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行业分析:东风渐起,产业链迎新机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oled市占率 OLED行业分析:东风渐起,产业链迎新机遇

OLED行业分析:东风渐起,产业链迎新机遇

#OLED行业分析:东风渐起,产业链迎新机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报告出品方:广发证券)

一、OLED 渗透率持续提升,产能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

(一)OLED 颠覆性创新产品形态,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OLED通过实现柔性显示颠覆产品形态,是进一步增强面板成长属性的核心业务。 相比于LCD,OLED面板没有液晶层和滤光片,而是由一层自发光材料取代,通过控 制流过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电流改变亮度。OLED重要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更换基板材料 实现柔性化,颠覆终端产品形态,实现弯曲屏、折叠屏、卷曲屏等效果,目前是柔 性显示的唯一载体。同时OLED显示基于自发光原理,在显示效果、响应速度、轻薄 性等方面都具备明显的优势,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笔电、智能穿戴设备、车载 显示等领域,推动下游换机需求。

OLED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智能手机占据第一大下游应用市场。随着下游市场显示 需求进阶,更轻薄、视觉效果更佳的产品备受青睐,带动OLED下游各应用领域的显 示面板更新换代,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根据Omdia数据,从出货量来看, 2022年全 球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为8.7亿片,预计到2027年出货量将达到12.2亿片,CAGR 为6.9%;从营收规模来看,2022年全球OLED面板市场规模为433亿美元,预计到 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77亿美元,CAGR为5.9%。从下游结构来看,2022年智能 手机屏幕占65%的出货量份额和76.8%的收入份额,是OLED面板的第一大应用市场; 智能手表应用占到15.7%的出货量份额和6.1%的收入份额,电视机应用占到0.9%的 出货量份额和10.2%的收入份额,三大板块合计占OLED面板整体市场规模份额超过 93%。未来,OLED将持续在手机、电视、笔电平板、可穿戴设备、车载等领域替代 传统LCD屏幕。

(二)OLED 逐渐向中低端手机机型渗透,折叠屏有望打开市场空间

从OLED需求端来看,OLED手机渗透率持续提升,折叠机有望打开市场空间。2016 年之前柔性OLED下游的应用主要在三星和LG的小批量高端手机,应用范围较受限。 2017年iPhone X带动柔性OLED市场起量,柔性OLED开始在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化应 用,主要应用于品牌旗舰机型,且有望进一步下沉至中低端机型。从智能手机OLED 面板出货量来看,根据Omdia预测,智能手机OLED面板将从2022年的5.7亿片上升 至2025年的7.3亿片,CGAR达到8.5%。根据TrendForce预测,全球智能手机 OLED渗透率将从2021年的42%提升至2022年的46%。根据我们测算,由于苹 果手机全部为OLED机型,若剔除苹果手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OLED渗透 率仅为28%。展望未来,我们认为OLED渗透空间仍然非常广阔,同时折叠屏手机 趋势有望带动柔性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起量。

OLED面板价格逐渐下降,向中低端手机机型加速渗透。根据CINNO数据,柔性 AMOLED面板价格持续下探,OLED价格的持续下降有望带动OLED逐渐从高端旗舰机型向中低端手机机型渗透。以近来厂商发布的多款千元机为例,如OPPO A1 Pro、 OPPO K10 Pro、Redmi Note12 Pro等,全部都采用OLED屏幕。随着OLED面板价 格进一步降低,主流厂商将增加在中低端智能手机上采用OLED面板的意愿,OLED 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折叠屏突破屏幕尺寸瓶颈,有效带动柔性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起量。折叠显示屏 是柔性OLED的升级版,在柔性OLED的基础上,可折叠屏幕进一步将原本刚性的保 护玻璃变成了可弯折的柔性材料,使得屏幕易于折叠,成为折叠手机的重要基础。 当前折叠屏手机持续更新迭代,市场空间广阔。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Canalys最新 预测,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超3000万部,2021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 长率为53%。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 283万部,同比大幅增长144.4%,已连续9个季度同比正增长。从竞争格局来看,自 折叠屏手机面世,市场呈快速发展趋势,各大主流品牌纷纷在此领域投入布局。其 中,2022年华为折叠手机销量约144万部,同比增长132%,稳居国内折叠机市场销 量第一,主要受益于新机P50 Pocket/Mate X2典藏版良好的市场表现。除此之外, OPPO凭借OPPO Find N、OPPO Find N2、OPPO Find N2 Flip三款机型的销售, 同比增长453%,小米凭借MIX Fold2的销售,同比增长112%。根据CINNO Research 观察分析,在2022年初至今中国市场上市的15款折叠产品中,有12款的起步价在万 元以下,随着折叠手机价格的持续下探,其普及度越来越高,市场容量有望不断扩 大,带动柔性OLED在智能手机市场起量。

