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新冠核酸检测结果“阴晴”不定的原因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cr内参之间不能相差多少 现阶段新冠核酸检测结果“阴晴”不定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新冠核酸检测结果“阴晴”不定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新冠核酸检测结果“阴晴”不定的原因分析|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者 | 刘晓丽

单位 | 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前 言

三年新冠大流行终于要接近尾声了,检验人的核酸检测工作远没有到说结束的时候,近三年来频繁的新冠核酸普筛工作使民众对这个项目耳熟能详,在抗疫期间,全国不同地区不时出现新冠核酸检测结果时阳时阴的情况,导致民众的各种猜测及政府公信力不断遭到质疑。随着防疫政策的改变,从2022年12月截至到2023年2月,我国几乎高达85%以上的民众遭受了新冠病毒的感染[1],导致大量的患者涌入医院。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又出现“阴晴”(阳-阴-阳-阴)不定核酸结果,核酸检测结果又遭到临床医生的质疑?因此就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多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晴”不定的结果进行探讨,揪出“内鬼”还检验医生以清白。

案例经过

患者一, 女,70岁,间断发热、咳嗽12天,胸闷5天,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自行口服退热药物可以降至正常,但易反复,伴咳嗽、咳痰,无胸闷、无乏力,5天来患者开始出现胸闷、乏力,伴咳嗽加重、间断咳白痰,伴纳差,于某院多次完善胸部CT检查均提示肺炎,给子“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12天,效果差,2天前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感染,部分实变,主动脉及冠脉壁多发硬化,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4天,并自行口服奈码特韦片2天,效果差,仍发热、咳嗽、胸闷。

现患者为行进一步诊疗入我院,门诊以“肺部感染”为诊断收入我科,新冠核酸检测阳性,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CT、核酸结果,诊断:1、肺部感染2、高血压(高血压病史2年)。给以止咳、化痰、平喘、护胃、营养心肌,雾化,激素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后期复查胸部CT。从2023-1-9号2023-2-10共做6次CT、11次新冠核酸检测,1月26日新冠核酸阴性,CT示:双肺炎症,1月20日开始CT的结果较前减轻,1月29日结果完全好转,仅有少量片状阴影,而新冠核酸结果从1月26日以后时阴时阳引起临床的质疑。

患者二,男,40岁,间断发热伴呼吸困难40余天,加重2天为主诉入院,40余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39.5℃,伴纳差、乏力,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腹泻、腹痛等症状;自查“新冠抗原阳性”,遂就诊于当地诊所,给予药物(连花清瘟胶囊、阿莫西林、中药)治疗后好转;患者自行口服“巯嘌呤1片每天一次”(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后再次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遂就诊于“某中医院”,CT检查可见双肺多发渗出性改变,诊断为“双肺肺炎”,给予抗生素、激素等治疗,症状稍好转出院。

出院后反复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乏力症状,至某医院,给予鼻导管吸氧、雾化祛痰、抗炎等药物治疗,效果差。遂就诊于我院呼吸重症RICU病区,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给予“高流量吸氧、抗感染、激素抗炎、奈玛特韦/利托那韦抗病毒”等治疗,好转后出院。至某院血液科继续治疗,症状持续改善,可间断下床活动。

2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胸闷,体温最高38.4℃,伴气喘、呼吸困难、乏力,伴口干、食欲下降,伴咳嗽、咳痰,为中等量白粘痰,血氧饱和度波动在70%~85%,CT检查提示双肺感染、右肺为著(未见纸质报告),给予吸氧、抗炎退热等对症治疗后效果差。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就诊,以“重症肺炎”为诊断收入我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睡眠、饮食差,近两天大便未排、小便正常,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史3年余,于某院规律化疗治疗,效果尚可,现停药。该患者从第一次新冠抗原阳性到入我院中心ICU已有40余天,持续时间较长,我院第一核酸结果1-19号阳性,但核酸的ct值较高已达到30,2-10号转阴,后续又出现转阳。

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看看下图这两个“阴晴”不定的病例核酸检测结果,病例1(核酸结果见图1)患者初次入院核酸检测阳性是2023-01-09明德试剂检测的N/ORF基因的CT值均为21左右(见表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N/ORF基因的CT值越来越高,到2023-01-17号N/ORF基因的CT值高达35左右,伴随着治疗进展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越来越低。

2023-01-23号N/ORF基因检测转为阴性,2023-01-26号仍然为阴性,2023-01-30核酸检测N/ORF基因又转为阳性,由于检验报告没有报告CT值,临床大夫电话咨询,患者已经连续两次核酸检测转阴了,并且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肺部CT均明显好转,1月30出院前核酸结果为什么又转阳了?和临床表现有预期差,并质疑了1月23号至26号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病例2核酸检测结果见(图2),同样也是先阳-阴-阳-阴的模式遭到临床医生的电话质疑?核酸检测的CT值(见表2)

图1 病例1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图2 病例2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表1 病例1的新冠病毒核酸CT值检测结果

表2 病例2的新冠病毒核酸CT值检测结果

要理清新冠核酸检测“时阴时阳”的结果,首先我们要了解新冠核酸检测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核酸即为生物的遗传信息物质[2],包括核糖核酸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缩写为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缩写为DNA)。

