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块的冠脉支架背后:国产替代“夺”回中国人的心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omar功放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700块的冠脉支架背后:国产替代“夺”回中国人的心脏

700块的冠脉支架背后:国产替代“夺”回中国人的心脏

2023-12-23 21: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老局长 星海情报局

让109亿人民币“蒸发”,需要多久?

答案是15分钟。

这是心脏支架集采开标会议所用的时间。会议是在天津陈塘商务区服务中心三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召开的,参会的一共有11家企业,26个产品。每个产品的报价都被写在一张单独的申报单上,现场无法更改,报价最低的10个产品将会中标。

就是在这场会议上,心脏支架价格从1.3万元直线跳水,降到了700元左右,其中山东吉威Excrossal心跃支架报价469元,这是在会议开始前连医保局都没有料到的“底价”。

平均93%的降幅,加上共计107.5万架的采购量,意味着每年在支付端剩下109亿人民币的巨额开支。

在关于这次集采的问题中,我们遇到最多的一类就是:降价这么多,都是国产的吧?国产的质量行不行啊?

而几乎所有的解读文章,都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

有一个博主在解读这件事的时候说:国产支架的质量有没有问题我不妄下结论,但至少这次中标的厂家中不只有国产厂家,还有两家外资企业。

这是一种相当有代表性的说法,在解读心脏支架价格直线跳水后还“敢不敢用”的时候,绝大多数媒体、自媒体,甚至包括一部分专业人士,都用了中标的两家外资企业来作为佐证。

但事实上,在这次集采之前,国产心脏支架的市占率已经高达75%以上,这其中有政策引导的作用,但更多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集采落地之后,更多家庭将因此看得起、治得起冠心病,医保基金的负担将得到有效减轻,医疗器械产业的底层逻辑正在轰轰烈烈的重塑。

伴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崛起,国产支架经历了市占率从0到75%的突飞猛进,在二十多年的努力之后,终于将中国人对心脏病治疗的“话语权”夺了回来。

而比产业影响更深远的是,国产替代或许将在更长远的日子里,成为撬动中国医疗体系痼疾的那个支点。饱受诟病的以药养医、以械养医,或许总有一天会成为历史。在医生们的收入变得更加阳光、合理之时,医患关系的冲突与紧张或许也将得到改善,让世间少几个陶勇或杨文。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要讲的就是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启蒙:心脏支架的四代变革

人体由心脏泵血到全身,为心脏心肌供血的唯一血管,叫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堵塞,就是冠心病。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就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心脏支架迄今为止一共经历过四代变革:

1977年-1986年:纯球囊扩张时代。

1986年-2003年:金属裸支架(BMS)时代。

2003年-至今: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

2006年以后:雅培创造了完全可降解支架(BVS),但目前仍然不是市场主流。

中国的器械工业体系本就基础薄弱,国外医疗器械进入中国市场,几乎摧毁了当时的本土医疗器械产业。中国人的心脏,中国人说了不算,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市场完全被海外巨头所占据,冠心病怎么治,要花多少钱,别人开价,你只能接受。

1984年中国就已经做了第一例心脏支架介入手术,但那时候无论是器材,还是做手术的医生,都来自其他国家,进口器械的市占率是100%。

1998-1999年,国产支架两大巨头厂商微创医疗和乐普医疗相继成立,正式宣告国产心脏支架的起步,但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时间里,国产支架的市占率却始终没能突破5%。

景昱医疗董事长宁益华回忆,转折点出现在2005年,近20年的蛰伏和积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之下 ,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终于成长出了大量成熟的人才,很多掌握着新技术的海外人才也选择归国创业,宁益华和赛诺微医疗的创始人张金迪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同样具有海外医疗器械企业背景的,还有微创医疗的创始人常兆华,和乐普医疗的创始人蒲忠杰,他们是中国最早看到医疗器械国产替代机会的人。

机遇是在技术的更新换代中出现的。

2003年,医疗器械领域的三大巨头,强生、美敦力、波士顿科学,分别上市了他们自己的第一款药物洗脱支架。

2005年,微创、乐普先后打破海外技术垄断,上市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洗脱支架产品:微创Firebird,乐普Partner。

中国第一款金属裸支架的诞生,比国外第一次研发出这一品类,晚了13年;中国的第一款药物洗脱支架上市,却仅仅比海外巨头们晚了不到2年。厚积薄发的中国人追了上来,国产支架的市场份额也随之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崛起:农村包围城市

2005年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浪潮中的一个巅峰时刻,也是国产心脏支架腾飞的起点。

