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训练试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nah2po2化合价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训练试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二 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训练试题

2023-04-02 12: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把握分类

 

理清物质类别

 

1

.物质的分类

 

2

.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

水煤气:

CO

H

2

 

(2)

天然气

(

沼气

)

:主要成分是

CH

4

 

(3)

液化石油气:以

C

3

H

8

C

4

H

10

为主。

 

(4)

裂解气:以乙烯、丙烯、甲烷为主。

 

(5)

焦炉气:主要成分是

H

2

CH

4

C

2

H

4

CO

 

(6)

水玻璃:

Na

2

SiO

3

的水溶液。

 

(7)

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

(

体积比

3∶1)。

 

(8)

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

CuSO

4

Ca(OH)

2

 

(9)

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10)

碱石灰:

NaOH

CaO

的混合物。

 

(11)

铝热剂:铝粉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2)

漂白粉:

Ca(ClO)

2

CaCl

2

的混合物。

 

3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

胶体区别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1

100 nm)

 

(2)

胶体的物理特性:①丁达尔效应;②电泳现象;③介稳性;④聚沉等。

 

(3)

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

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

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溶于水形成胶体。

 

(4)

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5)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同种胶体粒子带有相同电荷。

 

(6)

胶体的电泳现象反映了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不能说成胶体带有电荷。

胶体与溶液一样是呈电中性的。

 

(7)

Fe(OH)

3

胶体中,

Fe(OH)

3

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

FeCl

3

溶液中

Fe

3

的数目。

 

(8)

Fe(OH)

3

胶体中逐滴加入强酸

(

如盐酸、

硫酸

)

时,

出现的现象为先沉淀

后溶解。开始时出现沉淀是由于胶体中加入了电解质发生了聚沉,后来沉淀消

失是由于发生了中和反应。

 

(9)

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

1

100 

nm

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