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说说手机摄影(高像素、多摄像头、大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phone6摄像头像素多少万 随便说说手机摄影(高像素、多摄像头、大底)

随便说说手机摄影(高像素、多摄像头、大底)

2023-02-04 1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远高于相机的像素数量真的有用吗?

如今手机像素越来越高,4800万成了标配,部分手机可以达到1亿甚至2亿像素,但是它还是没法和相机去比。

因为影响照片质量的不仅有像素数量,还有传感器的大小。

相机圈流传着一句话叫“底大一级压死人”,“底”指的是传感器。

手机摄像头的分解,图源网络,侵删

左边的彩色片片就是传感器,负责感光。传感器越大,感光能力就越强,照片画质也就越好。

目前手机上最大的传感器是1英寸,高端机普遍使用1/1.3英寸的传感器,中低端普遍使用1/1.7英寸或者是1/2英寸的传感器。

而相机是中画幅、全画幅、APS-C等

传感器大小对比

可以看到手机上最大的一英寸在相机面前也显得逊色不少。高像素更多的是噱头。

高像素有什么用?

在画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高像素可以让照片的细节更加丰富,放大看某个角落更清晰。

但是如果传感器大小不变,高像素数量会导致单个像素变小。

传感器大小不变,单像素越大,在夜间的成像效果越好,但像素数量变少,导致画质好了细节缺失。单像素小了,夜间画质不好,噪点变多,但在白天可以拥有低像素没有的细节。

传感器面积 = 像素数量 x 单像素大小

我打个比方,老王和老张是邻居,老王的房子80平米,老张的房子60平米。装修的时候老王铺了100块瓷砖。老张想啊,我虽然房子比你小,但我瓷砖数量可不能少我要铺1000瓷砖。于是老张把瓷砖弄得很小,铺了一千块。此后,老张天天和老王吹嘘:“我家铺了一千块瓷砖,你家才100块。”

对于商家来说,对外宣传自家房子拥有1000块瓷砖(一亿像素)更好听。

面积是一样的,瓷砖(像素)变小,数量变多

单颗像素尺寸就像一辆车,载人的数量永远是一样的,车大了大家坐下来很舒适,没有拥挤的感觉。如果车小了,还是要坐那些人,必然会变得拥挤一点。单个感光单元的面积也就越大,其信噪比就越大感光能力也就越强,成像的质量自然就越好。单位像素面积越小,单位像素的感光量也就越小。感光量小之后就会导致画面发暗、噪点增多,影响整体的成片效果。

商家一味追求高像素数量,难道不在意单像素大小吗?

实际上手机的超高像素数量是靠四合一技术实现的。

四合一

四合一技术把四个像素合并成一个像素,牺牲像素数量,增大单像素面积。这样传感器有了两种模式,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开启高像素。

高像素模式下单位像素的感光量减小。导致画面发暗、噪点增多,影响整体的成片效果。为了适应更多场景,手机默认开启四合一,使用低像素数量,大像素面积。

魅族16s 4800万像素

手机厂商对外宣传的是最高像素,手机在日常使用中默认低像素模式,高像素模式需要手动打开。比如1亿800万像素默认拍2700万像素照片(除以4)。

个人认为,高像素数量的作用在于宣传。手机拍照能力提升的本质还是传感器尺寸的增加。最近大规模使用的imx766不再一味追求像素数量,算是走上正常道路。

手机上的“全画幅”

既然拍照能力的提升来自传感器面积,那么手机上能放多大的传感器呢?

摄影笔记的作者宁思潇潇称一英寸为”手机中的全画幅“。

你看这图,不还差挺远吗?凭啥叫“全画幅”?

由于物理焦距受限,大个传感器只能带大个镜头(你看相机),使用一英寸传感器的手机摄像头凸起高度已经达到了14mm。然而手机的厚度普遍在8-9mm,重量普遍在220g左右。

14mm的凸起其实已经是比平面高了6mm。

使用1/1.12英寸传感器的小米11ultra,凸起处厚度约为12mm。

显然,如果要做到1.1英寸级别的手机,可能凸起处需要做到接近16mm,此时凸起处相对于手机本身,就要高出快8mm,几乎两倍于机身。 手机整体一厘米多后,半斤重,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随身携带的东西。估计大多数人也无法接受。

一英寸几乎是手机的极限,我们可以初步认定一英寸是手机的全画幅。

或许1/1.56英寸是最优解

胶片时代,135相机是绝对的主流。

aps-c的全称是advanced photography system - classical,高级成像系统——经典版。1996年数码化刚兴起时一个产物,那时候它还是一个胶片的标准。

随之而来的是数码相机的兴起,起初厂商们也是去生产135底片尺寸的传感器,但水平不够,成本过高,消费者不愿买单。而此时虽然也有不少小尺寸的底片格式,但aps c当时正在风头上,于是大伙就退而求其次的,生产起了apsc尺寸的相机。一直到10年左右,全画幅相机都算是贵重物品,普通电视台和消费者就都还是以购买apsc相机为主。这也就使得c幅相机的热潮经久不退。

c幅相机主要的优势在于机身和镜组更加便携,更适合普通消费者。除此之外,aps-c画幅相对于全画幅有读出速度更快的优势,在一些不需要高像素的场合,比如体育摄影。

当然,现在相机市场已经剧烈萎缩了。那么,我们在回过头来谈谈,为什么1/1.56会成为手机的“apsc”?

