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的咖啡世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adame与madam的区别 跳跃的咖啡世界

跳跃的咖啡世界

2023-04-13 1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今,咖啡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我们不再认为女孩喝咖啡是一种羞耻,一种没有家教的体现。但我们现在认为稀松平常的事,在过去就是因为各种不可理喻的原因而被禁止。不过还好,

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冲破枷锁,用文字、用音乐、用语言、用行动战胜那些思想。

1 英国的女性反对咖啡请愿

咖啡史上最有名的公案之一就是伦敦的女性反对咖啡请愿了。

17世纪末,伦敦咖啡馆是英国政治人物和作家的首选去处。伦敦第一家咖啡馆于1650年开业。到1663年,伦敦市中心有82家咖啡馆。在1674年,出现了所谓的女性请愿活动,来反对“新奇的、可憎的、异教徒的、被称为咖啡的酒饮”。

在《女性请愿书》中,所谓的喝咖啡者的妻子们写道:

因为任何有理智或精神的女人都能耐心地忍受吗?

当……她走近婚礼的床,期待着一个……能回应她火焰的男人时,相反,她只会遇到一床骨头,拥抱一具可怜的无用尸体?

他们喝着浑水,嘴里嘟囔着无关紧要的话,直到半打人在闲聊时跟我们一样多的人叽叽喳喳,

一个典型的17世纪的咖啡馆场景。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保罗-梅隆收藏

有趣的是,伦敦男士当年也立即书面响应,不但反唇相讥,还大力为咖啡馆辩护,在《男士答复妇女反咖啡请愿书》中回复:

难以想象,忘恩的妇女居然公然抱怨,人在福中不知福。……鸣禽总比猛鸢可爱,云雀虽寿命不长,却比乌鸦优雅……这个岛国是女人天堂,因为英国男子举止儒雅,……

我们在咖啡馆谈天下事,并非惊世骇俗之论,就如同你们和朋友聊天一样平常。……

没有咖啡,我们恐怕是昙花一现,无法冲锋陷阵,成功闯关。咖啡功能不胜枚举,是我们的灵药。

历史学家史蒂夫·平卡斯(Steve Pincus)写道:我们很难知道她们是否代表了女性对咖啡馆的真实看法。而这个讽刺作品更可能是为了掀起对咖啡馆不受欢迎的舆论,因为查理二世把咖啡馆被视为政治动乱的场所,并试图取缔这些咖啡馆。

1675年查理二世就是想援引《妇女反对咖啡请愿书》为自己“增援”,未料引起激烈反弹,他动用军队镇压,但才11天就被迫取消禁令。英国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人类史上争取咖啡馆言论自由终获胜利的重要案例。

2 奥斯曼帝国的婚书

奥斯曼帝国在塞里姆一世时期(1512-1520年)打败埃及苏丹,占领叙利亚和埃及,并在阿拉伯半岛扩张到直至暂时占领了也门,这对咖啡消费在伊斯兰世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意义。

埃及的奥斯曼精英阶层,他们很早便开始熟悉并享用咖啡,到1580 年代,咖啡已经融入了奥斯曼帝国所有社会阶层的日常生活。

……他们喜欢饮用“咖啡 ( cave ) 作为消遣;这是一种比搅浑的烟灰还要黑苦的饮料,尽管如此,几乎每个人(不论男女 )都要每天喝上两次,几乎每条街都有至少一座大型咖啡馆……

不过除了少量的服务人员,大部分女性都不太可能频繁出现于咖啡馆。对她们而言,居家享用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这很可能因为奥斯曼的大众认为女性在公共场合和男性一起喝这种令人陶醉的饮料是不恰当的。而对于奥斯曼的女性来说,咖啡馆被认为是危险的地方。

荷兰插画家Jan Luyken创作的1698年版画展示了奥斯曼帝国围绕咖啡的性别差异。它显示了男人们在土耳其的一家咖啡店里吸烟,而一群女人则在家里聚会喝咖啡。

现有的奥斯曼帝国的开罗人的婚书中经常包含一条约定:

丈夫承诺为妻子定期提供足量的咖啡。如果逾期未给或给数不足,这可以成为离婚的理由。

3 理性的女性批评者们

17 世纪下半叶,咖啡就已渗入神圣罗马帝国核心区域的私人家庭生活中。1678 年不伦瑞克里达格绍森修道院Kloster Riddagshausen,Braunschweig院长给自己的妻子的遗产中就包括一包土耳其豆子。

