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的六大注塑成型工艺及13种常见注塑缺陷一览!速度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p注塑成型模温 PP的六大注塑成型工艺及13种常见注塑缺陷一览!速度收藏!

PP的六大注塑成型工艺及13种常见注塑缺陷一览!速度收藏!

2024-06-02 1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PP的六大注塑成型工艺及13种常见注塑缺陷一览!速度收藏! 网络 2020-04-09

塑料原料的成型工艺加工过程主要是塑化,充模,冷却定型后成为成品,是一个加温后再冷却的过程,也是塑料从颗粒改变到各不同形状的过程,以下将就各个不同阶段的角度去说明加工过程:

PP的六大注塑成型工艺及13种常见注塑缺陷一览!速度收藏!

1、螺杆

PP加工绝大部份都是靠螺杆带动流动性,所以螺杆的设计影响非常大,口径大小影响产出量,压缩比大小影响压力值也影响产出量及成品效果,这也包括多种材料(色母、添加剂及改质剂)的混炼效果。原料流动主要靠加温器,但原料翻动磨擦也会产生磨擦热能促使流动性加快,所以螺杆压缩比小带动流动小,转速必须加大所造成磨擦热能必较压缩比大的螺杆多。

所以常说塑料加工无师傅,用心了解机器性能的人就是师傅。原料受热不只是加温器而已,必须连摩擦热及窒留时间都并算在内。所以这是实务问题,经验有助于生产问题解决及效率。螺杆如果需要混炼效果特别好,有时会设计二段式不同螺杆或双轴螺杆并分设各段不同形式螺杆以达各式混炼效果。

2、熔融

装置加温器(Heater)让原料颗粒逐渐熔解成流体状流动,主要以各不同原料适合温度调节,调高温度会趋使原料流动加快,可增加效率但不一定能保证良率,必须取得合适的平衡。

另良好的效果与PP遇高热裂解的特性,都是生产时最好能让原料顺利流畅到模头,以避免充料不足或回流现象的产生,回流代表原料流动较产出速率快,最后会造成平均流动效率加大等于MFR提高,是加工可利用的方法之一,但却也造成MFR分布非常态可能导致不稳定性加大,导致不良率可能加大。

不过PP成品因为应用的关系都不是尺寸精密度很高的产品,所以影响还不大。

PP的六大注塑成型工艺及13种常见注塑缺陷一览!速度收藏!

3、模具或模头

塑料重新定型依靠的是模具或模头,射出成型成品是立体的,模具也比较复杂更要考虑收缩率问题,其它皆为平面、条状、针状连续式产品模头,若为特殊形状则归为异型,需要注意立即冷却定型问题。

塑料机器的设计大部份皆像注射针筒,螺杆带动的挤压力量都会在小小出口造成巨大压力,提高生产效率。当模头设计为平面时如何让原料平均分布整个面上,衣架模头的设计就十分重要,讲究的压出机会增加鱼鳃式帮浦稳定原料供应量。

4、冷却

射出模具除了浇道浇口灌注原料外,也有冷却水道冷却原料设计。压出成型则靠滚轮内冷却水道来达成冷却效果,除外也有风刀,冷却水直接淋在吹袋上,以及中空吹气等冷却方式。

5、延伸

成品再加工延伸会增强效果,例如打包带靠前后滚轮带动速率不一即造成延伸效果,成品配向延伸部份抗张拉力加强不易撕断,但横向就极容易撕开。

分子量分布也会影响高速生产时的延伸效果,所有压出成品包括纤维都有不等的延伸,真空及压空成型也可视为延伸的另一种形式。

6、收缩

任何原料都有收缩率的问题,收缩原因来自热胀冷缩与结晶形成时产生内应力所造成。一般而言热胀冷缩较易克服,可在加工上以延长冷却时间,持续保压即可做好,结晶原料较非结晶往往有更大的收缩差异,以PP而言约在千分之十六,但ABS仅千分之四左右,差异很大这部份要在模具上克服,或者往往添加减少收缩率的添加剂克服,压出平板也常添加LDPE去改善颈缩的问题。

PP的六大注塑成型工艺及13种常见注塑缺陷一览!速度收藏!

7、典型应用范围

汽车工业(主要使用含金属添加剂的PP:挡泥板、通风管、风扇等),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剪草机和喷水器等)。

一、PP常见的注塑成形缺陷

1、欠注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应适当调整。

(2)注塑机的注射能力小于塑件重量。应换用较大规格的注塑机。

(3)流道和浇口截面太小。应适当加大。

(4)模腔内熔料的流动距离太长或有薄壁部分。应设置冷料穴。

(5)模具排气不良,模腔内的残留空气导致欠注。应改善模具的排气系统。

(6)原料的流动性能太差。应换用流动性能较好的树脂。

(7)料筒温度太低,注射压力不足或补料的注射时间太短也会引起欠注。应相应提高有关工艺参数的控制量。

2、溢料飞边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合模力不足。应换用规格较大的注塑机。

(2)模具的销孔或导销磨损严重。应采用机加工方法进行修复。

(3)模具的合模面上有异物杂质。应进行清除。

(4)成型模温或注射压力太高。应适当降低。

3、表面气孔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厚壁塑件的模具流道及浇口尺寸较小时容易产生表面气孔。应适当放大流道和浇口尺寸。

(2)塑件壁太厚。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壁厚部分。

(3)成型温度太高或注射压力太低都会导致塑件表面产生气孔。应适当降低成型温度,提高注射压力。

4、流料痕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熔料及模温太低。应适当得高料筒和模具温度。

(2)注射速度太慢。应适当加快注射速度。

(3)喷嘴孔径太小。应换用孔径较大的喷嘴。

(4)模具内未设置冷料穴。应增设冷料穴。

5、银条丝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成型原料中水分及易挥发物含量太高。应对原料进行预干燥处理。

(2)模具排气不良。应增加排气孔,改善模具的排气性能。

(3)喷嘴与模具接触不良。应调整两者的位置及几何尺寸。

(4)银条丝总是在一定的部位出现时,应检查对应的模腔表面是否有表面伤痕。如有表面伤痕的复映现象,应采取机加工方法去除模腔表面伤痕。

(5)不同品种的树脂混合时,会产生银条痕。应防止异种树脂混用。

6、熔接痕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熔料及模具温度太低。应提高料筒及模具温度。

(2)浇口位置设置不合理。应改变浇口位置。

(3)原料中易挥发物含量太高或模具排气不良。应除去原料内的易挥发物质及改善模具的排气系统。

(4)注射速度太慢。应适当加快。

(5)模具内未设置冷料穴。应增设冷料穴。

(6)模腔表面有异物杂质。应进行清洁处理。

(7)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应改善浇注系统的充模性能,使熔料在模腔中流动顺畅。