以乐普医疗为例,2005年到2008年短短四年间,心脏支架的市占率就从3%提高到了25.8%,除了技术突破极大地拉近了国产与进口之间的性能差距,这背后主要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国产支架的性价比卓越。2008年进口药物支架的单价在1.59~1.93万元之间,而同等规格的国产支架单价则在1.08~1.10万元之间,国产比进口要节省三分之一左右的器械费用。

二是中国企业采取了差异化竞争策略。医疗器械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十分依赖“地推”的销售团队去一家一家地跑医院,外资公司的精力有限,重点都放在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大医院,无暇顾及普通地级市或县级的基层医院,而国产支架则从二三线城市切入市场,找到了惊人的市场增量,迅速提高了产品的销量和市占率。

用互联网的话术来说,这叫“下沉市场扩张”;用军事战略来做比,这就叫“农村包围城市”。

▲ 乐普医疗心脏支架2005-2008年市占率

资料来源:乐普医疗招股说明书

乐普医疗是中国冠脉支架厂商的一个缩影,甚至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就是从这些巨头们所忽视,或认为性价比不高的市场中成长起来的。华为最初前往海外通信市场时,也是从巨头们“不要”的偏远地区起家;传音抛下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中国和东南亚市场,远赴非洲,才成为了世界出货量第四的手机厂商,仅次于三星、苹果、华为。

心脏支架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间高速扩张,手术量从2009年的22.8万例增长2019年的100万例,平均复合增速达到16.7%。心脏支架植入数量也从2009年的33.06万支提升至2019年的150万支左右。

有赖于增长红利,国产厂商经历了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利用价格优势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迅速咬下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5%起步,到2017年,国产支架的市占率已经增长到了70%,到了2020年则超过了75%。

但在一个远未饱和的增量市场中野蛮生长,意味着市场虽然有竞争,竞争却往往是不充分的。

这事就像切蛋糕,只要这个蛋糕足够大,长得足够快,那么谁都犯不上为了抢同一块蛋糕而争得头破血流。心脏支架的定价能够始终保持在如此高的水位,和企业之间的“价格默契”有很大关系。大家各有各的目标市场,相安无事相敬如宾地吃一桌菜,每个人也都能吃得很舒服。

而集采政策的推行,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颠覆了过往的竞争格局,简单粗暴地将所有玩家拉入了一场刺刀见红的面对面竞争之中。

转折:集采改变竞争格局

根据官方数据,此次集采报量高达107.5万个,约占全市场支架总需求量的80%。这相当于医保局直接把蛋糕的80%都切走了,然后把所有人叫到面前来,告诉他们:你们打一架,最后十个胜者,就把我手里的蛋糕全分了吧。

以往的药物集采定价,方式是专家先对产品核定一个底价,与底价相差15%以内,再进行下一轮谈判,这才有了威名远扬的“灵魂谈判”。

但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医疗产业的成本构成是比较复杂的,以心脏支架举例,我们把其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容易直观量化的可变成本,另一类是不好简单量化的隐性成本。

同时,一个产品的定价策略,要参考的不仅仅只有成本。还有其所隐含的价值和市场的接受度。

尤其是在目前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的大环境之下,医生的工资和人工费称得上相当“低廉”,于是有一部分对医生技术价值的认可,也被转嫁到了医疗器械的定价上,以提成的方式回馈给了医务人员。

因此心脏支架的高定价至少是由三方面促成的:可变成本+隐形成本+对医生的补贴。

医保局的专家即使再专业,也始终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定价的尺度其实很难掌握。定高了,没有达到给患者实惠、给医保减负的目的;定低了,过度压缩企业利润,不利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地运转下去,伤害的是整个产业。

医保局抱着整块蛋糕的三分之二,灵机一动,把所有人叫到面前来,告诉他们:我就不给你们定价了,你们自己给自己的产品定个能承受的最低价,然后写在纸条上递给我,报价最便宜的10个产品,我怀里的蛋糕就归你们了!

这就有了文章开头,天津陈塘区那场15分钟的会议。

▲ 集采前后的流通环节示意图

在集采政策之下,一旦出局,就等于直接丢掉了80%的市场。所有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压力,于是相当自觉自动地就将利润空间压缩到了极限。

最终,10款中标产品平均降价93%;国产支架共7款,平均降价92%;进口支架共3款,平均降价95%。15分钟的会议干掉了109亿的市场规模,市场经济之下,决定价格走向的重担,还是落在了那两个字上:

竞争。

几个月前,同为高值耗材的超声刀也曾在福建进行过一次集采招标,但最后却没有淘汰任何一个厂商,价格降幅也十分有限,达成的结果与这次冠脉支架集采大相径庭。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超声刀的国产市占率还不到20%,技术实力与强生这样的外资企业甚至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反观心脏支架,在过去的20年里拿下了75%的市占率,这才能帮着集采搞出了93%的价格降幅。

中国人的心脏,终于迎来了中国人说了算的时代。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心脏支架产业以前很少有这样面对面对比质量的时候,现在要面对面拼刺刀,拼得过么?