文艺理论家约翰·克里斯托夫·戈特舍德Johann Christoph Gottsched(1700-1766年)在自己的著作《理性的女性批评者们》Vernünftigen Tadlerinnen就讽刺家庭中的懒惰男性:“他每天清晨总是规规矩矩地睡到8点或8点半,然后有时在床上,有时下床起身喝他的咖啡。”

而女性有时还会到郊外露天饮乐,“……她们叼着短短的烟斗,随身带着瓶装烈酒,不时喂上一口。同车的邮差说这样的场景在汉堡更加常见,那里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抽烟。他还补充道,她们非常喜欢喝咖啡,每天都得喝,而且不喝上 10-12杯是不够的,但她们的咖啡淡得像水一样。”

在18 世纪的汉堡及其他地方,咖啡和烟草、酒精一样,一跃成女性自我解放的媒介。

4 法王的爱情之树

在17世纪法国人眼里,东方式的咖啡享乐也常常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充当批判讥嘲的对象。

……他们将这浓烈芬芳的咖啡注入金银制的小碗端给我们的女士,然后放到她们面前镶金边的丝绸桌巾上。女士们欣喜若狂地挥舞着扇子,弯下腰凑上前去观察热气腾腾的新鲜饮品,她们浓妆腻粉的脸庞泛起了兴奋的潮红。

巴黎和凡尔赛宫对咖啡的冷淡态度到十八世纪路易十五时期才有明显变化,国都的居民逐渐开始接受这种饮品。之后,饮用咖啡成为法兰西王国南部的一种常态。

Louis XV et Madame du Barry, 1859,Joseph Caraud

路易十五钟情的杜巴丽夫人Madame du Barry非常喜爱咖啡。为了迎合爱侣,路易十五也对乌黑的东方饮品产生了兴趣。他命人在凡尔赛宫的花园温室里种植了十株咖啡灌木。数年后,这些爱情之树每年可以收获约6磅的咖啡豆。

5 德国的咖啡康塔塔

17世纪,德意志地区的莱比锡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及繁华的商业中心,自很早以前国际化程度就相当高。1694 年宫廷巧克力制造商约翰·莱曼(Johann Lehmann)开设了莱比锡的首家咖啡馆,这家名为“采阿拉比卡咖啡树(Zumarabischen Coffeebaum”的店铺至今仍在营业。到了1700年,莱比锡已拥有5家咖啡馆,二十年后则增加到7家。

当地的人们已经把喝咖啡看作是一种潮流和时尚了,对咖啡的痴迷程度可以用疯狂表示。咖啡馆也成了当时最热闹的社交场所。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却引起了政府的不满。

由于经常光顾咖啡馆的为女性,因此又颁布各种禁令,宣传喝咖啡的女生是没有家教、疯狂无理的人。他们甚至发明了所谓“咖啡女(Coffee-Menscher)”的称呼,来指“形迹可疑的放荡女性,她们在咖啡馆内根据男性顾客的意愿提供一切服务”。

1697年,莱比锡的全部咖啡馆遭到突击检查,许多年轻女性被捕并遭到监禁和鞭笞,其中一些甚至在淋满粪便与尿液后被驱逐出城市。自此以后,所有的女孩与妇女都被禁止出入咖啡馆,不论顾客、娼妓、厨娘是服务侍者。

此后的几十年里,禁令多次出炉。但任何禁令都无济于事,女性们奋起反击,通过种种斗争捍卫自己喝咖啡的权利。她们热爱咖啡,只是想要喝上一杯咖啡而已。

1732年,巴赫就专门以咖啡为主题,为莱比锡的“音乐学会”创作了一部音乐喜剧《咖啡康塔塔》The Coffee Cantata BWV 211:

在18世纪初的德国莱比锡,有这样一对父女在为了咖啡争吵。

父亲:“你这淘气的孩子,放肆的姑娘,要怎样才能让你把咖啡戒掉!”

女儿:“父亲,请别对我如此严厉。如果不能每天美美地喝上三杯咖啡,那我会像待宰的羔羊般失去活力。”

女儿:“多甜美的咖啡,比情人的吻还甜蜜,比葡萄酒更醉人。如果有人要款待我,就请我喝杯咖啡吧!”

父亲:“如果你不戒掉咖啡,你就不能再穿美丽的衣服、不能出去玩,你甚至会失去爱你的丈夫。”到底你要选择嫁人还是选择喝咖啡?

