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的人记得小时候“说服”读shuì,所以我买了一堆老词典来验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istake的读音 89%的人记得小时候“说服”读shuì,所以我买了一堆老词典来验证……

89%的人记得小时候“说服”读shuì,所以我买了一堆老词典来验证……

2023-04-10 16: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周我们曾经做了一次投票,请大家集体回忆一下,小时候语文课上教的“说服”的“说”字,正确的读音是什么:shuō还是shuì?

做这个投票,是因为在聊语文尤其是汉字读音的文章留言里,总能看到有读者说以前语文课上教“说服”读shuì,而现在被改成读shuō了,认为这么改不对。

因为自己记不清小时候语文课怎么教的了,所以只能求助于大家,做了一次投票。结果比预想的还要一边倒:89%的参与读者,都认为小时候“说服”的标准读音是“shuì”,只有11%的认为是shuō。

再次感谢参与投票的小伙伴们,但后续的发展却有些出人意料。

为了确认这个事情,当晚就去旧书网上买了一大堆旧词典,包括各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以及1949年前的词典,来对比最新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有趣的是,到手之后,居然发现其中一本,是曾经市占率很高的盗版(就是把2002增补本的封面偷偷改成2007,来骗人说是新版)。

在翻阅之前大家留言的时候,还发现有两位读者特别提到了具体版本的字典词典,所以一咬牙又多买了两本。

买到连旧书店的客服都忍不住好奇:

那在这些旧词典上,“说服”是怎么标音的呢?

先说前面那位读者提到的1985年《新华字典》里“说服”注音为shuì的。我翻了1985版的新华字典,里面并没有关于“说服”这个词的读音说明,这也不奇怪,毕竟这是新华“字”典,而不是新华词典。

而说到词典,我国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最权威和使用最广泛的就是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这本词典的前身是1926年当时教育部筹备,在1936-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发行的《国语辞典》,而在解放后,1957年商务印书馆重新出版了《汉语词典(原国语辞典)》,在此基础上,1978年则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目前已经是第七版的这本词典了。

那各个版本的词典上,关于“说服”的读音是怎么标注的呢?

《国语辞典(纪念国语运动100年影印版)》

《汉语词典》1957年版

《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

而那位留言说199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1080页上“说服”读shuì的同学,1080页没有“说服”这个词条。

“说服”是在1083页,音是“shuō fú”

199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

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

200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盗版)

201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结果 ——在我们买到的词典中,从1949年前的词典到现在,“说服”的音,标注的都是shuō fú。

因此,和绝大部分人的记忆不同,我们小时候“说服”的标准读音,应该也是shuō,而不是shu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新华字典》上,说字有三个读音shuō,shuì和yuè。

1,shuì: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

2,shuō:用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3,yuè:古同“悦”。

《新华字典》APP

“不亦说乎”就不多解释了,1和2是我们纠结的点。

“说服”到底怎么读,其实要看词意。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服”的意思是:用理由充分的话使对方心服。这个解释套用到前面的字义,就是对应“用话表达”的shuō。

《现代汉语词典》APP

而shuì的字义是“劝说别人接受某种意见或主张”,代表词就是“游说”,这里所表达的是政治性或者其他观点性的劝说,对应的是英文中lobby的词意。而不是日常说“今晚妈妈说服吴彬彬多吃了两块西蓝花”所表达的含义。

在49年前的词典中,“说服”的词意是“谓之言语折之使服”,同样,也是用话来让人心服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词典中“说服”一直用的是shuō的音,因为它并不是特指“游说”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APP

那为什么我们一直都感觉“说服”应该读成shuì呢?这可能有多重原因,除了感觉小众的读音“shuì服”听上去更有文化气质外。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在我国台湾地区,这个词是读成“shuì服”的。而在港台文化强势的时代,我们也容易被潜移默化的认为,“shuì服”才是正确的读音。

但实际上,在台湾地区,“说服”的释义,和我们有比较明显的不同。

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解释,“说服”的词义是:

以言辞游说,使人悦纳。也就是说,这个词的词意不只是普通的言语,而是“游说”。而对“游说”的解释是:以言辞说动他人,是他听从自己的主张。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网站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包含关系,台湾地区的释义,“说服”这个词比较狭义,是特别描述政治性、观点性的的劝说。而在我们的字典中,说服是一个广义的词,是泛指各种情况下的用言语劝说,不只包含政治、观点性。

所以,“说服”读成shuō并没有什么错误,至于在特定的场合,比如我们在描绘美国议会lobby,或者外交磋商等时候,说成shuì服,也没问题。

这其实也很符合“说”字本身读音的演变。

说字的本意就是“说话”,最开始肯定也是从一个音开始的,只有等出现了“说客”这个特殊职业之后,为了特别表明政治性的游说和普通语言沟通的区别,才逐渐出现了另外一个音。

因为“shuì”这个音很狭义,在日常中很少使用,甚至在一些老词典中都没有收录,比如中华书局在1940年出版的《中华国语大辞典》中,就只收录了“shuō”这个音。

《中华国语大辞典》1940版

因此在描述和“游说”有关的含义时,可以用特定的音,而其他的情况,都应该用和“说话”相同的音。

有趣的是,另外一个总让我们怼语文改革的词,“说客”的读音问题,也是有点冤枉了他们。因为“说客”的字义原本就来自于“游说”一词,所以既然“游说”还是读shuì,那说客自然也应该读shuì,才更为恰当。读成“shuō客”,的确是因为我们总diss的:“因为读错的人多了,错的音就变成对的了”。

不过这个改变,并不是最近这些年才发生的 ——我们翻阅词典里说客的读音,会发现从1949年前开始,这个音就被定为shuō客了。

比如1940年版的《中华国语大词典》中,只收录了shuō音,而下面也有“说客”的词条。

《中华国语大辞典》1940版

而《国语辞典》中,说客也是被列在shuō音下面的词条里。

《国语辞典(纪念国语运动100年影印版)》

在《现代汉语词典》出版之后,做了一些修补,在“说客”词条里增加了一个旧读的读音说明。

《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

当然,只是不管是什么时候做的改动,读“秦国派shuō客游shuì齐国”这句话,两个同义的字居然读不同音,怎么读都是怪怪的。

所以如果以后再改版的时候,能把“说客”的读音改为“shuì客”,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其实汉字在不同的使用地区,对同样一个字或词的发音不同,或释义不同,或者对同样一个事物的用词,词义不同,都是很正常,比如我们之前在文章中就写过蛋塔和蛋挞的差异(点击阅读:为什么这个“靓”不读 liàng?)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比如对于我们来说,估计就会很纳闷,为什么台湾地区的读音中“包括”的括读kuò,但“括号”居然读guā号?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网站

这是因为古代“括”字是“古活切”,也就是g+uo,音同“聒(guō)”。而随着各地不同读音的演变,逐渐演变出kuo和gua两种流派。

《康熙字典》

1949年后,随着对读音的规范,我们最终又将其统一成“kuo”,而台湾则保留了两个音,但因为这两个音的含义其实基本没区别。所以台湾地区的居民往往自己也分不清应该怎么读,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bao gua(包括)”之类的错误读法。

所以虽然这些年的确有些古诗或者词汇中的读音被改得乱七八糟,令人不满,但网上传的所谓“修改读音”并不都是真实的。比如再说一句题外话:“角色”现在的标准读音还是读jué sè,即便写作“脚色”的时候,这个“脚”字也应该读成jué。

2019年版《现代汉语词典》

反倒是台湾地区的词典中,“角色”是可以随意读成 jiǎo sè的。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网站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