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中国城市的帮凶(2),ki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ki-1轰炸机 空袭中国城市的帮凶(2),ki

空袭中国城市的帮凶(2),ki

2023-07-18 20: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九七式重轰炸机为三菱重工业替日本陆军生产的轰炸机,开发代号Ki-21,同盟国军昵称Sally,常出现的简称有九七重爆、九七重、九七式重爆等。

类型轰炸机

制造商三菱重工业

首飞1937年

主要用户日本陆军,泰国,印度尼西亚

制造数量2,054架

乘员:7人(驾驶+副驾驶+水平投弹手+防卫机枪手)

机长:16米

翼展:22.5米

机高:4.85米

空重:6,070公斤

最重:10,610公斤

机翼面积:69.6平方米

最快速度:478公里/小时

航程:2,700公里

升限:10,000米

发动机:2具三菱Ha-101风冷式发动机(1,500匹马力)

武装:4挺7.7毫米八九式机枪+机后一挺12.7毫米口径Ho-103重机枪+1,000公斤炸弹

1935年9月,陆军公布九三式重轰炸机的后继机种开发需求,陆军分别以“航技秘第41号”公文委托中岛飞机代号Ki-19、“航技秘第42号”公文委托三菱重工代号Ki-21、“航技秘第52号”委托川崎重工代号Ki-22,各自进行后继机基础设计。1936年2月15日,日本陆军决议由中岛、三菱的基础方案各自制作原型机,川崎的设计则未通过审查。陆军的主要求为:

一架单翼、双发动机构型,引擎各自选定的飞机。

极速超过每小时400公里。

续航力超过5小时。

载弹量至少750公斤(最多1000公斤)。

试制机要在1936年10月前完成。

日本陆军的轰炸机运用思想

由上述需求可观察到一些特色,日本陆军的轰炸机并不追求高载弹量,而是以要求能兼顾一定酬载量后的极速。

1930年代中期开发的双引擎轰炸机虽然开始有新材质降低空气阻力,但动力输出方面仍然只有1千匹马力左右的引擎可供选择,反射在飞机上的物理极限就变得让大多数轰炸机载弹量只能限制在1千公斤上下,对弹仓来讲顶多就是多一颗或少一颗炸弹的差别,因此不同国家面对不同敌人时,也就各自衍生出不同的攻击目标选定,及设计重点。

1930年代的日本陆军假想敌中国、苏联。这两个国家虽然幅员广阔,但基础建设也差;只要能打击机场这类关键基础系统,压缩敌国战斗机或重装部队的操作领域,就能有效掌握前线制空权,进而赢得战场优势。但在完成打击目标前,轰炸机得在敌方战斗机空域作战,为此轰炸机需要和战斗机匹敌的速度,较优越的操作性能,及全领域防护火网等来增加生存性,携带的炸弹也是以小型、多数量的反机场用炸弹为主。400公里的极速当时来说已经超过主力双翼机如I-15,I-153,霍克3之类,日本陆军的轰炸机角色与其说为战术轰炸机,更偏向于长程密接攻击机。类似的战术逻辑也存在于苏联的双发战术轰炸机上,但是苏联的轰炸机相较来说速度更快,却也更短腿。

这套战术思想并没有因战争对象转换成英美等国后而改变,因此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采攻势行动时,日本陆军的轰炸机就变成跑不赢战斗机、飞不远、载弹量不大的尴尬角色。而各国在军事设备防护与维修技术日趋强化后,前线打击的效果也越来越差,日本军方并没有切实掌控转换战术,使得后续开发上出现目标错置的问题。

混合设计

三菱重工的Ki21因为Ha-6发动机的开发问题延迟,直至1936年12月才让试制机出厂。而陆军在1937年测试的结果却发现两家原型机都没办法达到标准,但最后陆军决定接受Ki21的机体设计,但要求三菱必须把引擎更换成中岛制造的Ha-5发动机,同时运用一部分Ki19较为优异的设计(机首机枪座外型、炸弹舱构型等)来改善性能。结合两家设计的改良型Ki21在1937年测试时一举突破1935年推出、动力及规格略于伯仲之间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性能表现;同时因为成功吸收了竞争对手的技术,让三菱设计轰炸机的能力更加完整。完成测试的机种在1937年正式采用,并定名为九七式重爆击机一型(キ21-I)。

然而,复列式14汽缸的Ha-5发动机推力仍然不满1千匹马力,也就是1930年代前半空冷发动机的技术极限。这等出力对总重快10吨的轰炸机来说有些虚弱,同样的问题在九六陆攻上也发生。在1939年11月,三菱被委托强化九七重爆的动力,此时三菱已经开发出实绩优秀的气冷活塞发动机,因此也就不再使用中岛系引擎,而改用新开发、动力达1,450匹马力的Ha-101发动机,并将起落架改为全埋式设计改善空气阻力,改良型于1940年12月出厂。受惠于几乎快翻倍的动力输出,九七重爆的载弹量、防御配置等也就有余裕强化,且航速还略微提升;测试通过后定名九七式重爆击机二型(キ21-II),虽然同时后继型号吞龙重轰炸机已经试飞,但因测试延宕且性能并无全面压倒九七重轰,使得本型机与下一代型号并行量产,直到四式重轰飞龙推出后的1944年9月才完全停产,因生产时间几乎与二战并行,产量也居日本战术轰炸机之冠,因此九七重轰也成为日本陆军最主要,也最普及的战术轰炸机。

