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商业模式NICE属性与价值创造关系的实证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ntrinsic和internal 开放型商业模式NICE属性与价值创造关系的实证研究

开放型商业模式NICE属性与价值创造关系的实证研究

#开放型商业模式NICE属性与价值创造关系的实证研究|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江积海,蔡春花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开放型商业模式NICE属性与价值创造关系的实证研究

江积海,蔡春花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企业竞争优势或价值创造的源泉在哪里,或者企业绩效异质性的成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一直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焦点。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纷纷通过重塑商业模式来实现转型升级或跨界发展,并将其作为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来源。因此,本文旨在以开放型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内在属性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阐述开放型商业模式的内涵及构成;接着,识别出其内在属性特征,即新颖性(N)、锁定性(I)、互补性(C)、效率性(E);同时,重点借助战略网络理论、新木桶理论、平台经济学等理论基础论证NICE与价值创造间的关系及背后的作用机理,提出理论假设;最后,运用调查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且演绎结论的管理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最大的服务交易平台:猪八戒网和EMBA、MBA、EDP等项目课堂。研究表明,开放型商业模式新颖性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互补性与顾客价值正相关、效率性与企业价值和伙伴价值均呈正相关关系;而新颖性与顾客价值及伙伴价值正相关;互补性与企业价值及伙伴价值呈正相关关系等结论未得到印证。本文的研究回答了“企业竞争优势或价值创造源泉在哪里?”这一问题,并且本文的理论机理分析和实证结论有利于指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并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决策。

开放型商业模式;价值网络;NICE属性;价值创造;结构方程模型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纷纷通过重塑商业模式来实现转型升级或跨界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产品或流程创新的一种替代或延伸[1]。“经济学人智库”通过对全球范围内超过4000名高级经理人调查发现,54%支持新的商业模式将会成为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来源。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 BM)及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MI)的学术研究也成为战略、创新和营销等领域重要议题。商业模式(BM)是指跨越核心企业边界的互相依赖的运营活动体系[1],或是将技术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的一系列流程[2],或是界定企业向顾客传递价值并诱使其付款而获利的方式[3],或是企业组织价值网络及创造、传递及获取价值的基本原理[4-6]。从现有文献看,BM与价值创造,或BMI与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最重要议题。比如,很多文献探讨了商业模式创新(BMI)实现价值创造的原理,认为BM代表企业创造、获取、分配价值的不同逻辑,而BMI是企业绩效的关键,甚至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2-9]。类似地,也有学者从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利益相关者等视角诠释BMI中的价值创造及其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20,27-29]。然而也有学者质疑BM能否创造价值,其主要依据是两者的因果关系缺乏有效的实证证据支持。现有文献只有少量的大样本实证研究,大多研究是定性的。如,有学者指出BM造价值的诸多洞见绝大多数采取了概念性或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少量应用案例研究来验证,缺乏清楚的理论基础,该文献还发现与BM相关的4500篇论文和36部专著中,仅有9篇研究是大样本的计量实证研究[6]。进一步地,有学者还对Zott和Amit[15-16]两篇重要实证论文进行评论,批评他们检验BM与竞争优势关系时,缺乏对其他变量创造竞争优势的效应进行控制。总之,BM或BMI能否创造价值、及其与价值创造间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BM与价值创造间的关系类型、背后的作用机理及主导逻辑均有待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尝试将BM置于以价值网络为组织载体的这种特定的组织形式下,即将研究对象锁定于开放型商业模式(Open Business Model,OBM),并以其内在属性为研究视角,探讨其与价值创造间关系及背后的作用机理。本文的结构安排:首先,阐述OBM的内涵及构成,识别其四大NICE属性(新颖性N:Novelty、锁定性I:Lock-in、互补性C:Complementarity和效率性E:Efficiency);接着,引入熊彼特创新理论、企业资源观、关系观等传统理论及其新发展——战略网络理论、“新木桶”理论和平台经济学等,论证NICE属性与价值创造间的关系,并提出理论假设;最后,实证检验相关假设,得出结论并演绎管理启示。

