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铭:说说陕西榆林历史文化的融合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odi的拼音 何志铭:说说陕西榆林历史文化的融合性

何志铭:说说陕西榆林历史文化的融合性

#何志铭:说说陕西榆林历史文化的融合性|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鼓楼论坛榆林古城古建筑与文化艺术发言

这个主题思考的缘起,是不久前一位榆林文旅同志表演了一段短视频,表现了榆林汉蒙交界地带的风土人情,引起一些人不解的议论。

我觉得关于榆林文化的交融性与和合之美,应该好好的值得一说,并可以多多地深入探讨,给榆林的文化做一个鉴定。

一.榆林的民族融合

榆林地处汉蒙交界。约有十四个少数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消逝了。我们从现在流传下来的古代遗存的方言、留下地名和吃食中可以领悟其妙。首先从方言中可以细心体察少数民族遗音:比如“胡人”,从我们小的时候就听到爷爷奶奶说“胡人”,他们把所有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胡人”。听不懂“胡人”说胡话,就是胡说。汉代时的“胡人”应该指的是从秦汉以来给汉族找了不少麻烦的匈奴族。我们大胆地设想和品味“匈奴”就是指榆林方言中的“凶”,指那些不要命的亡命之徒,“凶头”、“凶神恶煞”、“凶相毕露”、“气势汹汹”、“凶猛无比、”应为“匈奴”这个民族的语音的申延和贬称。

“羌人”民族,榆林人说“羌碴”、指的是“逆向、逆也”不顺的意思,说话“羌”得很,也是指态度生冷硬憎。“突厥”民族,榆林人叫“噘人”指“骂人也”。“吃闲饭”、榆林人“闲”读音为“韩”,“吃韩范”,是党项族人专门咒言宋代名将,他们的对手韩世忠和范仲淹。过去西北民间有称赞韩世忠、范仲淹俩人戍边的民谣:“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惊破胆。”反之汉人回咒为“赫连捣阵”,赫连家“黑心、黑门”,死光光的意思,更令人触目惊心是榆林话:“克鲜死了”、这不正是对鲜卑人的咒语吗。

其二,榆林人的饮食受蒙族人的影响最大,有浓厚的军事和游牧色彩。“酥油、熟米、奶茶、奶皮、酪丹子、炒面、风干羊肉、矐了饭、羊蹄、和吃羊头专用的蒙古特色“裤刀子”!

再说榆林地名和人名,地名最显著是出城往北的北草地,蒙语地名:张伙场、李伙场、这个免、那个免、以及这个“采当”、那个“采当”,“大保当、小保当”,“不浪”东烧不浪、西烧不浪、不浪蒙语指“短棍”、和“木桩”。

榆林城里就有许多人名叫:“张摆言、李摆言”蒙语色彩浓厚。

二.榆林的地理交界

我与李春元先生在纪录片《榆中星火》中用四句话总结出榆林的中华地理文明,榆林:

黄河滔滔环抱着你,长城巍巍守护着你,

绿洲辽阔滋润着你,高原苍茫壮怀着你。

黄河与长城交叉,黄土高原和大漠绿洲紧邻,这四大地理文明,影响和塑造了榆林人的性格特征和民族心理。以麻黄梁双山堡为界,这里是最厚最后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为界。地理地貌,高原大漠地貌鲜明,春来长风浩荡、夏季绿浪无边、秋日层林尽染、冬天山舞银蛇。

三.榆林的气候临界

沿着榆林长城和明三十六堡,是大自然气候北纬38度,降雨量临界点,越往北越旱,历史上记载干旱最严重,是明朝末年和一九二九年即民国十八年。

据说现在我们榆林的气候回到唐代。特别是退耕还林后,延安一带几乎完全绿化了,九十年末,我在那里拍了几部电视剧,都还是黄尘漫天。大自然气候的自我调节,使陕北的绿色带北移,林草绿化率是历史上的新高

只要天气不旱,陕北又回到林草丰茂的好年月。

四.榆林的生产方式交加

榆林畜牧业发达,林草茂密,故适合养羊,榆林横山、定、靖羊肉知名好吃,仰仗着连绵不尽的绿洲草原,山地的苹果树种植,要所米脂、绥德的苹果、榆林古塔一带的杏树,秋来,万山红遍,果味飘香,令人陶醉。

榆林的农业粮食,以杂粮为主,因日照时间长,像黄米、甚至红葱都是黄土地上健康安全营养丰富。

米脂的小米,府谷的黄米最诱人。在榆林双山每次吃到的黄米糕,其地道与珍滋,让人感慨万千。

榆林,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然而,我们不说谁说!

