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 keynote 用什么打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keynote怎么转换成ppt win keynote 用什么打开

win keynote 用什么打开

#win keynote 用什么打开|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来这文章不是很合适题目“如何做扁平化风格幻灯片”,因为关注的点可能在具体文档制作上,而我写的是如何准备整个演讲的过程。这两天被编辑翻出来了,我就来补充一下【如何制作】和【扁平化设计风格】这个部分吧。 ----------- 刚刚写了一篇长文,讲初创公司如何准备产品发布的演讲

前几天有个资本的朋友打电话过来说应该去参加创新中国大赛。说来惭愧,创业以来我没有做过任何公开的产品介绍,因为一直觉得产品没有打造到能做到自己满意的水平。这里也非常感谢这位朋友和创业邦提供的舞台:)

站在台上,拿着麦克风走来走去,面对成百上千号人,讲自己辛苦打造的产品——这样的事情我比较熟悉——在新东方教了3年托福,这种场面也见惯不怪了。但我绝对没料到临上场时居然会紧张,但这是后话了。从最终的效果来看,还算是成功,从走下台到回自己的座位上的一路上仅百米距离,收了近20位从旁边走出来的VC朋友的名片和约谈。

决定去做keynote到上台共有12天,期间我们调整了产品开发的优先,来配合的效果。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整个制作和准备的过程。

1. 建立目标

这非常重要,因为演讲一共只有6分钟时间,这根本不够介绍整个项目,所以必须有取舍——基于演讲的目的。究竟是去干什么的?我们的产品还没有上线,数据运营没什么好讲的,同类产品在市场中又比较罕见,所以我们决定主要传播我们的理念,并向大家展示现在已打造出来的产品的样子,这个目的大幅削弱了数据,运营,团队,公司等内容。

希望能target到几类听众:VC,媒体,行业,普通用户。

2. 确定风格和展示方法

展示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比较正常的PPT以外,现场的团队有以提前录制视频来播放的,也有像展示作文一样密密麻麻的。有那么多团队上台,除了项目本身,演讲者的风格性是outstanding的重要元素。

在新东方有一种说法,老师们上课大都分成几个流派,无论是早期讲过GRE的老罗、讲托福听力的李丰、讲托福写作的李笑来,还是徐小平老师,找到属于自己风格标签是非常重要的。

当年我的标签是 “英式冷笑话”——与 “美式热笑话” 流派的老师形成两个势不两立的对立阵营。

话说回来,创业团队,特别是移动互联领域的,大家可能都有过一边吃着泡面,一边研究2007年乔布斯发布iPhone的视频的经历。各位创始人被洗脑之后,都争着亲自上台做各种发布会,结果大家也都看过,那个效果也都明白。罗布斯就差没穿高领毛衣了,但是范儿比乔老爷子差别太大了——我这里单指的是演讲,不涉及产品。要说产品嘛,看了和刘翔的对质后就不敢说了。总之,人人都想穿高领毛衣+牛仔裤,但是这事儿跟在新东方一样,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同一个风格标签的。

2007年,我也看那个发布视频,同时开始在台上给台下几百号人讲解其中的精华。离开讲台后,出于兴趣也不断研究各个产品发布活动。除了乔帮主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前苹果的人的演讲值得注意:Guy Kawasaki。

GuyKawasakiTheArtoft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A4Nzg3NDMy.html

Guy Kawasaki是苹果早期的首席布道师(Chief Evanaglist),他离开苹果后做了VC,鼓吹不少科技创业的理念,包括产品定位,如何寻找Market/product fit,如何找联合创始人,如何做pitch,如何做presentation等等。有兴趣的可以在这个视频当中了解,非常幽默的同时干货也很多。虽然是2006年的,但是放到现在也非常受用,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演讲。

其中提到产品定位时,要画象限图,自己的产品永远应该处于‘ high into the right’ 那个位置,这个在后来Jobs发布iPhone时也有用到。

都是苹果的基因,但Guy Kawasaki 和Jobs本身就是两种很不同的标签。不熟悉前者的,现在看看Tim Cook的演讲也能理解这个“风格不同”。纯粹模仿的效果,请参见雷布斯的历次演讲。不过对应小米的用户群体,可能也是足够了,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只能呵呵。