2 开放型商业模式的构成及内在属性

2.1 开放型商业模式的构成维度

Chesbrough[2,12]最先将开放型商业模式(Open Business Model, OBM)这一术语引入管理学领域,并在开放式创新的基础上指出OBM特指核心企业构建价值网络,输出或输入内外部创新资源以实现创造和获取价值的商业模式。OBM一经提出,在学术界的关注度就逐年递增,但现有研究仍显不足。比如,有学者发现在其筛选出的24篇核心文献中,13篇文献是有关概念研究的,9篇定性研究,仅有2篇是定量实证研究[10]。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对于OBM的构成仍未达成一致[10-11,13],但梳理现有文献,OBM以下几个构成维度已形成普遍共识。即:价值主张VP(Value Propositions)、核心资源/能力KR(Key Resource/Capability)、外部合作生态EC(External Cooperation Ecosystem)、网络关系NR(Net Relationship)和赢利模式R$。其中VP是OBM创造价值的逻辑起点[4,7,14],描述了企业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核心资源/能力和外部合作生态决定了OBM能用企业内哪些资源/能力来做产品、价值链活动的哪些环节需对外开放,以整合外部优势资源[8,9,29],弥补短板,进行高效的社会化协作;而用户需求的无限柔性,倒逼出了超级柔性的生产系统,OBM更加强调柔性的网络关系、互补性资产以及协同效应,利益相关者间形成的网络交互关系,会直接影响到网络价值链中某一具体活动由谁实施及如何实施的问题;而赢利模式(R$)则回答的是收什么费?收多少费?以及会产生怎样的成本[4,13-16,22]?

2.2 识别开放型商业模式的内在属性

本文旨在探讨OBM的NICE属性与价值创造间的关系,为更好刻画两者间的关系逻辑,更系统剖析和揭示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本文建立如下框架图(如图1所示),也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铺垫。

本文在Amit和Zott[1,8,15]研究基础上,从以下四个层面归纳OBM的属性特征。①“新颖性”(N: novelty)。主要从OBM的构成维度层面归纳,用于刻画OBM的创新性。比如引入新资源、更新价值链活动、加入原来没有关联的新主体、以新的方式连接交易主体、设计新的交易机制等。②“锁定性”(I: lock-in)。从OBM的组织载体即价值网络视角归纳,指价值网络中交易活动持续或参与者持续合作的程度,或是一种能提高转换成本或保留参与者的结构设计,即增强了资产专用性,或增加了转换成本、或提高了激励,从而促进参与者继续留在交易活

图1 OBM的NICE属性与价值创造关系框架图

动体系中。③“互补性”(C: complementarity)。主要从资源或能力等微观层面及网络关系层面归纳,指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互补或与外部合作生态间的互补,如交易活动的捆绑或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接关系,它创造价值是因为相互依赖的活动产生了价值增值效应,以致实现系统大于部分之和。④“效率性”(E:efficiency)。主要涉及网络整体层面运营过程的高效,指通过OBM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生产效率、交易效率的提高,交易成本的降低和响应用户诉求的时间缩短等。

3 开放型商业模式的内在属性与价值创造间关系的理论假设提出

3.1 OBM的新颖性(N)与价值创造

“新颖性(N)”是指OBM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新颖程度。比如,提出新的价值主张;提供新产品或新的用户体验满足了顾客的新需求;整合价值链中的关键活动降低了成本;更新价值网络中的伙伴关系而获取了新资源等。Amit和Zott[8]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产品或流程创新的一种替代或延伸。本文认为OBM新颖性与价值创造间呈正相关关系。接下来,主要借助熊彼特创新和价值链等理论论证两者间关系及背后的作用机理。