竞争:国产与进口差别在哪?

先来说结论:可以肯定的是,国产支架的制造和研发已经和国际接轨,哪怕以后要靠打架抢蛋糕,国产支架也绝对用不着怂。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支架和进口支架已经没有差距了,差距主要在两方面:

一是进口支架的适应症范围更广。

心脏支架是标准品,但没有两个患者的情况会完全一样。在复杂病变中,目前进口支架的适应性相对更好,给医生提供的操作空间也更足。这不仅仅是支架本身的功劳,更得益于整套支架输送系统更具普适性,支架和输送系统的结合也更紧密、合理。

但复杂病变只占到所有病例中的30%,相对常规的病变则占到了70%。在普通病变中,进口与国产在临床上的实际效果已经不存在大的区别。进口支架的适用范围可能更广,但却不会因此占据太大的竞争优势。

这就类似于,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电脑都可以玩《英雄联盟》,但不是所有电脑都能玩《刺客信条英灵殿》。硬要说有没有差距,当然有。但如果你只玩《英雄联盟》,那这个差距也就可以忽略了。尤其是70%的人也就只玩《英雄联盟》而已。

二是进口支架的可靠性,经历了更完备的临床试验和跟踪随访数据证实。

医疗器械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常规的技术产业,通常以硬性的技术指标作为衡量标准,比如芯片的制程、计算速度、单位功耗等,强弱一目了然。但医疗器械则首先要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二者都不是可以简单量化的指标。

尤其是患者情况各异,使得临床试验,以及使用后的跟踪随访数据,成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海外医疗器械产业的历史远远长于中国,构建出了一套十分全面的评价、跟踪、验证体系,来不断地证明一个产品是好产品。国际大厂的品牌信誉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在聊天的时候有个做器械的朋友笑着说,这就是所谓的“底蕴”。国产支架技术层面已经逐渐追上了外资企业,但针对产品的评价和验证体系还在构建的过程中,这是需要各方协作的系统性工程,很难一蹴而就。

▲ 世界各国心脏支架售价情况

过去国产心脏支架发展的两大利器,一是性价比,二是差异化竞争。在集采政策之下,这二者都面临着“失灵”的风险。

先来看性价比。此次中标产品的最高价是798元,最低价是469元。对于患者来说,在同等规格之下,2万元到800元是一回事;800元和400元的比,又是另一回事了。在可承受范围内,贵的甚至还更让人安心一些,国产支架传统的价格优势很难凸显。

再来看差异化竞争。以往的差异化竞争主要通过两个方式实现,一个是价格差异化,然而中标产品相差最多的也还不到400元;另一个是地域差异化,但进入医保刚好会最大程度地削弱地域之间的差异,业内风传有些销售团队在集采过后直接原地解散。

心脏支架毕竟关乎生死,老百姓一定会希望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用最好的产品。但从集采后公众的反应,乃至是媒体解读时的方式来看,患者和国民对于国产支架的信心和认可度,暂时还比不上进口支架。

就今天这个时点上中国的心脏支架产业来说,我们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水准几乎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只是适应症范围与细节依然存在差距。在获取信任,建设品牌,以及加深底蕴上,中国企业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在技术实力的比拼之外,还有一个全行业共同的坎等在路上。

国产与进口差距在哪?

竞争是残酷的,改革则永远伴随问题产生。集采能给患者带来实惠,也能给企业带来死亡。

此前心脏支架厂商的产品毛利率基本集中在60%-80%的区间,此次降价后预计净利率水平将会下降至0-10%,按照均价700元的中标价计算,单个支架的净利润将被压缩至0-70元。

换句话说:拟中标的这些产品利润空间已经很小,有些产品可能不赚钱,甚至是赔钱在卖。

11月6日,集采结果公布的第二天,A股的医疗器械板块蒸发了700亿人民币的市值,随之传来的是各大厂商的裁员消息。企业在想尽一切办法削减成本,提高生产运营效率,来保证不要被骤降的利润率拖垮。

700元的心脏支架能不能用?