那么首先,他相对于1英寸的比例,神奇的相机里的apsc一样。(佳能是1/1.6,尼康是1/1.5),相对于全画幅,有更适合消费级人群使用,机身加镜组更轻便,读出速度更快,相对于1英寸底更适合机内多帧合成等计算。

那为什么这个比例不是1.4,不是1.3,不是1.6?

我们看一下几个相机镜头的mtf曲线图。这个图横坐标是象场中心到边缘的距离,纵坐标你可以理解为分辨率。这个图是佳能经典的ef 50mm f1.8 stm,新小痰盂。我们看到,他在横坐标大约是13mm的地方开始有明显的下降了。

双高斯结构,6片镜组,与手机相似

这是卡尔蔡司的makro-planar 50mm f2。蔡司还是很厉害的,从15mm处才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价格昂贵的高端镜头

实际上,大多数镜头的锐度都是在距离象场中心13mm到14mm开始快速下降。

aps-c :这不是巧了吗,我的一半刚好就是14毫米。

可以推测当时的厂商是考虑到数码介质会有更大的像素密度,所以选用了镜头锐度快速下降之前的区域,作为新一代胶片的尺寸。

小米12su的mtf曲线(找不到小米官方公布的,这是努比亚z40s发布时对比的mtf)

努比亚画的有点问题,他的imx787对角线只有5.3mm,对应的像场半径就是2.65mm,不可能测出来一个横坐标到4.6mm的mtf。把他的线终点挪到2.65就对了,确实比12su好一点,但也只是一点而已。

很明显,12su的镜头锐度在3.2左右开始快速下降。12su在镜片上下了不少功夫,最终也躲不过在像场0.7左右的地方锐度快速下降的命运。

由于镜头组的画质会在边缘百分之60到百分之70的地方快速下降,而cmos成本远高于把塑料镜片做大一点的成本。所以,对角线长度在全幅百分之60到百分之70的残幅底加全幅塑料镜片,就成为能够兼顾画质的最性价比的方案了。

而1/1.56,就是一英寸的64%

也只是一种猜想而已。

能力不够,数量来凑——手机多摄像头技术双摄的探索LG Optimus 3D

2011年2月LG发布世界上首款带有双摄像头的手机,这个双摄和现在不一样,这两个镜头的主要用处是3D录像。

HTC EVO 3D

当时双摄的功能功能鸡肋,效果欠佳。所以很多厂商都对这个新技术不感冒。

2014年8月,第一款真正针对景深日常拍照设计的双摄手机HTC M8发布。虽然这个景深相机仅仅是处于能用的状态,甚至不能说合格,但这在当时的确是黑科技的存在。

还有一家厂商也加入了双摄的阵营就是华为,2014年12月华为发布了荣耀6 Plus,平行仿生双摄,主打先拍摄后对焦,但是拍出来的效果也是属于十张里面七张翻车的那种。

高投入低回报,双摄这事又被耽搁了两年之久,直到2016年2月,LG玩了一个广角双摄,背后的广角镜头可达135°拍摄,这也是第一款满足双摄需求的手机。

LG G5

又过了两个月,华为P9系列发布。这款手机奠定了华为在手机市场的基础,最大的特点就是搭载了由徕卡认证的双摄像头,而和LG不一样的是,P9系列搭载的是黑白双摄,最大的作用是在暗光条件下提高照片画质,并且还可以模拟大光圈虚化。

华为P9

2016年9月,苹果发布了iPhone 7Plus,主打两倍无损变焦和人像景深。这套双摄方案就是广角+长焦,在人像模式下的效果非常优秀。

iPhone 7 Plus

至此,双摄全部到位:以苹果为代表的变焦双摄、华为为代表的黑白双摄、HTC代表的景深双摄和LG为代表的超广角双摄。2018年发布的第一款三摄手机——华为P20Pro,采用了彩色+黑白+长焦方案。后来的多摄像头都是这几种双摄方案的融合。

副摄像头的类型景深摄像头

景深摄像头是成本最低的,用处也是最小的。手机主摄像头都是广角镜头,理论上不存在景深信息,因此很难完成优质的背景虚化。在开启景深摄像头后,主摄像头负责拍摄照片,副摄像头则负责记录取景器中各焦平面的景深信息,进而添加虚化效果。多数景深双摄机型的虚拟光圈都能够提供等效F/0.95到等效F/16之间的调节,光圈越大虚化效果越强。