(三)OLED 突破行业天花板,持续开拓 IT/车载/TV 等市场

OLED突破行业天花板,在手机市场加速渗透的同时,持续开拓IT/车载/TV等市场。 除最主要的智能手机市场外,OLED IT加速渗透,iPad计划2024年搭载OLED屏幕。 中尺寸OLED面板目前渗透率较低,随着产能和良率提升,笔记本与平板电脑等设备 中OLED市场规模以及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根据Omdia数据,笔记本及平板电脑 OLED面板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488万片跃升至2027年6340万片,年平均增长率达 44.2%。根据Omdia预测,苹果将在iPad和MacBook的部分型号上采用OLED显示面 板屏幕方案。苹果作为业内领先硬件设备制造商,将对笔电平板采用OLED屏幕的趋 势起到示范作用,推动OLED IT渗透率不断提升。

OLED面板适应汽车场景,伴随汽车智能化趋势持续提升市场规模。OLED屏幕凭借 其对比度高、清晰度高的特征,适用于汽车显示屏幕经常暴露在较强自然光下的场 景特性,帮助驾驶者在较广的角度看到更为饱满细腻的画面。随着汽车智能化需求 不断提升,仪表板、旋钮甚至车窗等部件采用显示面板,带动车载OLED面板市场规 模持续提升。从出货量来看,根据Omdia数据,车载OLED面板出货量将从2022年 的57万片攀升至2027年的520万片,CGAR高达54%,营收上2027年有望达到近12 亿美元规模。

电视是OLED另一主要应用市场,渗透率增长空间较大。目前,大尺寸OLED面板产 能以及良率仍有待提升,主要在高端电视机型中应用,随着未来技术不断进步革新,电视OLED市场规模以及渗透率有望持续上升。根据Omdia数据,2023年全球电视 OLED面板出货量将同比增长约11%,达到852万片,2027年出货量将达到1447万 片,市场规模达到65亿美元,占比上升至11.2%。从渗透率来看,根据群智咨询预 测,OLED TV面板渗透率将从2020年的1.7%上升至2023年的4.1%。根据Omdia预 测,在1500美元以上的高端电视市场,2023年OLED电视的出货量占比将接近50%。

(四)OLED 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内厂商积极布局产线建设

中国OLED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相对全球增长势头良好。中国大陆AMOLED面板同 比增长率持续高于全球同比增长率,以京东方为首的国产厂商持续发力,深化全球 领先地位。根据赛迪智库数据,2022年我国OLED产业规模为720亿元。

OLED国产化进程加速,全球OLED产能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产能方面,近几年来 国内主要面板商不断建设OLED新产线,众多OLED生产线的建成以及面板生产线规 模的逐渐扩大,使得OLED产能迅速爬升,以京东方为首的中国大陆企业在OLED市 场的份额有望快速提升。根据Omdia数据预测,全球OLED产能面积由2018年的1650 万平方米上升至2023年的3820万平方米,年平均增长率达18.2%;中国OLED产能 面积预计将由2018年的143万平方米上升至2023年的1722万平方米,年平均增长率 高达64.4%,产能占比从2018年的8.7%提升至2023年的45.1%。