五.榆林的城市特征多样

榆林是边塞之城。边墙、边防、边兵、边民、边客、边商。

榆林是工匠之城,七十二行,遍布街巷。

榆林是中医之乡,榆林中医给左宗棠、杨虎城、王震、路遥看过病。

榆林南塔北台,六楼骑街,建筑奇观、天下名。

榆林的神庙,人神和谐共处。儒道释,三教合一,全神庙居多。

榆林的深巷里藏着总兵府,太史第,榆林文武盛地。榆林人尚武崇文,大文人张季鸾去世了,也要让他魂归故土,爱之深切。

六.榆林的南北文化交流

康熙年,浙江人谭吉璁带来了南方文化和江南的优伶小唱。同治年湖南人刘厚基,把湘军军伎留在榆林,形成今天“榆林小曲”。

榆林人把农民叫“农人”正是江浙一带的称谓。从明正德皇帝朱厚照到作家老舍都把榆林叫“小北京”。

榆林人说大爷、二爷、张爷、李爷、大奶奶、二奶奶、咬的京腔。榆林人出嫁姑娘,陪送的是黄布包袱。吃的焖子、香那、均为皇家气象。榆林到天津口岸,有一条羊绒外贸之路,更是一条财富之路。

榆林人受晋文化影响,开口爱言,祖上山西大槐树。走在山西平遥街上,慢惚间如梦如幻,好像行走在榆林老街一样,过去照相馆、造纸的、印刷的、卖醋的山西晋商居多。

井岳秀、高双成、左协中又把关中的“秦腔”带到了榆林。

七.榆林人的衣、食、住混合

榆林是“皮毛之乡”,皮革、皮衣、皮鞋、毛呢、毛毯、毛毡、从手工到机制尽显其长。

榆林有北京一样的四合院瓦房,又和陕北的砖窑洞相互结合,各具其妙。

榆林普惠矿泉水,做出的泸水豆腐知名天下。榆林的美味“拼三鲜”、“十二件”、讲究是“拼”和“烩”。

八.榆林的教育和红色星火

教育决定国民素质,国家的命运,教育是民族的灵魂。

杜斌丞任榆中校长,求贤似渴,专门聘请北大、北师大毕业学生来榆中教书,他开创了陕北二十三县现代教育之始。

一九二三年春天,经李大钊介绍入党,由杜斌丞聘请的北师大毕业生魏野畴,从北京出发,步行二十多天,由府谷过黄河,踏入榆林中学。

魏野畴是陕北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五四”新文化的共产党人,也是点燃陕北革命星火的第一个共产党人。

魏野畴在榆林与杨虎城成为知交。在魏野畴的思想启蒙下后来杨虎城积极靠拢共产党,力主抗战,他与张学良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魏野畴在榆中所得的工资,大都用在陕西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共进》杂志上,过年回家身上只有两块钱,满怀希望的母亲,着急地放声大哭。

魏野畴在“皖北暴动”壮烈牺牲。杨虎城在《西京日报》上发布“募捐启事”救助魏野畴孤寡的母亲和弟弟。

一九二四年,呼延震东、王森然、李子洲先后来到榆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星火,李子洲担任校长的绥德师范也成为红色革命的策源地。他们的学生刘志丹、谢子长等,后来建立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进驻陕北成就了“两点一存”的伟大历史,功勋卓著。

多元文化的交融性,构成了榆林璀璨的文明。

融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决定了榆林的命运!

融合是团结的象征,是历史的远见。

融合是人民的选择!

融合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榆林,榆林从哪里来!

没有融合取长补短,就没有榆林的昨天、今天、未来!

正因如此,榆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