根据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分子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3]。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即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N基因和ORF基因,荧光定量RT-PCR是目前最常用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也是确诊新冠感染的金标准[4],

检测原理:先采用RT-PCR技术将新冠病毒的核酸(RNA)逆转录为对应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将得到的DNA进行大量复制,同时,使用特异性探针对复制得到的DNA进行检测,如果存在新冠病毒核酸,仪器就可以检测到荧光信号,而且,随着DNA的不断复制,荧光信号不断增强,这样就间接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存在(如图3)[5]。

图3 新冠核酸检测示意图

影响因素:核酸检测qPCR方法具有速度快、批量化、价格低等优势,然而影响因素也很多,如扩增反应抑制物、扩增仪孔间温度的差异以及核酸提取中的随机误差,均可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7],排除这些实验室影响因素,恐怕大多数患者出现“时阴时阳”的结果应该考虑样本因素了。

新冠感染的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新冠病毒主要依靠其表面的S蛋白上的受体结合域(RBD)识别宿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并与之结合感染宿主细胞[6]。第十版的诊疗方案中也明确了核酸检测标本: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痰、气管抽取物)或其他标本中的新冠病毒核酸。所有患者血液样本的检出率较低,目前几乎所有市面上的检测试剂盒主要检测呼吸道样本。很多专家从实践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认为:鼻咽拭子标本核酸阳性率高于口咽拭子,下呼吸道痰、气管抽取物样本核酸阳性率高于鼻咽拭子、口咽拭子[8]。

经历多次“阴晴”不定的案例,本室积极寻找答案,每次遇见“阳-阴-阳-阴”的标本,先排除核酸提取、核酸抑制物、仪器等没有问题,室内质控在控,对和历史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双试剂复核,结果依然如此。

排除实验室各项人为、环境、试剂等因素外,最大的可能出现在标本上。新冠标本主要采用的是鼻咽拭子和呼吸道分泌物,内参为上皮细胞的管家基因,只要内参起跳S型曲线,室内阴阳质控在控,基本上判定实验结果是可靠的。

但呼吸道标本的病毒不像血液样本病毒分布均匀,当病毒载量较低时,如果采集的上皮细胞较少或者感染病毒的上皮细胞较少,很容易导致扩增阴性,而后1-2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又检出阳性,这种阳性结果从表-1、2中发现:N/ORF基因的CT值均大于35,有的高达37(CT值:是指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CT值与起始模板的关系:每个样本的CT值与该样本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见图4),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反之CT值越大,说明这种转阳并不是患者的复阳,多数是患者康复期病毒载量较低,而之前的阴性很可能是因为采集到核酸样本带病毒量较少,起始模板量少导致扩增阴性,而后的转阳也是临界值附近,可能采集到的病毒量相对前面阴性的标本量多而已,但CT值均大于35,临床上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第9版标准,该患者已不具备传染性了。

图4 核酸检测CT值和模板的关系

小 结

新冠的治疗,临床上也越来越重视患者核酸检测结果的CT值,随着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康复,大量的病毒被清除,体内病毒载量显著降低。因此在新冠康复期患者核酸结果出现会出现“阳-阴-阳-阴”的反复,多与采集的样本带病毒量多少有关,这主要由于鼻咽拭子及呼吸道分泌物样本内病毒量不均一性造成的,导致新冠核酸检测不如其他血液样本(像乙肝、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稳定。

由于新冠样本的特殊性、且影响采样的人为因素较多,容易导致康复期患者出现“阴晴”不定的结果。检验医生通过排查实验流程、复查、及历史CT值的比较,从检测原理、实验室影响因素、样本采集几方面积极和临床沟通,使临床医生对患者体内新冠病毒载量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并和采样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对恢复期患者的核酸采样一定要更加谨慎、采样更加规范,避免假阴、假阳的出现。

专家点评

赵静 主任技师 河南省省人民医院检验科pcr室负责人

实验室从面对临床的质疑,积极排除各种PCR扩增的影响因素,力寻真相,通过CT值的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答案。根据这一影响因素积极和临床护士进行交流培训,加强采样规范的学习,大大减少了这种新冠康复期患者“阴阳”不定的结果,为临床提供了更准确的实验室信息,为患者的康复贡献检验医生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疾控网.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2023-02-18.

[2]周春燕,药立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M].第九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6-197页

[3]王娜,叶飞,翟德胜,谭文杰,赵营.新型冠状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应用进展研究[J].国际病毒学杂志,2022,29(2):159-162.

[4]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4):1665-1669.

[5]王成彬.核酸检测用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阳性率低的原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3):961-964.

[6]许可欣,彭南求.SARS-CoV-2受体(ACE2)相关感染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2,29(1):11-17.

[7]张瑞,李金明.如何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假阴性[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1):801-804.

[8]陈炜,张春阳,朱颖,张炎华,游丽斌,吴冰珊,黄枝妙,郑奎城,翁育伟.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咽拭子与痰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的比较[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0,36(5):354-358.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