国内面板产能陆续开出,以京东方为首的国内面板厂商积极布局OLED产线。近年 来国内主要面板厂商加快布局OLED产线,以京东方为首的面板厂商OLED产能持续 放量。京东方三条柔性6代OLED线已建设完毕,其中,成都、绵阳产线均已实现量 产,重庆产线正在产能爬坡阶段。除此之外,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和辉光 电等主要面板厂商均已布局6代OLED产线并实现量产,中国大陆OLED产能持续放 量。

OLED 8.5代线成为面板厂新战场,OLED中大尺寸化趋势显现。随着OLED面板在 平板电脑等IT产品市场的不断渗透,第8代OLED产线成为面板业角逐的新战场,以 三星、LG、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为代表的面板厂商正在积极布局第8.5/8.6/8.7代中 大尺寸OLED生产线。目前,LG广州OLED 8.5代线实现量产,三星显示首条8.5代 OLED产线即将开工,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内面板厂也在积极进行战略、市场、技 术等方面的评估。使用8.5代线制造OLED面板,在IT应用上比第6代线生产更经济, 生产效率更高,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形成成本和规模优势,满足中大尺寸OLED 显示需求。

二、中国产能崛起带动上游材料/设备需求,产业链迎 来新机遇

(一)OLED 有机材料需求旺盛,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OLED材料种类丰富,发光层材料占据核心地位。AMOLED原材料根据生产工序可 分为阵列材料、蒸镀材料和模组材料。其中,蒸镀材料中的OLED有机材料根据器件 结构可以分为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 注入层材料。OLED发光层材料是最核心的材料,分为Prime、Dopant和Host三种材 料,其中Host和Dopant掺杂为一层,Prime单独为一层。由于OLED每个像素点独自 发光,因此在蒸镀过程中需使用精细金属掩模板将Red、Green、Blue三色材料沉积 在特定位置。基于此,发光层材料总共包括9大类,即Red(Red Host、Red Prime、 Red Dopant)、Blue(Blue Host、Blue Prime、Blue Dopant)、Green(Green Host、 Green Prime、Green Dopant)。

OLED有机材料为面板核心原材料,在成本端占据主要份额。OLED有机材料是生产 OLED面板的核心原材料,也是OLED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在OLED 面板中成本占比较高。根据Nano Market统计,OLED有机材料在手机OLED面板中 占比为23%。大尺寸的电视OLED面板因器件结构与中小尺寸相比,电子传输层、空 穴传输层和有机发光层更多,OLED有机材料的成本占比为41%。

薄膜封装为当前封装主流技术,用于OLED材料的隔水隔氧。OLED发光层的多数有 机材料对水、氧气及其他污染物极为敏感,因此需要采用具有良好水汽阻隔性能的 材料进行封装。OLED封装按封装材料不同分为玻璃封装和薄膜封装。玻璃封装是在 刚性基板(玻璃或金属)上制作电极和各有机薄膜功能层后,在器件上加一个后盖 板,环氧树脂在经过紫外固化后将基板和盖板粘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有效防止OLED 的各功能模块与空气中的水氧等成分发生反应。薄膜封装以塑材为基材,将无机氧 化物沉积在衬底形成水汽阻隔膜,从而防止水汽进入与阴极和传输层发生化学反应。 由于柔性显示为未来趋势,薄膜封装将逐渐取代玻璃封装。

OLED面板需求持续提升,助力OLED材料市场快速增长。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 全球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4.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21.8亿美元, CAGR为12%。从中国市场来看,中国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33.6 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109亿元,CAGR为34%。早期全球OLED有机发光材料主要被 美、日、韩、德等国的企业垄断,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OLED有机发光材料中间体和 前端材料领域,在利润较高的OLED有机发光材料成品(终端材料)领域占比较低, 空穴层注入/传输材料、电子层注入/传输材料在国内市场供应占比12%左右,发光层 材料供应占比不足5%。而随着国外专利逐步到期,面板行业显现出寻求高性价比材 料供应商、供应链安全等需求,国内材料商后发优势显著。同时,在国内面板厂商 崛起的背景下,国产OLED有机材料凭借高性价比产品、稳定可靠的供应而倍受青睐,在价格、距离、供应链安全等方面比进口材料更具优势,终端材料市场国产化将迎 来发展良机,OLED有机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加快。