最终,为了能找到那个爱她的人,女儿答应父亲不再喝咖啡。但聪明的女儿其实早已暗下决心,要找一个能让她随心所欲喝咖啡的爱她的丈夫。

6 改变世界的梅莉塔之杯

现代常见的,利用滤纸过滤咖啡粉的技术,则是由一位德国的梅莉塔・本姿Melitta Bentz,于20世纪初发明,并在1908年登记专利,一直使用至今。

当时35岁的梅莉塔夫人,十分热爱咖啡,但像许多人一样,她对杯中的咖啡渣和苦味感到厌烦。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这引发了梅莉塔-本茨的雄心和动力。

当她正为此苦恼时,恰巧见到儿子学校的作业簿,脑筋一转、灵光乍现之下,她利用作业簿的墨水纸,做出了全世界第一张的咖啡滤纸。

用墨水纸制作的滤纸质地相当轻薄,且与麻布相比,成本低廉、用后即丢,也少了清洗的麻烦。而滤渣功能更是极优,比起金属滤网,冲煮出来的咖啡少了咖啡渣之后,不仅咖啡渣在口中的古怪口感消失了,苦味与涩味也跟著降低,制作出来的咖啡比以往更加顺口。为了搭配滤纸,梅莉塔夫人独创了装滤纸的铜杯。

这个简单而巧妙的想法产生了第一个纸质咖啡过滤器——梅莉塔之杯,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咖啡饮用方式。

有些人就建议她不如自行创业,并将滤纸与滤杯制作成商品贩卖。这个提议对梅莉塔夫人而言十分具有吸引力,但也难以抉择,因为这在当时的德国是十分特殊的,传统观念认为,一位家庭主妇就应该好好地把家里管好,而不是开创公司。

梅莉塔夫人并不希望自己死后的墓铭志上只写著“家庭主妇”四个字,她并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子平凡的过去。于是,梅莉塔夫人于1908年为自己的滤纸与滤杯申请了专利,并且在同年成立了梅莉塔公司The Melitta Company。

她与丈夫雨果-本茨一起,在以后的日子里注册了一系列的专利。除了不同类型的咖啡滤纸外,她还开发了存钱罐、剃刀、罐子、果汁滤纸等创意。

凭借她丰富的想法、勇气和毅力,她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发明家和企业家,而且是她那个时代的先驱。

7 世界精品咖啡的女王

挪威裔的埃娜·努森Erna knutson点燃了1966 - 2000 年“第二波”咖啡进化运动。她拥有如此多的称号:精品咖啡女王The Queen of Specialty Coffee,精品咖啡教母Godmother of Specialty Coffee,伟大的夫人The Grande Dame, 伟大的老太太Grand Old Lady, 先锋Pioneer, 传奇Legend。

1926年,她五岁时为躲避欧洲经济危机随家人从挪威北极圈的博德镇移民美国纽约。挪威的现磨咖啡给她留下了童年的美妙回忆。

18岁,埃尔纳已经和她的男友结婚,在那个年代,这是很多女孩走出家门的唯一途径。她学会打字和速记,在华尔街的一家银行找到了一份秘书工作。

1968年,四十多岁的努森搬到旧金山,在一家规模颇大的咖啡进口公司American Molasses Company担任秘书,开始接触咖啡。后来去了进口咖啡和香料的经纪公司B.C. Ireland,担任Bert Fulmer的秘书。她对当时销量最大的罗布斯塔豆的风味深恶痛绝,而对公司少量进口的阿拉比卡豆深感兴趣。

但是当时女性还无法接触杯测和烘焙。1973年,她的努力和老板富尔默的支持让她获得了在杯测室的一席之地。努森凭着过人的味觉与嗅觉辨识力,加上超强的味谱记忆力,做出的杯测报告极为精准。她根据杯测报告制作“努森的信”,不定期寄送给客户,评析当季生豆品质,提供产地咖啡的信息,成为珍贵的精品咖啡档案。

1975年,她宣布将在10年内收购的B.C. Ireland,并且“解雇那些男人”。1985年,在B.C.Ireland庆祝成立100周年之际,Erna做到了,并将公司更名为Knutsen Coffee, LTD。

努森对于咖啡的最大贡献在于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的新概念,以区别平庸的商业咖啡。1974年,努森接受《茶与咖啡月刊》专访,首度将精品咖啡一词,强调各产地咖啡,因海拔、水土、气候、处理与栽种的不同,而呈现大异其趣的“地域风味” (Terroir),这就是精品咖啡的灵魂

在2014年,当采访者问她是否准备退休时,她以Erna Knutsen的特有风格回答:

“No, no. I’m only 9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