7、黑条及烧焦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注塑机规格太大。应换用规格较小的注塑机。

(2)树脂的流动性能较差。应使用适量的外部润滑剂。

(3)注射压力太高。应适当降低。

(4)模具排气不良。应改善模具的排气系统,增加乔气孔或采用镶嵌结构,以及适当降低合模力。

(5)浇口位置设置不合理。应改变浇口位置,使模腔内的熔料均匀流动。

8、气泡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浇口及流道尺寸太小。应适当加大。

(2)注射压力太低。应适当提高。

(3)原料内水分含量太高。应对原料进行预干燥处理。

(4)塑件的壁厚变化太大。应合理设计塑件的形体结构,避免壁厚急变。

9、龟裂及白化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熔料及模具温度太低。应提高料筒及模具温度。

(2)模具的浇注系统结构设计不合理。应改善模具流道及浇口结构,使熔料在充模时不产生紊流。

(3)冷却时间太短。应适当延长冷却时间。

(4)脱模的顶出装置设计不合理。最好采用气动脱模装置。

(5)注射速度和压力太高。应适当降低。

10、弯曲变形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模具温度太高或冷却不足。应适当降低模具温度或延长冷却时间,对于细长塑件可采取胎具固定后冷却的方法。

(2)冷却不均匀。应改善模具的冷却系统,保证塑件冷却均匀。

(3)浇口选型不合理。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浇口形式。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多点式浇口。

(4)模具偏芯。应进行检查和校正。

11、脱模不良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注射速度和压力太高。应适当降低。

(2)模具型腔表面光洁度太差。应通过研磨及电镀等方法提高其表面光洁度。

(3)模具温度及冷却条件控制不当。当塑件在模芯处粘模时,应提高模具温度和缩短冷却时间;如果塑件在型腔表面处粘模时,应降低模具温度和延长冷却时间。

(4)脱模机构的顶出面积太小。应加大顶出面积。

12、收缩变形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保压不足。应适当延长补料的注射时间。

(2)注射压力不足。应适当提高。

(3)模具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

(4)浇口截面积太小。应适当加大。

(5)加工温度太低。应适当提高料筒温度。

13、真空孔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保压不足。应适当延长补料的注射时间。

(2)模具温度太低,料筒温度太高。应适当提高模具温度,降低料筒温度。

(3)注射压力不足。应适当提高。

(4)原料的流动性能太好。应换用熔体指数较低的树脂。

PP的六大注塑成型工艺及13种常见注塑缺陷一览!速度收藏!

二、长玻纤增强PP注塑工艺及方式

长玻纤增强型聚丙烯(PP)部件通常由注塑长玻纤粒料制成。一种新型一步式工艺可将聚丙烯和玻璃纤维配混在一起,直接生产注塑部件。两种方法各具特色,采取何种方式,应根据部件生产的特性而定。

在汽车工程中,仪表板、前端部件和车身底部元件越来越多地采用玻纤增强型聚丙烯制成。聚丙烯具有密度低、材料成本低、便於回用等特点,因此,在上述应用领域逐渐取代工程塑料和金属。但是,如果长玻纤增强材料增强弹性模量和冲击强度,聚丙烯只能满足机械规范。

部件由注塑或压塑玻纤增强型PP制成。在压塑工艺中,起始材料通常是玻纤毡热塑性塑料(GMT)增强型PP制成的半成品板材。由於其纤维较长且具有各向同性特点,传统型GMT压塑通常能生产出机械特性优良的部件。但是,GMT生产工艺十分复杂。因此,半成品成本相对较高。

借助最新的技术发展,现可对PP和玻璃纤维进行在线配混,然後进行直接压塑。随着工艺技术的各项发展,压塑与注塑相比具有诸多弊端。多数情况下,部件必须进行再次加工。压塑部件中的开孔通常只能在下游冲压过程中形成。这样,就会造成废料,从而增加总体成本。

1、玻纤增强注塑的表现

纤维和基材之间良好的粘合,对於部件的机械特性十分关键。与直接加工模塑料和长玻纤粒料相比,GMT可提供更高的强度和冲击强度。由於纤维和纤维长丝能很好地粘固,长丝分布均匀,从而形成针刺毡结构,具有多种优势。但是,与直接注射或通过长纤维粒料注射的模塑料相比,如果压塑过程中流径过长,上述优势就不复存在。由於注塑能在部件中形成纤维取向,如果针对产生的应力进行合理设计,可部分抵消缺乏针刺性能的弊端。

现以复合材料中纤维结构破损对加工方法作出结论。纤维结构破损包括纤维断裂、纤维脱粘、纤维拔脱等形式。全面利用纤维强度时,必须确保纤维长度长於所谓的临界纤维长度。对於PP和玻璃构成的纤维/基材复合材料,临界纤维长度(LC)的相应文献值为1.3毫米~3.1毫米。采用特别偶联剂,可产生高达0.9毫米的数值。

可根据实际纤维长度和临界纤维长度之间的比例推断纤维基材偶联的质量。如果部件的实际纤维长度大於临界纤维长度,则纤维易於断裂。如果低於临界纤维长度,则可能出现纤维拔脱。这主要是指纤维/基材界面出现断裂,这一现象通常发生於纤维长度一般为0.2毫米~0.6毫米的切断纤维配混料。

严格来说,纤维中残馀的增强纤维的长度与设计无关。对於部件设计来说,强度、刚性、冲击强度等机械特性更加重要。这些特性虽然是纤维长度的一部份功能,但是,其关系十分复杂。因此,仅通过纤维长度分析,只能达到目前的目标,不过,对於获取趋势信息而言,确实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参数。

2、部件中纤维长度

在长玻纤增强型聚丙烯的加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将最长的纤维混入部件中,这样才能在复合材料中产生最佳的机械特性。但是,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避免纤维在施加机械应力时断裂,无法避免由此引起纤维在配混和注塑过程中缩短。含纤维的熔体注入模具时,会对纤维造成最大的损坏。然而,合理的设计可降低纤维缩短的幅度。同时,熔融过程也会大幅度影响纤维的长度。就此而言,注塑机和注塑配混机(IMC)具有极大的差别。