但是景深摄像头不能独立成像,只能完成背景虚化,噱头大过实用性。

黑白摄像头

只要打开相机,两颗摄像头(黑白+彩色)就会同时工作,这类机型的代表做就是2016年后的华为P系列、Mate系列、魅族Pro7系列。

华为P10华为mate10魅族Pro7,背面的副屏设计也是一绝

黑白彩色双摄的最大的用处就是可以提高解析力。黑白+彩色摄像头通过不记录色彩的黑白传感器记录下所有的细节,相当于两人协同画画,一人描边、另一人上色,通过算法能够完美地将两幅成像合成在一起,就可以获得解析力超高的照片。另外,由于黑白传感器也可以作为副摄像头来使用,因此这类机型也都提供景深双摄功能,且由于传感器规格的强大,他们的虚化效果要比普通景深双摄更加优秀,华为的1200w+2000w也可以做到类似两倍无损变焦的效果。

另外,黑白摄像头可以减少照片噪点

提高暗光拍照质量一般有三种办法:延长曝光时间、提高ISO感光度、增大光圈。延长曝光时间会带来手抖的问题,于是手机厂商纷纷搬来了光学防抖;提高ISO感光度则必然会增加噪点影响画面纯净度,在手机体积和厚度限制下又不大可能再把传感器尺寸放大;手机光圈一般都是固定的无法调整。于是算法工程师们想到了借助黑白世界的力量。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所使用的传感器,都只能感应光线的强度(只能拍黑白及灰度),而不能记录光线的颜色。柯达公司在传感器的每一个像素上都装上不同种彩色滤镜。拜耳阵列是实现CCD或CMOS传感器拍摄彩色图像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是一个4×4阵列,由8个绿色、4个蓝色和4个红色像素组成,在将灰度图形转换为彩色图片时会以2×2矩阵进行9次运算,最后生成一幅彩色图形。拜耳阵列模拟人眼对色彩的敏感程度,采用1红2绿1蓝的排列方式将灰度信息转换成彩色信息。采用这种技术的传感器实际每个像素仅有一种颜色信息,需要利用反马赛克算法进行插值计算,最终获得一张图像。

拜耳阵列

拜耳阵列的问题之一是,在拍摄具有重复细节(如纺织品)的画面时,容易产生彩色干扰信息。该问题是由于其规则的分布方式而造成的。其具体表现为在画面中产生难看的色带,而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在传感器前安装一块会将画面细节模糊化的AA滤镜(低通滤镜)。低通滤镜可以减弱摩尔纹,但同时也降低了相机分辨率。

同时,拜耳阵列导致了实际照射到上感光成像的光线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于是拍照的时候就不得不要提高感光度,而提高之后噪点则会增加,就是在暗光拍照的时候发现照片里不干净的部分。

这时候,黑白镜头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作为一颗辅助摄像头,它弥补了彩色摄像头的不足,把拜尔阵列损失的信息找回来。因为黑白镜头没有滤光片,感光量更大,从而可以减少噪点。彩色镜头负责色彩信息,黑白负责清晰度和锐度。这样拍出的照片噪点更少,清晰度更高。

之前说到传感器越大感光能力越强,黑白摄像头是为了弥补孱弱的感光能力。随着手机摄像头传感器面积的增大,黑白摄像头也被抛弃。

彩色+彩色(双主摄)

单个摄像头面积很小,放两个不就变大了吗(我胡说的)

事实上它确实是两个顶一个用,弥补面积小感光能力弱的问题。

诺基亚9 pureview

诺基亚9 pureview 用了两个彩色的imx386,三个黑白的imx386。

长焦

手机受体积限制,镜头不能变焦,也不能和相机一样随意更换镜头。在拍摄远处物体时,手机只能硬生生裁剪、放大照片。利用等效焦距的原理,装一个焦段数倍于主摄像头的副摄像头,就可以完成变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改变了镜头、光圈。厂商把这种变焦方式成为“光学变焦”或者“无损变焦”。有些手机做成了“长焦微距”,一个摄像头既可以负责变焦也可以拍摄微距照片。

变焦双摄

超广角

还是因为不能更换镜头或者变焦,单独装了一个摄像头负责拍摄超广角照片。有些手机做成了“超广角微距”,一个摄像头既可以拍摄超广角照片也可以拍摄微距照片。

潜望式结构潜望式结构OPPO搭载潜望式结构的工程机

顾名思义,潜望式镜头的起源是和(水下)潜望有关联的,20世纪初就已被广泛应用,帮助人们从水下探测水面景象。在结构上,潜望式镜头设有两块棱镜进行光学反射

长焦模组的等效焦距很长(一般都超过 80mm,大多数在 100mm 等效左右),导致传统结构如果要控制厚度,同时又不想牺牲等效焦距,那么只能用小底(甚是要到1/5英寸)

而潜望式长焦模组由于将光路弯折了 90°,所以把模组的厚度(Z 轴高度)转化为长度(X 轴长度)。这样在 Z 轴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实际焦距能做得更长——换言之就是在等效焦距一致的情况下底能做得更大——1/3英寸左右。

潜望式长焦在有限的空间实现了更好的变焦效果。但是手机上的潜望式长焦的成本过高,哪怕主打拍照的旗舰级搭载潜望式长焦的机型也不是很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