OLED材料产业链持续发展,相关厂商深度受益。OLED材料产业链包含化工原料企 业、中间体企业、粗单体企业以及单体企业。当前国内OLED终端材料企业打破国外 对OLED终端材料的专利封锁,凭借高性价比产品、稳定可靠的供应而倍受青睐,打 破国外厂商的价格壁垒,完善我国OLED“中间体—终端材料—面板”产业链布局, OLED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望带动整个产业链加速成长。

莱特光电为OLED有机材料龙头,拥抱国产替代快速成长。莱特光电成立于2010年, 自2013年以OLED中间体为切入点进入OLED材料领域至今,公司已经打通了OLED 有机材料“中间体合成—升华前材料制备—终端材料生产”的全产业链业务,是国 内少数几家突破国外专利封锁、掌握OLED终端材料核心专利并实现量产的企业。公 司不断拓展产品种类,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以及发光层材料均有产品处于测试 或研发阶段。核心的发光层材料中,Red Prime实现量产供应,Green Host处于小 批量供货阶段,另有Red Host材料、Green Prime材料、Blue Prime材料在客户端进 行验证。公司目前覆盖红光、绿光、蓝光三基色光,初步建成系列化OLED终端材料 产品体系。

(二)上游设备需求旺盛,国产化进程未来可期

OLED设备应用分前中后段,前段曝光机价值量最高。按照生产工艺来划分,OLED 设备可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工艺段,即阵列段、成盒段、模组段。从前段工 艺来看,此阶段通过成膜,曝光,蚀刻叠加不同图形不同材质的膜层以形成驱动电 路,为发光器件提供点亮信号以及稳定的电源输入,技术难点在于微米级的工艺精 细度以及对于电性指标的极高均一度要求。其中,镀膜工艺是使用镀膜设备,用物 理或化学的方式将所需材质沉积到玻璃基板上,主要设备包括PECVD、SPUTTER 等薄膜沉积设备;曝光工艺包括光刻胶涂布、曝光和显影,是采用光学照射的方式, 将光罩上的图案通过光阻转印到镀膜后的基板上,主要设备包括涂布机、曝光机、 显影机等;蚀刻工艺包括蚀刻和剥离,是使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式,将基板上未被 光阻覆盖的图形下方的膜蚀刻掉,最后将覆盖膜上的光阻洗掉,留下具有所需图形 的膜层,主要设备包括干/湿蚀刻机、脱模机。

中段工艺包括蒸镀和封装,蒸镀机为流程核心。中段工艺通过高精度金属掩膜板将 有机发光材料以及阴极等材料蒸镀在背板上,与驱动电路结合形成发光器件,再在 无氧环境中进行封装,蒸镀的对位精度与封装的气密性都是中段工艺的挑战所在。 其中,FMM制作工艺主要采用具有极低热变形系数的材料制作FMM,制作完成后由 张网机将其精确地定位在金属框架上,主要设备有Mask张网机等;蒸镀工艺是使用 蒸镀机在超高真空下将有机材料透过FMM蒸镀到基板限定区域上,主要设备有蒸镀 机,是中段工艺乃至整个OLED工艺流程的核心;封装工艺包括盖板玻璃涂胶和封装, 是将蒸镀完成后的基板在真空环境下,用高效能阻绝水汽的玻璃胶将其与保护板进 行贴合,主要设备有玻璃封装机等。

后段将面板和偏光片组合,绑定贴附设备价值量最高。后段工艺将封装完毕的面板 切割成实际产品大小,之后再进行偏光片贴附、控制线路与芯片贴合等各项工艺, 并进行老化测试以及产品包装。其中,切割工艺是将封装好的基板切割为面板,主 要设备有划线切割机等;面板测试工艺是进行面板点亮检查,保证良品率,主要设 备有AOI检测设备等;偏贴工艺是将OLED面板贴附上偏光板,主要设备包括偏光片 贴合机等;IC+FPC绑定工艺是将驱动IC和柔性印刷线路板与OLED面板的链接,主 要设备包括FOG/COG绑定机等;TP贴附工艺是将OLED面板与含触控感应器的强化 盖板玻璃贴合,主要设备包括ACF贴附机、热压机等;模组测试工艺是进行模组的 老化测试与点亮检查。