(1)根据创新理论及营销学可知,企业可开拓新市场、提供新产品/服务、开辟新销售渠道等方式,提高顾客价值,增加企业盈利。OBM通过开放、跨界能开拓新市场、搭建新的渠道通路、获取新的供应源等,捕获熊彼特创新租。再者,封闭的商业模式下,企业光有内部的资源能力,生产出的产品较单一,也只能满足小部分的市场诉求,而OBM通过外部合作生态结网联盟,能生产出更多样化的产品,能更大程度辐射用户,也能提高响应顾客速度。(2)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可通过整合价值链中的关键活动来降低成本,提高整体价值。新木桶理论下,企业不用再花巨大成本去将自身短板做长,OBM可通过社会化协作,模块化生产,各自贡献长板,嵌入价值进链各环节,使生产更具柔性,以此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3)再者,根据企业资源观,OBM通过“开放”跨越企业边界与外界合作(如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等)整合各式各样的外部优势资源(如创意、技术、产品等)[10],由于企业间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也将获得诸如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更易进入新市场、更易获得开发成本高昂的知识和资源等[2],从而促进整体价值创造。(4)最后,从知识观及实物期权理论角度看,知识的生产虽最初很耗费成本,但一旦形成就可无限复制,且能够在开放的网络中迅速、低成本、无限地扩散,移动互联网时代尤为如此。OBM下,企业能够以自身的知识作为最核心的生产要素,迅速调集全球资源进行社会化协作,生产出定制化产品。另外,从实物期权的角度看,各利益相关者投入到开放的网络这个“资源池”的品类越多样,越有可能为网络中现有资源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即带来正外部性。这样将一方原有的非稀缺资源配置到另一方的稀缺领域,就为顾客创造了价值,盘活了资源,实现了“变废为宝”。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OBM的新颖性与价值创造间呈正相关关系。细分为:H1a:OBM的新颖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H1b:OBM的新颖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H1c:OBM的新颖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伙伴价值创造。

3.2 OBM的锁定性(I)与价值创造

“锁定性”(I)用于分析OBM的动态持续性,指交易活动持续或者价值网络中各参与者持续合作的程度。由于OBM更调排他性、隔离机制和垄断租金的获取[11],所以企业依附价值网络较易形成市场、信息和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进入壁垒,这就使得网络内部形成了一种局部有利的竞争环境,能够形成长期稳定的绩效提升,处在网络内的企业共享这些竞争优势,极易形成“赢者通吃”或“胜者恒胜”的现象,进而能提高各参与者留在价值网络中的激励程度,同时产生锁定效应。因此,本文认为锁定性与价值创造正相关。接下来,则从战略网络、关系观及平台经济学等理论角度进行论证并分析其内部逻辑。

“锁定性”是指一种能够提高转换成本或保留参与者的结构设计,即其增强了资产专用性,或增加了转换成本,或提高了激励,或带来了正的网络外部性,从而促进参与者继续留在交易的活动体系中[8]。(1)从战略网络理论视角分析,由于搭建的网络本身具有异质性和路径依赖性,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即只有特定的网络与特定的资源、知识有机地融合才能产生网络租金。另外,战略网络使企业间的联系具有交互、进化、扩展和环境依赖的生态特性,扩大了企业动态发展空间,也扩大了资源的价值影响,因此能促进价值创造。事实上,价值网对小公司的锁定性更强,因为它们拥有的资源有限,往往需要通过授权才能获得外部技术,而大公司为了缩短进入市场时间,能快速获得不断变化的技术,加之产业边界的不断模糊,也需加入或建立跨组织的网络[10]。(2)从关系观看,OBM可使企业通过“开放”搭建价值网络平台与更多的企业建立更多的关系,可有效降低如不确定性等风险,并获取“合作收益”。在打造“新木桶”背景下,企业可将业务拆分,保留最为核心的能力形成“小单元”,并将该小单元融入到大的价值网中,与其他合作者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这样就可利用其他网络成员的“长板”优势,通过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合作收益”(如联合研发)。另外,也有大量学者明确指出价值网络带来的这种额外收益可称为关系租(而关系租同时具备强调资源稀缺性的李嘉图租和强调创新能力的熊彼特租的双重特性。(3)从平台经济学(Platform Economics)看,平台型商业模式是OBM的一种特例,因此OBM也能带来平台经济性。OBM通过促进平台上相互依赖的顾客群(如平台上应用开发者和使用者)间相互作用来促进价值创造(如亚马逊、淘宝、Facebook等)。平台模式的精髓就在于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平台企业间关系越强(锁定性越强)越有利于整合活跃在网络经济中的各类资源。由核心企业提供的服务,如IT网络、物流和配送等,若只为某一个公司提供的话将变得非常昂贵,而企业搭建的平台吸引的企业越多,其资源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就越高。比如,苹果、谷歌、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的主要收入均来自平台商业模式。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OBM的锁定性与价值创造间呈正相关关系。细分为:H2a:OBM的锁定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H2b:OBM的锁定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H2c:OBM的锁定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伙伴价值创造。