再一次,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标签很重要。

因此,建议大家基于自己的经历,擅长的领域,产品所在的行业,还有现场听众的属性等,来制定自己的整体风格。我们预期效果是第一次露脸不管产品本身如何,演讲要能给全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的产品还没有完成,但是希望大家通过这个演示,大概能了解我们团队有怎样的产品能力。我们结合自己的条件优势,选择了简约风格,以讲为主,背后视觉化烘托氛围的风格。

3. 内容准备

生成内容需要更多的时间。在之前规划演讲范围的阶段应该就有好几个板块被提出了。要讲市场现状,产品简介,核心功能,目标用户等等。现在要做的是,暂时不要考虑如何吸引听众,先把自己要传达出去的东西整理一下:把先前规划出来的版块按合理的逻辑排序,先想让大家了解什么,然后再讲什么。拉通走一次,如果发现有版块丢失赶紧补上。每个版块再作一两层级的细化breakdown,补充例子,完善核心的思路逻辑。

我们在操作中遇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产品的核心是在UI&UX和两个核心功能上,但是产品的开发没有完成,需要的部分也不是之前的优先级,按照之前计划的进度,到上台那天也不可能出DEMO。常规的做法是把设计页面放到keynote当中做展示。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冲击力太低,希望能把使用过程的视频无缝嵌入到演讲中。和工程狮小伙伴一商量,得出一个阶段性的优先开发顺序:到离上台还有3天之前,必须要把demo中需要的功能做出来,倒数第三天用demo来录视频并整合进演讲中,有两天时间来彩排。

我需要在产品demo出来之前,提前把所有页面制作好,需要产品demo素材的页面只能靠想象制作。如果不出错,两边同时完工,我还有2天时间可以练习。任意一边超过时间,就不可能达到完美效果。

4. 设置演讲节奏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开始制作一页幻灯片。

我面前的白板上有了内容板块,已经按照逻辑顺序排好。每块下面都有很多细分的理论和例子——他们可能是树状的。你不确定哪些细节该在什么时候讲?没关系,他们只是逻辑步骤,并不是演讲的步骤——演讲的逻辑一定是线性的。

现在要做的事情正是要加工自己产品的核心理念,这里就充满了理论和案例。不过,无论这些理论咱们论证过多久,对于听众而言,他们是没兴趣听理论的。因此需要把这些理性的内容翻译成他们能入耳即懂的语言。

就好比刚刚遇到的那个Guy Kawasaki,你介绍他是苹果的首席布道师,台下听了可能都处于死机的状态,但是要是你说他的工作就是负责忽悠和洗脑,大家就“哦,懂了”。

引导听众的情绪和注意力是讲故事的核心。在抛出核心概念之前,考虑要制作铺垫,让听众分散的注意力从前一个项目或者手中的手机里慢慢聚集到你身上,这个阶段的内容越简单越好,一但门槛高了听众没跟上,后面的重点会更难传递。相反,如果铺垫的时间太长,会给人留下没有干货,价值不够的印象,这也是要避免的。

乔布斯从上台到第一次讲出“iPhone”用了3分29秒。

咱们讲的时间一共只有6分钟,所以更得需要迅速让听众进入状态:你的产品需求场景。

建议的结构是:通过一些戏剧化(dramatic)的元素搜集注意力,在注意力到达顶点的时候给出核心元素。比如:先用现有的一些其他产品的问题,或者大家平时忽略的痛点,来引起大家的注意,等台下喝水的放下手中的杯子,手机上打字的抬头来看你了,你再抛出产品、理念或者运营数据等等。接着不断反复这个过程:build up注意力,顶峰时收割注意力。不要轻易抛出亮点,应该让观众在最佳情绪上接收到最佳的内容。

这种关于节奏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看看TED上Nancy Duarte关于演讲节奏的视频: The Secret Structure of Great Talks。

到这一步的时候,我手中有密密麻麻的7页A4纸的内容。所有的大板块都被分解成小元素,根据节奏分布,被串起来成一条线。绝大部分的逻辑和概念都被转换成视觉化的元素了——这还不是具体的图片或者视频素材,而是画在纸上类似导演分镜头一样的图稿。例如讲到产品的时候,背后大屏应该出现多大一个图像,什么内容。先画个草图配合逻辑,之后具体制作幻灯片时再找相应的素材。

