =ϕ m1 −ϕ m2 =0  ϕ n =ϕ n1 −ϕ n2 =−4πλ hcosθ  进而可以得到 m,n  这两点的干涉相位差: ϕ=ϕ n −ϕ m =−4πλ hcosθ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本节开始的问题了:一个正的 h  ,即向上的形变,得到的干涉相位差 ϕ 是负的,也就是说从点 m  到点n ,干涉相位在减小,如果你用色谱分别对应了不同的相位值,自然也就对应了不同色谱。换一种说法:如果你用红、黄、绿、蓝、紫这样的色谱代表相位的依次增大,那么,渐变的红、黄、绿、蓝、紫就意味着地面的沉降,或者说斜距的减小。

这里有点点绕口,但是,根本不用记,因为不是固定的,跟两个因素有关:对色谱所代表的数值的规定;干涉图生成时候的减数和被减数。

另外:

密集的条纹意味着形变的不均匀;同一种颜色表示形变成程度一样(或者说相对没有形变);随机的颜色表示去相干,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 2.2 水平形变的情况

同样的,仍然以两个点 m,n  为例,只是此时的两个点 n  不仅仅有垂直方向的形变,两点的干涉相位差为:

ϕ=ϕ n −ϕ m =−4πλ (sn ¯ ¯ ¯ ¯  −sn  ′   ¯ ¯ ¯ ¯ ¯  )  此时,一个正的相位差意味着 sn ¯ ¯ ¯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