采用注塑机加工时,最初纤维长度受粒料的尺寸(一般为10毫米~25毫米)限制。长玻纤厂商提供护套粒料和拉挤粒料。在拉挤粒料中,纤维在熔体槽中由基材浸润,然後集结成小捆。这一方式可令基材均匀浸泡所有纤维。在护套粒料中,纤维和基材共挤在一起。注塑机必须在熔融过程中溶解纤维块,然後用基材彻底浸润纤维。

熔融过程中,纤维的受损程度随流阻降低而下降。流道断面较大时,对纤维的损害较小。因此,加工长玻纤粒料时,应对螺杆构型和止逆阀进行相应改进。

当粒料进行注塑时,纤维经历整个熔融过程。机械应力将在纤维上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塑化开始时会在纤维上产生很大的力度,因为基材在这一阶段尚未完全熔融。有些纤维被夹入并承受巨大的剪切力。

相比之下,注塑配混机在没有纤维的前提下熔融纯基材。纤维在基材熔融後才加入,因此,承受的机械应力较小。这一方法对纤维的损害与注塑机熔融相比较小,纤维的平均长度增大。采用注塑配混机可将无接头粗纱(不是切断的线材)直接混入熔体中。虽然螺杆旋转会将粗纱搅断为较短的碎片,但是,纤维的最终长度相对较长。

3、经济角度

起始材料的价格是生产纤维增强型PP部件的关键。与GMT半成品相比,用於注塑的长玻纤粒料的价格较低。然而,加工商比购买独立部件时却支付更高的粒料价格。对於二次加工商来说,注塑配混机的主要优势之一是,起始材料价格比长纤维粒料价格低,材料成本在部件生产成本中占有的比例降低。

在注塑机上将玻纤增强型聚丙烯作为粒料加工所占的投资较注塑配混机较小。然而,也可对现有注塑机上的塑化装置进行改造或更换,使之适合於加工长玻纤粒料。即使不能进行改造而必须安装新机械,注塑所需的投资也相对较低。增设注塑配混机所需的双螺杆挤塑机只会使设备复杂化。

4、注塑机还是注塑配混机

除了上述关於纤维长度在部件中均匀分布的优势之外,注塑配混机还能在起始材料方面节省成本,但是,这一潜力只能在追加投资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此,是选择注塑机还是注塑配混机,应由生产部件的重量和产量决定。如果产量较高,注塑配混机可体现其优势。原因在於,购买起始材料时所节省的成本很快就会超过购买设备的基本投资,因此,短时间内就会完成投资分摊。如果部件较小且产量较低,用注塑机进行长玻纤加工较为合算,因为注塑机的投资较小。

注塑配混机可提高加工商的生产灵活性,能根据具体要求而定制材料。加工商可对基材/纤维/定型系统进行修改,使部件中的纤维含量完全符合各项技术规?的要求。加工粒料时,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才能进行这一选择性修改,原因在於厂商只提供特定纤维含量的粒料。如果要改变纤维含量才进行传统注塑,加工商必须将长玻纤粒料与未增强的聚丙烯混合,这一步骤会对机械和材料供给系统提出附加要求。

然而,由於注塑配混机在材料组分方面向加工商提供了较高的自由度,这样,会增加产品责任和加工商责任。现在,加工商必须承担质量保证责任,还需承担先前加诸於粒料厂商的担保责任。但是,这也存在巨大的未来机遇。采用注塑配混机,加工商可实现大幅度增值。

总结来说,长玻纤增强PP部件可由改性注塑机和配混机生产,何者较佳视乎生产条件而定。注塑配混的优点是初始原料投资较低,对纤维的损害较小,也可保留较长的纤维,但较适用於产量大、要求符合很高机械规格的部件。如果部件尺寸小、产量细,则以使用传统注塑机为佳。