当整个演讲逻辑整理出来之后,配合草图,可以尝试看着流程念出来自己的演讲词。不用做到脱稿,因为在实际制作幻灯片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结构的调整。先反复拉练几次,一方面让自己熟悉流程,卡一下大概耗时。我第一次试讲是12分钟,比需要的多了一倍。另一方面让团队小伙伴听听,观察一下他们在什么时候失去注意力:打哈欠,看手机,交头接耳,目光呆滞,流口水都算失败。

找到失去注意力的节点后,换更轻松的说法,用更有意思的表达方式传达相同概念。同时大幅提炼和压缩这个部分的内容,本来5句话解释,浓缩成两三个关键词。如果不是很关键的,干脆直接砍掉,直到整个流程听下来比较完整和流畅自然,大家的注意力基本都在,没人流梦口水为止。

5. 制作Keynote

现在可以开始制作幻灯片啦!很多朋友准备演讲,一来就省掉上面所有的环节,直接从做幻灯片开始。我只能说,如果我们同场,你必然被秒。

在工具选择上,两个产品的选择keynote or Powerpoint,真的可以体现苹果和PC/Android的理念差异。近来老乔对国内创业团队的影响很大,模仿其演讲的也很多。对于我们而言,产品设计、视觉表现本身就是我们产品的特色,所以自然选择了无论是功能还是审美都强大很多的keynote(不过后来也因这个选择在现场遭遇严峻的状况)。

Keynote和PPT也都是工具,见仁见智,强迫使用不熟悉的工具,肯定也出不了好效果。

关于风格选择:扁平化?

如果你要做的是一个用来阅读的演示文档,那么扁平化这个现在比较流行的视觉效果,对阅读的信息传递确实有些帮助,主要是化繁为简,强调内容多过强调表现形式。但是如果你要做一个现场演示类的,比如我整篇文章在准备的这种,那么扁平化不一定是最合适自己的风格。我们这里讲的扁平化是特指视觉风格,如果是产品设计,可参考我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交互设计领域的扁平化设计,还会持续火热吗? - Mingke Luo 的回答)其中原因就不在这里深入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扁平化的大力倡导者在APPLE WATCH的发布现场的演示视频就不是扁平化的。

另一方面是表达什么内容。对于概念的传递用扁平化风格可能比较合适。而发布和展示产品的时候就不大合适了。我们的内容有前面20%的内容是表达概念,产品展示在中间,后面结尾是用20%的概念结束。在展示概念时大量使用视觉化的表现,相比文字,可以让更容易聚集观众的注意力。这是我们的首页例子:

我知道绝大多数团队都是用一句话来描述主题,而当用户在看过几个展示后,会开始出现认知疲劳,所以我选择用icon来代替一句话的描述。

这是我的Keynote首页,用来在从台下走上台的过程中展示基本概念。让观众在没听到正式的介绍前,先用图片来引起他们的猜测和联想。

上台后正式开讲时按下翻页器,第一句话就解释这几个图标的意思

从前一位演讲者下台到我上台,预设几十秒时间,我们想利用这个时间做个铺垫。而设置的上台第一句话就是介绍我们是做什么的——以此来解开用户看到图片后的疑惑。

我们的理念是尽可能的视觉化(跟产品一样),尽量避免单纯的文字出现,除非引用,绝对不会出现完整的一个句子。大段的文字是绝对的禁忌,因为台下的没人会读字。

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图像素材需要准备,用来代替文字。我们根据上一个阶段整理出来的那7页密密麻麻手稿,确定了大概的素材,包括视频。为了节约时间,团队的一个小伙伴专门负责按照需求制作素材,每一个图标或者图片都按照统一性出图,然后按照手稿草图的布局做成一个单独的文档。等核心逻辑页面完成时,再合并两个文档。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会在素材上套用动画效果,包括翻页动画。

完成初稿后,再召集小伙伴儿先拉通走几次,根据时间和大家注意力的变化,调整页面内容的分配。按照我们的风格,我们需要严格的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因此在同一个画面,不可能出现两个并列的要点。一边走流程的时候,一边考虑,哪些效果需要动画效果,怎样的动画效果符合演讲的逻辑。