OLED行业发展带来OLED设备更大需求。OLED设备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技术壁垒很高。近年来,随着新型显示产业进入成熟发展期,全球新型显示产业设 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根据DSCC统计,OLED装备市场自2017年成为市场增长主 力地位,2018年显示装备市场的营收规模约228亿美元,其中OLED装备营收占比 52.63%,达到120亿美元。随着OLED行业的迅速发展,OLED设备规模也不断扩大。 据DSCC统计,2022年全球OLED设备支出规模达103亿美元,同比增加80.7%,呈 现大幅扩张态势。

OLED 设备国产化率较低,未来空间广阔。目前来看,我国 OLED 设备国产化率比 较低、能够自主生产的设备对 OLED 制程所需设备的覆盖比率不高,尤其是前段、 中段设备,大多依靠进口。但随着中国各公司持续提升技术水平,生产的设备质量 不断攀升,根据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国内 OLED 设备制造商国产化设备渗透率从 2016 年的 2.5%上升至 2019 年的 17.9%,未来 OLED 设备国产化率提升空间 广阔。

OLED 产线持续增加,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OLED 前段、中段设备制造难度大, 技术壁垒高,日韩企业占据了 70%以上市场。其中,中段蒸镀环节使用的蒸镀机是 中段乃至整个 OLED 生产阶段的核心。Canon Tokki 生产的蒸镀机能够将蒸镀过程 中的误差控制在 5 微米以内,卓越的品质为其带来全球高达 90%的市占率。OLED 后段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中国企业积极渗透绑定、切割、检测环节并已经表现出一 定的竞争力,国内企业市占率接近 50%。随着中国大陆 OLED 茶能持续爬坡,OLED 设备需求有望持续增长,设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中国大陆地区的蒸发源生产、绑 定、切割、检测行业有较大增长机会。

(三)OLED 显示驱动芯片规模有望增长,中国大陆厂商加快布局

OLED 显示驱动芯片 DDIC 用于控制 OLED 面板,是 OLED 面板的核心部件。DDIC 的主要功能是向显示面板发送驱动信号和数据,驱动像素点发光并控制屏幕亮度和 色彩,从而进行图像显示。随着 OLED 面板分辨率及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其对驱 动芯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随着 OLED 面板需求增长,OLED 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有望持续提升。从出货量来 看,根据 Omdia 预测,2023 年随着智能手机、OLED 电视等下游需求逐渐复苏, AMOLED DDIC 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 14%,达到 11.6 亿颗,并在 2029 年增加到约 22 亿颗,2022 到 2029 年 CAGR 为 11.9%。从下游结构来看,根据 Omdia 数据, 2022 年智能手机 AMOLED DDIC 占总出货量的 64%,2023 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 12%;2023 年 AMOELD 智能手表 DDIC 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11%,达到 1.64 亿颗; 2023 年 AMOLED 电视 DDIC 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16%,达到 1.44 亿颗;笔电和平板 是 OLED DDIC 板块的增长焦点,2024 年 AMOLED 平板电脑 DDIC 出货量将达到 1.04 亿颗,年同比增长 180%;2026 年 AMOLED 笔记本电脑 DDIC 出货量将达到 2.3 亿颗,年同比增长 67%。

智能手机OLED DDIC供应商中的韩国厂商和中国台湾厂商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大陆 厂商加快布局。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群智咨询数据,从智能手机OLED驱动芯片供应情况来看,由于三星在OLED产能上的领先地位,三星LSI是最大的OLED驱动芯 片供应商,出货量占比为56.1%。除此之外,联咏占11.3%,Sliconworks占10.4%, Managachip占10.1%,瑞鼎占4.9%,合计份额超过92%。中国大陆OLED驱动芯片 供应厂商目前占比较低,但成长速度较快,随着国内晶圆厂产能配合以及国内OLED 面板产能持续放量,本土OLED驱动芯片出货量有望快速成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