工艺技巧 驼驮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文章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2.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3.本站评论版块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推荐 划重点!注塑成型过程及操作要点来啦! 划重点!注塑成型过程及操作要点来啦! 为了方便大家能够更加了解注塑成型过程,更容易地操作注塑机,下面驼驮小编现将注塑机的工作顺序和成型方法以及操作方法介绍给大家,具体细节部分需要根据制品的成型条件进行设定,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1.注塑机的动作程序:射台前进→注射→保压→预塑→倒缩→射台松退→冷却→开模→顶出→退针→开门→关门→合模→射台前进。2.注塑机操作项目:注塑机操作项目包括控制键盘操作、电器控制柜操作和液压系统操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注射过程动作、加料动作、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顶出型式的选择,料筒各段温度及电流、电压的监控,注射压力和背压压力的调节等。3.注射过程动作选择:一般注塑机既可手动操作,也可以半自动和全自动操作。手动操作是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操作者拨动操作开关而实现的。一般在试机调模时才选用;半自动操作时机器可以自动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但每一个生产周期完毕后操作者必须拉开安全门,取下工件,再关上安全门,机器方可以继续下一个周期的生产;全自动操作时注塑机在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动作后,可自动进入下一个工作周期。在正常的连续工作过程中无须停机进行控制和调整。但须注意,如需要全自动工作,则(1)中途不要打开安全门,否则全自动操作中断;(2)要及时加料;(3)若选用电眼感应,应注意不要遮闭了电眼。实际上,在全自动操作中通常也是需要中途临时停机的,如给机器模具喷射脱模剂等。正常生产时,一般选用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操作开始时,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操作方式(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并相应拨动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开关。半自动及全自动的工作程序已由线路本身确定好,操作人员只需在电柜面上更改速度和压力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顶针的次数等等,不会因操作者调错键钮而使工作程序出现混乱。当一个周期中各个动作未调整妥当之前,应先选择手动操作,确认每个动作正常之后,再选择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4.预塑动作选择:根据预塑加料前后注座是否后退,即喷嘴是否离开模具,注塑机一般设有三种选择。(1)固定加料:预塑前和预塑后喷嘴都始终贴进模具,注座也不移动。(2)前加料:喷嘴顶着模具进行预塑加料,预塑完毕,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选择这种方式的目的是:预塑时利用模具注射孔抵助喷嘴,避免熔料在背压较高时从喷嘴流出,预塑后可以避免喷嘴和模具长时间接触而产生热量传递,影响它们各自温度的相对稳定。(3)后加料:注射完成后,注座后退,喷嘴离开模具然后预塑,预塑完再注座前进。该动作适用于加工成型温度特别窄的塑料,由于喷嘴与模具接触时间短,避免了热量的流失,也避免了熔料在喷嘴孔内的凝固。注射结束、冷却计时器计时完毕后,预塑动作开始。螺杆旋转将塑料熔融并挤送到螺杆头前面。由于螺杆前端的止退环所起的单向阀的作用,熔融塑料积存在机筒的前端,将螺杆向后迫退。当螺杆退到预定的位置时(此位置由行程开关确定,控制螺杆后退的距离,实现定量加料),预塑停止,螺杆停止转动。紧接着是倒缩动作,倒缩即螺杆作微量的轴向后退,此动作可使聚集在喷嘴处的熔料的压力得以解除,克服由于机筒内外压力的不平衡而引起的“留涎”现象。若不需要倒缩,则应把倒缩停止开关调到适当位置,让预塑停止开关被压上的同一时刻,倒缩停止开关也被压上。当螺杆作倒缩动作后退到压上停止开关时,倒缩停止。接着注座开始后退。当注座后退至压上停止开关时,注座停止后退。若采用固定加料方式,则应注意调整好行程开关的位置。一般生产多采用固定加料方式以节省注座进退操作时间,加快生产周期。5.注射压力选择:注塑机的注射压力由调压阀进行调节,在调定压力的情况下,通过高压和低压油路的通断,控制前后期注射压力的高低。普通中型以上的注塑机设置有三种压力选择,即高压、低压和先高压后低压。高压注射是由注射油缸通入高压压力油来实现。由于压力高,塑料从一开始就在高压、高速状态下进入模腔。高压注射时塑料入模迅速,注射油缸压力表读数上升很快。低压注射是由注射油缸通入低压压力油来实现的,注射过程压力表读数上升缓慢,塑料在低压、低速下进入模腔。先高压后低压是根据塑料种类和模具的实际要求从时间上来控制通入油缸的压力油的压力高低来实现的。为了满足不同塑料要求有不同的注射压力,也可以采用更换不同直径的螺杆或柱塞的方法,这样既满足了注射压力,又充分发挥了机器的生产能力。在大型注塑机中往往具有多段注射压力和多级注射速度控制功能,这样更能保证制品的质量和精度。6.注射速度的选择:一般注塑机控制板上都有快速—慢速旋钮用来满足注射速度的要求。在液压系统中设有一个大流量油泵和一个小流量泵同时运行供油。当油路接通大流量时,注塑机实现快速开合模、快速注射等,当液压油路只提供小流量时,注塑机各种动作就缓慢进行。7.顶出形式的选择:注塑机顶出形式有机械顶出和液压顶出二种,有的还配有气动顶出系统,顶出次数设有单次和多次二种。顶出动作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自动。顶出动作是由开模停止限位开关来启动的。操作者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控制柜上的顶出时间按钮来达到。顶出的速度和压力亦可通过控制柜面上的开关来控制,顶针运动的前后距离由行程开关确定。8.温度控制:以测温热电偶为测温元件,配以电脑温度控制板成为控温装置,控制料筒和模具电热圈电流的通断,有选择地固定料筒各段温度和模具温度。料筒电热圈一般分为二段、三段或四段控制。电器柜上的电流表分别显示各段电热圈电流的大小。电流表的读数是比较固定的,如果在运行中发现电流表读数比较长时间的偏低,则可能电热圈发生了故障,或导线接触不良,或电热丝氧化变细,或某个电热圈烧毁,这些都将使电路并联的电阻阻值增大而使电流下降。在电流表有一定读数时也可以简单地用塑料条逐个在电热圈外壁上抹划,看料条熔融与否来判断某个电热圈是否通电或烧毁。如果机台无加热动作,加热故障根据发生频率可能出现在:固态继电器(或交流接触器)损坏无电流输入,感温线损坏无加热信号输出,加热圈损坏,温控板损坏,主机板损坏.9.合模控制:合模是以巨大的机械推力将模具合紧,以抵挡注塑过程熔融塑料的高压注射及填充模具而令模具发生的巨大张开力。关妥安全门,各行程开关均给出信号,合模动作立即开始。首先是动模板以慢速启动,前进一小短距离以后,原来压住慢速开关的控制杆压块脱离,活动板转以快速向前推进。在前进至靠近合模终点时,控制杆的另一端压杆又压上慢速开关,此时活动板又转以慢速且以低压前进。在低压合模过程中,如果模具之间没有任何障碍,则可以顺利合拢至压上高压开关,转高压是为了伸直机铰从而完成合模动作。