比如讲到一个递进关系的时候,动画可以用展开效果;如果第一次提到一个概念时用的【向上翻转出现】的动画,那么再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用【向下翻转出现】的动画,这个细节可以帮助观众隐约感觉到,哦,这是刚刚提到过的概念。

展示产品的素材部分,我们选择视频,因为我们自身产品非常强调视觉化,展示时用静态图片会让效果大打折扣。在工程狮连续几天通宵之后,我们终于按时在上台前3天,搞出了DEMO。准确点说,这是只是一个能体现视觉化的demo,很多相关的后台服务功能都没有做好的。

我们开始按照草图上的素材要求录制视频。越狱后录制屏幕视频,抽出关键帧做图,在加上keynote的几个过渡效果,让整体展示能平滑过渡。

Keynote对视频的支持很强大,左边为静态,右边在实际展示时是产品动态的效果,非常平滑,看上去就像是用大屏使用手机的效果。

整个展示我们使用了大量的视频,并且平滑嵌入在keynote当中,让整个演讲不会被中断——无论是逻辑上还是视觉和听觉上。

预计以后的产品发布将会完全的互动+动态化,合理设计的动态效果将完全代替静态图。就算是介绍一个产品正面照,都应该是有细微动态效果的。文字?不是punchline基本不会再出现了。 6. 练习与修改

练习与修改所需的时间,基本等于前面所有时间的总和。

增加动画效果后,一定会增加整个演讲的时间。在我们精炼内容后,再加上动画,我们的时间依然卡在9分钟,超出要求3分钟。这时的麻烦是,看到哪里都觉的不能减少了,不仅觉得这些内容重要,还有删掉一块就会剪断整个演讲的flow。

个人不建议写逐字稿,一是容易让整个语言使用变得正式和官腔,二是现场背逐字稿很容易让人感觉缺少情感,引起共鸣会更难。好处是,对于演讲经验不丰富的人,逐字稿会提升自信。

我的做法是把整个逻辑流程和所有的视觉元素包括动画效果,完全记下来。讲第一个效果的时候,一定知道下一个要点是什么,用什么过渡。练习的关键是:不要轻易重来。如果讲的时候突然遇到问题卡住了,或者讲跳到另一个点了,不要这个时候放弃重讲,要赶紧想办法接着继续讲,直到讲完。讲完后要注意,如果练习时讲着讲着卡住了,那么很有可能之前设计的逻辑的flow是不够通畅。可以考虑借用刚刚跳跃的点来修改逻辑流。讲着讲着跳出来的想法,往往是更加自然的。

反复练习,拉通讲10、20次,基本上整个演讲应该很熟悉了。演示文档基本就准备完成啦!实际上,我是在9月1号半夜准备完成的,还有一个整天的时间继续磨练。

另外,如果能设计听众互动是绝对的加分项。

这并不是要台下找个志愿者或者上面问下面回答。咱们见过好多次,台上的人问:“大家中午吃的好么?”,台下上千号人,一脸严肃,毫无反应。等咱们变成老罗了或者雷布斯了,或者积累了大量粉丝听众的时候,这招可行。上台挥个手,下面也会欢呼的,现在嘛咱们就忍忍。

这里指的互动,是一些简单情绪变化。在练习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找些小伙伴来听(最好换几个没听过的,听过的放回去继续敲代码),观察他们的反应,当他们发出“啊,哦,呃”这样的轻轻的感叹的时候,配合一下,停两秒等他们反应完——这就够了。注意,练习时听众的反应会在现场被放大。如果练习时有人笑,那么现场是必定有人大笑——没什么比听众对你笑更让人有信心的了。如果有更多的准备,可以配合一下大家的反应,当有人点头的时候可以补充上:“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想法”之类的回应。

不过这一点我们在这次演讲时并没有发挥出来,因为准备时间和演讲时间都太少。

tip: 请不要让听你练习的小伙伴刻意模仿笑声、鼓掌或者喝彩... 7. 上台前准备:踩场地

就算演示文档准备得非常好了,上台之前一样有很多需要注意的。

首先就是踩场地,熟悉硬件。我在DEMOCHINA的上台时间是3号下午,在2号下午的时候,创业邦的小伙伴就召集大家做了简单的试讲。但是直到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现场能不能播放KEYNOTE。