衍生机型

九七重爆试作型(キ21)

三菱在1936年制造的原型机,共制造8架。外型与后续量产版有较大的差异。

九七重轰炸机一型甲(キ21-I甲)

采用中岛キ-19的技术改良初期量产型,使用动力为Ha-5发动机(离陆出力950匹马力),自卫机枪3挺。143架由中岛代工。

九七重轰炸机一型乙(キ21-I乙)

经中国华北战场布署后经验反馈的改型,使用动力改为防砂尘效果较好、出力略为提升的Ha-5改发动机(离陆出力1,080匹马力,空中极限950匹马力)、增强机体防御力至防卫机枪5挺,机翼油箱与润滑油油箱均外敷耐燃橡胶避免中弹诱燃。三菱制造120架,中岛制造351架。

九七重轰炸机一型丙(キ21-I丙)

九七重爆二型的过渡版。采用一型引擎及二型机身,飞行性能略为下滑,可在炸弹舱搭载500升副油箱,为了抵销增加的重量因此起落架轮胎加大;三菱制造160架。

九七重轰炸机二型(キ21-II)

九七重爆改良型原型机,共生产4架。

九七重轰炸机二型甲(キ21-II甲)

1940年后量产的九七重爆改良型,除更换引擎、燃料容量增加、主翼及垂直尾翼也修改设计、并增设防卫机枪至7挺。三菱生产590架。

九七重轰炸机二型乙(キ21-II乙)

九七重爆最终量产型。机背防卫机枪更换为12.7毫米重机枪,修正部分枪塔与空气动力设计,机背换装球形枪塔;从1300号机起纳入完整防护设备,包括主副驾驶、机枪手座位装设16毫米厚的防护装甲、后方枪塔及正副驾驶座舱配备70毫米厚的防弹玻璃、全部油箱均敷设厚16毫米的橡胶自封油箱,主翼与机身油箱增设二氧化碳自动灭火设备。由三菱重工生产688架。

九七重轰炸机二型丙(キ21-II丙)

实验机型,在九七重爆上装设机载雷达タキ1,由二式乙型改装9架编入独立飞行第31中队作为菲律宾至印尼间充当海上巡逻机运用,未量产。

民用机型

日本百式运输机

与九六陆攻相同状况,日本军方看中了双发机的酬载能力,因此在1940年改装了旧型的九七重爆作为运输机用,运输机型号称为Ki57百式运输机,民用版称为MC-20客机。

除了以九七重爆量产型为蓝本制造的客机外,尚有将Ki21原型机改装的货机,此型号称为MC-21,仅有大日本航空使用。

实战运用

1940年6月在重庆上空执行轰炸任务的Ki-21

九七重轰量产后编入以战术轰炸机为主的飞行战队,首批换装为中国战线的第60飞行战队,该战队在1938年末完成36架九七重轰一型甲换装,并于1938年12月26日与第18飞行战队、第98飞行战队配备的Br.20一同进行对重庆的战略轰炸任务。与Br.20相比,九七重轰就妥善率、酬载力等都颇受好评。在1939年第二批次换装的部队为第58飞行战队、第61飞行战队,两支中队同样运用九七重轰一型甲,皆布署在东北,因应苏联,第61战队在诺门罕战役曾有参战,但未有显著战果。但经由该场战役日军确切了解一型甲的先天缺陷,并反馈到后续改良项目。

在珍珠港事件之后,日军随即开始入侵东南亚,当时布署在台湾的九七重轰有第5飞行战队、第14飞行战队、第62飞行战队;在越南则有第3飞行战队、第12飞行战队、第60飞行战队、第98飞行战队。同日台湾时间早上4点半(日本时间5点半),陆军第14飞行战队所属之17架九七重轰自台湾起飞,轰炸吕宋岛碧瑶市的海约翰营区(英语:John Hay Air Station),空袭机队在上午8点19分抵达目标地,毫无损伤的情况下完成任务。随后九七重轰伴随南侵的脚步,提供陆上部队有效的轰炸支援。由于后继机百式重爆·吞龙性能平庸,且物资拮据的前线单位对其引擎妥善率不甚满意,到战争中后期九七重轰仍是陆军的主力攻击机,直到四式重爆·飞龙服役后陆军才完成战术攻击机的换代。仍服役的九七重轰则转换为运输、联络、巡逻、拖靶等勤务机运用。

除了传统的对地轰炸,新几内亚战役当中,因为当地环境需求,有少量的九七重轰装上雷达作为海上反潜巡逻机运用。为此陆军派遣富永武上尉至吴海军航空队(日语:呉海軍航空隊)接受反潜战术教育,由富永上尉指挥的改造九七重轰在1944年3月10日、4月25日、4月27日疑似击沉盟军潜舰,随后日军拨交改造了至少9架九七重轰二型,并组建独立飞行第31中队执行反潜任务。

素材来源维基百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