这段距离极短,一般只有0.3~1.0mm,刚转高压旋即就触及合模终止限位开关,这时动作停止,合模过程结束。注塑机的合模结构有全液压式和机械连杆式。不管是那一种结构形式,最后都是由连杆完全伸直来实施合模力的。连杆的伸直过程是活动板和尾板撑开的过程,也是四根拉杆受力被拉伸的过程。合模力的大小,可以从合紧模的瞬间油压表升起之最高值得知,合模力大则油压表的最高值便高,反之则低。较小型的注塑机是不带合模油压表的,这时要根据连杆的伸直情况来判断模具是否真的合紧。如果某台注塑机合模时连杆很轻松地伸直,或“差一点点”未能伸直,或几副连杆中有一副未完全伸直,注塑时就会出现胀模,制件就会出现飞边或其它毛病。10.开模控制:当熔融塑料注射入模腔内及至冷却完成后,随着便是开模动作,取出制品。开模过程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慢速开模,防止制件在模腔内撕裂。第二阶段快速开模,以缩短开模时间。第三阶段慢速开模,以减低开模惯性造成的冲击及振动。 网络(驼驮整理) 2020-10-15 关于气辅注射成型,你了解多少? 关于气辅注射成型,你了解多少? 气辅注射成型GRIM( Gas-Assisted Injection Mold-ing)为一种新型的注射成型工艺,近几年已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其原理是利用压力相对低的惰性气体(氮气因为价廉安全又兼具冷却剂的作用而被常用,压力为0.5一300 MPa)代替传统模塑过程中型腔内的部分树脂来保压,以达到制品成型性能更加优良的目的。  一、气辅注射成型的优点气辅注射成型克服了传统注射成型和发泡成型的局限性,具有以下优点:1、制件性能良好(1)消除气孔和凹陷在制件不同壁厚连接处所设的加强筋和凸台中合理开设气道,欠料注射后气体导入,补偿了因熔体在冷却过程中的收缩,避免气孔和凹陷的产生。(2)减少内应力和翘曲变形在制件冷却过程中,从气体喷嘴到料流末端形成连续气体通道,无压力损失,各处气压一致,因而降低了残余应力,防止制件翘曲变形。(3)增加制件的强度制件上中空的加强筋和凸台的设计,使强度重量比比同类实心制件高出大约5,制件的惯性矩工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制件使用强度。(4)提高设计的灵活性气辅注射可用来成型壁厚不均的制品,使原来必须分为几个部分单独成型的制品实现一次成型,便于制件的装配。例如国外一家公司原来生产的以几十个金属零件为主体、形状复杂的汽车门板,通过GAIM技术并采用塑料合金材料实现了一次成型。  2、成本低(1)节约原材料气辅注射成型在制品较厚部位形成空腔,可减少成品重量达10%一50%(2)降低设备费用气辅注射较普通注射成型需要较小的注射压力和锁模力(可节省25%一50%),同时节约能量达30%(3)相对缩短成型周期由于去除了较厚部位芯料,缩短冷却时间可达50%正是基于这些优点,气辅注射适用于成型大型平板状制品如桌面、门、板等;大型柜体如家用电器壳体、电视机壳、办公机械壳体等;结构部件如底座、汽车仪表板、保险杠、汽车大前灯罩等汽车内外饰件。  二、成型材料的选择理论上讲,所有能用于常规注射成型方法的热塑性塑料均适用于气辅注射成型,包括一些填充树脂和增强塑料。一些流动性非常好,难以填充的塑料如热塑性聚氨酯成型时会有一定困难;粘度高的树脂所需气体压力高,技术上也有难度;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对设备有一定的磨损。在气辅成型过程中,由于制件的成型壁厚和表面缺陷在很大程度上由原料性能决定,改变过程参数对其影响并不很大,因此成型原料的选择极为重要。表1是用于气辅注射成型的常用塑料。PA(聚酰胺)和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酸酯)具有独特的结晶稳定性,尤其适合用于气辅注射成型;PA6,PA66和PP也经常被用于气辅成型;一些部分结晶型树脂,成型时内部靠近气道一侧由于冷却速率相对较慢,无明显无定型边界层产生.但外侧因为模壁的闪速冷却会产生无定型边界层,从而影响制品质量;对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在模壁处会产生轻微的分子定向,且在模壁下一定距离处(约距制品外表面1mm处)沿料流方向达到最大成型高强度制件可选用具有较高弹性模量的树脂,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制件使用要求和具体成型条件选择合适的树脂材料。 三、制件中气道的设计气道设计是气辅成型技术中最关键的设计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制品的刚性同时也影响其加工行为,由于它预先规定了气体的流动状态,所以也会影响到初始注射阶段熔体的流动,合理的气道选择对成型较高质量的制品至关重要。  1、常见气道的几何形状对于带加强筋的大型板件,气辅注射成型时,其基板厚度一般取3一6mm,在气体流动距离较短或尺寸较小的制件中,基板厚度可减至1.5一2.5 mm;加强筋的壁厚可达到与其相接部分壁厚的100%一125%而不会产生凹陷;气道的几何形状相对于浇口应是对称或是单方向的,气体通道必须连续,体积应小于整个制件体积的10%。  2、制件的强度分析成型传统带加强筋的制件经常出现凹陷、翘曲变形等,而图1所示各种断面几何形状加强筋的板件采用气辅注射成型,既保证了制品强度,又克服了传统注射成型的缺点。通常,相同基板厚度条件下,类似图1(e)带有空心宽T型加强筋的比带空心窄T型加强筋的制件强度要高,后者又比相同截面带有类似图1(a)的空心半圆型加强筋板件的强度要高。制件强度随受力大小和其形式不同变化很大,虽然采用加强筋可增大制品刚度,但若对其施加局部集中应力,就会大大削弱制品强度。  3、气道尺寸气道的尺寸设计与填充气体的流动方向密切相关,气体在流道内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稳0定的牛顿流体通过直径为D的圆管,其压降公式为ΔP=32μVL/D ,其中μ为流体粘度,V为平均流速,L为流体段长度,D为管径,因为气体粘度极小,低于树脂的0.1%,而且压降在长度方向上可被忽略,因而只需考虑树脂压降产生的阻力。假塑性流体在圆管中流动的压降公式与牛顿流体形式相似,因此利用上述公式而不必考虑实际流体及气体的状况,比较基于气体近浇点不同方向的压降ΔP(即比较各段的L和D的大小),就可定性地解决气体未充动方向问题ΔP小的方向即为气体的优先流动方向。改变流道尺寸直接导致不同方向压降的变化,从而改变气体的流动方向,并影响制件的成型质量。  四、模具设计由于气辅注射成型采用相对较低的注射压力和锁模力,所以除可采用一般模具钢制作模具外,还可采用锌基合金、锻铝等轻合金材料制造。气辅注射成型过程的模具设计与普通注射成型相似,模具及制件结构设计造成的缺陷并不能通过调整成型过程中的参数来弥补,而是应及时修改模具和制件结构的设计,普通注射成型中所要求的设计原则在气辅注射成型过程中依然适用,以下主要介绍其不同部分设计时应注意事项:  (1)要绝对避免喷射现象虽然现在气辅注射有朝着薄壁制品、生产特殊形状弯管方向发展的趋势,但传统的气辅注射仍多用来生产型腔体积比较大的制件,料流通过浇口时受到很高的剪应力,容易产生喷射和蠕动等熔体破裂现象。设计时可适当加大进浇口尺寸、在制品较薄处设置浇口等方法来改善这种情况。 (2)型腔设计由于气辅注射中欠料注射量、气体注射压力、时间等参数很难控制一致,因此气辅注射时一般要求一模一腔,尤其制品质量要求高时更应如此。实际生产中有过一模四腔的例子,采用多型腔设计时,要求采用平衡式的浇注系统布置形式。  (3)浇口设计一般情况只使用一个浇口,其位置的设置要保证欠料注射部分的熔体均匀充满型腔并避免产生喷射。若气针安装在注射机喷嘴和浇注系统中,浇口尺寸必须足够大,防止气体注入前熔体在此处凝结。气辅注射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气体穿透预定的气道进入制件薄壁部分,在表面形成类似指状或叶状的气体流纹(Gas fingering),甚至少数几个这样的“指纹"效应对制品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应该极力避免。