3.3 OBM的互补性(C)与价值创造

“互补性(C)”是OBM的又一重要属性特征,它创造价值是因相互依赖的活动或资源产生了价值增值效应,实现了系统大于部分之和[1,13]。“互补性”在许多文献里被看作是经济租和竞争优势的源泉[1,8,15-16]。(1)一方面,OBM强调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互补,联动及协同。如提出什么价值主张,就需有相对应的资源能力、收入模式和成本结构等与之配套,实现协同。相反,如果某个OBM的构成要素不存在互补,协同效应则难以产生,反而增加了失败的风险。比如20世纪70年代,施乐公司建立了施乐的PARC,创造出很多方面的技术创新,如激光打印机、图形用户界面、半导体的大规模集成等,但施乐的PARC没能针对这些新技术开发出新的业务、设计新的商业模式来将其成功商业化。另外,有学者用“自我强化性”来表示“内在一致性”。比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实施低成本战略,与提供全价的航空公司(如英国航空公司)的BM不同,这些航空公司通过只提供低水平舒适度的服务、减少飞机的座位数量、提供简易的航舱食品来与其战略相匹配[7]。(2)另一方面,OBM还强调与外部合作生态间的互补,即“内外互补”。价值网络的搭建,实质是关系的构建,以致形成资源能力内外互补效应。在网状经济中,行业的边界消失了,企业成为网状经济中的一个“纽结”。这种关系中,经济是一张网,网网相通,网网相连,网网互生外部效果,这也为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提供了空间。其次,企业不可能控制价值链活动中每一个环节所需的所有资源,企业创造或获取价值所遇到的“瓶颈”,不是发明家或创新者而是互补性资源。Teece[3]就通过Apple, Merck, Excite和Lycos等技术商业化失败的案例,指出企业许多创新技术往往需要依赖互补的技术、产品、流程等才能实现其价值。Gay[10]同样指出企业使用OBM是一种快速获得全球范围内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减少了运营成本,消除了对供应链关系的依赖。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3:OBM的互补性与价值创造间呈正相关关系。细分为:H3a:OBM的互补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H3b:OBM的互补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H3c:OBM的互补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伙伴价值创造。

3.4 商业模式的效率性(E)与价值创造

“效率性(E)”指各活动体系间交互作用而实现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效率性最初是由Hamel[30]提出用于刻画BM结构化模型中各要素的运营效率,这方面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交易成本经济学,它认为关系规模越大,市场交易内部化,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绩效提高。比如增加交易的可靠性、较低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快交易频率、提高交易的灵活性或减少直接和间接的交易成本等,均可提高OBM的效率性,促进价值创造。Zott和Amit[1,15]也强调BM的效率性降低了不确定性、复杂性,减少了协调成本和交易风险等。另外,OBM之所以能带来生产效率、交易效率等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它强调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带来了一种新的分工模式。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开发过程,通过模块化网络的打造,实现了高效的社会化协作。各利益相关者各自贡献长板,实现强强联合,通过优势互补,使生产效率、交易效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同时,更具柔性的生产系统、社会化协作的价值链,会倒逼各个合作成员,不能适应变化者将被压制(议价能力),甚至会被驱逐出网络,这就迫使各自对内部资源能力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进一步保证了网络整体的效率。,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4:OBM的效率性与价值创造间呈正相关关系。细分为:H4a:OBM的效率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价值创造;H4b:OBM的效率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顾客价值创造;H4c:OBM的效率性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伙伴价值创造。

4 开放型商业模式内在属性与价值创造关系的实证检验

4.1 研究方法的设计

接下来,将通过实证的方式检验以上假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8,15],考虑OBM的四个属性(NICE)与价值创造(企业价值、顾客价值及伙伴价值)之间的关系。由于变量间的结构层次关系,以及涉及到多个潜变量和显变量,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OBM属性特征与价值创造间的关系路径,并以极大似然法作为模型的估计方法。另外,结构方程模型没有严格的假定限制条件,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并可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容许更大弹性的测量模型,可以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