当然能用。

首先此次中标的产品大多问世超过十年,10款中有7款是此前市占率排行前十的产品,质量已经经历过市场的验证,同时前期研发成本已经收回,降价空间本就很大。

而且,国家在质量上有严格的监管制度,也已经出台政策加强监控、溯源,相比被发现之后的风险,偷工减料能够获得的收益相当有限。即便单从利益出发,聪明的企业也不会干这个事。

相比对质量的担忧,更切中要害一些的担忧其实是:700元的心脏支架还能不能买得到?

价格过低影响供货量是有先例的,在此前的药物集采中,一些击穿底价进入医保的药物,比如治疗乙肝的一线药物恩替卡韦,治疗淋巴瘤的替尼泊苷,甚至是替尼泊苷的替代药物甲氨蝶呤,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断货。

有人指责药厂在无法维持利润后停产相关药物的行为是禽兽,但如果企业一直在做亏本的生意,亏到最后就是倒闭,结果一样是药物停产,到时候和尚跑了,连庙都塌了。

为了避免陷入“有价无市”的境地,国家这次做出了一些努力:首先就是我们上面提到过的,国家把定价权交给了企业,你自己定的价,肯定综合考虑过自己的承受能力。

其次,此次集采涉及的市场份额大约是全市场的80%,还有20%的空间留给企业做缓冲。许多更先进的新型产品,由于成本还处于高位,要么报价太高落选,要么就根本没有参加投标。他们的战场是医保之外的那20%市场。

集采前一台心脏支架介入手术总共花费2万-3.5万元不等,但手术的操作费最多也不过3000元左右,人工费的最低占比还不到10%,分到一线医生手里的就更少,很多一线医生一台手术只能拿到几十块钱的放射补贴。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以药养医、以械养医的模式。这种模式并不健康,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定程度上给医生带来了与工作性质更加匹配的报酬。如今心脏支架的利润水分被挤干,如何平衡医生的收入成了另一个问题。

国家想到的解决方式是:推行医保DRGs。

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中文翻译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类。简单来说 ,就是未来医保将不会按照病人在院的实际支出付账,而是先给病人分组。

分组会考虑患者的病情,病种,严重程度,治疗手段等等条件,每一个组别,对应一个支付总额,你属于哪个诊断组,医保就固定支付给医院多少钱。

比如A和B分在同一个诊断组,不管他们用1.3万元的支架,还是700元的支架,医保支付给医院的钱都是一样的。

DRGs目前还没有在全国推开,为此,官方专门制定了相关措施:

已实行DRGs地区:不下调支付标准,结余部分医疗机构可以留用;

未实行DRGs地区:医保参照DRGs地区数据,拿出结余资金的50%激励医院。

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采司司长钟东波在后续的回应中说,这些结余资金可以通过资金变成对医生的奖励,“也给咱们这些心脏科的大夫添些绩效鼓励”。

这样一来,在器械上挤出的水分,一部分就将被转化为对医生的奖励或补贴,将原本的灰色收入,转换为了更加阳光的收入。长远来看可以重新构建医疗体系的底层逻辑,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

结语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最早起步的时候,全国仅有几十家制造厂,从业人员还不足1200人,有的还是随部队一起行动的“马背工厂”。国内所需的医疗器械,甚至是体温计、注射器、听诊器都要依赖进口,更不要提心脏支架。

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有时候就算我们愿意拿钱买,都还要看人家愿不愿意卖。这为什么别人能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

市场经济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价格会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调配市场的资源配置。

挤出器械价格中的水分让利于民,砍掉灰色收入,构建更加阳光、合理的医务人员薪酬机制,都是对资源的重新配置。

而完全竞争的前提,是你首先要在产品上有一战之力。

在天津陈塘商务区服务中心三楼的那间会议室里,从企业代表进入会议室,到会议结束,只花了15分钟。但为了能有这15分钟,为了让中国人对自己的“心脏”有话语权,有定价权,中国企业最少努力了20年之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企业不断地复制这个过程。国内几乎所有工业品价格的下降,都伴随着国产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中国无数行业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艰难突破,无数企业一点一点走到了可以与世界最先进企业共同竞争的舞台。

中国的医药企业,正在左右挤压中努力争夺到对医疗、对生命的定价权。而这种竞争格局的改变,终将还利于民。

每一次变革,都是从细微之处开始的;变革的路上,也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重要的是,方向是对的。

万望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能在新的时代中依然保持英雄本色。

万望中国的患者也都能在新的竞争格局里获益,都能看得起病,治得起病。

参考资料:兴业证券研报,国信证券研报,国家医保局公告,赛诺医疗招股说明书,乐普医疗招股说明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