研究表明,形成这类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进浇口尺寸和气体延迟时间设置不当造成的,而且这两种因素常常相互作用,比如当采用较小的浅口和较短的延迟时间时,就极易产生这种不良后果,既影响了制品外观质量又极大地降低了制件强度。一般可采用缩短气道长度,加大进浇口尺寸,合理控制气体压力的方法避免这种不利情况的发生。  (4)流道的几何形状相对于浇口应是对称或单方向的,气体流动方向与熔融树脂流动方向必须相同。  (5)模具中应设计调节流动平衡的溢流空间,以得到理想的空心通道。气辅注射成型技术近些年在家用电器、汽车、家具、办公用品等行业广泛应用,并且朝着提高制品尺寸稳定性、制造表面性能优良的薄壁制品、生产特殊形状管材、取代汽车工业中金属制件等方向发展,相信在以后的工业生产中气辅注射技术仍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驼驮网整理 2020-09-25 为什么齿轮不能少于17个齿数,少了会怎样? 为什么齿轮不能少于17个齿数,少了会怎样? 齿轮是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零配件,不管是航空、货轮、汽车等等都会使用。不过齿轮在设计加工的时候它的齿轮数量是有要求的,有人说如果低于了17齿就不能转了,有人反驳说不对,低于17齿以下的齿轮比比皆是,大家的说法都正确,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为什么是17?而不是其他数哪?至于17,这个要从齿轮的加工方法说起,如下图,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是用一个滚刀去切。这样制造齿轮时,当齿数较少时,会发生根切现象,这会影响制造出来的齿轮的强度。什么是根切,就是根被切了。注意图中红框部分:齿轮的齿顶与啮合线的交点超过被切齿轮的极限啮合点时,被切齿轮齿根的渐开线齿廓被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叫根切。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避免根切呢?答案就是这个17(齿顶高系数1,压力角20度时)。首先,齿轮能够转动就是因为上齿轮和下齿轮之间要形成一对良好的传动关系,只有两者之间的衔接到位了,所以它的运行才能是一个平稳的关系。拿渐开齿轮来说,两个齿轮之间啮合好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具体又分成了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的圆柱齿轮这两种。标准的直齿轮它的齿顶高的系数是一,齿跟高的系数是1.25,而它的压力角的度数要达到20度,齿轮加工时如果齿胚和刀具之间就像是两个齿轮一样。如果胚的齿数小于一个特定值的时候齿根的根部就会被挖去一部分,就叫做根切,如果根切小了之后就会影响到齿轮的强度和平稳性。这里所说的17个是针对齿轮来说的,如果不谈齿轮的工作效率的话不管多少个齿它都会工作,也能运行。此外,17它是一个质数,也就是说齿轮的某个齿和其他的齿轮的某个重合次数在一定圈数下最少,受力时就不会长期在这一个点上。齿轮属于精密仪器,虽然在每个齿轮上都会产生误差,但是17这个产生轮轴磨损的几率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如果是17的话,短期动一会还行,长期的话就不能了。但是,问题来了!市面上还有很多小于小于17个齿的齿轮,照样转的好好的,有图有真相!有网友指出,事实上,如果换一种加工方法,制造齿数小于17的标准渐开线齿轮是可以的。当然,这样的齿轮用起来也是很容易卡住的(由于齿轮干涉,找不到图,请脑补),这样也就真的转不动了 。对应的解决方法也很多,变位齿轮是最常用的一种(通俗的说就是切的时候把刀具挪开一点),另外也可以有斜齿轮,摆线齿轮等等。还有就是泛摆线齿轮。另一位网友观点:大家似乎还是太过相信书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对齿轮彻彻底底研究过的,机械原理一课中对于渐开线直齿齿轮齿数大于17不产生根切的推导是基于加工齿轮的齿条刀具的前刀面顶部圆角R为0,而实际上工业生产中的刀具怎么会没有R角呢?(没有R角刀具热处理是尖锐部分应力集中容易崩裂,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或者崩裂)而且就算是刀具没有R角根切发生的最大齿数也未必是17齿,所以17齿作为根切条件的说法其实是有待商榷的!上几幅图大家看看吧。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用前刀面顶部R角为0的刀具加工齿轮时从15齿到18齿的齿根过渡曲线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那为什么说17齿是渐开线直齿开始发生根切的齿数呢?这张图想必机械工程专业的同学应该都用齿轮范成仪画过,可以看出刀具R角大小对齿轮根切的影响。上图中的齿根部分的紫色延伸外摆线的等距曲线就是齿根根切后的齿廓线,一个齿轮的齿根部分根切到什么地步就会影响使用呢?这是由另外一个齿轮齿顶的相对运动和齿轮齿根的强度储备共同决定的,如果配对齿轮的齿顶不会和根切部分啮合那这两个齿轮就可以正常旋转,(注:根切部分是非渐开线齿廓,一个渐开线齿廓和一个非渐开线齿廓啮合在非特异设计的场合通常是无法共轭的,也就是要干涉的)。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这两个齿轮的啮合线刚刚擦着两齿轮的过渡曲线所对的最大直径圆(注:紫色部分为渐开线齿廓,黄色部分为根切部分,啮合线是不可能进入基圆以下的,因为基圆以下是不可能有渐开线的,两齿轮在任意位置的啮合点皆在这条线上),也就是这两齿轮刚刚可以正常啮合,当然这在工程上是不允许的,啮合线长度为142.2,此值/基节=重合度。还有人说:首先这个题设错误,齿轮小于17个齿不会影响使用(答案第一中这一点的描述出现错误,齿轮正确啮合的三个条件中与齿数无关),但是17个齿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会出现加工不便的情况,这里更多的是补充一些关于齿轮的相关知识。先说渐开线,渐开线是使用最广泛的齿轮齿廓的类型。那么为什么是渐开线?这个线跟直线、圆弧有什么区别?如下图所示为一渐开线(这里只有半个齿的渐开线)。渐开线用一句话说就是假定一直线和其上一不动点,在该直线沿一个圆滚动时,那个不动点所走过的轨迹。它的好处显而易见,当两个渐开线互相啮合时,如下图。两轮转动时 ,在接触点 (如 M , M’ )上力的作用方向恒在同一直线上上 ,而且这根直线与两个渐开线形的接触面 (切面)保持垂直 ,由于垂直,它们之间不会产生“打滑”和“摩擦”,这也就客观上减小了齿轮啮合的摩擦力,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延长齿轮的寿命。当然,作为应用最多的一种齿廓形式——渐开线,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再说“根切”,作为工程师,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理论层面可不可行,效果好不好,更为关键的在于要想办法让理论上的东西呈现出来,这涉及到选材、制造、精度、检测等等环节。齿轮常用的加工方式一般分为成形法和范成法,成形法也就是通过制造与齿之间的间隙形状相对应的刀具,直接切出齿形,这个一般有铣刀、蝶形砂轮等;范成法比较复杂,大家可以理解为两个齿轮在啮合,其中一个齿轮很硬(刀具),另一个则还处于毛胚状态,啮合的的过程是由离得很远逐渐运动到正常啮合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切削产生新齿轮,有兴趣的可以找《机械原理》具体学习。