4.2 变量的度量及数据来源

本文所涉及的潜变量如表1所示,所使用的调查问卷,部分题项参考Zott和Amit[15]问卷,大部分题项针对前文OBM的各构成维度设计的。为确保问卷的合理有效性,本问卷从3月初开始,直至6月初定稿,历时三个月经历7次修改。前期主要是团队成员反复讨论,成稿后将其以邮件方式发给校内外有相关研究背景的学者提修改意见,之后在某威客平台发放50份问卷,并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工具等收回40份问卷,经过两轮小样本试调,最终确定问卷形式。本文量表刻度采取李克特5 级量表度量,其中1表示非常弱/低/少,5表示非常强/高/多,1—5程度依次递增。

表1 变量测量及其统计特征

注:自变量题项中Xij,X表示属性特征,i表示构成维度中的第几个因素,j表示第几个题项,如N11表示用构成维度中第一个因素(VP)的第一个题项测量新颖性N。

此次通过访谈、实地发放、以及在高中层管理人员相对集中的EMBA、MBA、EDP等项目课堂发放问卷320份,收回251份,回收率为78.4%,其中关键项目填答不全的无效问卷18份,有效问卷233份,有效回收率72.8%。另外,结合微信、QQ等网络方式向研究团队在企业界的同学和朋友圈等社会网络关系,发放并收回有效问卷32份。累计总有效问卷为265份,从样本企业所涉及的行业看,传统制造业57家,占总数21.5%,信息技术行业27家,占总数10.2%,服务业91家,占总数34.3%,高新技术行业23家,占总数8.7%,其他67家,占总数的25.3%。

4.3 样本的数据分析

本文借助SPSS19.0 和Amos21.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KMO值和Cronbach's Alpha系数分析问卷信度(见表1)。自变量总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08,因变量总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83,说明该问卷信度较高。从检验结果看,各变量的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70,内容效度良好。各变量的KMO 值基本上均大于0.60,变量PV的KMO值为0.5勉强可接受,累积因素解释量都高于0.70,所以量表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本文主要通过以下指标检验结构效度:卡方自由度比值(NC)(1到3之间)、CFI(>0.90以上)、NFI(>0.90以上)、IFI(>0.90以上)、RMSESA(

4.4 理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4.4.1 OBM内在属性与企业价值创造的路径关系分析(NICE→FV)

接下来,建立OBM属性特征(NICE)与企业价值(FV)关系路径图,并采用 AMOS21.0进行分析。NICE与FV标准化模型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具有较高适配度,与数据的拟合情况较好。在标准化估计模型中,所有标准化回归系数都小于1,没有出现不合理的参数,但锁定性(I)对企业价值(FV)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 0.02(图2a),影响系数太小(0.05>0.001),不支持H3a和H4a。

图2a NICE与企业价值的路径关系

图2b NICE与企业价值的路径关系的修正模型

4.4.2 OBM内在属性与顾客价值的路径关系分析(NICE→CV)

OBM的NICE属性特征与顾客价值CV标准化模型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各指标值均达到可接受范围,模型具有较高适配度。在标准化估计模型中,I对CV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1,出现了不合理的参数,且N和E对CV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5和0.06(

表2 常用拟合指标计算结果

图3a NICE与顾客价值的路径关系

图3b NICE与顾客价值的路径关系的修正模型

4.4.3 OBM内在属性与伙伴价值的路径关系分析(NICE→PV)

OBM的NICE属性特征与伙伴价值PV标准化模型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各指标值均达到可接受范围,模型与数据契合良好。在标准化估计模型中,I对PV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4,出现了不合理的参数(图4a),考虑删除某些路径,修正后的结果如表2及图4b所示。同时,从表3可知,新颖性(N)、互补性(C)及效率性(E)对伙伴价值(PV)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1、0.24和0.35,p值分别为0.230、0.083和0.029,均不显著(显著性水平α=0.001),所以H1c、 H3c、H4c均不支持;若显著性水平α=0.05,假设H4c可成立,即效率性(E)对伙伴价值(PV)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图4a NICE与伙伴价值的路径关系

图4b NICE与伙伴价值的路径关系的修正模型

4.4.4 整体模型综合路径分析(NICE→VC)