这个薛定谔的猫一直存在到晚上去演讲实地踩点的时候。

2号晚上,所有的创业团队到了现场。这时需要四处走走,了解现场大概会有多少观众?离讲台最近的观众会有多远?他们能否看到身后大屏幕上的字或者小图标?插翻页笔的终端离讲台的距离有多远,遥控会不会有延迟?自带的翻页笔能不能用?如果是公用的翻页笔,那么交接是找谁?台上会不会有演讲台?是不是固定位置,还是允许走动?如果有摄像设备,那么在台上的理想活动范围是多大?有机会最好先上去走走,经验不足的可以上去想象一下下面全是人的感觉。

创业邦的安排考虑比较周全,现场的团队基本都上台去走了一趟。中间大家不断找到各自的问题,要么视频播放格式不对,要么没有声音,要么字体出现问题:自己的文档不含字体,那么放到公用的播放设备上很可能出现排版字体的问题。大家现场遇到问题就修改,以确保第二天实战不会有错。

这时,我们选择keynote这样“非主流”的工具,让我们遭遇到一个巨大问题。薛定谔的猫挂了——我发现现场用的是Windows的系统,根本不支持Keynote。

同场所有的团队,只要使用Keynote的都不得不转换成PPT。这时已经晚上8点多钟了,对于幻灯片比较简单的团队而言,这个过程很容易,不涉及动画视频等效果的演示,可用自带系统转换,再稍微调整一下版面和字体就能用。但是对于我之前准备的上百个细微动画而言,整个通宵过去都不见得能弄完。而且,更重要的是,整个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很多Keynote的效果,PPT根本没有,或者实现非常困难。

当时所有的团队都排着队试讲,我根本没有心思练习,不断的跟现场负责技术的团队沟通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在现场做了一个简化效果的版本以防最糟糕的情况出现。负责我们专场的创业邦的小伙伴也很着急,大家研究一番后发现,最可行的方法是在上一个团队演讲完后的十几秒时间里,用我自己的macbook接上现场的大屏投影设备,切换到我的macbook,并把翻页笔插到我设备上,而且就算这样,最根本的问题是:macbook不支持VGA接口,需要转接器。此时已经半夜11点半了,大家都准备放弃了,但这意味着之前所有准备的效果都付诸一炬。

“我刚刚在某宝上找了一圈,在所有杭州卖转接线的卖家里,说服了一个现在起床,在一个小时内送到现场。”——远在办公室助阵的小伙伴给我打来了电话。

直到近半夜一点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这个:

感谢现场团队的耐心,能理解和忍受我不断的坚持

不好意思,咱们不妥协。

8. 上台

第二天一觉睡醒已经11点了,错过了开幕,离下午上台还有几个小时。到现场后,现场团队照顾有加,大家都担心现场切换会出问题,也做了预备方案,一但切换时出现问题,我马上下来,后面一个团队再迅速上台。再赞一个!

随着上台的时间临近,我居然感觉到了好久没有体验过的紧张。相信现场上了场的小伙伴都有类似的感觉,不管怎么默念都可能出现讲不溜的情况。我做了两件事儿来应对,供大家参考,第一是理性的告诉自己之前已经成功完美的练习过了,其实内容已经OK了,这个时候是情绪作怪,上台开始后自然会好。

此时得说服自己相信之前充足的准备,此之谓:“Fake it, until make it”。

第二件事,就是上台后,不要着急马上开始讲。虽然计时已经开始了,深吸一口气,接过翻页笔和麦克风,多走几步,走出那个角落,走到舞台最中间,用几秒钟安静的从左到右看一看台下,然后告诉他们,我是谁,我来做什么。

一边讲的时候,看到台下的评委掏出手机,开始拍我身后的大屏幕时,我大概了解不管产品本身如何,之前期望的演讲效果,也算基本实现了。

现场很多小伙伴都讲的非常好,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很有意思的一次经历。再次感谢推荐我们的朋友和创业邦提供的机会,让我们有第一次公开展示的机会,也让我们小团队感觉到了:We are ready.

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email protected]

The world is full of giants. We wait until they get sleepy. Wait until they get so big they can barely move. Then we walk out of the shadows, quietly walk out of the dark. And strike.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