范成法的使用很广泛,但是当齿轮齿数较少时,就会出现刀具的齿顶线与啮合线的交点,超过被切齿轮的啮合极限点的情况,这时待加工齿轮的根部就会被过切除,由于被根切的部分超过了啮合极限点,它并不影响齿轮的正常啮合,但这样的坏处在于它削弱了轮齿的强度,这样的齿轮用在变速箱等重载场合时,就容易出现轮齿折断的情况,如图为2模8齿齿轮正常加工后的模型(有根切)。而17是在我国齿轮标准的情况下计算出的极限齿数,齿数小于17的齿轮在使用范成法正常加工时就会出现“根切现象”,这时便要调整加工方法,如变位,如图为变位加工的2模8齿齿轮(小根切)。当然这里描述的内容很多内容是不全面的,机械中还有很多更有意思的零件,在工程中制造这些零件面临的问题也更多,有兴趣的金粉不妨多关注关注。结论:17个齿来自于加工方式,也取决于加工方式,如果更换或者改进齿轮的加工方式如成形法、变位加工(这里特指直齿圆柱齿轮),就不会出现根切现象,也就没有17个齿的极限数量问题。另外从这个问题及其答案可以看出机械学科的一个特点——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机械液压论坛观点:首先,齿轮少于17个齿就不能转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17个齿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齿廓有渐开线形,圆弧形等,渐开线形齿轮应用比较广泛。渐开线齿轮又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等,对于标准的直齿圆柱齿轮,齿顶高系数为1,齿根高系数为1.25,压力角为20°。齿轮加工时一般采用范成法加工,即加工时刀具与齿坯的运动就像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对于标准齿轮加工,如果齿数小于某一特定值,在齿坯的根部的渐开线轮廓就会被挖去一部分,这就叫根切,如下左图,根切会严重影响齿轮的强度和传动的平稳性,这个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值是 2*1/sin(20)^2(1就是齿顶高系数,20就是压力角 )。这里的17个齿是针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而言的,我们有很多办法来,避免发生根切,比如齿轮变位,即将刀具远离或靠近轮坯回转中心,这里为了避免发生根切需要选择远离轮廓回转中心,如下右图,是不是完整的渐开线轮廓线又出来了。齿轮变位之后,齿轮就又可以不受影响的转起来了,上面通过适当的变位,5个齿的齿轮也可以转了。其实斜齿轮也可以避免避免齿轮根切,或者降低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值。17这个数字是计算出来的。并不是说少许17个齿轮就转不起来,而是如果少于17个齿,容易在齿轮加工时将齿轮根部以加工出的间开线部分切去一部分,即根切,造成齿轮强度减弱。至于怎么计算的,完全是数学问题,参照上面的公式,捏合角a=20度是,最小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是17个。网友观点:齿轮的齿数能不能少于17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于标准齿轮来说,齿数还真不能少于17,为什么呢。因为当齿数少于17时,齿轮会发生根切现象。所谓根切是指用范成法切齿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刀具的齿顶过多地切入轮齿的根部,而将齿根的渐开线齿廓切去一部分。范成法范成法(或称展成法)是运用几何学上的包络原理加工齿轮的一种方法。在给定了两齿轮的渐开线齿廓和主动轮角速度w1后,通过两齿廓的啮合就可获得从动轮的角速度w2,且使i12=w1/w2=定值。因为两齿廓啮合中,两节圆作纯滚动,节圆1在节圆2上纯滚的过程中,齿轮1的齿廓对于齿轮2将占据一系列相对位置,而这一系列相对位置的包络线就是齿轮2的齿廓,也即在两节圆作纯滚动时,两渐开线齿廓可看作互为包络线。根切现象产生根切的原因:当刀具齿顶线与啮合线的交点超过啮合极限点N1,刀具由位置Ⅱ继续移动时,便将根部已切制出的渐开线齿廓再切去一部分。根切的后果:产生严重根切的齿轮,一方面削弱了轮齿的抗弯强度;另一方面将使齿轮传动的合度有所降低,这对传动是十分不利的。产生根切的原因:当刀具齿顶线与啮合线的交点超过啮合极限点N1,刀具由位置Ⅱ继续移动时,便将根部已切制出的渐开线齿廓再切去一部分。对于非标准齿轮,齿数少于17是可以的。来源:知乎 驼驮网整理 2020-09-22 如何安全操作注塑机?这些操作准则需牢记! 如何安全操作注塑机?这些操作准则需牢记! 注塑机是属一种高压、快速动作,同时在高温环境中运作的一种机器,往往会使操作者一时疏忽,在大意之下造成无法弥补的人身伤害,而遗憾终身。注塑机在每一部操作中都带有危险性,特别是当开模及锁模时。为避免危险发生,操作者在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安全操作方面的问题:1、保持注塑机及其四周环境清洁。2、注塑机四周空间尽量保持畅通无阻,加过润滑油或压力油后,应尽快把漏出的油抹去。3、把熔胶筒上的杂物(例如胶粒)清理干净后才可开启电热,以免发生火灾。如非检修机器或必要是,不得随意拆掉熔胶筒上之隔热防护罩。4、检查在操作时,按下紧急按钮或者打开安全门是否能终止锁模。5、射台前移时,不可用手清除从射嘴漏出的熔胶,以免把手夹在射台和模具中间。6、清理料筒时,应把射嘴温度调到最适当的较高温度,使射嘴保持畅通,然后使用较低的射胶压力和速度清除筒内余下的胶料,清理时不可用手直接接触刚射出的胶料,以免被烫伤。7、避免把热敏性及腐蚀性塑料留在料筒内太久,应遵守塑料供应商所提供的停机及清机方法。更换塑料时要确保新旧塑料的混合不会产生化学反应(例如POM和PVC先后混合加热会产生毒气),否则须用其它塑料清除料筒内的旧料。8、操作注塑机之前须检查模具是否稳固地安装在注塑机的动模板及头板上。9、注意注塑机的地线及其它接线是否接驳稳妥。10、不要为了提高生产速度而取消安全门或安全门开关。11、安装模具时必须将吊环完全旋入模具吊孔才可起吊。模具装好后应根据模具的大小调整注塑机安全杆的长度,做到安全门打开时,机器安全挡块(机械锁)落下能够阻挡注塑机锁模。12、在正常的注塑生产过程中,严禁操作者不打开安全门,由注塑机的上方或下方取出注塑件。检修模具或暂不生产时应及时关掉注塑机的油泵马达。13、操作注塑机时,能够一人操作的,不允许多人操作。禁止一人操作控制面板的同时,另一人调整模具或作其它操作。以上就是在操作注塑机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鉴,在保障安全的条件下进行作业。 驼驮网 2020-09-21 机加工中,工件的常规加工方式及技术要求有哪些? 机加工中,工件的常规加工方式及技术要求有哪些? 机加工是机械加工的简称,是指通过机械精确加工去除材料的加工工艺。机加工主要工作是通过机床实现对原材料的精细化加工。机加工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分为手动加工和数控加工。机加工中工件的种类有很多,加工方法也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工件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和技术要求,下面驼驮小编和大家聊聊都有哪些要求?一、切削件加工时要求1.零件应按加工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2.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毛刺。