根据表2,总体上可看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在标准化估计模型中,I对FV和PV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1和-0.04,C对FV和PV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7和-0.05,出现了不合理的参数,且N对CV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1(图5a),因此,考虑删除不合理参数所在路径,修正后的指标和路径结果如表2及图5b所示。另外,从表3可知,假设H1a和H3b仍成立(α=0.001),而H4a和H4c在α=0.05水平下成立。同时也发现,顾客价值(CV)能正向促进企业价值(FV)和伙伴价值(PV),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57和0.75,且在α=0.001水平下高度显著。

图5a NICE与价值创造的整体路径关系

图5b NICE与价值创造整体路径关系的修正模型

表3 整体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与检验结果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P

4.5 结果讨论

本文构建了OBM的属性特征(NICE)与价值创造(企业价值FV、顾客价值CV和伙伴价值PV)间的路径关系模型,得出如下结论:

(1)新颖性(N)与企业价值创造(FV)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路径系数为0.40(p=***,

4.6 管理启示

(1)改变OBM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来促进价值创造,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表明OBM的新颖性、互补性及效率性均与价值创造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在实践操作中可通过具体的措施来增加OBM的这些属性特征。(2)构建新的价值网络或更新价值网中现有的网络关系来促进OBM创造价值。如企业可通过新的价值网络的搭建,打造新的外部合作生态,来调配丰富的新资源或新能力,用社会化协作的“模块化价值网”打造出符合用户诉求的极致产品。OBM使得生态系统变得更加柔性,市场的导向会从终端产品(顾客的价值主张)向开放网络中的在位的合作成员倒逼,不能适应变化的将被其他伙伴压制,甚至很有可能被驱逐出网络。(3)优化整体运营活动体系、整合内外部价值链活动来促进价值创造。企业可通过高效整合内部价值链活动及价值网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经营活动,提高价值网中的各利益相关者协作配合的有效性程度,来提高OBM的互补性及整体效率性,从而促进价值创造。如有文献侧重优化运营活动体系来创新BM[7-8],而Amit和Zott[8]则明确提出3条路径:第一,创新交易内容:引入新的活动,比如前向一体化或后向一体化;第二,创新交易结构:以新的方式连接活动,既构建新的活动体系;第三,创新交易治理:改变OBM执行活动的一个或多个主体。

5 结语

本文在Amit和Zott 等前人[1,8,15-16]研究基础上,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了OBM的NICE属性特征与价值创造间的相关关系及背后的主导逻辑。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研究视角方面,论文以价值网络为组织载体的OBM为研究对象,从内在属性角度入手展开分析。第二,理论基础方面,在企业资源观、知识观等传统理论基础上,重点引入战略网络、平台经济学等理论加以推演。第三,研究方法及结论方面,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与Amit和Zott等[1,8,15-16]国外相关文献不同的结论,如新颖性只与企业价值间呈正相关关系,互补性只对顾客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等,为OBM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经验数据,为企业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决策参考。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研究样本覆盖范围较窄,数据进行分析时也未限制行业,未来研究可考虑运用多案例或具体于某一行业进行大样本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本文所得结论。

[1] Amit R, Zott C.Value creation in e-busi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22(6-7): 493-520.

[2] Chesbrough H.Open business model: How to thrive in the new innovation landscape[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6.

[3] Teece D J.Business models,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nov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 2010,43(2-3): 172-194.

[4] Osterwalder A N,Pigneur Y.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A handbook for visionaries,game changers,and chal lengers[M].Wiley,New Jersey,2010.

[5] Chesbrough H, Rosenbloom R S.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 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11(3): 529-555.

[6] Purdy M, Robinson M C, Wei K.Three new business models for “the open firm”[J].Strategy & Leadership,2012,40(6):36-41

[7] Casadesus-Masanell R, Zhu Feng.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imitation: The case of sponsor-based business model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3,34(4): 464-482.

[8] Amit R, Zott C.Creating value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12,53(2): 41-49.

[9] Giesen E, Riddleberger E, Christner R, et al.When and how to innovate your business model[J].Strategy & Leadership, 2010,38(4): 17-26.

[10] Gay B.Open innovation, networking, and business model dynamics: The two sides[J].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2014(1):1-20.

[11] George G, Bock A J.The business model in practi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2011,35(1):83-111.