3.精加工后的零件摆放时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的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蛀和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的磕碰、划伤等缺陷。4.滚压精加工的表面,滚压后不得有脱皮现象。5.最终工序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不应有氧化皮。经过精加工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6.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磕碰、乱扣和毛刺等缺陷。二、锻件件加工时要求1.锻件的水口、冒口应有足够的切除量,用以保证锻件无缩孔和严重的偏折。2.锻件应在有足够能力的锻压机上锻造成形,以保证锻件内部充分锻透。3.锻件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折叠和其他影响使用的外观缺陷。局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75%,锻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应清理干净并圆滑过渡。4.锻件不允许存在白点、内部裂纹和残余缩孔。三、焊件件加工时要求1.焊接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的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2.焊接件缺陷区域可采用铲挖、磨削,炭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3.焊接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必须彻底清理。4.在焊接的全过程中,预热区的温度不得低于350°C。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6.补焊时,焊条不应做过大的横向摆动。7.表面堆焊接时,焊道间的重叠量不得小于焊道宽度的1/3。焊肉饱满,焊接面无烧伤,裂纹和明显的结瘤。8.焊缝外观美观,无咬肉、加渣、气孔、裂纹、飞溅等缺陷;焊波均匀。四、铸件件加工时要求1.铸件表面上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和穿透性缺陷及严重的残缺类缺陷(如欠铸、机械损伤等)。2.铸件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非加工表明上的浇冒口应清理与铸件表面齐平。3.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铸字和标志应清晰可辨,位置和字体应符合图样要求。4.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铸造R,不大于50μm。5.铸件应清除浇冒口、飞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要铲平、磨光,达到表面质量要求。6.铸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应清除干净。7.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带应沿倾斜面对称配置。8.铸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应铲磨平整,清理干净。9.对错型、凸台铸偏等应予以修正,达到圆滑过渡,保证外观质量。10.铸件非加工表面的皱褶,深度小于2mm,间距应大于100mm。11.机器产品铸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喷丸处理或滚筒处理,达到清洁度Sa21/2级的要求。12.铸件必须进行水韧处理。13.铸件表面应平整,浇口、毛刺、粘砂等应清除干净。14.铸件不允许存在有损于使用的冷隔、裂纹、孔洞等铸造缺陷。以上就是关于不同种类机加工过程中的一些要求,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驼驮网 2020-09-04 纯干货篇|注塑机开模力不足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纯干货篇|注塑机开模力不足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开模油压环面积偏小 开模力=开模油压环面积×开模油压力 在最高压力确定条件下还想加大开模力,只能通过加大开模油压环面积,可以通过加大油缸直径或减小活塞杆直径从而提高开模油压环面积。 2、开模过油间隙太小 在开模一段,由于液压缓冲套与油缸前盖内孔的配合间隙太小,导致压力油缓慢甚至难以进入油缸开模腔,所以无法提供最大开模力。加大液压缓冲套与油缸前盖内孔的配合间隙,使压力油能迅速进入油缸开模腔并形成具有一定冲量的开模力,可能开模会出现一定的冲击。 3、高压锁模后θ角超过90°导致反铰 机铰参数的设计及锁模油缸行程及安装位置决定了最后高压锁模时小铰的终止位置并形成一个θ角,设计的θ角必须确保在各零件加工累计公差范围内安装出来的机器其θ角要绝对小于90°。一旦θ角超过90°,小铰出现反铰,这时开模瞬间实际是将钩铰和长铰往直线方向靠使其产生更大的锁模力,最终因此开模力小不足以克服加大锁模力所产生的变形力,所以其开模瞬间无法完成。4、开模力无法克服过大的变形力  当机铰机的机铰设计好后,其产生要达到的既定锁模力时的机铰放大比也已经确定,据此可以设计所需锁模油缸的推力来确定锁模油缸的直径,此油缸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开模力,要足够的开模力就希望油缸直径越大越好。但油缸直径太大导致锁模时的油缸推力太大而使锁模力超载(调模不好时),机铰变形力过大,开模力无法克服过大的变形力而导致无法开模。在此情况,通常可以通过限制高压锁模压力及流量来防止锁模力超载,调模时耐心一点,尽可能用较低的锁模压力调出合用的锁模力。 5、开模压力低流量小,导致开模冲量小 因开模压力低,流量小导致开模冲量小,无法克服机铰的变形力,特别是伺服控制系统所提供的第一段开模的流量小,开模冲量更小,更难开模。此问题可通过修改控制器的PID和开模斜率来加大开模冲量。 6、装模试压后的升温,导致开模困难 装模试压一段时间后,模具升温膨胀,锁模力增大,导致开模困难。注意及时调整容模量,使锁模力回到原来的值,避免开模故障。 7、装锁模后停机时间过长,导致无法开模 锁模后停机时间过长,导致机铰润滑油膜完全消失,机铰变形进一步加大,导致无法开模。所以尽可能减少锁模停机时间,停机前切记将模具打开,切勿在锁紧模具的情况下停机。 8、开模背压,导致开模冲量的不足  油路上在开模一段设置开模背压也导致开模冲量的不足,如发现此情况就取消开模背压。 9、机铰内的摩擦阻力过大,导致开模阻力  机铰内大销轴和钢套的摩擦阻力过大导致需要更大的开模力来克服其摩擦阻力:(1)钢套内的油槽边缘没有去毛刺导致毛刺磨损成颗粒进入大销轴和钢套的配合面,并使配合面磨损或烧死配合面。为了避免此问题,要求加工这些零件后一定要去修毛刺并修光滑,安装时再次检查并将各表面清理干净涂上润滑脂后安装。(2)如果出现润滑不足或润滑失败也会导致摩擦阻力过大,此时可检查各润滑油路是否正常,润滑泵是否正常。更多精彩内容推荐阅读:>>注塑模具的排气标准有哪些?>>这些注塑模具故障,可以这么排除……>>15个注塑模具使用保养建议拿去,不要再苦恼模具问题 网络 2020-09-0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