[12] Velu C.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third-party alliance on the survival of new firms[J].Technovation,2015,35:1-11.

[13] Bohnsack R, Pinkse J, Kolk A.Business models for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Exploring business model evolution in the case of electric vehicles[J].Research Policy, 2014,43(2): 284-300.

[14] Markides C C.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What can the ambidexterity literature teach us?[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3,27(4): 313-323.

[15] Zott C, Amit R.Business model desig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ntrepreneurial firms[J].Organization Science, 2007,18(2): 181-199.

[16] Zott C, Amit R.The fit between product market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 Implications for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8,29(1): 1-26.

[17] 成文,王迎军,高嘉勇,等.商业模式理论演化述评[J].管理学报,2014,11(3):462-468.

[18] 龚丽敏,魏江,董忆,等.商业模式研究现状和流派识别:基于1997-2010年SSCI引用情况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3,25(6):131-140.

[19] 孙永波.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2011,(7): 182-183.

[20] 隋伟.基于价值链向价值网演变角度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21] 温诗园.商业模式驱动下企业价值创造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3.

[22] 王琴.基于价值网络重构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1,(1):79-88.

[23] 王鑫鑫,王宗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33-38.

[24] 吴晓波,朱培忠,吴东.后发者如何实现快速追赶?——一个二次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共演模型[J].科学学研究,2013,(11):1726-1735.

[25] 曾萍,宋铁波.基于内外因素整合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4,(07):989-996.

[26] 孙连才, 王宗军.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下企业商业模式指标评价体系[J].管理世界2011,(5): 184-185.

[27] 周敏,邵云飞,李巍.企业组织与商业模式协同创新的实证研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0):59-68.

[28] 王雪冬, 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35(11): 29-36.

[29] 魏炜, 朱武祥, 林桂平.基于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商业模式理论[J].管理世界,2012,(12): 125-131.

[30] Hamel G.Leading the revolution[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

An Empirical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Attributes of OpenBusiness Model and Value Creation

JIANG Ji-hai, CAI Chun-hua

(School of Economic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how firms achie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reate value, or why do firms in the same industry perform differently?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reshaping enterprises' business model is a common way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r cross-border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value creation.Therefore, taking open business model(OBM) as a special research object,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M’s attribut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creation.First, the meaning and structure dimensions of open business model are made clear, identifying its intrinsic attributes: Novelty; Lock-in; Complementarity; Efficiency.Seco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CE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creation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RBV,theory of strategic networks, the theory of platform economics and etc.Lastly, testing the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using SPSS19.0 and Amos21.0 software, using data from Zhubajie.com, the largest service trading platform of China, and the classes of EMBA, MBA, EDP.It is found that novelty h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on the enterprise value; complementary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customer value; efficiency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corporate value and partners value;other assumptions are not supported.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answered, and the mechanism analysis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conclusion are helpful to guide enterprise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obtai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pen business model; value creation; NICE; value network; SEM

1003-207(2016)05-0100-11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6.05.012

2014-12-01;

2015-06-2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06112016 ̄CDJXY ̄020002)

简介:江积海(1975-),男(汉族),福建连城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创新管理,E-mail:[email protected].

F270

A

猜你喜欢 新颖性互补性商业模式 外观新颖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自我建构与产品类型的调节效应心理学报(2020年11期)2020-11-13日本计划将新颖性宽限期延长至12个月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2期)2018-03-03商业模式从0到N中欧商业评论(2017年8期)2017-12-26新颖性推定规则中国知识产权(2017年4期)2017-04-17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及政策建议对外经贸(2016年8期)2016-12-13中印商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实证研究商(2016年32期)2016-11-24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声屏世界(2015年4期)2015-02-28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后对新颖性判断标准的改进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8期)2010-12-31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商界评论(2007年10期)2007-10-202006-2007年度商业模式未来之星榜单商界评论(2007年10期)2007-10-20

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5期

中国管理科学的其它文章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影响 ——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双层分布式融合决策方法信息不对称对闭环供应链MTO和MTS模式的影响研究O2O电商平台在线点评有用性影响因素的识别研究——以餐饮行业O2O模式为例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信贷市场贷款价格的影响基于半鞅过程的中国股市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统计特征研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